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国家图书馆自建馆伊始,就秉承“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的服务宗旨,不断拓宽阅读服务范围,丰富阅读服务内容,创新阅读服务手段,逐步形成开放阅览、文献外借、展览展示、讲座培训、数字阅读、经典诵读、书目导读等多元化阅读服务体系,同时还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将阅读资源和服务推送到用户身边,努力使图书馆成为社会公众的知识伴侣。目前,国家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服务已经全面覆盖物理馆舍、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多元渠道,日均到馆读者近1.6万人次,年均文献流通超过2500万册次,网站点击量累计超过10亿次,手机访问总量超过3000万次,形成了“文津图书奖”“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国图公开课”“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等一系列深受社会公众喜爱的阅读服务品牌。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主要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扩大开放,服务读者亲近图书
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首先需要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近年来,国家图书馆不断降低服务门槛,扩大服务范围。
一是先后多次调整服务收费,2008年年初开始实行免费开放,全面免除办证费、年度验证费等收费项目,大幅度降低文献复印费、传递费、检索费和光盘刻录费;2011年3月,为贯彻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精神,国家图书馆进一步取消上网费、善本古籍复制品底本费,降低彩色复印费、打印费等非基本服务收费标准,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
二是高度重视提高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质量。自2008年以来,国家图书馆先后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其中包括建设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举办“关爱夕阳”老年课堂公益培训,为监狱服刑人员建立帮教平台,牵头成立全国图书馆信息服务无障碍联盟等。在全行业提升面向特殊群体阅读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为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参与阅读活动,国家图书馆还积极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重大节日庆典广泛开展阅读宣传活动。如2018年春节,为了让读者更加亲近《永乐大典》和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从《永乐大典》中选取了15页印制成抄写纸以供誊写临摹,让读者触摸珍贵典藏,感受阅读魅力,引起了社会公众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二、丰富形式,服务读者延伸阅读
今天的图书馆阅读服务在传统的文献借阅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对阅读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积极通过展览、讲座等延伸形式服务,对馆藏文献典籍进行多角度、生动活泼的解读,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典籍内容,汲取知识和智慧。
一是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立体呈现文献典籍内容,帮助读者直观感受典籍魅力,增强阅读体验。例如,2014年建成开放的国家典籍博物馆运用现代化展陈手段,对国家图书馆馆藏珍贵典籍进行实物展示、背景讲解、历史再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蕴藏在典籍中的智慧能够服务当代、服务社会。近五年来,国家典籍博物馆先后举办“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中国记忆非遗项目系列展”“甲骨文记忆展”“世界插画大展——国际安徒生奖(终身成就)50周年展”“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珍宝”“从《诗经》到《红楼梦》——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等展览70余场,年接待参观人数超过100万,为公众了解典籍、亲近典籍、深入理解和应用典籍知识开辟了崭新的渠道。
二是通过举办文化讲座深入解读文献典籍内容,引导读者多元理解典籍精髓,深入阅读。例如,2001年1月1日开办的公益性学术文化系列讲座“文津讲坛”,依托國家图书馆的宏富馆藏,广邀京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莅临演讲,受到百姓热烈欢迎。2002年开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通过把握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展现提供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经验借鉴,内容题材涉及中外历史、哲学文化、民族宗教、文学艺术、时事政治、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累计举办讲座200余场,服务部级领导干部2万余人次,成为以史为鉴、增强治国理政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培养健康生活情趣、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平台。
三是不断加强馆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为读者打造精品阅读资源。在帮助读者有的放矢地了解和获取阅读资源的基础上,国家图书馆也十分重视围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馆藏文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研究,不断推出适应不同读者阅读需求的精品阅读资源。例如,2012年,国家图书馆启动首部为典籍撰写史话的大型丛书《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项目,选择《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收录的珍贵典籍,运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其在编纂、抄刻、流传、收藏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截至目前累计出版《永乐大典》《史记》等近20种史话,形成良好的社会反响。2016年启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经典,萃取精华、赋予新意,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努力为读者提供一套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古代典籍普及读本。其中《诗经》《论语》等首批10部图书于2017年9月出版,社会反响热烈。2017年,“国家传统文化典籍整理工程”获批立项,“一带一路”文献、海疆文献、石刻文献、武昌首义文献整理与研究等首批4个选题项目启动实施。
三、创新手段,服务读者便捷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提供了新的便捷手段。国家图书馆一方面在馆区内配备万兆主干全覆盖的无线网络,提供近600个电子阅览席位,设置大屏幕多媒体触摸屏,推出24小时自助借还和自助办证系统,为到馆读者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社区化、知识化和人性化的多元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媒体渠道,国家图书馆积极拓展远程数字阅读服务,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开展满足自身需求的阅读。
与此同时,国家图书馆还积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们阅读行为习惯的变化,不断推动传统阅读服务方式创新,致力于使阅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2012年推出的“文津经典诵读”活动,适应当代读者碎片化、屏幕化的阅读新趋势,通过移动终端,以图文和音频相结合的方式,每日更新推送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古代经典诗词赏析等内容,并配合举办系列在线文化讲座、线上读诗、在线诗歌吟诵会、在线诗词有奖竞答等活动,切实做到倡导经典阅读、弘扬传统文化,引导读者感受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015年上线的“国图公开课”,借鉴“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理念与运营模式,利用图书馆自有版权的讲座类视频资源建设并共享适合社会公众在线学习模式,累计向社会公众推出经典阅读、历史文化、抗战史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音乐欣赏、儿童教育、休闲生活等专题精品课程1000余讲,网站累计点击量近3000万次,成为深受社会公众欢迎的国家级公共开放学习平台。2017年9月建成开放的视听服务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与数字相结合的方式,集成实体盘片、数字资源、图书、期刊等馆藏类数字化阅读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视听资源与服务,博得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四、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联合业界共同推动全民阅读
国家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镇和中心,长期以来,通过搭建行业合作平台,面向全国图书馆界宣传推广全民阅读服务的思想理念、方法技术和经验举措,在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国家职能和行业责任。
2004年的“4·23世界读书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率先组织开展系列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并与《中国图书商报》《父母必读》杂志社等机构联合发起倡议,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这个盛大的读书活动,以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建设。此后每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国家图书馆都会联合全国图书馆界相关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为创造作者写好书、出版社出好书、读者读好书的良好社会氛围而创设的“文津图书奖”评选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吸引了全国数百家图书馆和阅读服务机构共同参与,评选出获奖图书128种,推荐图书573种,被学者誉为业界“纯粹”“干净”的图书评奖活动。
2012年以来,国家图书馆依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联合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网络书香过大年”活动,将优秀的数字文化资源嵌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线上线下活动中,推动全民阅读,向公众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全国共有32家省级馆、202家市级馆和214家县级馆参与此项活动,全国线上线下活动参与量达130万人次。2017年国家图书馆还联合297家图书馆举办“童音诵古韵·经典有新声”少儿诗词在线诵读活动,吸引广大民众踊跃参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为了帮助各级各类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国家图书馆还积极组织编制了一系列面向少年儿童图书馆、基层图书馆的基本藏书目录,如《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基本藏书目录》《温暖童心绘本书目》《绘本100——2014全国少年儿童绘本阅读年指导书目》等,为各馆结合自身阅读服务需求建设优质阅读资源提供指导。
五、国家图书馆全程参与《公共图书馆法》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周和平同志,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同志,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同志等曾多次在“两会”中提出提案、议案,呼吁加快公共图书馆立法。
一是牵头组织开展立法预研究。2008—2009年,受文化部委托,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协调全国图书馆界围绕《公共图书馆法》涉及的基本问题和重要制度深入开展专题研究。通过收集归纳和分析整理国内外立法资料,最终确立了公共图书馆立法背景的必要性、可行性,性质、定位,资源建设,功能与社会的关系、设置与体系建设,管理体制与绩效评估,条件保障与著作权保护,读者权益与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国家图书馆条例与等14项研究专题。
二是国内外图书馆立法资料整理。2014年6月,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部组织编译的《国外图书馆法律选编》正式出版,全书共收录了17个国家的93部相关图书馆法律法规,涉及汉语、英语、法语、俄语、日语、韩语6种语言,重点遴选有代表性的、立法技术成熟的图书馆法律。2014年11月,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編写的《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文件选编:1949—2012》正式出版,全书共收录1949—2012年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系统、各部门制定和出台的与图书馆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总计500余篇。
三是全程参与法律草案的起草并提供支撑研究。受文化部、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等委托,2013-2017年,国家图书馆围绕法条中涉及的重点问题、概念表述进行阐释说明,并对立法中的重点难点开展支撑研究。同时,配合文化部、国务院法制办等相关机构,派员赴湖北、广东和贵州等地开展公共图书馆法实地调研。2016年1月,国家图书馆汇总整理全国范围关于《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与建议共778条。
四是全面解读和宣传贯彻。跨界联合编辑出版法条解读专著。2017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牵头组织编纂《公共图书馆法解读》《公共图书馆法学习问答》等相关解读文件。2017年11月,国家图书馆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组织编纂《公共图书馆法释义》,该书已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策划组织撰写专栏文章,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对《公共图书馆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通过座谈会发言、培训授课的方式对本法进行深入解读和宣贯。策划宣传贯彻《公共图书馆法》的落地活动。2018年1月1日,国家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法》施行当天开展了“馆长带你走进国家图书馆”直播活动。
五是参与完善法律配套制度。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法》中确立的文献信息处置、服务规范等制度建设,国家图书馆配合有关方面积极研制相关制度,为本法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撑。例如,文献处理制度方面,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开展了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制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政策建议。服务规范方面,挂靠在国家图书馆的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已启动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 28220-2011)的修订工作。
六、建立开放合作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参与全民阅读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开展全民阅读的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基金组织为全民阅读提供有益支持和有效的帮助,为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倡导全民阅读新风尚、建设优质阅读资源、拓展阅读服务渠道等方面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合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是积极与各类媒体合作,充分展示国家图书馆的优质阅读资源与服务,倡导全民阅读新风尚。国家图书馆以“我们的阅读”为主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2010书香中国”特别节目,探秘国家图书馆馆藏珍品,讲述名人的阅读故事,展示全新阅读方式及全民阅读成果。2017年4月,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讲述“我们为什么要读书”。2017年,国家图书馆在《光明日报》刊发“来自国家图书馆的报告”,以及《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六个专版系列报道。 二是与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合作,推动图书馆阅读资源和服务向社会公共空间延伸。2015年与京港地铁公司合作推出“M地铁·图书馆”项目,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向地铁乘客推送优质数字图书资源,读者可以通过扫描地铁4号线沿线各站主题海报上的二维码,进入“掌上国图”移动应用程序阅读相关电子图书。2017年4月23日,该项目以香港回归20周年为契机,开启“那些年我们共同度过”主题活动,介绍北京、香港两地独有的特色文化,推荐介绍两地电影、音乐、戏剧、历史等内容相关图书,让公众充分了解两地文化,感受双城魅力,助力两地文化的交流与互通。
三是与学校教育机构合作,推进面向青少年的阅读服务。例如,与全国超过200所中小学校合作,推进“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探索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举办“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我是小小讲解员”“名家带你写书法”等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仅2017年当年就开展各类活动689场,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5000名。
四是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围绕图书馆阅读资源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阅读文化深入百姓日常生活。利用“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平台,先后与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金陵图书馆、绍兴兰亭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开展合作,推动国家图书馆文创产品走出去;组织产品积极参加北京礼物、北京国际图博会、广州国际文物版权博览会等,其中在“北京礼物”的评选中,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翰墨书香”智能书法学习套装,获得“北京礼物”海淀区一等奖,《庆赏升平》AR互动获北京市铜奖;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我馆展位获得了“最佳人气奖”;在第三届广州国际文物版权博览会更是斩获了“最佳展示奖”“最具人氣奖”“十大优秀文创产品创意奖”和“优秀文创产品传承奖”四个奖项。
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部简介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级公共文化阵地。2018年1月1日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二条指出“国家设立国家图书馆,主要承担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国家书目和联合目录编制、为国家立法和决策服务、组织全国古籍保护、开展图书馆发展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等职能”。
国家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是为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立法与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支持、保障的工作。国家图书馆拥有海量文献、高端数字化技术和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承担并圆满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人大、政协委托的立法决策服务任务。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工作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国家法制建设和政策制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立法决策服务部是国家图书馆承担立法决策服务职能的专职业务机构,与“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国问题研究资料中心”和“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形成一部两中心的整体架构,现有专业咨询人员60余人。
目前开展的信息服务项目有:专题文献研究及立法决策信息咨询服务、“两会”专题服务、部委分馆建设、立法决策服务平台、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等。主要的信息产品类型包括:立法前期的文献调研支撑、专题文献背景资料汇编、热点问题舆情监测、国内外法律法规汇编、国外政策研究的分析综述、事实查询等。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主要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扩大开放,服务读者亲近图书
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首先需要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近年来,国家图书馆不断降低服务门槛,扩大服务范围。
一是先后多次调整服务收费,2008年年初开始实行免费开放,全面免除办证费、年度验证费等收费项目,大幅度降低文献复印费、传递费、检索费和光盘刻录费;2011年3月,为贯彻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精神,国家图书馆进一步取消上网费、善本古籍复制品底本费,降低彩色复印费、打印费等非基本服务收费标准,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
二是高度重视提高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质量。自2008年以来,国家图书馆先后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其中包括建设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举办“关爱夕阳”老年课堂公益培训,为监狱服刑人员建立帮教平台,牵头成立全国图书馆信息服务无障碍联盟等。在全行业提升面向特殊群体阅读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为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参与阅读活动,国家图书馆还积极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重大节日庆典广泛开展阅读宣传活动。如2018年春节,为了让读者更加亲近《永乐大典》和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从《永乐大典》中选取了15页印制成抄写纸以供誊写临摹,让读者触摸珍贵典藏,感受阅读魅力,引起了社会公众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二、丰富形式,服务读者延伸阅读
今天的图书馆阅读服务在传统的文献借阅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对阅读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积极通过展览、讲座等延伸形式服务,对馆藏文献典籍进行多角度、生动活泼的解读,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典籍内容,汲取知识和智慧。
一是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立体呈现文献典籍内容,帮助读者直观感受典籍魅力,增强阅读体验。例如,2014年建成开放的国家典籍博物馆运用现代化展陈手段,对国家图书馆馆藏珍贵典籍进行实物展示、背景讲解、历史再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蕴藏在典籍中的智慧能够服务当代、服务社会。近五年来,国家典籍博物馆先后举办“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中国记忆非遗项目系列展”“甲骨文记忆展”“世界插画大展——国际安徒生奖(终身成就)50周年展”“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珍宝”“从《诗经》到《红楼梦》——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等展览70余场,年接待参观人数超过100万,为公众了解典籍、亲近典籍、深入理解和应用典籍知识开辟了崭新的渠道。
二是通过举办文化讲座深入解读文献典籍内容,引导读者多元理解典籍精髓,深入阅读。例如,2001年1月1日开办的公益性学术文化系列讲座“文津讲坛”,依托國家图书馆的宏富馆藏,广邀京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莅临演讲,受到百姓热烈欢迎。2002年开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通过把握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展现提供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经验借鉴,内容题材涉及中外历史、哲学文化、民族宗教、文学艺术、时事政治、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累计举办讲座200余场,服务部级领导干部2万余人次,成为以史为鉴、增强治国理政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培养健康生活情趣、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平台。
三是不断加强馆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为读者打造精品阅读资源。在帮助读者有的放矢地了解和获取阅读资源的基础上,国家图书馆也十分重视围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馆藏文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研究,不断推出适应不同读者阅读需求的精品阅读资源。例如,2012年,国家图书馆启动首部为典籍撰写史话的大型丛书《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项目,选择《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收录的珍贵典籍,运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其在编纂、抄刻、流传、收藏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截至目前累计出版《永乐大典》《史记》等近20种史话,形成良好的社会反响。2016年启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经典,萃取精华、赋予新意,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努力为读者提供一套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古代典籍普及读本。其中《诗经》《论语》等首批10部图书于2017年9月出版,社会反响热烈。2017年,“国家传统文化典籍整理工程”获批立项,“一带一路”文献、海疆文献、石刻文献、武昌首义文献整理与研究等首批4个选题项目启动实施。
三、创新手段,服务读者便捷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提供了新的便捷手段。国家图书馆一方面在馆区内配备万兆主干全覆盖的无线网络,提供近600个电子阅览席位,设置大屏幕多媒体触摸屏,推出24小时自助借还和自助办证系统,为到馆读者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社区化、知识化和人性化的多元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媒体渠道,国家图书馆积极拓展远程数字阅读服务,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开展满足自身需求的阅读。
与此同时,国家图书馆还积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们阅读行为习惯的变化,不断推动传统阅读服务方式创新,致力于使阅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2012年推出的“文津经典诵读”活动,适应当代读者碎片化、屏幕化的阅读新趋势,通过移动终端,以图文和音频相结合的方式,每日更新推送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古代经典诗词赏析等内容,并配合举办系列在线文化讲座、线上读诗、在线诗歌吟诵会、在线诗词有奖竞答等活动,切实做到倡导经典阅读、弘扬传统文化,引导读者感受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015年上线的“国图公开课”,借鉴“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理念与运营模式,利用图书馆自有版权的讲座类视频资源建设并共享适合社会公众在线学习模式,累计向社会公众推出经典阅读、历史文化、抗战史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音乐欣赏、儿童教育、休闲生活等专题精品课程1000余讲,网站累计点击量近3000万次,成为深受社会公众欢迎的国家级公共开放学习平台。2017年9月建成开放的视听服务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与数字相结合的方式,集成实体盘片、数字资源、图书、期刊等馆藏类数字化阅读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视听资源与服务,博得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四、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联合业界共同推动全民阅读
国家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镇和中心,长期以来,通过搭建行业合作平台,面向全国图书馆界宣传推广全民阅读服务的思想理念、方法技术和经验举措,在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国家职能和行业责任。
2004年的“4·23世界读书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率先组织开展系列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并与《中国图书商报》《父母必读》杂志社等机构联合发起倡议,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这个盛大的读书活动,以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建设。此后每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国家图书馆都会联合全国图书馆界相关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为创造作者写好书、出版社出好书、读者读好书的良好社会氛围而创设的“文津图书奖”评选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吸引了全国数百家图书馆和阅读服务机构共同参与,评选出获奖图书128种,推荐图书573种,被学者誉为业界“纯粹”“干净”的图书评奖活动。
2012年以来,国家图书馆依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联合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网络书香过大年”活动,将优秀的数字文化资源嵌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线上线下活动中,推动全民阅读,向公众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全国共有32家省级馆、202家市级馆和214家县级馆参与此项活动,全国线上线下活动参与量达130万人次。2017年国家图书馆还联合297家图书馆举办“童音诵古韵·经典有新声”少儿诗词在线诵读活动,吸引广大民众踊跃参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为了帮助各级各类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国家图书馆还积极组织编制了一系列面向少年儿童图书馆、基层图书馆的基本藏书目录,如《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基本藏书目录》《温暖童心绘本书目》《绘本100——2014全国少年儿童绘本阅读年指导书目》等,为各馆结合自身阅读服务需求建设优质阅读资源提供指导。
五、国家图书馆全程参与《公共图书馆法》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周和平同志,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同志,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同志等曾多次在“两会”中提出提案、议案,呼吁加快公共图书馆立法。
一是牵头组织开展立法预研究。2008—2009年,受文化部委托,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协调全国图书馆界围绕《公共图书馆法》涉及的基本问题和重要制度深入开展专题研究。通过收集归纳和分析整理国内外立法资料,最终确立了公共图书馆立法背景的必要性、可行性,性质、定位,资源建设,功能与社会的关系、设置与体系建设,管理体制与绩效评估,条件保障与著作权保护,读者权益与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国家图书馆条例与等14项研究专题。
二是国内外图书馆立法资料整理。2014年6月,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部组织编译的《国外图书馆法律选编》正式出版,全书共收录了17个国家的93部相关图书馆法律法规,涉及汉语、英语、法语、俄语、日语、韩语6种语言,重点遴选有代表性的、立法技术成熟的图书馆法律。2014年11月,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編写的《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文件选编:1949—2012》正式出版,全书共收录1949—2012年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系统、各部门制定和出台的与图书馆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总计500余篇。
三是全程参与法律草案的起草并提供支撑研究。受文化部、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等委托,2013-2017年,国家图书馆围绕法条中涉及的重点问题、概念表述进行阐释说明,并对立法中的重点难点开展支撑研究。同时,配合文化部、国务院法制办等相关机构,派员赴湖北、广东和贵州等地开展公共图书馆法实地调研。2016年1月,国家图书馆汇总整理全国范围关于《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与建议共778条。
四是全面解读和宣传贯彻。跨界联合编辑出版法条解读专著。2017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牵头组织编纂《公共图书馆法解读》《公共图书馆法学习问答》等相关解读文件。2017年11月,国家图书馆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组织编纂《公共图书馆法释义》,该书已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策划组织撰写专栏文章,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对《公共图书馆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通过座谈会发言、培训授课的方式对本法进行深入解读和宣贯。策划宣传贯彻《公共图书馆法》的落地活动。2018年1月1日,国家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法》施行当天开展了“馆长带你走进国家图书馆”直播活动。
五是参与完善法律配套制度。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法》中确立的文献信息处置、服务规范等制度建设,国家图书馆配合有关方面积极研制相关制度,为本法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撑。例如,文献处理制度方面,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开展了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制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政策建议。服务规范方面,挂靠在国家图书馆的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已启动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 28220-2011)的修订工作。
六、建立开放合作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参与全民阅读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开展全民阅读的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基金组织为全民阅读提供有益支持和有效的帮助,为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倡导全民阅读新风尚、建设优质阅读资源、拓展阅读服务渠道等方面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合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是积极与各类媒体合作,充分展示国家图书馆的优质阅读资源与服务,倡导全民阅读新风尚。国家图书馆以“我们的阅读”为主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2010书香中国”特别节目,探秘国家图书馆馆藏珍品,讲述名人的阅读故事,展示全新阅读方式及全民阅读成果。2017年4月,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讲述“我们为什么要读书”。2017年,国家图书馆在《光明日报》刊发“来自国家图书馆的报告”,以及《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六个专版系列报道。 二是与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合作,推动图书馆阅读资源和服务向社会公共空间延伸。2015年与京港地铁公司合作推出“M地铁·图书馆”项目,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向地铁乘客推送优质数字图书资源,读者可以通过扫描地铁4号线沿线各站主题海报上的二维码,进入“掌上国图”移动应用程序阅读相关电子图书。2017年4月23日,该项目以香港回归20周年为契机,开启“那些年我们共同度过”主题活动,介绍北京、香港两地独有的特色文化,推荐介绍两地电影、音乐、戏剧、历史等内容相关图书,让公众充分了解两地文化,感受双城魅力,助力两地文化的交流与互通。
三是与学校教育机构合作,推进面向青少年的阅读服务。例如,与全国超过200所中小学校合作,推进“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探索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举办“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我是小小讲解员”“名家带你写书法”等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仅2017年当年就开展各类活动689场,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5000名。
四是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围绕图书馆阅读资源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阅读文化深入百姓日常生活。利用“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平台,先后与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金陵图书馆、绍兴兰亭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开展合作,推动国家图书馆文创产品走出去;组织产品积极参加北京礼物、北京国际图博会、广州国际文物版权博览会等,其中在“北京礼物”的评选中,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翰墨书香”智能书法学习套装,获得“北京礼物”海淀区一等奖,《庆赏升平》AR互动获北京市铜奖;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我馆展位获得了“最佳人气奖”;在第三届广州国际文物版权博览会更是斩获了“最佳展示奖”“最具人氣奖”“十大优秀文创产品创意奖”和“优秀文创产品传承奖”四个奖项。
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部简介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级公共文化阵地。2018年1月1日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二条指出“国家设立国家图书馆,主要承担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国家书目和联合目录编制、为国家立法和决策服务、组织全国古籍保护、开展图书馆发展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等职能”。
国家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是为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立法与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支持、保障的工作。国家图书馆拥有海量文献、高端数字化技术和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承担并圆满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国家机关和全国人大、政协委托的立法决策服务任务。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工作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国家法制建设和政策制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立法决策服务部是国家图书馆承担立法决策服务职能的专职业务机构,与“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国问题研究资料中心”和“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形成一部两中心的整体架构,现有专业咨询人员60余人。
目前开展的信息服务项目有:专题文献研究及立法决策信息咨询服务、“两会”专题服务、部委分馆建设、立法决策服务平台、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等。主要的信息产品类型包括:立法前期的文献调研支撑、专题文献背景资料汇编、热点问题舆情监测、国内外法律法规汇编、国外政策研究的分析综述、事实查询等。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