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可能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与困惑:很多知识曾经对学生讲过,甚至反复讲过,但考试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正确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到讲评试卷时,会问学生:这种题讲了多少遍了?责怪学生上课没认真听,不认真记,于是把此类问题再讲一遍。本以为这次学生一定理解并掌握了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发狠”说此类问题以后再也不讲了。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简直让人崩溃,老师常常感到无奈、无助......
经过深刻反思,我认为:每次都是我讲学生听,有的学生并没有完全听明白,或者听明白了,但没有动手做一遍,时间一长就忘了。就象游泳教练在岸上教学员游泳一样,游泳的动作和姿势教得再好,游技巧也强调的很到位,但不到游泳池里去游,不喝几口游泳池里的水,是学不会游泳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在课堂上真正实施起来却是那么困难,教师们的实际操作往往会忽略学生学的过程。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我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发生真学习,学生才能把数学真正学好。因为数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每一个重要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经历。教学中我们要还原结论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学生才会印象深刻。
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呢?下面我就《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成功教学,从六个片断进行说明。
片段一:叠纸成书,面动成体
刚上课,我就手举一张纸,问:一张纸可以看做一个长方形吗?学生说可以。我又问:如果50张、100张、500张、1000张纸这样重叠起来,就会是一摞纸,就成了这样一本较厚的书,这本书可以看作长方形吗?学生冲口而出:不可以,因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忽视书的厚度了,已经重叠成一个长方体了,完成了由长方形到长方体的华丽变身,学生感悟到了面动成体的动态过程,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
片段二:初步辨认,了解学情
课前,我准备了大量的各种立体图形实物,让学生辨认。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有一定的经验。于是我就一个一个举起来让他们辨认,一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他们很肯定。但是对于特殊的长方体,像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他们看见长方形的面,说是长方体,看到正方形的面,又说是正方体,不敢肯定。像高不够厚的长方体(用6张扑克牌粘起来),他们又会认为是长方形。此时,他们特别想知道那些分不清的立体图形到底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此时,课堂上就产生了强烈的共情,学生对新课的学习达到了迫不及待的需求。
片段三:切果成形,建构概念
接着,我左手握刀具,右手拿着一个大土豆,在学生诧异的目光中,手起刀落,一个面就产生了,学生摸了摸感觉平平的。再切一刀,一条棱就产生了,学生又摸了摸,感觉尖尖的,引出面与面相交会产生一条棱。又切了一刀,引导学生发现三条棱会相交于一点。再切三刀,一个长方体土豆块就出现了。当六刀切出的一个长方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欢呼了。由于还原了面、棱、点概念的产生,学生对面、棱、点的认识是直观的、感性的、清晰的,学生的情绪是激动的,学习情感是积极的,引出长方体的认识就水到渠成了。接着,顺势告诉学生:研究立体图形,一般从面、棱、顶点进行研究的探究思路,为学生研究立体图形指明了方向。
片段四:按图索骥 ,有序思考
接下来就按照研究立体图形的思路,从面、棱、顶点进行研究。
第一步:面的认识。通过自学提示:1.摸一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2.你觉得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弄清楚:1.长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点拨学生进行有序思考: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引导同桌两人用重叠比较法对数学书的各个面进行比较)。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特殊的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完成长方体概念的整体认知。
第二步:棱的认识。通过自学提示:1.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
2.观察比较: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几组?有什么特征?3.讨论:特殊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弄清: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分别规定为长、宽、高。特殊长方体有八条棱是相等的。因为前面有了有序思考、重叠比较法的铺垫,多数学生在研究长方体棱的时候就能轻松进行了。
第三步:顶点的认识。通过有序数一数,就轻松知道长方体有八个顶点。
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研究,是在数一数、摸一摸、观察、对比、交流等充分的活动中完成的,每个学生都真正的融入到了学习之中,对于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很深刻,做到了学习真发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既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又有学法指点、思想方法渗透,有效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生,有效的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片段五:巧手搭建,强化特征
课后作业:用橡皮泥和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孩子们在多次尝试之后,慢慢的悟出了:先要用橡皮泥团成8个小球做顶点;还要先把12根小棒分成三组,每组的长度提前截好,确定为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拼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一个橡皮泥上要插三个不同长度的小棒,而且三根小棒要互相垂直才能做成一个长方体。尽管制作一个框架大约需要40多分钟,但是孩子们都非常用心,不厌其烦地进行调试,让智慧流淌在指尖,使长方体的特征更加深入的记在心里,做到了知识的再创造。
片段六:有问必答,深层挖掘
当学生看到课件上的长方体透视图上有平行四边形和虚线时,有一个同学问道:为什么长方体的透视图上有平行四边形和虚线?说实话,作为老师我也没有深入深究过这个问题,只是知道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应该这样画。于是我搬来一捆书,和学生一起观察研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很多同学都看到的面不是长方形,而是平行四边形;看到的角不是直角,而是锐角或钝角;以及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感受到看不到的面和棱可以用虚线来表示。这些仅僅是学生看到的,还不足以说明理由,于是我又让孩子们在家借用手机查找原因,部分学生弄清了原因,并在班级进行了交流。我又通过一个小视频介绍了长方体成像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弄清了疑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解决疑惑,锻炼学生讲解交流,让深度学习扎根心灵深处。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参与、体验、内化中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学数学的方法。本节课,教师创设一个又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通过摸、数、议、比、辩、做、画、查……,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感悟思想方法,进行深度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灵宝市第一小学 472500
经过深刻反思,我认为:每次都是我讲学生听,有的学生并没有完全听明白,或者听明白了,但没有动手做一遍,时间一长就忘了。就象游泳教练在岸上教学员游泳一样,游泳的动作和姿势教得再好,游技巧也强调的很到位,但不到游泳池里去游,不喝几口游泳池里的水,是学不会游泳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在课堂上真正实施起来却是那么困难,教师们的实际操作往往会忽略学生学的过程。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我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发生真学习,学生才能把数学真正学好。因为数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每一个重要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经历。教学中我们要还原结论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学生才会印象深刻。
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呢?下面我就《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成功教学,从六个片断进行说明。
片段一:叠纸成书,面动成体
刚上课,我就手举一张纸,问:一张纸可以看做一个长方形吗?学生说可以。我又问:如果50张、100张、500张、1000张纸这样重叠起来,就会是一摞纸,就成了这样一本较厚的书,这本书可以看作长方形吗?学生冲口而出:不可以,因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忽视书的厚度了,已经重叠成一个长方体了,完成了由长方形到长方体的华丽变身,学生感悟到了面动成体的动态过程,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
片段二:初步辨认,了解学情
课前,我准备了大量的各种立体图形实物,让学生辨认。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有一定的经验。于是我就一个一个举起来让他们辨认,一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他们很肯定。但是对于特殊的长方体,像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他们看见长方形的面,说是长方体,看到正方形的面,又说是正方体,不敢肯定。像高不够厚的长方体(用6张扑克牌粘起来),他们又会认为是长方形。此时,他们特别想知道那些分不清的立体图形到底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此时,课堂上就产生了强烈的共情,学生对新课的学习达到了迫不及待的需求。
片段三:切果成形,建构概念
接着,我左手握刀具,右手拿着一个大土豆,在学生诧异的目光中,手起刀落,一个面就产生了,学生摸了摸感觉平平的。再切一刀,一条棱就产生了,学生又摸了摸,感觉尖尖的,引出面与面相交会产生一条棱。又切了一刀,引导学生发现三条棱会相交于一点。再切三刀,一个长方体土豆块就出现了。当六刀切出的一个长方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欢呼了。由于还原了面、棱、点概念的产生,学生对面、棱、点的认识是直观的、感性的、清晰的,学生的情绪是激动的,学习情感是积极的,引出长方体的认识就水到渠成了。接着,顺势告诉学生:研究立体图形,一般从面、棱、顶点进行研究的探究思路,为学生研究立体图形指明了方向。
片段四:按图索骥 ,有序思考
接下来就按照研究立体图形的思路,从面、棱、顶点进行研究。
第一步:面的认识。通过自学提示:1.摸一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2.你觉得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弄清楚:1.长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点拨学生进行有序思考: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引导同桌两人用重叠比较法对数学书的各个面进行比较)。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特殊的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完成长方体概念的整体认知。
第二步:棱的认识。通过自学提示:1.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
2.观察比较: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几组?有什么特征?3.讨论:特殊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弄清: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分别规定为长、宽、高。特殊长方体有八条棱是相等的。因为前面有了有序思考、重叠比较法的铺垫,多数学生在研究长方体棱的时候就能轻松进行了。
第三步:顶点的认识。通过有序数一数,就轻松知道长方体有八个顶点。
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研究,是在数一数、摸一摸、观察、对比、交流等充分的活动中完成的,每个学生都真正的融入到了学习之中,对于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很深刻,做到了学习真发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既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又有学法指点、思想方法渗透,有效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生,有效的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片段五:巧手搭建,强化特征
课后作业:用橡皮泥和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孩子们在多次尝试之后,慢慢的悟出了:先要用橡皮泥团成8个小球做顶点;还要先把12根小棒分成三组,每组的长度提前截好,确定为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拼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一个橡皮泥上要插三个不同长度的小棒,而且三根小棒要互相垂直才能做成一个长方体。尽管制作一个框架大约需要40多分钟,但是孩子们都非常用心,不厌其烦地进行调试,让智慧流淌在指尖,使长方体的特征更加深入的记在心里,做到了知识的再创造。
片段六:有问必答,深层挖掘
当学生看到课件上的长方体透视图上有平行四边形和虚线时,有一个同学问道:为什么长方体的透视图上有平行四边形和虚线?说实话,作为老师我也没有深入深究过这个问题,只是知道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应该这样画。于是我搬来一捆书,和学生一起观察研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很多同学都看到的面不是长方形,而是平行四边形;看到的角不是直角,而是锐角或钝角;以及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感受到看不到的面和棱可以用虚线来表示。这些仅僅是学生看到的,还不足以说明理由,于是我又让孩子们在家借用手机查找原因,部分学生弄清了原因,并在班级进行了交流。我又通过一个小视频介绍了长方体成像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弄清了疑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解决疑惑,锻炼学生讲解交流,让深度学习扎根心灵深处。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参与、体验、内化中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学数学的方法。本节课,教师创设一个又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通过摸、数、议、比、辩、做、画、查……,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感悟思想方法,进行深度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灵宝市第一小学 4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