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的“民主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c_yz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感悟、积累和体验,老师给予的和书上记载的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难以融进学生的灵魂,很难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语文具有多义的特点,简单的或相同的文字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内涵,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文学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如此,决定了语文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民主程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参与,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总结几年来的教研成果,结合教学实践,实现教学民主,进而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知识兴趣。
  
  20世纪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曾经历了“知识本位…‘智力本位”的过程。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则相应表现在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以“开发学生智力、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各科技能、技巧为中心”。以此相应的语文教学方法则表现为满堂讲、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练。总之,传统语文教学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待灌的容器,一个被人训练、操纵的机器,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新的课程标准针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明确提出“人本位”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想学一会学一学会”,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促学”。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让学生在主动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开拓思维,提高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创新和活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使教育成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真正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这是实现教学民主思想的根本。
  
  二、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诱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知识兴趣。
  
  人际关系的平等,为人处事的民主作风,是教学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必需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创新意识得到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以提高。例如:在教学《第一场雪》第三自然段时,我问学生:“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学生回答:“鹅毛般的雪花,“一会就白了,”“雪花簌簌地往下落,”“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等词句看出雪下得很大。但这时侯。一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却提出,枯枝被积雪压断了,不能说与雪下得很大必然有联系,理由是:枯枝本身并不结实,不下雪,枯枝也有断的可能。针对这位同学不同意见,我没有判断对错,也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独特解,受到表扬他更是信十足,理直气壮的进一步说明他的看法,整堂课都保持了敏锐的思维。由于他的叙说,先前回答学生思想也动了摇,有的甚至补充意见。然后我及时点拔,让学生注意句中“积”字,也就是说,雪能积在枯枝上,说明雪很多,而前面到了一下午狂风也未刮断枯枝,说明枯枝的断是由积雪压力而断的。因此,从“压断”一词可以看出雪很大。这堂课始终十分活跃,学生发言积极性高,不论回答对错与否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诱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
  
  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培养,想象力需要保护。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具有创造意识和民主意识,就会去创设一种适合发展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是需要多多鼓励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中的一些创造性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给以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们都知道植物的根系只有向四面八方生长,才能使乔木高大粗壮。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只有使学生的思维向四面拓展,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真正要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能只使部分积累深厚、悟性较好的学生获得发言的机会,而应使大部分甚至全体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运用中巩固,深化对知识、规律的认识。这样在活动中,让学生主动质疑,其他学生解疑,大家补充发言。既做到了生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互相辩论,各取对方之长,补自己之短,纠正了偏颇,完善了答案。敢于质疑,破旧立新。例如:我执教的《落花生》为例。第一步,让学生理解对比的写法,知道是把落花生与苹果对比起来写的。第二步是让学生找出对比方面,学生找到了“理”与“挂”,“枝上”与“地下”、“高高”与“矮矮”、“一见就生……”与“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等四组对比词语,感受落花生与苹果的鲜明区别。第三步,让学生自读自谈,体会落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品格。第四步,师生相互品读,先由学生朗读、师生评议。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品尝,体会师生读得好在哪儿,哪儿需要改进,从读的情感和技巧两方面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品析中提高。
  实践教学证明:课堂教学不应当是“师道尊严”,也不应当是“是非之争”,更多的应该是师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互相完善,只要言之成理,还可以求同存异,甚至不求同只存异。宽容歧见,尊重多元,这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其他文献
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过程,是多种因素在创作主体思维的激动,并反映出创作主体自身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精神资源、审美心理意识及创造能力,艺术家创作需要灵感,学生的绘画创作同样也需要灵感。灵感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某种事物的启示而割然开朗起来的心理现象。它的基本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忘怀自我的想象:是理性和意识暂时退却,让非理性各潜意识活跃起来。二是幻想的想象:一旦遇到外界事物或内部回忆和意识闪现
摘要:“玻璃天花板效应”作为女性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女性政治参与研究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玻璃天花板效应”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内涵的探究,探索我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现状,并思考如何改变女性政治参与的弱势状况,改善政治环境。关键词:玻璃天花板效应 政治参与 女性    一、“玻璃天花板效应”的确切定义    “玻璃天花板效应”最先出现在1986年3月24日的《华尔街日报》的[企业女性]专栏中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十二年,也是当班主任的第十年了。在这十年中,我通过不断的摸索,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对于一个初中学生的学习的重要性是:一定要给每个学生一个合适的目标,教会学生一种良好的习惯。  现在有许多家庭,许多学校都培养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好孩子和学生,也有好多教育者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成功的方法,可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哪一条规律可以用在所有孩子身上,哪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因为,孩子和孩子都是不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这说明兴趣在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也可以激发其积极探索、努力创造的热情,达到点而能通、启而能发、触类旁通的最佳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唤醒,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去涉猎课内外更广博的知识,享用终身。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语文的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恰当设计有效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习惯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生活 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课的主要甘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任务型教学。而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是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课文中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运用任务型教学,将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普遍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如何把枯燥的教学法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一、激发兴趣学拼音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就要让学生在
【摘要】目前中学教学中,历史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历史教学;兴趣;培养    由于教材的庞杂、概括和枯燥等原因,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学生喜欢鲜活的东西,怎样让“死”的历史在学生们的眼中“活”起来呢?激发兴趣是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发现他人和实现共同目标两方面阐述了基础教育对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学习的训练与培养。  【关键词】共同生活 发现他人 共同目标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信息瞬息万变,使人的单独活动已经越来越是示其弱势,而更多地强调交往、互补和合作,并进行和平交流以及和睦相处,这就迫使我们有了更好地了解他人、更多地了解世界的迫切需要。这些变革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摘 要】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和“读”书可以说是同等的重要,学生进入中学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多种原因,琅琅的读书声似乎不再是校园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帮助学生认识朗读的好处,指导学生提高“读’’的水平,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朗读 好处 提高水平 教师指导    现代人把上学叫做“读书”,可见,到学校学习,“读”书是十分重要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是理解对“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