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学生的习作患上了“贫血症”,他们虽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却看不到自然的美,生活的趣,反之,套话、假话、空话连篇。如何治好习作“贫血症”,让我们的习作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对习作充满信心呢?
一、奠定扎实的阅读基础
大量的阅读积累,会给习作充足的“营养补给”,所以,习作的“根”是阅读。没有积累一定的阅读“营养”,学生的习作只能是“贫血”的。
1.在课内阅读中得法,学会表达的方式。课文是最好的范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习方法,重视阅读与习作的联系。精彩文段,动笔圈点勾画,鼓励学生坚持背下来。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让他们懂得好的文章该如何布局谋篇。通过替代、比较等方法,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从而明白好词就是文章中用得最恰当、最有表现力的词;通过仿写,对他人写作技巧、语言文字加以内化,学以致用,熟能生巧,进行动态地积累。
2.在课外阅读中得益,打下文学的底子。读课外书,需要指导阅读范围,推荐给学生的,应该是经典的儿童化的精神食粮,学生可从这些课外阅读中吸收许多优秀词句和写作技巧,补充丰富的素材。
二、坚持良好的习作习惯
学生在习作中无从下笔,或无话可说,主要在于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实践活动这股活水,哪来丰富的习作素材呢?这就需要走进生活,开展多彩的活动,给习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1.校园生活与习作教学相结合。例如,班干部改选的时候,三个原来缺乏勇气的男生在同学的鼓励下,勇敢地上台演讲,当选后激动不已,真情实感最感人,于是我立即布置现场采访,引导学生写出《我的竞选》。
2.发掘社会生活资源。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榜样,热心参加公益事业、每天义务为同学们值勤的怀民老人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直接拜访老人;走访老人周围的邻居、保安、民警等,了解他普通而又感人的事迹;与老人共同值勤,体验他的工作经历;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搜集关于老人的报道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为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情想抒。
三、放飞心灵的自主表达
学生习作应当是放飞心灵的自由表达,要让他们在无拘无束中表达童年生活的天真和烂漫。
1.放手让学生写他们眼里的“真”。在春游中,同学们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写道:“春风落到水里,水很活泼,载着几只小鸭子荡向远处。”多有诗意啊!可是也有教师却判为病句,理由是:“活泼”是形容人和小动物的,水怎么能用“活泼”形容呢?这位教师就没有想到:孩子是按着自己的意愿,用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和幻想的世界。欣赏学生的想象,宽容学生的表达,让同学们笔随心动,在习作园地自由翱翔。
2.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我总是会随时抓住身边美好的或有趣的瞬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保护学习对习作的兴趣,也教给他们表达的方法。例如,指导习作《桂花》,在实地观察过桂花后,一位学生说:“桂花树一头浓密的绿发,那金黄的小花多像它满头的头皮屑啊!”全班哄堂大笑。我忍住笑,还表扬他的话很有创意。不过又很诚恳地告诉他:“虽然这句话很有创意,但你觉得这么一比喻,桂花还美吗?”男孩在我的引导下做了修改:“桂花树一头浓密的绿发,那金黄的小花多像秋姑娘为它戴上的头花啊,把桂花树打扮得更美了!”尊重并引导学生的表达,让他们享受习作的快乐。
四、激励学生的习作信心
学生习作并不是轻松的劳动,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教师在批改每一篇习作时,落笔一定要充满感情,字字有声,句句有情。
1.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学生的习作也许有的写得不美,有的甚至是“杂草”,但教师必须耐心地一一培植,哪怕只有一枝红杏,也要引导成满园春色。满腔热情地呵护学生的童心,在注重“文从字顺”的基础上,更应强调“童真、童趣”。
2.多面批,多鼓励。动笔改的时候,让学生站在旁边,与他商量,共同商定该怎么改,使学生的困惑及时释然,自信心得到增强。同时,教师面批克服了单向交流的弊病,给了学生说话的机会,增强了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把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落到实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习作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大水田中心学校)
一、奠定扎实的阅读基础
大量的阅读积累,会给习作充足的“营养补给”,所以,习作的“根”是阅读。没有积累一定的阅读“营养”,学生的习作只能是“贫血”的。
1.在课内阅读中得法,学会表达的方式。课文是最好的范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习方法,重视阅读与习作的联系。精彩文段,动笔圈点勾画,鼓励学生坚持背下来。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让他们懂得好的文章该如何布局谋篇。通过替代、比较等方法,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从而明白好词就是文章中用得最恰当、最有表现力的词;通过仿写,对他人写作技巧、语言文字加以内化,学以致用,熟能生巧,进行动态地积累。
2.在课外阅读中得益,打下文学的底子。读课外书,需要指导阅读范围,推荐给学生的,应该是经典的儿童化的精神食粮,学生可从这些课外阅读中吸收许多优秀词句和写作技巧,补充丰富的素材。
二、坚持良好的习作习惯
学生在习作中无从下笔,或无话可说,主要在于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实践活动这股活水,哪来丰富的习作素材呢?这就需要走进生活,开展多彩的活动,给习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1.校园生活与习作教学相结合。例如,班干部改选的时候,三个原来缺乏勇气的男生在同学的鼓励下,勇敢地上台演讲,当选后激动不已,真情实感最感人,于是我立即布置现场采访,引导学生写出《我的竞选》。
2.发掘社会生活资源。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榜样,热心参加公益事业、每天义务为同学们值勤的怀民老人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直接拜访老人;走访老人周围的邻居、保安、民警等,了解他普通而又感人的事迹;与老人共同值勤,体验他的工作经历;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搜集关于老人的报道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为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情想抒。
三、放飞心灵的自主表达
学生习作应当是放飞心灵的自由表达,要让他们在无拘无束中表达童年生活的天真和烂漫。
1.放手让学生写他们眼里的“真”。在春游中,同学们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写道:“春风落到水里,水很活泼,载着几只小鸭子荡向远处。”多有诗意啊!可是也有教师却判为病句,理由是:“活泼”是形容人和小动物的,水怎么能用“活泼”形容呢?这位教师就没有想到:孩子是按着自己的意愿,用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和幻想的世界。欣赏学生的想象,宽容学生的表达,让同学们笔随心动,在习作园地自由翱翔。
2.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我总是会随时抓住身边美好的或有趣的瞬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保护学习对习作的兴趣,也教给他们表达的方法。例如,指导习作《桂花》,在实地观察过桂花后,一位学生说:“桂花树一头浓密的绿发,那金黄的小花多像它满头的头皮屑啊!”全班哄堂大笑。我忍住笑,还表扬他的话很有创意。不过又很诚恳地告诉他:“虽然这句话很有创意,但你觉得这么一比喻,桂花还美吗?”男孩在我的引导下做了修改:“桂花树一头浓密的绿发,那金黄的小花多像秋姑娘为它戴上的头花啊,把桂花树打扮得更美了!”尊重并引导学生的表达,让他们享受习作的快乐。
四、激励学生的习作信心
学生习作并不是轻松的劳动,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教师在批改每一篇习作时,落笔一定要充满感情,字字有声,句句有情。
1.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学生的习作也许有的写得不美,有的甚至是“杂草”,但教师必须耐心地一一培植,哪怕只有一枝红杏,也要引导成满园春色。满腔热情地呵护学生的童心,在注重“文从字顺”的基础上,更应强调“童真、童趣”。
2.多面批,多鼓励。动笔改的时候,让学生站在旁边,与他商量,共同商定该怎么改,使学生的困惑及时释然,自信心得到增强。同时,教师面批克服了单向交流的弊病,给了学生说话的机会,增强了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把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落到实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习作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大水田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