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不能当讲的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思。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学 兴趣 方式
新一轮课改,给广大中学教师带来了一定挑战。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适应新课改需求,是中学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素质教育就其理论、方法与最终培养目标来说,已经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笔者在几年来的语文课改教学实践中,就如何适应素质教育,如何整合课堂教学等,有如下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角色作用得到教师的肯定,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主动、积极、能动的作用,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教师学习。教师就可以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去创设教学氛围,去与学生交流、对话。创设和谐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要能充分调动和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与学习中来。然而在中学,有许多学生不爱发言,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白自己的观点,这使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要求望而却步,最后只能丢掉以“学生为中心”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老路上去了。该怎么办呢?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让学生主动亲近教师,主动配合教师。其次是要多和学生交心谈心,增进相互间的交流,缩短与学生之间距离。再次就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多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无论学生说得到不到位、全不全面,教师都要给予评价和鼓励。
二、创设良好情境,激发浓厚兴趣
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着意创设一种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师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相处的平等、信任而和谐,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参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机会,我们知道,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都很强,往往有一种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可巧设一种竞争情境,引入竞争的教学模式,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竞争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在疑难问题上集思广益,培养他们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挖掘其潜能,发展其个性,拓宽思维,相互帮助,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学贵有疑,教师可根据学习的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并巧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和思维,使语文的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肯定与奖励,有鉴于此,我们应多给学生创设一些体验成功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和熏陶感染。教师再适时适地地做出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调动积极性,诱发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扩展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的教学内容扩展了,而课时又相对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上也要有所调整和扩展。扩展式语文教学,就是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以教学大纲为指南,在现行课本的基础上拓宽教材,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落实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语文教学,它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尝试,扩展式语文教学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和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的教材扩展。在内容的扩展上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以阅读为重,我们可以给学生印些文言文补充篇目、诗词和成语,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达到思想教育之目的.建议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经过实践,证明它已经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教材。其次是写作上也要扩展,除在课内各种基本文体写作训练外,积极辅导广大文学爱好者从事文学创作,使他们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通过我们师生密切配合的扩展教学,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等。
四、采取多种方法,培养阅读品质
大家知道,阅读品质属非智力因素,它是一种品性,一种长期作用于人的品质,把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概括为阅读品质,不仅更全面,而且也更接近问题的实质。阅读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⑴虚心。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必须要具备虚心的品质,才有可能营造良好的阅读心理和心境,从而收到良好效果;⑵专心。无论阅读什么,我们都需要专注,不可漫不经心,阅读尤其需要专注的品质;⑶投入。优秀的作品往往一句、一字、一点,都渗透着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学生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与思想倾向,“进入角色”地用心灵去体会,真正读懂它们;⑷思辨。阅读需要乐于思辨的品质,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筛选提要,辨伪存真,形成独特见解,并躬身实践;⑸有恒。阅读的成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可以办到的,要刻苦钻研,持之以恒。良好的阅读品质养成,必须有专项措施,进行长期的培养方可获得。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是个综合工程,需要从兴趣、习惯和心理等方面入手,只要我们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的阅读状况必然会逐步改善,阅读品质一定会有所提高。
总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就会越来越多。作为边远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加强学习,不断转变观念,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力求使每一堂语文课都能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使每一堂语文课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学 兴趣 方式
新一轮课改,给广大中学教师带来了一定挑战。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适应新课改需求,是中学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素质教育就其理论、方法与最终培养目标来说,已经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笔者在几年来的语文课改教学实践中,就如何适应素质教育,如何整合课堂教学等,有如下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角色作用得到教师的肯定,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主动、积极、能动的作用,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教师学习。教师就可以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去创设教学氛围,去与学生交流、对话。创设和谐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要能充分调动和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与学习中来。然而在中学,有许多学生不爱发言,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白自己的观点,这使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要求望而却步,最后只能丢掉以“学生为中心”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老路上去了。该怎么办呢?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让学生主动亲近教师,主动配合教师。其次是要多和学生交心谈心,增进相互间的交流,缩短与学生之间距离。再次就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多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无论学生说得到不到位、全不全面,教师都要给予评价和鼓励。
二、创设良好情境,激发浓厚兴趣
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着意创设一种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师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相处的平等、信任而和谐,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参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机会,我们知道,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都很强,往往有一种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可巧设一种竞争情境,引入竞争的教学模式,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竞争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在疑难问题上集思广益,培养他们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挖掘其潜能,发展其个性,拓宽思维,相互帮助,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学贵有疑,教师可根据学习的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并巧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和思维,使语文的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肯定与奖励,有鉴于此,我们应多给学生创设一些体验成功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和熏陶感染。教师再适时适地地做出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调动积极性,诱发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扩展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的教学内容扩展了,而课时又相对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上也要有所调整和扩展。扩展式语文教学,就是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以教学大纲为指南,在现行课本的基础上拓宽教材,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落实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语文教学,它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尝试,扩展式语文教学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和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的教材扩展。在内容的扩展上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以阅读为重,我们可以给学生印些文言文补充篇目、诗词和成语,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达到思想教育之目的.建议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经过实践,证明它已经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教材。其次是写作上也要扩展,除在课内各种基本文体写作训练外,积极辅导广大文学爱好者从事文学创作,使他们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通过我们师生密切配合的扩展教学,不仅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等。
四、采取多种方法,培养阅读品质
大家知道,阅读品质属非智力因素,它是一种品性,一种长期作用于人的品质,把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概括为阅读品质,不仅更全面,而且也更接近问题的实质。阅读品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⑴虚心。学生在阅读时不能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必须要具备虚心的品质,才有可能营造良好的阅读心理和心境,从而收到良好效果;⑵专心。无论阅读什么,我们都需要专注,不可漫不经心,阅读尤其需要专注的品质;⑶投入。优秀的作品往往一句、一字、一点,都渗透着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学生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与思想倾向,“进入角色”地用心灵去体会,真正读懂它们;⑷思辨。阅读需要乐于思辨的品质,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筛选提要,辨伪存真,形成独特见解,并躬身实践;⑸有恒。阅读的成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可以办到的,要刻苦钻研,持之以恒。良好的阅读品质养成,必须有专项措施,进行长期的培养方可获得。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是个综合工程,需要从兴趣、习惯和心理等方面入手,只要我们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的阅读状况必然会逐步改善,阅读品质一定会有所提高。
总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就会越来越多。作为边远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加强学习,不断转变观念,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力求使每一堂语文课都能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使每一堂语文课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