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瘢痕旁和瘢痕下扩张器埋植治疗前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从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17例前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患者共接受21个扩张器埋植.瘢痕面积最大15.7 cm
【机 构】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瘢痕旁和瘢痕下扩张器埋植治疗前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从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17例前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患者共接受21个扩张器埋植.瘢痕面积最大15.7 cm×5.5 cm,最小4.5 cm×3.0 cm.其中瘢痕旁埋植12个,瘢痕下埋植9个.瘢痕旁埋植扩张器容量70~400 ml,瘢痕下埋植80~500 ml.经6~8周注水扩张后,行瘢痕疙瘩切除、扩张器取出和扩张皮瓣转移术,同时给予术中即时皮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术后浅表电子束照射联合治疗,随访12~50个月.结果 除1个扩张器瘢痕下埋植后感染导致提前取出手术失败外,余20个扩张器均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主要并发症为扩张器外露4个,其中瘢痕旁1个,瘢痕下埋植3个,但未影响二期手术.扩张不满意2个,其中瘢痕旁和瘢痕下各1个.除2例复发外,余15例自觉症状均明显缓解,效果满意.2例复发患者均为扩张不满意,缝合时切口张力较大、且术后延期拆线者.结论 瘢痕旁和瘢痕下扩张器埋植为治疗前胸部大面积瘢痕疙瘩的较为理想的选择方法.切口缝合的张力是决定瘢痕疙瘩术后是否复发的关键.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十年中,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随着抗HBV药物的不断增多,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原发无应答、应答不佳、长期治疗中的耐药等问题)也日渐显现。
目的 探讨眼眶静脉畸形伴自发性出血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15例单眼眼眶静脉畸形伴自发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除1例Valsalva试验出现眼球突出度增加外,余均无扩张性病变临床征象.15例患者均行眼眶CT检查,6例误诊为肿瘤,其中5例均经MRI明确为出血.7例行保守治疗,出血吸收后,影像学随访发现扩张性静脉畸形.8例行手术治疗,2例病理提示为混合型静脉淋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肝细胞核因子(HNF)-1α、肝受体同系物(LRH)-1与载脂蛋白(apo)M表达的相关性,探讨HNF-1α对apoM、apoA-Ⅰ和胆固醇合成与转化关键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RT-PCR检测人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NF-1α、LRH-1、apoM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SiRNA)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中干扰HNF-1 α表达后,RT-PCR检测apo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连续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3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CNP组)各118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依据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记录、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的差异.结果 CNP组患者的健康知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行胃癌根治术的14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术前血清白蛋白正常者115例(>35 g/L,正常组),降低者31例(≤35 g/L,降低组).结果血清白蛋白正常组和降低组术后分别有50例(43.5%)和28例(90.3%)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
目的 探索应用单株自体毛发移植修饰睫毛短而稀疏的效果.方法 对26例女性求美者,采用枕后安全区头皮,制成毛干长4 cm的单株移植物,用缝合针将头发移植到上睑缘处,每侧30~40根.结果 植入毛发生长良好,方向、形态满意,使用电睫毛夹夹烫或睫毛膏修饰,效果更佳,移植毛发成活率在95%以上.结论 单株自体毛发移植加密修饰睫毛是一种适宜的睫毛修饰方法。
IL-21是最近发现的一种I型细胞因子,由活化的CD4+T细胞产生,特别是Th2细胞.IL-21R在正常的淋巴组织包括脾、胸腺、淋巴结、外周血淋巴细胞、纤维化肺组织中都有表达.IL-21特异性结合IL-21 R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对不同阶段B、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增殖均起重要作用.因此IL-21有着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各种疾病包括病毒感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的 检测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浸润癌、导管原位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浸润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SDF-1/CXCR4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