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观念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在一定历史时期里对教育的根本问题的看法,包括对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原则等等的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教育方式和管理风格都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 、师生关系观
1、扬弃传统“师道尊严”师生关系观念。
“师道尊严”是传统师生关系的核心。
从伦理和社会舆论方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崇圣贤、服从权威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心中。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荀子.礼论)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将教师和天、地、君、亲相提并论,尊师成为忠孝之道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教师被赋予崇高的社会使命,置于无上光荣的社会地位上……因此在儒学文化里,自古形成了浓厚的尊师风尚和传统”。(阮成武,200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的思想促进和保障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师道尊严”的思想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
从知识方面来说,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代表知识的权威。传统教育强调“学高为师”,教师应当“闻道在先,术有专攻” (阮成武,2005)。知识信息的增长速度较慢、信息量窄,知识的存在形式、信息的传递方式、知识的获取方式相对单一,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是传递知识的化身,书本是知识的单一载体,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建设的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探索能力和实践开拓能力的人才,需要人们发挥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提高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我们应当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成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在我们当代的教育界中,这种陈腐的人类关系,已经遭到了抵抗”。 2001年6月,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从而做到:一切为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为学生发展一切”(燕国材,2002)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摒弃传统教育制度下的陈旧的“师道尊严”的权威观念,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样的高度,重新构建以民主和平等为前提的教师威信。
2、 建立民主平等前提下的教师威信。
自19世纪,中国对外大门打开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蜂拥而来,西方民主、平等、个人主义、公民意识等思想强烈影响和冲击着年轻一代,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和对尊重理解的需要空前扩张,他们追求自我个性发展、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空间。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他们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传统教育赋予教师的职务权威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要求的是和教师平等的对话。同时,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信息增长飞速,信息传递方式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已经掌握的知识信息只能是暂时在一定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知识分类纷繁,教师知识更趋专业化,对于自己专长领域以外的问题,教师很难做到能够随时解惑;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获得大量信息,使得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可能超过教师。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果教师不能转变自己的观念,依然倚重职务权力和行政手段来管理和教育学生,以“神圣的传道者”的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要求学生无条件的服从,那么是师生之间就难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最终导致师生之间沟通渠道不通畅,以至于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当传统教育制度中“师道尊严”观念赋予教师的道德和知识权威逐渐消解时,教师需要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威信。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质的形成有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同时,教师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授课技巧也对树立教师威信的起着重要。“教育威信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自己的高素质影响学生而获得其信赖与尊敬的一种威望” (燕国材,2002)是教师用自己崇高的人格品德、精深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来建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以导师、朋友、帮手、家长、智者等多种身份,在理解、关心、爱护、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过程中,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和主动配合,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成为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对象。
二、教学观
1、 教学过程不仅仅要重视教师对知识传授过程,更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
“教与学是两种不同的职责--两个独立且明显不同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个
不能忽视的差别是,教的过程是由一个人实施,而学的过程却在另外一个人的内部进行。” (托马斯.戈登,2002)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离开任何一方,教学过程都不复存在。(靳玉乐,2001)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的过程是外因作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最终效果决定于学生主体的内化过程,学生的内化是学习过程的内因。因此,教学过程决不是简单的教师对学生单一方向的知识灌输,而应重视学生主体的内因主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最好的知识内化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无论在知识水平、社会经验、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都是处于优势地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教育艺术、知识水平、讲解能力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在于他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转化,已知和新知相互转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能把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把知识转化成智力、能力,转化为思想观点。” (靳玉乐,2001)
学生则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的中心,是学习认知的主体,是学习的发动者和维持着。只有学生有意识的接受教师的教学,教学过程才能得到维持和开展。离开了学生主体学习的意愿,面对一群没有目标、无心学习的学生,教师再多的渊博知识也无法自动的转化成学生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都影响着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内化进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2、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过程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国外的基础课程目标非常注重四个方面的完整结合,力求达到认知与情感、知识与智力、主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时每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单一的传授学科知识,也要重视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首先是学做人,教学除了达到传递知识的目的,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锻炼意志毅力、培养兴趣爱好、激发学习动机、坚定信念理想、树立崇高的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规划能力、表达展示能力、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等,这都应该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人才观
1、社会发展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人才观。
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期望受到社会评价标准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的传统思想几乎不可动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脑贵体贱”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思想中。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书中找到黄金屋,找到颜如玉,考大学、拿文凭、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才是成才,这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转化为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学生是否能够考得高分、考取重点大学被当作判断学校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不可替代的衡量标准,为了迎合家长对于教育的期望,分数和学历一度成了教育追求的目标。“好分数”和“好学生”之间几乎划起的等号。
社会发展和建设需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世界进入全球经济化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应变力、实践能力和良好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才。高分低能的“人才”走上社会,只能是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的“庸才”;只懂得纸上谈兵、不懂得实践操作,只囿于书本知识、没能力创新超越,这样的人才,哪怕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博士生,他们最终将无法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我们在新闻媒体中也时常能看到一些关于高学历低能力的人在实践中遭遇困境的报道。其次,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只有拥有健全心理、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的人,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好的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缺乏基本道德素养的 “人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成了社会建设的“敌人”。罗斯福曾经说过:只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给社会培养一堆麻烦。
2、教师要建立起和现代人才观相一致的学生成材观。
首先我们培养的学生当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建设社会。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应当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应当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锻炼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我们培养的学生当是面向未来的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知识快速膨胀、科技日新月异,这就决定了学习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不单单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独立研究、分析、归纳、获取知识的方法。
再次,我们培养的学生当是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学生,是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人才。面对机遇与挑战,光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只有掌握了实践运用能力,能够积极主动思考、积极创新的人,才能灵活运用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最后,我们的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而绝不仅仅是为了挑选和培养能够进入高一等学府的高分数学生。教师要摒弃唯分数至上的观念,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同学生之间对于各种科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成绩好的学生,只表明他在课程知识学习上的能力比较强,而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我们要看到他们在其他非认知因素上的能力,因人而异,发扬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充分的成长,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寻最适合他们前进的道路。
参考书目
1.朱仁宝 蔡廉 主编:21世纪班主任工作艺术,江大学出版社 2003
2.阮成武:主体性教师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一 、师生关系观
1、扬弃传统“师道尊严”师生关系观念。
“师道尊严”是传统师生关系的核心。
从伦理和社会舆论方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崇圣贤、服从权威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心中。 “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荀子.礼论)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将教师和天、地、君、亲相提并论,尊师成为忠孝之道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教师被赋予崇高的社会使命,置于无上光荣的社会地位上……因此在儒学文化里,自古形成了浓厚的尊师风尚和传统”。(阮成武,200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的思想促进和保障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师道尊严”的思想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
从知识方面来说,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代表知识的权威。传统教育强调“学高为师”,教师应当“闻道在先,术有专攻” (阮成武,2005)。知识信息的增长速度较慢、信息量窄,知识的存在形式、信息的传递方式、知识的获取方式相对单一,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是传递知识的化身,书本是知识的单一载体,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建设的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探索能力和实践开拓能力的人才,需要人们发挥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提高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我们应当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成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在我们当代的教育界中,这种陈腐的人类关系,已经遭到了抵抗”。 2001年6月,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从而做到:一切为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为学生发展一切”(燕国材,2002)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摒弃传统教育制度下的陈旧的“师道尊严”的权威观念,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样的高度,重新构建以民主和平等为前提的教师威信。
2、 建立民主平等前提下的教师威信。
自19世纪,中国对外大门打开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蜂拥而来,西方民主、平等、个人主义、公民意识等思想强烈影响和冲击着年轻一代,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和对尊重理解的需要空前扩张,他们追求自我个性发展、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空间。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他们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传统教育赋予教师的职务权威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要求的是和教师平等的对话。同时,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信息增长飞速,信息传递方式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已经掌握的知识信息只能是暂时在一定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知识分类纷繁,教师知识更趋专业化,对于自己专长领域以外的问题,教师很难做到能够随时解惑;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获得大量信息,使得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可能超过教师。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果教师不能转变自己的观念,依然倚重职务权力和行政手段来管理和教育学生,以“神圣的传道者”的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要求学生无条件的服从,那么是师生之间就难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最终导致师生之间沟通渠道不通畅,以至于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当传统教育制度中“师道尊严”观念赋予教师的道德和知识权威逐渐消解时,教师需要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威信。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质的形成有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同时,教师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授课技巧也对树立教师威信的起着重要。“教育威信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自己的高素质影响学生而获得其信赖与尊敬的一种威望” (燕国材,2002)是教师用自己崇高的人格品德、精深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来建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以导师、朋友、帮手、家长、智者等多种身份,在理解、关心、爱护、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过程中,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和主动配合,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成为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对象。
二、教学观
1、 教学过程不仅仅要重视教师对知识传授过程,更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
“教与学是两种不同的职责--两个独立且明显不同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个
不能忽视的差别是,教的过程是由一个人实施,而学的过程却在另外一个人的内部进行。” (托马斯.戈登,2002)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离开任何一方,教学过程都不复存在。(靳玉乐,2001)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的过程是外因作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最终效果决定于学生主体的内化过程,学生的内化是学习过程的内因。因此,教学过程决不是简单的教师对学生单一方向的知识灌输,而应重视学生主体的内因主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最好的知识内化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无论在知识水平、社会经验、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都是处于优势地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教育艺术、知识水平、讲解能力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在于他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转化,已知和新知相互转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能把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把知识转化成智力、能力,转化为思想观点。” (靳玉乐,2001)
学生则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的中心,是学习认知的主体,是学习的发动者和维持着。只有学生有意识的接受教师的教学,教学过程才能得到维持和开展。离开了学生主体学习的意愿,面对一群没有目标、无心学习的学生,教师再多的渊博知识也无法自动的转化成学生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都影响着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内化进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2、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过程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国外的基础课程目标非常注重四个方面的完整结合,力求达到认知与情感、知识与智力、主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时每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单一的传授学科知识,也要重视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首先是学做人,教学除了达到传递知识的目的,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锻炼意志毅力、培养兴趣爱好、激发学习动机、坚定信念理想、树立崇高的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规划能力、表达展示能力、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等,这都应该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人才观
1、社会发展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人才观。
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期望受到社会评价标准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的传统思想几乎不可动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脑贵体贱”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思想中。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书中找到黄金屋,找到颜如玉,考大学、拿文凭、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才是成才,这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转化为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学生是否能够考得高分、考取重点大学被当作判断学校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不可替代的衡量标准,为了迎合家长对于教育的期望,分数和学历一度成了教育追求的目标。“好分数”和“好学生”之间几乎划起的等号。
社会发展和建设需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世界进入全球经济化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应变力、实践能力和良好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才。高分低能的“人才”走上社会,只能是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的“庸才”;只懂得纸上谈兵、不懂得实践操作,只囿于书本知识、没能力创新超越,这样的人才,哪怕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博士生,他们最终将无法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我们在新闻媒体中也时常能看到一些关于高学历低能力的人在实践中遭遇困境的报道。其次,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只有拥有健全心理、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的人,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好的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缺乏基本道德素养的 “人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成了社会建设的“敌人”。罗斯福曾经说过:只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给社会培养一堆麻烦。
2、教师要建立起和现代人才观相一致的学生成材观。
首先我们培养的学生当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建设社会。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应当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应当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锻炼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我们培养的学生当是面向未来的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知识快速膨胀、科技日新月异,这就决定了学习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不单单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独立研究、分析、归纳、获取知识的方法。
再次,我们培养的学生当是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学生,是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人才。面对机遇与挑战,光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只有掌握了实践运用能力,能够积极主动思考、积极创新的人,才能灵活运用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最后,我们的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而绝不仅仅是为了挑选和培养能够进入高一等学府的高分数学生。教师要摒弃唯分数至上的观念,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同学生之间对于各种科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成绩好的学生,只表明他在课程知识学习上的能力比较强,而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我们要看到他们在其他非认知因素上的能力,因人而异,发扬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充分的成长,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寻最适合他们前进的道路。
参考书目
1.朱仁宝 蔡廉 主编:21世纪班主任工作艺术,江大学出版社 2003
2.阮成武:主体性教师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