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解教育”中指导英语教学“创读”的四条原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7623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英语教学现状,及对新课改后对英语课堂改革的探索,通过自身在第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在理解教育的指导下,如何实践英语教学“创读”的四条原理。
  关键词: 理解教育 英语教学 “创读” 四条原理
  
  熊川武教授在《理解教育论》中提出了指导英语教学”创读”的四条原理:打破母语依恋;学习途径用全;情商紧密结合;促成主动语言。这四条原理对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新课改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一、打破母语依恋
  首先,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将英语学习与学习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大量交际中学英语,在交际活动之中获得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进行课文朗读,模仿练习、口头陈述、造句、角色扮演、现场抢答等活动,鼓励学生相互用英语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其次,可以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开展英语角、唱英文歌、校园广播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激励其学习英语的自觉性、积极性,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英语、学习英语,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体、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其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二、学习途径用全
  也就是说无论何种教学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厌烦。只有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才能吸引学生。
  例如,在讲高一下册Unit 23“Amusement Park”时,由于我校一部分学生来自郊区,对于本单元的重点讨论对象“roller coaster”“free-fall-ride”“bungee-jumping”等非常不熟悉,更说不上对乘坐这些娱乐设施有什么感受了,如果硬要学生围绕该内容展开讨论,学生的参与性肯定不高。但是,我们可以借助现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播放一些短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或听觉上受到的刺激来体会片中人物当时的感受,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展开讨论。
  三、情智紧密结合
  1.从智的方面考虑,巧用教学机制,即教师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唤起学生的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英语单词记忆方面找不到规律,机械记忆又枯燥无趣。熊教授在《理解教育论》中介绍了很多巧记单词的方法,例如音意记忆、结构记忆、系统记忆等。这些方法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此外,根据大部分英语专业学习者的习惯,单词如果不放于句子当中是很难牢记其含义的。为了便于记忆,我教单词时,都力争用典型的、通俗易懂的句子,或是妙趣横生的言语或词组帮助加深印象。例如高一英语下册出现“take in”这个词组,这个词组非常重要,而且意思比较广泛。如果讲解时只告诉学生汉语意思,学生就比较容易遗忘。但是如果讲解时加上以下例句,如:
  1.Please take the washing in if it rains.
  2.She was not easily taken in.
  3.Give me time to take in the whole situation.
  4.Japan refused to take in the refugees.
  这样记忆、容易理解,而且学习者的语感更加流畅。
  另一方面,随着内容的加深、词汇量的增多,教学生向遗忘做斗争是十分必要的。在学期初始我就向学生讲明了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
  (1)大部分遗忘出现在一小时之内。
  (2)遗忘的速度不是恒定的,而是先快后慢,最后逐渐稳定下来。
  (3)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容易。
  指导学生根据规律合理地分配时间,以防止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失去信心,从而失去学好英语的决心。
  2.从情字出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尊心。
  实际上,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的发展,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为素质,培养实践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对错,教师都不要吝啬“good”“wonderful”“excellent”“well done”等赞赏词汇。
  四、促成语言主动
  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由于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需要产生的。学习英语和学习其它语言一样,目的是为了社会交际。所以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即语言能力的运用。
  这一理论反映在教学方面,它的实践意义在于,教师不再以词汇项目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而是根据目的需要,不仅要考虑语音、词汇、结构等要素,更要考虑语言的功能,并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格局。
  教师要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一改过去单纯扮演“演讲者”的形象,而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在传播教学内容时,可扮演演讲者;在进行语言操练时,是一个组织者和指挥者;在复习巩固时,又是一个好帮手。这样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敢于开口,不仅答问,而且主动发问,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正如理解教育论中提到的:“理解教育始终把学习动力定位在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上,即让学生感到学习与生存活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如果不认真学习英语,生活就会有诸多不便。”这种教学目的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关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强化理念,真正做到教学回归于“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永恒教育主题。
  
  参考文献:
  [1]熊川武.理解教育论.
其他文献
本文对β-酪啡肽-5(β-casomorphin-5,β-CM5)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及其氧化应激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试验一β-CM5对大鼠肠道葡萄糖吸收的抑制及
摘 要: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应包含文化知识的教学。本文阐述了如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文化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和重要载体,文化
防御素(defensin)是生物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一类短肽,是内源性抗菌肽中的一个大家族。防御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无论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可以直接杀死细菌、真菌、病毒等病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国内与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普遍。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具体有效地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特别是口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是外语教学尚未解决的问题。针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作者表达了对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
摘 要: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英语教学是现代英语教育的必由之路。就此,英语课堂教学方面的讨论和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卓有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高职的英语作业未受到相应的关注。本文从作业的含义着手,分析了高职英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作业实施策略和评价,承辅课堂教学,是当前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所需。  关键词: 高职英语 作业 实施策略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每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听力所体现的语言的人际功能入手,研究如何配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行听力与精读、写作、阅读的分模块教学。本文先辨析了语言习得过程中听力与读、写、译等项的差别。然后针对听力在语言习得中扮演的角色,对听力教学提出了几点改革的建议:恰当地解释中、英文化差异,帮助建构学生的文化先验预设;进行专项语音强化训练;进行英语句法、语块知识的专项讲解,建设互动为手段,实战训练为目的的互动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