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就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中化学质疑能力
心理学研究指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能力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更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就我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得体会。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有机会质疑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 “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的制约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利用好如下的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质疑。
1.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质疑。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本,课上阅读课本,课后温习课本,促使学生再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如在学习乙醇性质时,先让学生预习质疑,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提出突出的疑难问题,然后指导学生看书释疑。
2.留给“空白地带”,让学生有机会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不必把所有内容讲得清请楚楚,应适当留有余地,让学生相互讨论,自己探求答案;做演示实验时,不要把现象和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由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出结论;教学中对一些答案、结论是正误可以适当采取延迟评判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再比较、再思考、再质疑的空间。
二.课堂教学中创设质疑情景,激励学生质疑
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质疑的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情景中。 如何设疑提问呢?在设疑的内容和时机上,要注意从教材的难点出设疑,从要害处设疑,从困惑处设疑。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要处于“跳一跳,摘到桃”的状况。如讲题时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方法;通过与化学有关的趣闻逸事、化学史或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设疑;把事物的某个要紧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如学习氯气的性质时,可以先提出“氯气是有毒的,但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这一事实,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阅读课本来解决问题;对一些学生易混淆的知识,还可有意识提出一些是似而非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而言之,对于课堂提问的设计,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情,精心设计和编排。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力求每一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倒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三、加强质疑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质疑
学生缺乏质疑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质疑方法,使学生易于发现问题,并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下方面来指导学生(1)对于质疑能力差的学生,先指导他们模仿教师的提问方法,如模仿教师给出的预习提纲模式和课堂上的提问清单,学会模仿后,再指导他们自主提出问题。(2)对于容易混淆的化学名词、概念、规律、反应方程式,把他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他们的区别和联系,以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对于所做的习题和所学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性质、现象、用途、结论等,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4)对于密切联系的章节、内容或知识点,将它们连在一起思考,以便发现问题,揭示规律。总之,对不同的内容我们应用不同的方法,再实际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和科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敢于质疑
有的学生缺乏质疑能力,除表现为不会质疑外,更重要的是不敢质疑,这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有错被同学老师笑;二是怕提出的问题与老师观点不同,令老师不高兴。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不会害怕出错 ;当一个人心理自由时,他才会有思维上的自由,才能表现出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才能质疑求异。为此,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敢于质疑问难,形成质疑的良好风气。
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平等、民主、尊重个性的教育观,把课堂教学从“一言堂”转变成“群言堂”,把教师的权威教学转变成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的民主教学,并给学生的思维,行为以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能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课堂上应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质疑,要大力鼓励和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不准确或不正确的,也要首先肯定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再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结论。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讨论、辩论、评论等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的良好素质。
参考文献:
[1] 《教育心理学》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3]陆建法,《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谈》,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 第12期
【关键词】 高中化学质疑能力
心理学研究指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能力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更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就我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得体会。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有机会质疑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 “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的制约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利用好如下的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质疑。
1.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质疑。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本,课上阅读课本,课后温习课本,促使学生再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如在学习乙醇性质时,先让学生预习质疑,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提出突出的疑难问题,然后指导学生看书释疑。
2.留给“空白地带”,让学生有机会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不必把所有内容讲得清请楚楚,应适当留有余地,让学生相互讨论,自己探求答案;做演示实验时,不要把现象和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由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出结论;教学中对一些答案、结论是正误可以适当采取延迟评判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再比较、再思考、再质疑的空间。
二.课堂教学中创设质疑情景,激励学生质疑
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质疑的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情景中。 如何设疑提问呢?在设疑的内容和时机上,要注意从教材的难点出设疑,从要害处设疑,从困惑处设疑。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要处于“跳一跳,摘到桃”的状况。如讲题时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方法;通过与化学有关的趣闻逸事、化学史或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设疑;把事物的某个要紧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如学习氯气的性质时,可以先提出“氯气是有毒的,但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这一事实,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阅读课本来解决问题;对一些学生易混淆的知识,还可有意识提出一些是似而非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而言之,对于课堂提问的设计,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情,精心设计和编排。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力求每一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倒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三、加强质疑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质疑
学生缺乏质疑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掌握正确的质疑方法。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质疑方法,使学生易于发现问题,并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下方面来指导学生(1)对于质疑能力差的学生,先指导他们模仿教师的提问方法,如模仿教师给出的预习提纲模式和课堂上的提问清单,学会模仿后,再指导他们自主提出问题。(2)对于容易混淆的化学名词、概念、规律、反应方程式,把他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他们的区别和联系,以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对于所做的习题和所学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性质、现象、用途、结论等,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4)对于密切联系的章节、内容或知识点,将它们连在一起思考,以便发现问题,揭示规律。总之,对不同的内容我们应用不同的方法,再实际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和科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敢于质疑
有的学生缺乏质疑能力,除表现为不会质疑外,更重要的是不敢质疑,这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有错被同学老师笑;二是怕提出的问题与老师观点不同,令老师不高兴。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不会害怕出错 ;当一个人心理自由时,他才会有思维上的自由,才能表现出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才能质疑求异。为此,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敢于质疑问难,形成质疑的良好风气。
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平等、民主、尊重个性的教育观,把课堂教学从“一言堂”转变成“群言堂”,把教师的权威教学转变成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的民主教学,并给学生的思维,行为以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能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课堂上应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质疑,要大力鼓励和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不准确或不正确的,也要首先肯定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再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结论。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讨论、辩论、评论等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的良好素质。
参考文献:
[1] 《教育心理学》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3]陆建法,《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谈》,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