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高职日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学生应该对日语学习持正确的态度,而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高职日语;日语学习;日语教学
一、高职日语学习阶段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日语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目前高职日语教育的状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在大学校园里表现为:绝大部分学生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差,花大量时间学习日语但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和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日语运用能力培养以及学生是否对日语学习持正确的态度有关。
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学习外语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导致学生从进人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有一种错误:上大学,学习日语也是为了考试,拿日语等级证、毕业证。因为没有日语等级考试的合格证,没有毕业证,就会关系到今后的求职问题。
另外,大学生在日语学习上急于求成的心态也颇为常见。因为缺乏持久和深厚的动力,学习热情的高涨和消退几乎同样迅速。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只能保持不太长的时间,有太多的人太快地知难而退。这种问题的出现和学生的依赖心理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学生把能否学好日语寄希望于高职日语课堂上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而忽略了自身在课后自觉主动学习日语的环节,而这一环节在特定的大学学习阶段里又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后,学生很少有机会像中学时代那样,再得到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辅导、监督。另一方面,高职日语的课程要求和中学相比有很大跨度。因此,学生唯有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在大学阶段使自己的日语水平和日语应用能力有质的飞跃。
当然,学生在课后也并非完全没有自主学习,只是方法上有些欠缺。比如,不少学生认为学日语就是背单词、记语法。他们课后的日语自主学习往往就是从背单词开始,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就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趣。而且今天背了明天忘,毫无成就感而言。仅背单词这一项就挫伤了一大批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把握日语语言的信心,无奈地打消了把日语学好的念头。他们的日语学习可以说刚一开始便又结束了。沉寂一段时间之后,又意识到日语是自己的专业,是很重要的,不学好是不行的,于是又“重操旧业”。过不了多少时间又犯难退却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没学好,反而使自己加重了对日语学习的负担和压力。
还有同学认为“我以后又不去日本留学,混个毕业证就好了,不用太费力学什么日语”,“我以后又不找日语的相关工作,所以,以后工作也用不上日语”,“周围的人都不学,我不学也无所谓”等等,假如持这样的态度,就不可能重视专业、重视日语,学生有了这种思想就会勉强应付学业,仅仅是为了顺利毕业而学习,考试结束,日语学习也随之结束。
二、端正态度。正确对待日语学习
作为学生,端正对待日语学习的态度是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态度会导向积极的行动。学习日语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不是一种负担,这不仅是国际大环境下的要求,更是提高学习者本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我们必须承认,在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要赶超世界,便要把握这些国家的先进科研成果和发展动向。外语是用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重要媒介。
学习日语还可以培养使用工具书,阅读和查找日语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以我们平时的学习为例,在来源上,它可以是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电影,在内容上可以是一个故事,一则新闻,一则历史典故,天文地理、军事外交、经济贸易、风土人情、文化生活,无所不及。显然,这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把握的知识仅为10%,其余的要在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逐步积累。可见,具有外语能力,定能为日后把握更多知识预备良好条件。
三、教师应转变观念,以学习者为中心
作为教师,我们应更新观念,转变把考试看作日语教学终点的思想,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1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传统的日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练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也不高。
2 在教学内容上要改变那些固定单一的资料,适时增加新鲜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料。现行高职日语教材更新快,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涉及科技、文化、生活多方面多元化的内容。教师在讲解中,注重力不应全部放在句法、语法上,而应根据当时所教授的课文内容,广泛收集一些源于课文而课文中又未作具体说明的背景知识,这样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办法。
3 教学方式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里说的以学生为中心,决不意味着否定或减弱教师的主导功能,而是强调破除“满堂灌”的教法。整个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比如,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日语,怕犯错,怕别的同学笑自己。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尤其对于平时不太开口说日语的同学。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可以就所学文章中出色的段落或句子要求学生课后记住,课堂背诵,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开口说的过程中有内容可讲。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选取的背诵材料篇幅不宜过长。因为让学生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开口说日语,而不是要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在内容选取上应注重选择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材料,以便于学生记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日语的谚语、笑话、绕口令等,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4 教师辛勤的创造性劳动在促进学生日语学习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这里主要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上,二是和学生的交流上。在教学方面,通过教师辛勤的创造性劳动,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同课外学习密切结合起来,从小课堂走到大课堂。在和学生的相处方面,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这样做会有效地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 重视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日语语言的情景感知,促进日语学习。多媒体的运用,对于日语教学,有不容忽视的提高、帮助和促进功能,它可以让书本上没有生命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声音和跳动的图像,能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去感知、接触日语语言。学生可以听录音,看日文电影,听唱日文歌曲等,模拟日本人说话的语音语调,主动纠正自己一些不正确的发音习惯,更深刻了解某一个词、某一句话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提高和加强学生日语运用能力。
四、结论
高职日语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它的影响根深蒂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的努力和配合。对于教师,改进日语教学,与时俱进,重视培养学生日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将是一条成功之路。对于学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努力学好日语,定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为自己增加一份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艾昌清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2]《教学改革需要教学研究指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
[3]《多元化视角下的日语教学与研究》,张佩霞、王诗荣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4]《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探索》,李进华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08年8月。
关键词:高职日语;日语学习;日语教学
一、高职日语学习阶段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日语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目前高职日语教育的状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在大学校园里表现为:绝大部分学生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差,花大量时间学习日语但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和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日语运用能力培养以及学生是否对日语学习持正确的态度有关。
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学习外语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导致学生从进人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有一种错误:上大学,学习日语也是为了考试,拿日语等级证、毕业证。因为没有日语等级考试的合格证,没有毕业证,就会关系到今后的求职问题。
另外,大学生在日语学习上急于求成的心态也颇为常见。因为缺乏持久和深厚的动力,学习热情的高涨和消退几乎同样迅速。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只能保持不太长的时间,有太多的人太快地知难而退。这种问题的出现和学生的依赖心理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学生把能否学好日语寄希望于高职日语课堂上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而忽略了自身在课后自觉主动学习日语的环节,而这一环节在特定的大学学习阶段里又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后,学生很少有机会像中学时代那样,再得到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辅导、监督。另一方面,高职日语的课程要求和中学相比有很大跨度。因此,学生唯有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在大学阶段使自己的日语水平和日语应用能力有质的飞跃。
当然,学生在课后也并非完全没有自主学习,只是方法上有些欠缺。比如,不少学生认为学日语就是背单词、记语法。他们课后的日语自主学习往往就是从背单词开始,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就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趣。而且今天背了明天忘,毫无成就感而言。仅背单词这一项就挫伤了一大批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把握日语语言的信心,无奈地打消了把日语学好的念头。他们的日语学习可以说刚一开始便又结束了。沉寂一段时间之后,又意识到日语是自己的专业,是很重要的,不学好是不行的,于是又“重操旧业”。过不了多少时间又犯难退却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没学好,反而使自己加重了对日语学习的负担和压力。
还有同学认为“我以后又不去日本留学,混个毕业证就好了,不用太费力学什么日语”,“我以后又不找日语的相关工作,所以,以后工作也用不上日语”,“周围的人都不学,我不学也无所谓”等等,假如持这样的态度,就不可能重视专业、重视日语,学生有了这种思想就会勉强应付学业,仅仅是为了顺利毕业而学习,考试结束,日语学习也随之结束。
二、端正态度。正确对待日语学习
作为学生,端正对待日语学习的态度是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态度会导向积极的行动。学习日语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不是一种负担,这不仅是国际大环境下的要求,更是提高学习者本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我们必须承认,在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要赶超世界,便要把握这些国家的先进科研成果和发展动向。外语是用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重要媒介。
学习日语还可以培养使用工具书,阅读和查找日语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以我们平时的学习为例,在来源上,它可以是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电影,在内容上可以是一个故事,一则新闻,一则历史典故,天文地理、军事外交、经济贸易、风土人情、文化生活,无所不及。显然,这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把握的知识仅为10%,其余的要在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逐步积累。可见,具有外语能力,定能为日后把握更多知识预备良好条件。
三、教师应转变观念,以学习者为中心
作为教师,我们应更新观念,转变把考试看作日语教学终点的思想,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1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传统的日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练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也不高。
2 在教学内容上要改变那些固定单一的资料,适时增加新鲜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料。现行高职日语教材更新快,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涉及科技、文化、生活多方面多元化的内容。教师在讲解中,注重力不应全部放在句法、语法上,而应根据当时所教授的课文内容,广泛收集一些源于课文而课文中又未作具体说明的背景知识,这样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办法。
3 教学方式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里说的以学生为中心,决不意味着否定或减弱教师的主导功能,而是强调破除“满堂灌”的教法。整个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比如,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日语,怕犯错,怕别的同学笑自己。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尤其对于平时不太开口说日语的同学。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可以就所学文章中出色的段落或句子要求学生课后记住,课堂背诵,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开口说的过程中有内容可讲。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选取的背诵材料篇幅不宜过长。因为让学生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开口说日语,而不是要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在内容选取上应注重选择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材料,以便于学生记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日语的谚语、笑话、绕口令等,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4 教师辛勤的创造性劳动在促进学生日语学习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这里主要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上,二是和学生的交流上。在教学方面,通过教师辛勤的创造性劳动,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同课外学习密切结合起来,从小课堂走到大课堂。在和学生的相处方面,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这样做会有效地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 重视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日语语言的情景感知,促进日语学习。多媒体的运用,对于日语教学,有不容忽视的提高、帮助和促进功能,它可以让书本上没有生命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声音和跳动的图像,能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去感知、接触日语语言。学生可以听录音,看日文电影,听唱日文歌曲等,模拟日本人说话的语音语调,主动纠正自己一些不正确的发音习惯,更深刻了解某一个词、某一句话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提高和加强学生日语运用能力。
四、结论
高职日语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它的影响根深蒂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的努力和配合。对于教师,改进日语教学,与时俱进,重视培养学生日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将是一条成功之路。对于学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努力学好日语,定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为自己增加一份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艾昌清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2]《教学改革需要教学研究指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
[3]《多元化视角下的日语教学与研究》,张佩霞、王诗荣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4]《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探索》,李进华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