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埃米尔的小男孩的故事。埃米尔是名副其实的淘气包。他把妹妹当国旗升到旗杆顶,把猪血扣在爸爸头上,把青蛙放进送咖啡的篮子……但同时他又是聪明、勇敢、富有同情心的:他靠自己灵活的头脑在集市上赢回一匹马;他帮助济贫院的孤寡老人,惩治恶人;他还在暴风雪之夜救了长工一命。同时,这部作品还是一幅风俗画,反映了瑞典农业社会时期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
第一部 伦纳贝亚的埃米尔(节选)
伦纳贝亚的埃米尔是住在伦纳贝亚的一个男孩的名字。他是一个野性、脾气很拧的小家伙。不像你那么听话。他不吵闹的时候,也显得很乖,真的是这样。一双圆圆的蓝眼睛,红扑扑的圆脸蛋,卷曲的浅色头发。这一切都给人某种听话的印象。但这只是人们的想象。他五岁,强壮得像一头小牛,他住在伦纳贝亚村的卡特胡尔特庄园里,属于瑞典的斯莫兰省。他讲斯莫兰当地方言,这个小东西,没办法,他不会讲普通话。住在斯莫兰的人都是这样。他想要帽子的时候,他不会像你那样说:“我要我的帽子。”他说成这样:“我要‘俄的猫子’!”他的“猫子”就是一顶黑帽舌、蓝顶子的帽子,很不时尚,是他的爸爸有一次进城时给他买的。埃米尔很喜欢这顶帽子,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就说:“我要‘俄的猫子’!”他妈妈觉得,上床睡觉不该戴什么帽子,想把帽子放到前厅的架子上,但是这时候埃米尔就会大声吵闹:“我要‘俄的猫子’!”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能听见。
一连三个星期,埃米尔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戴着帽子。戴就戴吧,没关系,尽管有点儿那个。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他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他真是这样。特别是他妈妈说的话,死活不听。有一次过圣诞节,妈妈让他吃煮菜豆,因为吃蔬菜对身体有益处,但是埃米尔不吃。
“你想过没有,你从来不吃什么蔬菜。”他的妈妈问。
“不对,”埃米尔说,“我向来吃真正的蔬菜。”
说完他就默默地蹲在圣诞树后边,开始嚼杉树叶。但是他很快就烦了,因为杉树叶扎嘴。
埃米尔就是这样拧。他想让爸爸、妈妈、整个卡特胡尔特庄园,甚至全伦纳贝亚村都听他的,但是伦纳贝亚村村民不愿意。
“真可惜,住在卡特胡尔特庄园里的斯文松家出了一个刺儿头,”他们说,“他呀,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
伦纳贝亚村村民都这样想,真的!他们当时要是知道埃米尔后来的发展,肯定不会这么说!他们怎么能知道,他长大了以后当了社区委员会的主席呀!你可能不知道,社区委员会主席是干什么的,不过我敢向你保证,当个主席是很不错的,埃米尔慢慢就会当上。
不过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他小时候住在伦纳贝亚村卡特胡尔特庄园的情况,那地方属于瑞典斯莫兰省。跟他住在一起的有爸爸安东·斯文松,妈妈阿尔玛·斯文松,还有小妹伊达。他们家还有一个长工,叫阿尔弗雷德,一个女仆叫丽娜。在埃米尔小的时候,伦纳贝亚和很多其他地方都有女仆和长工。长工耕地、喂马和牛,收割牧草、种马铃薯,女仆挤奶、洗碗、拖地和给孩子唱歌。
你现在知道了,都有谁住在卡特胡尔特庄园:爸爸安东,妈妈阿尔玛,小妹伊达,阿尔弗雷德和丽娜。还有两匹马,几头牛,八头奶牛,三只猪,十只绵羊,十五只母鸡,一只公鸡,一只小猫和一条狗。当然还有埃米尔。
卡特胡尔特是一座漂亮的小庄园,房子是红色的,坐落在一个山坡上,掩映在苹果树和丁香花之间。周围有农田、林间草地、牧场、一个湖和很大很大一片森林。
如果没有埃米尔在那儿,卡特胡尔特庄园本来应该非常安静、平和。
“他整天淘不完的气,那小子,”丽娜说,“就算不是他自己淘,很多事也跟埃米尔有关系。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
但是埃米尔的妈妈护着他。
“埃米尔不怎么淘气,”她说,“今天他才拧伊达一次,洒了一点儿喝咖啡用的奶油,不就这么点儿事儿……噢,还把那只猫追得围着鸡窝乱跑,这都是真的!不过如此,我觉得他开始变得平静和听话了。”
埃米尔不令人讨厌,大家不能说他讨厌。不管是伊达还是猫,他都很喜欢。但对伊达,他是迫不得已拧了一下,因为不然她不肯把自己的蜜糖面包给他吃。他追猫也是出于好意,看它是不是跟一般的猫跑得一样快。只是这只猫不理解。
3月7日这一天埃米尔还算乖,只拧了伊达一次,洒出来一点儿喝咖啡用的奶油,追一追猫。那么你现在可以听一听埃米尔其他几天发生的更多的事情,正像丽娜说的,要么他自己淘气,要么不是他直接淘气,最后也算到他头上,因为那些事总是跟埃米尔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就开始讲一讲:
5月22日 星期二
埃米尔把头伸进汤罐子
这一天卡特胡尔特庄园晚上吃肉汤。丽娜把汤盛在一个带花纹的汤罐里,大家坐在餐桌周围喝汤,特别是埃米尔喝得最起劲。他喜欢喝汤,听他喝汤的声音就能听出来。
“你一定要喝得这么响吗?”他妈妈问。
“不响怎么知道在喝汤。”埃米尔说。实际上他是这么说的:“不响咋晓得在喝汤。”不过我们就别管他怎么说的,他讲的是斯莫兰方言。
大家都抢着喝,最后汤罐空了,就底上还剩下一点儿根儿。这点儿根儿埃米尔也要喝,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头伸进汤罐里,把底儿吸干净。埃米尔真的这样做了,他们听见他在里面吱吱地喝。喝完了他应该把头退出来,这谁都知道,可是退不出来了!他卡在里边。这时候埃米尔害怕了,他从餐桌旁边蹦起来,头上卡着汤罐子,就像戴着一顶钢盔。汤罐子往下耷拉着,把他的眼睛和耳朵都盖住了。埃米尔一边使劲往上推,一边喊叫。丽娜也不安起来。……
(选自《淘气包埃米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3年版,李之义译)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埃米尔的小男孩的故事。埃米尔是名副其实的淘气包。他把妹妹当国旗升到旗杆顶,把猪血扣在爸爸头上,把青蛙放进送咖啡的篮子……但同时他又是聪明、勇敢、富有同情心的:他靠自己灵活的头脑在集市上赢回一匹马;他帮助济贫院的孤寡老人,惩治恶人;他还在暴风雪之夜救了长工一命。同时,这部作品还是一幅风俗画,反映了瑞典农业社会时期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
第一部 伦纳贝亚的埃米尔(节选)

伦纳贝亚的埃米尔是住在伦纳贝亚的一个男孩的名字。他是一个野性、脾气很拧的小家伙。不像你那么听话。他不吵闹的时候,也显得很乖,真的是这样。一双圆圆的蓝眼睛,红扑扑的圆脸蛋,卷曲的浅色头发。这一切都给人某种听话的印象。但这只是人们的想象。他五岁,强壮得像一头小牛,他住在伦纳贝亚村的卡特胡尔特庄园里,属于瑞典的斯莫兰省。他讲斯莫兰当地方言,这个小东西,没办法,他不会讲普通话。住在斯莫兰的人都是这样。他想要帽子的时候,他不会像你那样说:“我要我的帽子。”他说成这样:“我要‘俄的猫子’!”他的“猫子”就是一顶黑帽舌、蓝顶子的帽子,很不时尚,是他的爸爸有一次进城时给他买的。埃米尔很喜欢这顶帽子,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就说:“我要‘俄的猫子’!”他妈妈觉得,上床睡觉不该戴什么帽子,想把帽子放到前厅的架子上,但是这时候埃米尔就会大声吵闹:“我要‘俄的猫子’!”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能听见。
一连三个星期,埃米尔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戴着帽子。戴就戴吧,没关系,尽管有点儿那个。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他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他真是这样。特别是他妈妈说的话,死活不听。有一次过圣诞节,妈妈让他吃煮菜豆,因为吃蔬菜对身体有益处,但是埃米尔不吃。
“你想过没有,你从来不吃什么蔬菜。”他的妈妈问。
“不对,”埃米尔说,“我向来吃真正的蔬菜。”
说完他就默默地蹲在圣诞树后边,开始嚼杉树叶。但是他很快就烦了,因为杉树叶扎嘴。
埃米尔就是这样拧。他想让爸爸、妈妈、整个卡特胡尔特庄园,甚至全伦纳贝亚村都听他的,但是伦纳贝亚村村民不愿意。
“真可惜,住在卡特胡尔特庄园里的斯文松家出了一个刺儿头,”他们说,“他呀,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
伦纳贝亚村村民都这样想,真的!他们当时要是知道埃米尔后来的发展,肯定不会这么说!他们怎么能知道,他长大了以后当了社区委员会的主席呀!你可能不知道,社区委员会主席是干什么的,不过我敢向你保证,当个主席是很不错的,埃米尔慢慢就会当上。
不过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他小时候住在伦纳贝亚村卡特胡尔特庄园的情况,那地方属于瑞典斯莫兰省。跟他住在一起的有爸爸安东·斯文松,妈妈阿尔玛·斯文松,还有小妹伊达。他们家还有一个长工,叫阿尔弗雷德,一个女仆叫丽娜。在埃米尔小的时候,伦纳贝亚和很多其他地方都有女仆和长工。长工耕地、喂马和牛,收割牧草、种马铃薯,女仆挤奶、洗碗、拖地和给孩子唱歌。
你现在知道了,都有谁住在卡特胡尔特庄园:爸爸安东,妈妈阿尔玛,小妹伊达,阿尔弗雷德和丽娜。还有两匹马,几头牛,八头奶牛,三只猪,十只绵羊,十五只母鸡,一只公鸡,一只小猫和一条狗。当然还有埃米尔。
卡特胡尔特是一座漂亮的小庄园,房子是红色的,坐落在一个山坡上,掩映在苹果树和丁香花之间。周围有农田、林间草地、牧场、一个湖和很大很大一片森林。
如果没有埃米尔在那儿,卡特胡尔特庄园本来应该非常安静、平和。
“他整天淘不完的气,那小子,”丽娜说,“就算不是他自己淘,很多事也跟埃米尔有关系。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
但是埃米尔的妈妈护着他。
“埃米尔不怎么淘气,”她说,“今天他才拧伊达一次,洒了一点儿喝咖啡用的奶油,不就这么点儿事儿……噢,还把那只猫追得围着鸡窝乱跑,这都是真的!不过如此,我觉得他开始变得平静和听话了。”
埃米尔不令人讨厌,大家不能说他讨厌。不管是伊达还是猫,他都很喜欢。但对伊达,他是迫不得已拧了一下,因为不然她不肯把自己的蜜糖面包给他吃。他追猫也是出于好意,看它是不是跟一般的猫跑得一样快。只是这只猫不理解。
3月7日这一天埃米尔还算乖,只拧了伊达一次,洒出来一点儿喝咖啡用的奶油,追一追猫。那么你现在可以听一听埃米尔其他几天发生的更多的事情,正像丽娜说的,要么他自己淘气,要么不是他直接淘气,最后也算到他头上,因为那些事总是跟埃米尔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就开始讲一讲:
5月22日 星期二
埃米尔把头伸进汤罐子
这一天卡特胡尔特庄园晚上吃肉汤。丽娜把汤盛在一个带花纹的汤罐里,大家坐在餐桌周围喝汤,特别是埃米尔喝得最起劲。他喜欢喝汤,听他喝汤的声音就能听出来。
“你一定要喝得这么响吗?”他妈妈问。
“不响怎么知道在喝汤。”埃米尔说。实际上他是这么说的:“不响咋晓得在喝汤。”不过我们就别管他怎么说的,他讲的是斯莫兰方言。
大家都抢着喝,最后汤罐空了,就底上还剩下一点儿根儿。这点儿根儿埃米尔也要喝,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头伸进汤罐里,把底儿吸干净。埃米尔真的这样做了,他们听见他在里面吱吱地喝。喝完了他应该把头退出来,这谁都知道,可是退不出来了!他卡在里边。这时候埃米尔害怕了,他从餐桌旁边蹦起来,头上卡着汤罐子,就像戴着一顶钢盔。汤罐子往下耷拉着,把他的眼睛和耳朵都盖住了。埃米尔一边使劲往上推,一边喊叫。丽娜也不安起来。……
(选自《淘气包埃米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3年版,李之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