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指纹是人自身具备的一种生物特征,可用于身份鉴定。指纹特征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发展最快的一种,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在金融、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均有广泛运用。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应用指纹身份认证,有助于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顺应我国居住证改革大势,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水平流动人口管理。
【关键词】指纹身份认证;流动人口;人口服务管理
1 引言
20世纪末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开始蓬勃发展,目前已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指纹识别的应用尤为广泛。指纹特征具有唯一性,高复杂度,高稳定性。指纹采集过程方便快捷,用户认可度高。指纹采集设备体积小、价格低,且很容易地与其他设备相结合。与密码系统相比,指纹识别对温度、湿度指标要求严格,难以仿制。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指纹信息在金融、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运用。
城市的流动入口目前已成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流动人口构成复杂、流动性强、分布广泛,也造成了管理上的难题。因此,如何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水平一直是我国政府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而顺应我国居住证改革大势,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水平管理,无疑是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新《身份证法》中对于加入居民指纹信息对指纹身份认证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 可行性分析
2.1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身份认证的现状
目前国内各大中型城市为引进人才,相继出台了工作居住证制度。持有居住证者,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可享受当地居民的待遇。居住证的技术含量也随着技术进步加以改革,老版居住证是纸质,上面标有个人照片、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居住证号。新版居住证从纸质转变成了智能IC卡,且承载信息量大、可快速查验和高效制证、一次采集共享、安全保护隐私等。以郑州市为例:2013年11月起,郑州居住证升级为IC卡居住证,新证除了保留医疗、子女上学、房管、驾照等,还新增金融存储理财功能,即身份证、居住证和银行卡实现三卡合一。另外,新证设计更人性化,流动人口若之前住在郑东新区,一年后租房到了中原区,居住地址可擦拭重新打印,且扫描新证“二维码”即可读取内容,方便民警使用警务通随时读取居民信息。
新居住证已完成了一次重大技术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果,但也只是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刚刚起步,指纹身份认证若要安全有效地纳入到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机制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准确采集到居民的指纹信息并进行存储,如何建立公安机关与其他政府机关的指纹信息共享,以及如何避免金融电信部门的不安全因素。
2.2 指纹身份认证应用的可行性
指纹识别技术应用日趋成熟,除了刑事侦察使用之外,在民用方面也非常广泛,如指纹门禁系统、指纹考勤系统、银行指纹储蓄系统、银行指纹保管箱、指纹医疗保险系统、计划生育指纹管理系统等。指纹身份认证应用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能进一步加快实现公安机关与金融、交通、教育等部门的指纹信息共享,可有效避免他人冒用个人信息或伪造身份证件,有利于有关部门对于流动人员的身份鉴定从而便于服务和管理。
3 方案设计
3.1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
指纹识别系统主要涉及四个功能:采集指纹、提取指纹特征、保存数据和比对。通过指纹采集设备记录活体指纹图像,首现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增强,突出指纹细节,然后使用自动指纹识别程序提取指纹的特征数据,称之为模板指纹。居民的模版指纹一旦提取成功可存入居民指纹数据库。需确认身份时,居民实时采集的指纹和数据库中预存的模版指纹作比对,称之为待识别指纹。如图1所示,待识别指纹图像同样经过预处理、增强和特征提取后,与模版指纹特征通过模式识别算法进行比对,若结果判定匹配,则表示来自同一根手指(同源),不匹配则不同源。
图1居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流程图
3.2指纹认证在IC卡居民证中的应用方案
目前我国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证中已融入IC卡技术,在卡片中的集成电路也带有加密逻辑,保证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在成熟的技术基础上,把指纹身份认证同IC卡居民证结合起来,是有可行性和技术保障的。
应用流程如下:(1)把身份证持有者加密后的指纹一份存储在居民证上,一份存入联网的居民(流动人口)指纹数据库。(2)居民证的读卡机需具备自动指纹识别功能。(3)现场采集持卡者的指纹,同时通过读卡机读取居民证信息,读出的指纹数据与实时采集指纹若匹配则证明居民为该证的真正持有者。(4)通过网络读取居民数据库中预存的模版指纹与证件中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以确认证件有效性。
即通过实时指纹、证件存储指纹和数据库存储指纹三对照,方可确认持卡者的身份真实性和有效性。认证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事务办理。由于指纹识别的方便快捷,加载指纹的居民证可以无需使用密码,充分照顾到老年人和难以记忆密码的其他弱势群体。考虑到手指指纹可能由于外力而破损,建议同时采集两只手上的不同手指(或采集脚趾指纹),这样当一枚指纹不可辨识时,可以用另一枚指纹进行验证,以减少突发状况引起的麻烦。
为构建规范的流动人口指纹数据库并保证居民证中指纹的真实有效,各地公安部门需配备相同规格(如分辨率等)的指纹采集设备为流动人口统一采集指纹,且尽量在固定地点由专门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
4 结语
指纹身份认证应用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能进一步加快实现公安机关与其他机关及金融、交通、教育等部门的指纹信息共享,有利于公安系统案件的侦破,并可有效避免他人冒用个人信息或伪造身份证件,有利于有关部门对于流动人员的身份鉴定从而便于服务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陆程, 刘栋. 论指纹信息安全的必要性--以新《身份证法》实施为背景[J]. 青年科学,2013(8) ;
[2] 刘泽. 公安信息网络安全下的身份证指纹识别技术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1(12);
[3] 邵林. 身份证指纹存储技术在网上银行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07(24);
作者简介:
刘宁,(1980-),女,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CCF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邵晓艳,(1977-),女,河南西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指纹身份认证;流动人口;人口服务管理
1 引言
20世纪末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开始蓬勃发展,目前已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指纹识别的应用尤为广泛。指纹特征具有唯一性,高复杂度,高稳定性。指纹采集过程方便快捷,用户认可度高。指纹采集设备体积小、价格低,且很容易地与其他设备相结合。与密码系统相比,指纹识别对温度、湿度指标要求严格,难以仿制。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指纹信息在金融、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运用。
城市的流动入口目前已成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流动人口构成复杂、流动性强、分布广泛,也造成了管理上的难题。因此,如何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水平一直是我国政府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而顺应我国居住证改革大势,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水平管理,无疑是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新《身份证法》中对于加入居民指纹信息对指纹身份认证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 可行性分析
2.1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身份认证的现状
目前国内各大中型城市为引进人才,相继出台了工作居住证制度。持有居住证者,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可享受当地居民的待遇。居住证的技术含量也随着技术进步加以改革,老版居住证是纸质,上面标有个人照片、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居住证号。新版居住证从纸质转变成了智能IC卡,且承载信息量大、可快速查验和高效制证、一次采集共享、安全保护隐私等。以郑州市为例:2013年11月起,郑州居住证升级为IC卡居住证,新证除了保留医疗、子女上学、房管、驾照等,还新增金融存储理财功能,即身份证、居住证和银行卡实现三卡合一。另外,新证设计更人性化,流动人口若之前住在郑东新区,一年后租房到了中原区,居住地址可擦拭重新打印,且扫描新证“二维码”即可读取内容,方便民警使用警务通随时读取居民信息。
新居住证已完成了一次重大技术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果,但也只是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刚刚起步,指纹身份认证若要安全有效地纳入到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机制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准确采集到居民的指纹信息并进行存储,如何建立公安机关与其他政府机关的指纹信息共享,以及如何避免金融电信部门的不安全因素。
2.2 指纹身份认证应用的可行性
指纹识别技术应用日趋成熟,除了刑事侦察使用之外,在民用方面也非常广泛,如指纹门禁系统、指纹考勤系统、银行指纹储蓄系统、银行指纹保管箱、指纹医疗保险系统、计划生育指纹管理系统等。指纹身份认证应用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能进一步加快实现公安机关与金融、交通、教育等部门的指纹信息共享,可有效避免他人冒用个人信息或伪造身份证件,有利于有关部门对于流动人员的身份鉴定从而便于服务和管理。
3 方案设计
3.1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
指纹识别系统主要涉及四个功能:采集指纹、提取指纹特征、保存数据和比对。通过指纹采集设备记录活体指纹图像,首现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增强,突出指纹细节,然后使用自动指纹识别程序提取指纹的特征数据,称之为模板指纹。居民的模版指纹一旦提取成功可存入居民指纹数据库。需确认身份时,居民实时采集的指纹和数据库中预存的模版指纹作比对,称之为待识别指纹。如图1所示,待识别指纹图像同样经过预处理、增强和特征提取后,与模版指纹特征通过模式识别算法进行比对,若结果判定匹配,则表示来自同一根手指(同源),不匹配则不同源。
图1居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流程图
3.2指纹认证在IC卡居民证中的应用方案
目前我国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证中已融入IC卡技术,在卡片中的集成电路也带有加密逻辑,保证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在成熟的技术基础上,把指纹身份认证同IC卡居民证结合起来,是有可行性和技术保障的。
应用流程如下:(1)把身份证持有者加密后的指纹一份存储在居民证上,一份存入联网的居民(流动人口)指纹数据库。(2)居民证的读卡机需具备自动指纹识别功能。(3)现场采集持卡者的指纹,同时通过读卡机读取居民证信息,读出的指纹数据与实时采集指纹若匹配则证明居民为该证的真正持有者。(4)通过网络读取居民数据库中预存的模版指纹与证件中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以确认证件有效性。
即通过实时指纹、证件存储指纹和数据库存储指纹三对照,方可确认持卡者的身份真实性和有效性。认证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事务办理。由于指纹识别的方便快捷,加载指纹的居民证可以无需使用密码,充分照顾到老年人和难以记忆密码的其他弱势群体。考虑到手指指纹可能由于外力而破损,建议同时采集两只手上的不同手指(或采集脚趾指纹),这样当一枚指纹不可辨识时,可以用另一枚指纹进行验证,以减少突发状况引起的麻烦。
为构建规范的流动人口指纹数据库并保证居民证中指纹的真实有效,各地公安部门需配备相同规格(如分辨率等)的指纹采集设备为流动人口统一采集指纹,且尽量在固定地点由专门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
4 结语
指纹身份认证应用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能进一步加快实现公安机关与其他机关及金融、交通、教育等部门的指纹信息共享,有利于公安系统案件的侦破,并可有效避免他人冒用个人信息或伪造身份证件,有利于有关部门对于流动人员的身份鉴定从而便于服务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陆程, 刘栋. 论指纹信息安全的必要性--以新《身份证法》实施为背景[J]. 青年科学,2013(8) ;
[2] 刘泽. 公安信息网络安全下的身份证指纹识别技术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1(12);
[3] 邵林. 身份证指纹存储技术在网上银行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07(24);
作者简介:
刘宁,(1980-),女,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CCF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邵晓艳,(1977-),女,河南西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