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水平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总体而言,我国经济呈现出了相对集中的态势。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中心与产业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不断促进内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阶段,并对其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有效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特征是我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经济战略的科学依据,也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方面。对于我国而言,未来的10年将是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更加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区域发展整体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探讨其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一)计划经济阶段
从1949年-1979年,这三十年中,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一直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生产的总量不能够满足当时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要求,所有的产品都是供不应求,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应该先有计划,然后再根据计划进行生产。计划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我国当时的国情状况,在当时“平均主义”的模式之下,所有人的生产积极性并不是十分的高涨,在当时的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价值观,人民在这样的价值观之下没有生产的动力,因此,也就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模式不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改革。
(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阶段
自从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经济开始得到全面的恢复以及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调整基本国策,逐渐扩宽以及加深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整个经济的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阶段,我国不仅维持与加深了与港澳地区、日本、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关系,还进一步开过了欧盟各国的市场,并发展了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全面恢复以及发展了与东欧、俄罗斯、独联体等过的经济贸易关系。
(三)加入WIO后经济的发展新时期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不仅如此,我国经济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也在逐渐解决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资源浪费与枯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等。在这一时期,我国部件强化创新与改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的整治力度,保护环境,实现了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有效解决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历史问题,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加强了对资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一)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沿海向内陆地区发展的总体演变趋势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呈现出了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扩展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主导着我国工业化以及整体的经济发展格局,除了大庆油田以及石油城克拉玛依之外,我国人均GDP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标准的城市全部位于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也主要是资源型城市。自从2010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均GDP达到工业化阶段标准的地级行政单元明显增多,东部、中部、西部地级行政单元人均GDP达到工业化发展阶段标准的數量逐渐趋于均衡,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发生了转变。
(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内陆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内陆地区的建设,使得内陆地区的经济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内陆地区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的交通十分的不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国家对内陆地区的开发建设,内陆地区的交通越来越方便,加之生产力的有效提高,使得内陆地区的资源能够有效的得到开发,再加上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将一些传统的企业迁到内陆地区,更加的促进了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内陆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三)中西部地区以城市单体式发展为主
我国中西部地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城市发展十分单一,并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产业链群,以至于区域间的城市带动效应较弱,经济发展结构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尚处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快速集聚的发展阶段,其本身对周围地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有限,难以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第二,该区域的资源型城市其自身的发展规模和资源富集的程度决定了这些城市难以形成联动开发的格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经济模式就在不断摸索与改革过程中发展,由搬照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地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而在这一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经济空间的转移。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的寻求新的经济模式,从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献:
[1]齐元静,杨宇,金凤君.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地理学报,2013,04:517-531.
[2]德吉央宗.探究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全国流通经济,2017,04:57-58.
关键词: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有效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特征是我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经济战略的科学依据,也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方面。对于我国而言,未来的10年将是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更加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区域发展整体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探讨其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一)计划经济阶段
从1949年-1979年,这三十年中,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一直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生产的总量不能够满足当时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要求,所有的产品都是供不应求,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应该先有计划,然后再根据计划进行生产。计划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我国当时的国情状况,在当时“平均主义”的模式之下,所有人的生产积极性并不是十分的高涨,在当时的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价值观,人民在这样的价值观之下没有生产的动力,因此,也就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模式不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改革。
(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阶段
自从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经济开始得到全面的恢复以及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调整基本国策,逐渐扩宽以及加深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整个经济的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一阶段,我国不仅维持与加深了与港澳地区、日本、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关系,还进一步开过了欧盟各国的市场,并发展了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全面恢复以及发展了与东欧、俄罗斯、独联体等过的经济贸易关系。
(三)加入WIO后经济的发展新时期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不仅如此,我国经济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也在逐渐解决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资源浪费与枯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等。在这一时期,我国部件强化创新与改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的整治力度,保护环境,实现了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有效解决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历史问题,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加强了对资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一)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沿海向内陆地区发展的总体演变趋势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呈现出了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扩展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主导着我国工业化以及整体的经济发展格局,除了大庆油田以及石油城克拉玛依之外,我国人均GDP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标准的城市全部位于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也主要是资源型城市。自从2010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均GDP达到工业化阶段标准的地级行政单元明显增多,东部、中部、西部地级行政单元人均GDP达到工业化发展阶段标准的數量逐渐趋于均衡,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发生了转变。
(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内陆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内陆地区的建设,使得内陆地区的经济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内陆地区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的交通十分的不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国家对内陆地区的开发建设,内陆地区的交通越来越方便,加之生产力的有效提高,使得内陆地区的资源能够有效的得到开发,再加上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将一些传统的企业迁到内陆地区,更加的促进了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内陆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三)中西部地区以城市单体式发展为主
我国中西部地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城市发展十分单一,并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产业链群,以至于区域间的城市带动效应较弱,经济发展结构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尚处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快速集聚的发展阶段,其本身对周围地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有限,难以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第二,该区域的资源型城市其自身的发展规模和资源富集的程度决定了这些城市难以形成联动开发的格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经济模式就在不断摸索与改革过程中发展,由搬照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地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而在这一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经济空间的转移。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的寻求新的经济模式,从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献:
[1]齐元静,杨宇,金凤君.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地理学报,2013,04:517-531.
[2]德吉央宗.探究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全国流通经济,2017,0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