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是分布于喀斯特地貌特定生境上自然形成的野生药用植物群落,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任意采挖和使用,缺乏保护,破坏严重。如何恢复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已成为非常重要和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及实践的任务。经过本文作者2010年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适宜荒山仿野生栽培药材物种的筛选技术研究”近3年的研究、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恢复,应以多种适生性野生药用植物的人工恢复重建为主,形成的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要处于可自维持和可产出野生药材的状态的建议,并分析了应用前景。
关键词:喀斯特山地;人工引种重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
中图分类号:R2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11-02
1人工引种重建喀斯特山地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研究的意义
1.1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恢复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喀斯特(Karst)是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和改造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国家、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喀斯特典型山地地表崎岖破碎,山高坡陡,基岩裸露率高,水、土要素出现结构性缺损,石多土少,成土速度极慢,地表干旱,可利用的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抗外界干扰的阈值较低,一经自然或人为因子或自然与人为因子的共同破坏特别是反复破坏后很难恢复,主要表现在植被及土壤的恢复上,其植被恢复或重建的难度极大。
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是指分布于喀斯特地貌特定生境上自然形成的野生药用植物群落,是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基本上是任意采挖和使用,缺乏保护,加之“大炼钢铁”和“毁林造地”等,对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产生了长期累积破坏效应;近年因野生药材资源稀缺、锐减和价格爆涨,无度采挖野生药用植物的行为更加疯狂,越少越贵,越贵越采,越采越少,陷入恶性循环,对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破坏更加严重。由于与分布在非喀斯特地貌山地上的野生药用植物在生境上有显著不同之点,因而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是一类相对特殊的野生药用植物;还因为野生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避免不了人为索取,又与喀斯特地貌上一般的生态植物有较大的区别。故如何恢复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已成为非常重要和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及实践的任务。
1.2喀斯特山地的人工引种重建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的原则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包括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自然植被要达到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要40年以上,人工植被恢复则可明显缩短这一周期。人工恢复目的是通过人为手段加以调控,改变演替方向和速度,缩短生态恢复时间过程,并不一定恢复原状,而是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恢复或重建,并使之达到自维持状态[1]。人工恢复中,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是关键技术之一[2]。人工恢复效果的评价中,人工重建植物种类的适生性、多样性和经济性是主要的原则,不能只强调恢复其原状。
在喀斯特山地上恢复野生药用植物同样可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两种方法。由于喀斯特山地原有野生药用植物群落保留较好的已经不多了,故自然恢复周期太长,应以人工恢复重建为主。人工重建的目标应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形成的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要处于可自维持和可产出野生药材的状态,故人工重建的试验和研究过程中,应同时引入多种野生药用植物重建为主,构成物种多样性,而不宜只针对少数目标野生药用植物,以利于整个植被系统的恢复;一定要考虑人为可能不断索取野生药材的经济因素,以多种适生性野生药用植物重建为主,同时兼顾原有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的系统恢复;针对喀斯特山地退化程度不同,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在生境较好的轻度退化生态系统中先行,积累经验、形成技术和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后再在退化程度高的地点逐步推行。研究重建的同时,并行试验优势野生药用植物种植,给药农解决好眼前的经济利益问题。
1.3喀斯特山地的人工引种重建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喀斯特山地上重建野生药用植物的试验研究,包括如何从与研究基地环境基本相类似的周边现有的野生药用植物中,有针对性地人工引入多种野生药用植物,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连续观察,初步研究该基地适生的野生药用植物物种,在自维持前提下可能形成商品的野生药材品种和数量,野生药材采挖方法及质量评价等,在该研究基地初步建成可自维持和产出野生药材的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初步形成可以应用的喀斯特山地小区域适生野生药用植物人工引种重建的方法。
2喀斯特山地的人工引种重建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研究的应用前景分析
我国常用的300余种和非常用的数千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很多分布在喀斯特地貌浓缩的环境梯度和高度异质化生境中,它们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但喀斯特地貌脆弱的生境和人为因素,又使这些宝贵资源处于不断的毁损之中。可以说,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否持续利用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所以,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重建,具有国家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长远利益的重要战略意义,又顺应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性,可为子孙后代留下极为宝贵的野生药用植物自然资源。随着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其重建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可复原性也可能越来越差。因此,应尽快开展恢复重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恢复面临的首要和基本的问题,是要把被破坏的野生药用植物群落重建起来,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踏踏实实地开展后续可持续利用的深入研究。人工引种重建,其人工因素仅局限于野生药用植物物种的引入,可以促进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的恢复,弥补人工封禁自然恢复的不足;远期基本可以使野生药用植物群落恢复到原有自然状态,应是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群落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应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舒俭民,刘晓春.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6):540~543.
[2]万军,蔡运龙.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52~56.
(收稿日期:2012-09-07)
关键词:喀斯特山地;人工引种重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
中图分类号:R2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11-02
1人工引种重建喀斯特山地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研究的意义
1.1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恢复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喀斯特(Karst)是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和改造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国家、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喀斯特典型山地地表崎岖破碎,山高坡陡,基岩裸露率高,水、土要素出现结构性缺损,石多土少,成土速度极慢,地表干旱,可利用的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抗外界干扰的阈值较低,一经自然或人为因子或自然与人为因子的共同破坏特别是反复破坏后很难恢复,主要表现在植被及土壤的恢复上,其植被恢复或重建的难度极大。
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是指分布于喀斯特地貌特定生境上自然形成的野生药用植物群落,是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基本上是任意采挖和使用,缺乏保护,加之“大炼钢铁”和“毁林造地”等,对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产生了长期累积破坏效应;近年因野生药材资源稀缺、锐减和价格爆涨,无度采挖野生药用植物的行为更加疯狂,越少越贵,越贵越采,越采越少,陷入恶性循环,对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破坏更加严重。由于与分布在非喀斯特地貌山地上的野生药用植物在生境上有显著不同之点,因而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是一类相对特殊的野生药用植物;还因为野生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避免不了人为索取,又与喀斯特地貌上一般的生态植物有较大的区别。故如何恢复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已成为非常重要和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及实践的任务。
1.2喀斯特山地的人工引种重建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的原则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包括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自然植被要达到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要40年以上,人工植被恢复则可明显缩短这一周期。人工恢复目的是通过人为手段加以调控,改变演替方向和速度,缩短生态恢复时间过程,并不一定恢复原状,而是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恢复或重建,并使之达到自维持状态[1]。人工恢复中,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是关键技术之一[2]。人工恢复效果的评价中,人工重建植物种类的适生性、多样性和经济性是主要的原则,不能只强调恢复其原状。
在喀斯特山地上恢复野生药用植物同样可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两种方法。由于喀斯特山地原有野生药用植物群落保留较好的已经不多了,故自然恢复周期太长,应以人工恢复重建为主。人工重建的目标应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形成的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要处于可自维持和可产出野生药材的状态,故人工重建的试验和研究过程中,应同时引入多种野生药用植物重建为主,构成物种多样性,而不宜只针对少数目标野生药用植物,以利于整个植被系统的恢复;一定要考虑人为可能不断索取野生药材的经济因素,以多种适生性野生药用植物重建为主,同时兼顾原有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的系统恢复;针对喀斯特山地退化程度不同,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在生境较好的轻度退化生态系统中先行,积累经验、形成技术和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后再在退化程度高的地点逐步推行。研究重建的同时,并行试验优势野生药用植物种植,给药农解决好眼前的经济利益问题。
1.3喀斯特山地的人工引种重建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喀斯特山地上重建野生药用植物的试验研究,包括如何从与研究基地环境基本相类似的周边现有的野生药用植物中,有针对性地人工引入多种野生药用植物,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连续观察,初步研究该基地适生的野生药用植物物种,在自维持前提下可能形成商品的野生药材品种和数量,野生药材采挖方法及质量评价等,在该研究基地初步建成可自维持和产出野生药材的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初步形成可以应用的喀斯特山地小区域适生野生药用植物人工引种重建的方法。
2喀斯特山地的人工引种重建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研究的应用前景分析
我国常用的300余种和非常用的数千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很多分布在喀斯特地貌浓缩的环境梯度和高度异质化生境中,它们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但喀斯特地貌脆弱的生境和人为因素,又使这些宝贵资源处于不断的毁损之中。可以说,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否持续利用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所以,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重建,具有国家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长远利益的重要战略意义,又顺应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性,可为子孙后代留下极为宝贵的野生药用植物自然资源。随着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其重建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可复原性也可能越来越差。因此,应尽快开展恢复重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恢复面临的首要和基本的问题,是要把被破坏的野生药用植物群落重建起来,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踏踏实实地开展后续可持续利用的深入研究。人工引种重建,其人工因素仅局限于野生药用植物物种的引入,可以促进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的恢复,弥补人工封禁自然恢复的不足;远期基本可以使野生药用植物群落恢复到原有自然状态,应是喀斯特山地野生药用植物群落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应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舒俭民,刘晓春.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6):540~543.
[2]万军,蔡运龙.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52~56.
(收稿日期:201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