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实现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本文就是要探讨在这次改革中教师如何扮演好这一角色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新课程; 教师角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理念是“实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应以全新的观念构建自身的角色,不断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调整等,以便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还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发展要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将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对于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者--高中英语老师,将是一次空前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角色应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等,扮演一个“复合角色”。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老师要有意识在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高中英语全新变革。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并重新给自己定位。
(一)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
新课程理念,一向都是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并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互动起来,这样的要求,也就意味着高中英语教师这个角色的地位必须有所改变,再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换为学生平等的知识传授者,再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换成现代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是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为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语法讲解,学生被动抄笔记,背诵语法规则,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习“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学科知识,而且要结合学科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外研社教材《必修四》Module 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时,教师要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的热情,能够按照空间顺序记叙游览某地的经历并适当加入个人观点,进一步了解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增强向外国友人积极介绍我国风景名胜的意识,从而树立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大好河山,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二)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课程的设计者(designer)
一直以来,教师的角色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者,其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对于课程来讲,教师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即教师考虑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成了传授知识的道具、载体。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经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也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删减和添加等,即去设计课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内容。从一堂课的宏观方面来看,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从一堂课的微观方面来看,教师要从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入手,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如:思考题的设计,各个环节的问题设计,时间设计以及内容设计等等。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师必须具备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
(三)从课堂与教学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organiser),指导者(counselor)。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调动,情景的设立和交际活动的引导。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点和薰陶。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当好以下三个“角色”。
1、当好“演员”。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动作、表情来表达意思是一种很好的手段,灵活运用身体语言也即当“演员”,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示范性表演,生动贴切的语言表达喜、怒、哀、乐的感情,加上一些直观的教具所创设的情景,能促使学生入情动情,进入学习情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就能顺利地把生词、短语、句型和内容掌握,而且印象深刻。
2、当好“导演”。
纯机械的语言操练只能使学生了解语言知识的基本结构而不解其意,且显得枯燥和乏味。因此,进行语言操练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名“导演”。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与学生交际活动较为贴近、能引起学生学习与合作兴趣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 (1)坚持上课开始的5分钟进行Free talk 和Duty report,设计有针对性的操练,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教师与全班同学、男生与女生、分组等形式进行反复操练。
(3)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示范,指挥学生进行Pairwork、Group-work、Discussing等,使学生倍感轻松自信,熟悉教学内容并扩展练习。
(4)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进行角色对话和讨论,教师巡回进行指导,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内在的语言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与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5)设计各种语言游戏进行比赛,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信心。常用如下方式:“Crossing-word、 Guessing game比赛背单词和句子、快速数数、小组传话”等。
3、当好“助手”。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注意为学生服务,充当“助手”角色。
(1)在学生进行操练时,注意提示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中断”现象,并不时给学生鼓励,巡回指导时,适当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对话,创设能使学生觉得对话有意义的语言情意。
(2)在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游戏时,教师应协助学生做好裁判工作,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以引发全班学生的“轰动效应”。同时,记录典型错误,进行集体评改。
(四)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提出的新挑战,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扩大知识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积极而有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所以,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总之,英语教师只有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调整,才能使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落地实处。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于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4).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陈琳主编
[3]《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新课程; 教师角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理念是“实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应以全新的观念构建自身的角色,不断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调整等,以便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还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发展要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将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对于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者--高中英语老师,将是一次空前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角色应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等,扮演一个“复合角色”。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老师要有意识在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高中英语全新变革。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并重新给自己定位。
(一)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
新课程理念,一向都是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并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互动起来,这样的要求,也就意味着高中英语教师这个角色的地位必须有所改变,再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换为学生平等的知识传授者,再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换成现代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是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为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语法讲解,学生被动抄笔记,背诵语法规则,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习“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学科知识,而且要结合学科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外研社教材《必修四》Module 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时,教师要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的热情,能够按照空间顺序记叙游览某地的经历并适当加入个人观点,进一步了解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增强向外国友人积极介绍我国风景名胜的意识,从而树立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大好河山,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二)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课程的设计者(designer)
一直以来,教师的角色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者,其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对于课程来讲,教师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即教师考虑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成了传授知识的道具、载体。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经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也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删减和添加等,即去设计课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内容。从一堂课的宏观方面来看,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从一堂课的微观方面来看,教师要从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入手,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如:思考题的设计,各个环节的问题设计,时间设计以及内容设计等等。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师必须具备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
(三)从课堂与教学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organiser),指导者(counselor)。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调动,情景的设立和交际活动的引导。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点和薰陶。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当好以下三个“角色”。
1、当好“演员”。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动作、表情来表达意思是一种很好的手段,灵活运用身体语言也即当“演员”,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示范性表演,生动贴切的语言表达喜、怒、哀、乐的感情,加上一些直观的教具所创设的情景,能促使学生入情动情,进入学习情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就能顺利地把生词、短语、句型和内容掌握,而且印象深刻。
2、当好“导演”。
纯机械的语言操练只能使学生了解语言知识的基本结构而不解其意,且显得枯燥和乏味。因此,进行语言操练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名“导演”。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与学生交际活动较为贴近、能引起学生学习与合作兴趣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 (1)坚持上课开始的5分钟进行Free talk 和Duty report,设计有针对性的操练,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教师与全班同学、男生与女生、分组等形式进行反复操练。
(3)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示范,指挥学生进行Pairwork、Group-work、Discussing等,使学生倍感轻松自信,熟悉教学内容并扩展练习。
(4)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进行角色对话和讨论,教师巡回进行指导,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内在的语言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与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5)设计各种语言游戏进行比赛,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信心。常用如下方式:“Crossing-word、 Guessing game比赛背单词和句子、快速数数、小组传话”等。
3、当好“助手”。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注意为学生服务,充当“助手”角色。
(1)在学生进行操练时,注意提示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中断”现象,并不时给学生鼓励,巡回指导时,适当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对话,创设能使学生觉得对话有意义的语言情意。
(2)在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游戏时,教师应协助学生做好裁判工作,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以引发全班学生的“轰动效应”。同时,记录典型错误,进行集体评改。
(四)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提出的新挑战,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扩大知识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积极而有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所以,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总之,英语教师只有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调整,才能使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落地实处。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于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4).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陈琳主编
[3]《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