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数学的方法,本文结合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1、让学生学会课前准备。讲课前教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告诉学生,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确本节课自己要学什么内容及怎样学?达到什么标准?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学。
2、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通过阅读教材的习惯,让学生从整体掌握这一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让学生阅读教材后,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分数。如图: 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经验,有的学生说:“遇到不懂的问题;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以马上请教别人,而应反复看书,反复思考,反复琢磨,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有的学生还介绍说:“自己独立看书时,先把会的放一边,把不会的记下来,自学完后,再重点分析,研究,实在弄不懂的到上课时认真听教师和同学们讲解”。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把大块的学习内容压缩成小块,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学会倾听与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解读、交流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课堂评价加以强化训练。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有效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在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有时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又“哄”就是不奏效,学生还是各顾各,课堂犹如一盘散沙。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而课堂的评价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了不起!”“你听得最认真了,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二、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一个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平台,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
开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比如说说学习之外的话题,谈谈小朋友玩耍的主题等等。谈话交流时,让学生感到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激励,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要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让智慧升腾起来。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算理,往往令学生觉得枯燥,不容易接受,学习起来只能是死记硬背,所以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乐于参与,唤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愿望和期待心理,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教探索长方形、正方形边长的特征时,教师先提出长方形、正方形它们的边与边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参照课本的方法,动手折一折,并在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都相等。又如在教学6、7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形,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株小草,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束花,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个六边形的镜子,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个田字格,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座房子等等。孩子边摆边想,还给自己摆的东西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这样在操作中学生不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学生需要的是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去构建自己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解决问题等思维的活动。因此,学生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不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实现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过程教学,充分展示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创设各种条件,给于学生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搭建好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具体做法是:
1、激励学生多试。例如,在教完1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由于学生对计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试做9加几,在试做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自然会动脑筋思考,会努力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不需要教师亦步亦趋地牵着鼻子走,结果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想出了多种计算9加几的方法,教师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做进位加法的基本解法,即凑十法,同时让学生比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在试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鼓励学生多议。例如我在教学“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先让他们相互“议”,有的说求比值和化简比在做题方法上有区别,求比值是用“前项÷后项”,化简比是根据三种情况分别对待;有的说求比值和化简比从要求上就不相同,求比值是求“商”,化简比是要把所给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有的说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结果有区别,求比值就是求商,结果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化简比的结果只能是一个最简比。这样学生通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和智力,更重要的是活跃了思路,激发了探求精神,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主动学习,形成自学动力。
3、倡导学生多用。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使生活数学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延伸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自主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教师安排学生预习课本,并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关于利息方面的信息的资料,抄写利率表1份,了解本金、利率、税率、存期等概念,从而缩短了书本上的数学与生活中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曾加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课后教师要学生调查自已身边的亲人每年收入多少,上交国家多少税,贡献多大等,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一、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1、让学生学会课前准备。讲课前教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告诉学生,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确本节课自己要学什么内容及怎样学?达到什么标准?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学。
2、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通过阅读教材的习惯,让学生从整体掌握这一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让学生阅读教材后,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分数。如图: 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经验,有的学生说:“遇到不懂的问题;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以马上请教别人,而应反复看书,反复思考,反复琢磨,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有的学生还介绍说:“自己独立看书时,先把会的放一边,把不会的记下来,自学完后,再重点分析,研究,实在弄不懂的到上课时认真听教师和同学们讲解”。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把大块的学习内容压缩成小块,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学会倾听与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解读、交流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课堂评价加以强化训练。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有效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在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有时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又“哄”就是不奏效,学生还是各顾各,课堂犹如一盘散沙。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而课堂的评价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了不起!”“你听得最认真了,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二、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一个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平台,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
开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比如说说学习之外的话题,谈谈小朋友玩耍的主题等等。谈话交流时,让学生感到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激励,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要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让智慧升腾起来。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算理,往往令学生觉得枯燥,不容易接受,学习起来只能是死记硬背,所以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乐于参与,唤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愿望和期待心理,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教探索长方形、正方形边长的特征时,教师先提出长方形、正方形它们的边与边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参照课本的方法,动手折一折,并在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都相等。又如在教学6、7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形,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株小草,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束花,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个六边形的镜子,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个田字格,有的用6根小棒摆了一座房子等等。孩子边摆边想,还给自己摆的东西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这样在操作中学生不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学生需要的是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去构建自己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解决问题等思维的活动。因此,学生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不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实现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过程教学,充分展示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创设各种条件,给于学生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搭建好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具体做法是:
1、激励学生多试。例如,在教完1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由于学生对计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试做9加几,在试做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自然会动脑筋思考,会努力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不需要教师亦步亦趋地牵着鼻子走,结果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想出了多种计算9加几的方法,教师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做进位加法的基本解法,即凑十法,同时让学生比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在试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鼓励学生多议。例如我在教学“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先让他们相互“议”,有的说求比值和化简比在做题方法上有区别,求比值是用“前项÷后项”,化简比是根据三种情况分别对待;有的说求比值和化简比从要求上就不相同,求比值是求“商”,化简比是要把所给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有的说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结果有区别,求比值就是求商,结果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化简比的结果只能是一个最简比。这样学生通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和智力,更重要的是活跃了思路,激发了探求精神,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主动学习,形成自学动力。
3、倡导学生多用。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使生活数学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延伸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自主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教师安排学生预习课本,并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关于利息方面的信息的资料,抄写利率表1份,了解本金、利率、税率、存期等概念,从而缩短了书本上的数学与生活中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曾加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课后教师要学生调查自已身边的亲人每年收入多少,上交国家多少税,贡献多大等,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