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生活意识。从教法改革入手,着力转变师生观、教材观、成才观,明确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性 激励性教育
一、注重激励性教育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而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
1.制定课节目标。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和明确教学目的、新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欲望。
2.组织学生参观。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学习压强、连通器的知识后,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急于把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师便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水库、过街涵洞等,通过生产应用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制定中长期目标,建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制定期中或期末的成绩目标,可把一个你认为各方面都值得你重视楷模、时刻激励自己的榜样形象作为行动的动力和方向,将头脑中的榜样形象具体化,形象越清晰,榜样越具体,越有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
二、关注教师实验水平,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教师是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引导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物理实验水平对于教学有效性有重大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能否得到提高,物理教师是关键。在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物理实验的使用原理、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实验的实际操作程序了如指掌。但是,当代初中物理教师并不是全部达到教学要求,其实验操作水平不足,使得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因此,中学要关注教师的实验水平。从学校来讲,学校要定期对物理教师进行培训与考核,监督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专业技能。学校还要加强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为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与软件条件。从教师自身来讲,要认识到自己专业素质对于物理实验课堂的影响,在工作之余,利用书目与网络等渠道不断丰富自己头脑。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一定要进行实验练习,杜绝在课堂上出错,以免课堂实验达不到预期效果。物理都是要利用课前实验分析课堂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反应做出估计,从而制定出更好的教学方案。初中物理老师应当具备较高的物理专业理论水平与物理实验操作水平,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展示物理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问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1.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关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
四、注重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重在改革教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这样做也许多花了些时间,但比单纯地讲授效果好得多。在介绍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原理时,教师先根据生产、生活、实验的需要,提出如何调节灯光亮度的问题。根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等已有知识,通过师生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调电压或调电阻。教师再提出,如电压保持不变,只改变电阻,那么应该怎样改变电阻?引导学生从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人手加以分析: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与温度有关;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以上四个因素加以讨论分析,优选出调节导体长度这种最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实验,让学生用导线夹在电阻线上移动,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实验证明,不仅让学生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原理,而且知道知识的生成过程。还培养了学生根据生产生活提出问题,利用已有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学生探索成功,就是创新,因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尽管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抓住其中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新课引入、学习,相信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昕.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J].中华少年,2016,(16).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性 激励性教育
一、注重激励性教育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而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
1.制定课节目标。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与学生一起制定和明确教学目的、新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欲望。
2.组织学生参观。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学习压强、连通器的知识后,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急于把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师便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水库、过街涵洞等,通过生产应用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制定中长期目标,建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制定期中或期末的成绩目标,可把一个你认为各方面都值得你重视楷模、时刻激励自己的榜样形象作为行动的动力和方向,将头脑中的榜样形象具体化,形象越清晰,榜样越具体,越有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
二、关注教师实验水平,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教师是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引导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物理实验水平对于教学有效性有重大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能否得到提高,物理教师是关键。在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物理实验的使用原理、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实验的实际操作程序了如指掌。但是,当代初中物理教师并不是全部达到教学要求,其实验操作水平不足,使得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因此,中学要关注教师的实验水平。从学校来讲,学校要定期对物理教师进行培训与考核,监督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专业技能。学校还要加强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为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与软件条件。从教师自身来讲,要认识到自己专业素质对于物理实验课堂的影响,在工作之余,利用书目与网络等渠道不断丰富自己头脑。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一定要进行实验练习,杜绝在课堂上出错,以免课堂实验达不到预期效果。物理都是要利用课前实验分析课堂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反应做出估计,从而制定出更好的教学方案。初中物理老师应当具备较高的物理专业理论水平与物理实验操作水平,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展示物理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问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1.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关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
四、注重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重在改革教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这样做也许多花了些时间,但比单纯地讲授效果好得多。在介绍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原理时,教师先根据生产、生活、实验的需要,提出如何调节灯光亮度的问题。根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等已有知识,通过师生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调电压或调电阻。教师再提出,如电压保持不变,只改变电阻,那么应该怎样改变电阻?引导学生从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人手加以分析: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与温度有关;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以上四个因素加以讨论分析,优选出调节导体长度这种最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实验,让学生用导线夹在电阻线上移动,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实验证明,不仅让学生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原理,而且知道知识的生成过程。还培养了学生根据生产生活提出问题,利用已有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学生探索成功,就是创新,因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尽管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抓住其中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新课引入、学习,相信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昕.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J].中华少年,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