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的看法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2005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数学课程标准》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标准阐述
  
  1.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2 教材内容编排(以华师大版为例)
  
  九年级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有两个方面:
  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
  2.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教材中以“阅读材料”和“实践与探索”形式出现.
  
  3 对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的看法
  
  1.新课标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在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保证《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教材的内容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便于教师发挥创造性.
  2.对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的看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没有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列为必学内容,但考虑到这个内容的重要性,如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扩大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教材在实践与探索中安排了有关内容. 同时,本章内容与老教材相比,弱化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这一概念及应用,仅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了一次. 这样既突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这一重点,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平台.
  
  4 教学建议
  
  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的地位较为特殊,从《数学课程标准》上看,本章内容与过去的大纲相比,不仅在知识内容上有所删减,在教学要求上也有所调整. 从内容上看,教材目前只是突出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教师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限制在《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所规定的范围内. 例如,在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只要求学生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JP2]本章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内容的基础,学生若掌握不好,会给后继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同时,本章内容又为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提供了素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教材中以“阅读材料”和“实践与探索”的形式出现,我们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探究活动,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认真阅读和思考,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选择对学生今后学习、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有作用的题目,不要为了训练难题而做题. [JP]
  
  5 新课程初高中教材衔接问题讨论
  
  有关教材衔接的问题,也不是这次课程改革才有的新鲜事,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教版教材改版的过程中就有过初中和高中教材衔接不上的问题,我记得当时初中教材删除了“指数与对数”,可高一(上)教材开始就要学“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老师讲了半天可学生就是不懂,仔细了解才知道,学生在初中没有学习“指数和对数”,难怪他们不懂,所以只好先停下来,给他们补上初中教材“删除”的“指数和对数”,然后再教学新的内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这次的新课程教材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如“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这个内容在初中新课程标准中就去除了,教材中自然也就没有涉及,可学生们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就遇到了比较大的麻烦,本来有些用“十字相乘法”很快就可以解决的方程,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十字相乘法”,所以就只好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来求解,这样无疑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 高中老师在解决有关涉及解一元二次方程内容时,看到学生们用如此“笨”的方法求解,就难免感叹了. 当然,他们并不了解学生们在初中没有学习“十字相乘法”. 所以,我倒认为“十字相乘法”不应该完全删除掉,不妨在初中还需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二次系数为1)“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还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立方差(和)公式”等这样的内容,“根与系数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中没有提到具体要求,只在新课程教材的阅读内容或探索材料中有涉及;而“立方差(和)公式”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都不涉及到. 这些内容在高中学生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或者解决有关解析几何问题时都要用到,而初中教材没有让学生掌握,高中教材也没有安排这些内容的学习,显然是一个教材衔接中的不小的问题. 估计类似的问题还不少,值得制定新课程标准的专家和有关教材编写机构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建磐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方法.文章以一节几何复习课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实践与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教师首先需有问题意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及时评价反馈学生的提问,让学生敢问善问.  【关键词】 提出问题;几何复习;探索思考      学习数学必须有问题,没有问题学不好
拜读了马先龙老师的《构造图形打开解中考几何最值问题的突破口》(以下简称文[1])一文后,深受启发,特别对如何通过动静结合、巧构图形妙解中考几何最值问题有了深入了解.但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愿与马老师商榷,更希望得到广大同仁斧正.  1商榷之点  文[1]通过六个例题阐述了如何从构造三角形、对称点、垂直于弦的直径、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入手,寻找解决平面几何最值问题的突破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构造
【摘要】空间观念是《课标(2011年版)》提出的核心词之一.投影与视图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研究了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物体的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内容的呈现注重从生活实际取材,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教学时应充分借助于学习平面几何的经验,淡化形式,注重实质,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  【关键词】空间观念;转化思想;生活经验  “投影与视图”是《义务教育数学课
【摘要】如何应用具体图形在转化等思想方法的引领下,上好圆锥的应用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结合同课异构的课例,从“课例引入”、“解法探究”、“课例变式”、“小结与反思”4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技能融于一体,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领悟到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思想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同课异构;圆锥应用题;冰淇淋圆筒  2
【摘 要】 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各国都在不同程度的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材编订之中.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以“全等三角形”为例,借助文献法、比较法对中日两版教材开展宏观与微观比较研究,获得如下启示:贯彻教材整体性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前提、实现教材阶段性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落实教材心理性为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内在动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比较研究;几何教材;全等三角
【摘要】习题课既是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本文拟结合“§4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习题课的教学设计,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习题课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设计;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教学和研究的不断深化,教师
【摘 要】 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教好概念是教好数学的内在要求,概念教学如果搞不好,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就失去了根基.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概念”教学的目标要求,本文拟结合“§51定义与命题”教学实录与点评,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概念教学.  【关键词】 定义;命题;教学实录;点评  2016年11月29~30日,山东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著名的江北水城聊城举行.来
在课程标准(2011版)和《福建省初中数学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的引领下,福建省中考省统一命题已历3年.纵观三年的中考试卷,总体上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很好的体现了“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功能.审视2018年和2019年福建省中考数学第25题,皆是以二次函数为背景,叠加函数图象性质及若干简单几何图形的性质,综合考查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
【摘要】本文先提出对微课的再认识,并以人教B版普通高中数学选修2-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例,给出以微课作为课前预习环节重要载体的教学设计.以此为基础,提出进一步做好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微课;再认识,教学设计;双曲线  1对微课的再认识  随着“微”概念的流行,以及“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教学模式在全球的迅速传播,“微课”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内,最
“奶奶,我们去看戏啦”小宝总是这样喊奶奶去看昆曲,俨然一个小粉丝的样子。奶奶退休后,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参加了昆曲的兴趣班,每周都会去练习,小宝特别喜欢,于是就跟着去玩。从哼唱到念白,小宝跟着模仿,有时还会换上戏服,甩一甩水袖。后来,小宝爸爸去帮祖孙俩拍了一张合照,两人穿上戏服,还真是像模像样。  ——小宝妈妈,宝贝5岁  琦琦是个好奇的宝宝,每到一个节日都会追问我缘由,我總是一一地讲给他听,有些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