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现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它能力。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教师只有充分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英语会话的语言环境,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由于初中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尽量使用英语,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培养他们听的习惯。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我们要尽量地多说英语,尽量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英语词汇来解释新的语言现象,由浅入深地反复练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听英语,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用英语讲课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锻炼其感知能力,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使用相关的英语课堂用语组织课堂教学:Class begins. Who is on duty today? Please give a duty report. If you can answer my question, please put up your hand.等等。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出英语环境,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听力。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力求语音、语调地道。当然也不能为炫耀“流利”而不顾学生能否接受一味快读,甚至出现吞音、丢音的现象,另外还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习惯于听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的人在不同场合的发音。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借助对方语气、手势、表情,理解对方讲话的能力。
二、多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多媒体室播放英语教学光盘《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在语音室或教室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教唱几首曲子。如《Right here waiting》,《Au lang sane》《Yesterday once more》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力水平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
让学生课外有机会多接触,多使用英语。所谓多接触,多使用,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周围的条件,在课外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进行各种有趣的口语练习。使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行了知识的复习,并扩大了视野。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兴趣。”比如组织学生看英语影片、排练英语节目、唱英语歌曲。
三、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贯穿听力训练于常规教学
1. 合理利用教材,进行规范训练。教材是一名良师,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应当合理地利用教材。通常同学都是先读英语课文,然后再听录音。我们可以把过程调换一下:先听课文录音,反复听好几遍,等到自己确实基本听懂了,再翻开书读课文。读时留意原来没有听懂的地方,然后合上书再听。每次听课文录音,特别把注意力集中在刚才没听懂的句子,往往是些新单词、新短语,这样听了后,这些新词语也都掌握了,听力也提高了。同时养成朗读课文、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良好习惯。反复的朗读、跟读可以把一些原本并未记忆的词、句等内容牢牢记住,每天大声朗读对话,朗读带有情景的短文是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比较理想的方法。当你在放声朗读时,你不仅在使用你的嘴,你的耳朵也在工作,你的大脑也在同时转动。在朗读中,大家应该注意语音,语调。把朗读与听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读懂每个句子,背诵一些英语篇章,这样在背诵时,也能间接地提高我们大家的听力理解能力。
2. 落实技巧训练,提高英语听力
有许多同学似乎也在听英语,但就是英语听力提不高,英语听力测试的分数不理想,故而对英语听力望而生畏。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和测试技巧两方面加以训练。
外语课堂教学中、要常用视觉来帮助听觉,来提示说话,使视听说结合,发挥可视语境的功用。如利用组画配合录音材料。在听音时,教师随着录音讲述的内容,用教棒在图上指出相应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反复几次后,让学生自己看图听音,然后取掉图再听,目的是让学生听到语音后,在脑海里描绘几幅图,养成音义直接联系的习惯。把真实生活带进教室,使语言自然溶入背景中,展现逼真的信息资料,表明各种情景中所使用的语言,显示语篇中言词与非言词表达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时,学生一时想不起来的单词教师可立即在黑板上写出来,使学生幡然醒悟,效果极好。
总之,听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让我们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训练与娱乐相结合,基础与技能相结合。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在时间、措施和训练上得到保证,使学生的听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英语会话的语言环境,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由于初中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尽量使用英语,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培养他们听的习惯。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我们要尽量地多说英语,尽量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英语词汇来解释新的语言现象,由浅入深地反复练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听英语,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用英语讲课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锻炼其感知能力,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使用相关的英语课堂用语组织课堂教学:Class begins. Who is on duty today? Please give a duty report. If you can answer my question, please put up your hand.等等。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出英语环境,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听力。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力求语音、语调地道。当然也不能为炫耀“流利”而不顾学生能否接受一味快读,甚至出现吞音、丢音的现象,另外还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习惯于听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的人在不同场合的发音。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借助对方语气、手势、表情,理解对方讲话的能力。
二、多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多媒体室播放英语教学光盘《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在语音室或教室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教唱几首曲子。如《Right here waiting》,《Au lang sane》《Yesterday once more》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力水平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
让学生课外有机会多接触,多使用英语。所谓多接触,多使用,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周围的条件,在课外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进行各种有趣的口语练习。使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行了知识的复习,并扩大了视野。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兴趣。”比如组织学生看英语影片、排练英语节目、唱英语歌曲。
三、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贯穿听力训练于常规教学
1. 合理利用教材,进行规范训练。教材是一名良师,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应当合理地利用教材。通常同学都是先读英语课文,然后再听录音。我们可以把过程调换一下:先听课文录音,反复听好几遍,等到自己确实基本听懂了,再翻开书读课文。读时留意原来没有听懂的地方,然后合上书再听。每次听课文录音,特别把注意力集中在刚才没听懂的句子,往往是些新单词、新短语,这样听了后,这些新词语也都掌握了,听力也提高了。同时养成朗读课文、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良好习惯。反复的朗读、跟读可以把一些原本并未记忆的词、句等内容牢牢记住,每天大声朗读对话,朗读带有情景的短文是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比较理想的方法。当你在放声朗读时,你不仅在使用你的嘴,你的耳朵也在工作,你的大脑也在同时转动。在朗读中,大家应该注意语音,语调。把朗读与听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读懂每个句子,背诵一些英语篇章,这样在背诵时,也能间接地提高我们大家的听力理解能力。
2. 落实技巧训练,提高英语听力
有许多同学似乎也在听英语,但就是英语听力提不高,英语听力测试的分数不理想,故而对英语听力望而生畏。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和测试技巧两方面加以训练。
外语课堂教学中、要常用视觉来帮助听觉,来提示说话,使视听说结合,发挥可视语境的功用。如利用组画配合录音材料。在听音时,教师随着录音讲述的内容,用教棒在图上指出相应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反复几次后,让学生自己看图听音,然后取掉图再听,目的是让学生听到语音后,在脑海里描绘几幅图,养成音义直接联系的习惯。把真实生活带进教室,使语言自然溶入背景中,展现逼真的信息资料,表明各种情景中所使用的语言,显示语篇中言词与非言词表达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时,学生一时想不起来的单词教师可立即在黑板上写出来,使学生幡然醒悟,效果极好。
总之,听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让我们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训练与娱乐相结合,基础与技能相结合。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在时间、措施和训练上得到保证,使学生的听力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