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实现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活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体现了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这样的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开始关注幼儿教学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我们要积极关注幼儿的学习动态,抓住生成性教学契机,基于此,本研究将对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的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开展途径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幼儿教育 生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05-01
  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即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幼儿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玩性很大,想要提升幼儿课程教育质量,还需要幼儿教师积极利用游戏化教学契机,并且注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将游戏活动和幼儿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上述教育目标,本文开展了如下教学方法研究。
  一、基于幼儿的兴趣特征挖掘问题,促进生成性教学资源形成
  (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兴趣
  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的幼儿教育活动中,生成性课程和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求教师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设计体现幼儿主体性的课程内容。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呢,幼儿教师还是要观察为基础,引导幼儿形成兴趣。如在我园开展的生成性课程“画地图”中,我就要求幼儿观察地图中的对话:“为什么地图上会有这么多的小方块呢?地球上我们可以看见的建筑物都可以画在地图上吗?是不是需要很大的纸?我们幼儿园在地图上吗?大门在哪里?教室在哪里?”,通过这样的观察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幼儿的符号感和空间感,为开展生成性的课程资源“画地图”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生发问题
  幼儿教学活动中,我们想要保持幼儿持续的学习兴趣,就要注重游戏课程材料的可操作性,尤为重要的就是引导幼儿产生疑问或者认知冲突,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探究教学问题。如一次下雨后,幼儿在附近的草丛中发现了很多蘑菇,一个幼儿的召唤其他幼儿,他们在操场上聚在一起,热闹非凡,这时候我就抓住契机向幼儿发问:“一般这样的蘑菇都是长在哪里啊?你们觉得蘑菇喜欢长在什么样的地方呢?”,孩子们纷纷回答,最后我引导幼儿总结答案,就是蘑菇喜欢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但是这还不是课程的结束,我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模拟蘑菇种植,在丰富的游戏材料影响下,我们的活动效果良好。
  二、从教育实践问题中反思教育策略
  生成性课程教学活动中,其实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为了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总结问题,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如在“豆趣”的生成性活动中,幼儿抓豆子、撒豆子,游戏区域很混乱,但是我没有考虑撤销这一游戏,而是从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行为特征入手,分析幼儿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尽管孩子们的动作简单,但是其实这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体现,通过简单的抓放动作,孩子们的手部肌肉可以得到锻炼,结合幼儿的这一表现,我们进行了教学反思,改进了游戏内容,采用“小铲子,铲沙子”的活动为幼儿寻找新的游戏活动契机,刺激孩子们产生了铲、装、倒等新动作。由此可见,在幼儿游戏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要高效利用生成性教育资源,就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好教学反思工作,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借助合适的游戏工具和材料,延伸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活动经验,为其智力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提供契机。
  三、借助表征呈现经验
  幼儿经验在构成类型、内容范围、经验的驱动力、各种经验的整合性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表征就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再现,在生成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促进幼儿表征多元化,呈现经验并激发幼儿新的探索需求。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表征是研究幼儿经验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对幼儿的经验积累情况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深入了解,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撑。如在户外活动“桥世界”中,我分析了幼儿设计的户外爬梯图纸,我发现孩子们在设计图纸过程中,忽视了已给出的材料数量,如材料中只有4个长梯,但是很多幼儿却在设计中使用了更多,或者是没有充分利用材料。我在指导幼儿修改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就要求幼儿“按图搭建”,幼儿在使用游戏材料模拟搭建的过程中,就发现了自己设计材料安排的不合理,然后进一步修改。
  综上,幼儿游戏化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应用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素质提升水平。但是在利用生成性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也不是所有的活动、现象都可以作为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幼儿教育经验,选择和判断在游戏教学活动中生成的教育资源。本研究中,笔者主要结合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的幼儿园生成性课程開展策略,希望上述研究内容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春珍.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成课程[J].好家长,2017(16):241.
  作者简介:
  田斌(1970.05-),女,汉族,四川蓬安人,大专,幼教一级,教研组长,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室内设计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在社会需求不断加大的前提下,市场对高素质设计人员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很多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室内设计这门课程。本论文重点从室内设计教学工作中一些环节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提出问题,针对教学,对学生的培养,对师资的完善提出建议和调整方法。  【关键词】室内设计 教学创新 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音乐表现教学活动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规律,提出音乐表现的过程需要有愉悦和成功;需要营造人人参与的愉悦氛围,并根据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互为关联的特点,提出普通学校音乐表现教学需秉持“成就”、“参与”及“融合”三大原则。  【关键词】音乐表现 成就 参与 融合 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07-02  教学原则“
期刊
【摘要】文章从教学设计和视频制作两个方面讲述微课作品设计。教学设计注重精选主题、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内容分析科学、正确、教学中要参考学习者学习特点、微课制作中讲究教学策略;视频制作介绍了常用的制作工具,常用的录屏和剪辑工具,网站视频下载软件等。  【关键词】微课 教学设计 视频制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28-02  微课是教学资
期刊
【摘要】发光功能材料是显示、照明、传感等领域的基础,发展新一代发光功能材料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对于从事发光材料体系开发工作的化学领域研究生,除必须掌握新材料的合成技术外,另一项最重要的基础科研技能是利用现代仪器手段获得材料真实、准确的光谱信息。本文从仪器使用与研究生教学实践两方面出发,探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光谱实验课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可供教师同行参照的解决思路。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基于情景案例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在医学教育课程学习的改革成效。方法:以药化14班级为实验教学对象,以药分15级为对照,观察不同教学方法期末考核结果。结果:实验班级药化14优秀率、平均分等均由于对照班级。结论:基于情景案例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在医学课程教学上具有促进人际沟通、健全师生/生生关系、增强学习者社会性,构建平衡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景案例 学
期刊
【摘要】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学之序,阐述他的学习过程。他把学习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其中审问、慎思,明辨属于“思”的功夫,笃行属于“行”的功夫。“思”在前,“行”在后,思易行难。本文对后两个过程即“思”和“行”进行研究,探讨思行的关系,对现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朱熹 思行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引导大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还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从而通过文化教育的方式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最终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本文就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方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历史 文化育人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随着对幼儿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幼儿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指出幼儿礼仪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剖析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旨在探索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方法,推动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礼仪教育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14-02  一、幼儿礼仪教育内容  幼儿礼仪教育是针对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和社
期刊
【摘要】学校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探索文化教育的民族化、地域化、特色化,让文化之根深深地扎于幼儿心中,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工程。闽南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动活泼,洋溢着极为浓郁的生活气息,易于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更适合幼儿模仿和参与。把闽南本土文化引入幼儿教育,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对塑造可以面向世界又具有强烈民族气质的一代新人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教师带教联合SSP模拟教学法在急诊实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科实习的临床专业学生作为新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与过去两年采用传统教学法的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及技能成绩,并对新教学方法组的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评估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新教学方法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及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P0.05) 。具有可比性。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