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克文等待着规模效应所带来的财富,在此之前,他似乎还需要得到会员们的认可
8月13日,在华尔街会见完投资人的肖克文从美国回到杭州。“投资人对我们的网站很感兴趣。”
2005年12月,肖克文的新农门网站悄然出现在互联网上。新农门网站意图连接起用工企业与农民工,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显然是肖克文认准了大量企业缺乏“蓝领”工人的需求之后做出的决定。虽然新农门还没有见到什么利润,但已经完成了两次融资,第三次融资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找个空隙来做
肖克文出身于农民家庭。虽然通过考学跳出农门,成为了一名IT从业者,但他从小在农村长大,不少朋友、同学都是农民工。每当节假日回家的时候,他就能见到他们,耳闻目睹农民工打工时的酸甜苦辣。
位置决定思维。既想着创业,又想着要为农民工做点事,肖克文左思右想之后,决定首先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一方面,他所见的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大量缺乏农民工;另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又因为打工无门而成了闲置劳动力。如果自己能够成为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的桥梁,不就解决了问题吗?
肖克文就职于IT企业,有着丰富的互联网经验。在创业时,他把互联网与农民工结合在一起,于是一个新型网站——新农门出现了。
“别的方面大家都做了,就是企业招工这一块是空白。”肖克文说,“目前这样的网站我们是独此一家。”
肖克文的新农门,其核心业务其实就是为企业招到合适的工人。在新农门之前,企业要招工,需要在人才市场租摊位,“摊位费1天1000元,如果要异地招工,还需要人事部门前去面试。其中甚至还会有中介的介入,介绍一个合适的工人,中介费就要收500元,10个人就是5000元了。”
而肖克文的新农门则不同,在他的设想中,企业向新农门交纳一定的会员费,当企业需要工人时,由新农门从掌握的农民工数据库中挑选提供给企业,这样节省了企业很多费用,并且时间也大幅缩短了。
“我们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传统的中介。”肖克文说。
10万人和3000元钱
肖克文告诉记者,2006年通过新农门招进企业的工人达到10万人。而另一个数字是,新农门2006年的收入大约是3000元。
“安徽美菱集团需要一批普工(即没有技能的普通工人),找到了新农门,新农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得到了美菱支付的大约3000元费用。”这是新农门开办以来的第一笔收入。2007年,新农门逐渐开始尝试收费,到今年7月,已经开始了全面收费。
收费之后,新农门的农民工安置量迅速下降,“今年以来每个月大约2000人左右。”
虽然农民工的流动量比2006年减少,但已经有企业开始为新农门付费,“7月我们的收入是10万元,并正在以400%的速度递增。”
除了少量付费会员之外,在新农门外围还有大量的观望者。“我们的免费会员差不多有100万家,这些全都是企业会员。”这些免费会员以前可以通过新农门招工,新农门收费以后,他们就只能浏览新农门提供的各种信息,而不能享受新农门的招工服务了。
对于记者吃惊并置疑这个数字,肖克文显得不以为然。“我们的农民工注册登记人数是300万人,合作的培训机构有4000多家。”
新农门的核心业务是连接企业和培训机构,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劳动部门。300万农民工的登记量并不是农民工自己完成的。肖克文把新农门比作一个B2B平台,一头是企业,另一头是培训机构或中西部劳动部门。这些培训机构、劳动部门把工人信息录入到新农门,新农门再把这些信息“出售”给有需求的企业。
在肖克文看来,解决农民工问题有两个突破点:一是农民工的就业信息,另一个是农民工的从业技能。新农门会向培训机构发送当前的市场需求,比如哪些工种有需求、需要多少人、男女比例等,培训机构得到这些信息之后组织生源培训,再通过新农门安置就业。
肖克文告诉记者,虽然珠三角、长三角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的区域对工人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所需工人中80%以上都是普工。“一条流水线只需要一名师傅,其他十多个人都可以是普工。”
新农门连接的劳动力一端是培训机构和当地的劳动局,这些机构输出的农民工普遍是第一次就业的工人。“农民工的初次就业是最困难的事,因为他不知道到哪里找工作,况且这里面还有很多‘猫腻’。”肖克文告诉记者,农民工要找工作,一般要向中介交100元,再等待介绍工作。而通过新农门,农民工可以分文不花,并且新农门可以保障招工信息的真实可靠。
“山西‘黑砖窑事件’这样的事例说明农民工找工作充满了陷阱。”而新农门则通过多种手段保证自己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新农门已经同一些法律机构合作,如果通过新农门流出的农民工遭遇了侵权问题,新农门将会通过合作机构给予农民工一定的法律帮助。今年8月起,新农门又开始了一项新服务,对企业会员进行认证。新农门并不参与对企业的诚信认证,而是由农民工自己给企业打分,评定级别。“比如说企业承诺的工资很好地兑现了,农民工就会打高分。”
目前新农门的主业是为初次就业的农民工服务,对二次就业的农民工的帮助有限。对此肖克文认为农民工在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很容易找到新工作,“每个工业园区里都有大量的厂子,农民工可能只需要中午出来转一会,就完成了跳槽,而如果通过中介机构等方式,散工的成本太高了。”
始终做初次就业的农民工生意,可能做起来有些得不偿失,因为就业之后工人的价值并没有开发出来。为此肖克文设计了把农民工留在新农门周围的办法。新农门给通过网站输送出去的农民工每人发放一张“打工卡”,农民工持有这张卡,在与新农门签约的药店、超市等地方消费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另外,农民工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获得新农门提供的就业信息等。“我们不向农民工收费,只是他要向我们发短信时,1毛钱一条。”如果条件成熟了,肖克文也想着通过与合作单位签约,收取一定的费用。
肖克文不仅仅在想着把国内的农民工“贩来贩去”,还在想着国际化大生意。8月的美国之行,肖克文感触良多。在中国20元一件的产品,到美国就成了25美元一件,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成本已经被用到了极致。在美国,一个水龙头卖5美元,而请工人安装一次,就需要50美元,“美国人周末都在家里剪草坪,其实他非常希望去度假,但人工太贵了,只好自己干。”肖克文想象着,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把人工输出到欧美,一定有很好的市场空间。
规模效应
令肖克文尴尬的是,虽然通过新农门输出的劳动力数量远远超过普通的中介,但新农门的收入微薄,和盈利关系并不大。现在新农门也开始了企业广告服务,但效果一般。
不过在他看来,自己拥有比传统中介更有优势的互联网平台,并且为企业和培训机构、劳务输入地区的劳动部门都节约了成本,肯定会把传统中介的生意渐渐都引到新农门来。目前新农门在企业中的认同度还不是很高,当认同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新农门招工,规模效应形成,利润就产生了。“中介的成长速度缓慢,并且大多是3、4个人的草台班子,而我们则有着400%的增长率。”肖克文再次强调新农门的增速。
8月13日,在华尔街会见完投资人的肖克文从美国回到杭州。“投资人对我们的网站很感兴趣。”
2005年12月,肖克文的新农门网站悄然出现在互联网上。新农门网站意图连接起用工企业与农民工,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显然是肖克文认准了大量企业缺乏“蓝领”工人的需求之后做出的决定。虽然新农门还没有见到什么利润,但已经完成了两次融资,第三次融资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找个空隙来做
肖克文出身于农民家庭。虽然通过考学跳出农门,成为了一名IT从业者,但他从小在农村长大,不少朋友、同学都是农民工。每当节假日回家的时候,他就能见到他们,耳闻目睹农民工打工时的酸甜苦辣。
位置决定思维。既想着创业,又想着要为农民工做点事,肖克文左思右想之后,决定首先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一方面,他所见的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大量缺乏农民工;另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又因为打工无门而成了闲置劳动力。如果自己能够成为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的桥梁,不就解决了问题吗?
肖克文就职于IT企业,有着丰富的互联网经验。在创业时,他把互联网与农民工结合在一起,于是一个新型网站——新农门出现了。
“别的方面大家都做了,就是企业招工这一块是空白。”肖克文说,“目前这样的网站我们是独此一家。”
肖克文的新农门,其核心业务其实就是为企业招到合适的工人。在新农门之前,企业要招工,需要在人才市场租摊位,“摊位费1天1000元,如果要异地招工,还需要人事部门前去面试。其中甚至还会有中介的介入,介绍一个合适的工人,中介费就要收500元,10个人就是5000元了。”
而肖克文的新农门则不同,在他的设想中,企业向新农门交纳一定的会员费,当企业需要工人时,由新农门从掌握的农民工数据库中挑选提供给企业,这样节省了企业很多费用,并且时间也大幅缩短了。
“我们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传统的中介。”肖克文说。
10万人和3000元钱
肖克文告诉记者,2006年通过新农门招进企业的工人达到10万人。而另一个数字是,新农门2006年的收入大约是3000元。
“安徽美菱集团需要一批普工(即没有技能的普通工人),找到了新农门,新农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得到了美菱支付的大约3000元费用。”这是新农门开办以来的第一笔收入。2007年,新农门逐渐开始尝试收费,到今年7月,已经开始了全面收费。
收费之后,新农门的农民工安置量迅速下降,“今年以来每个月大约2000人左右。”
虽然农民工的流动量比2006年减少,但已经有企业开始为新农门付费,“7月我们的收入是10万元,并正在以400%的速度递增。”
除了少量付费会员之外,在新农门外围还有大量的观望者。“我们的免费会员差不多有100万家,这些全都是企业会员。”这些免费会员以前可以通过新农门招工,新农门收费以后,他们就只能浏览新农门提供的各种信息,而不能享受新农门的招工服务了。
对于记者吃惊并置疑这个数字,肖克文显得不以为然。“我们的农民工注册登记人数是300万人,合作的培训机构有4000多家。”
新农门的核心业务是连接企业和培训机构,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劳动部门。300万农民工的登记量并不是农民工自己完成的。肖克文把新农门比作一个B2B平台,一头是企业,另一头是培训机构或中西部劳动部门。这些培训机构、劳动部门把工人信息录入到新农门,新农门再把这些信息“出售”给有需求的企业。
在肖克文看来,解决农民工问题有两个突破点:一是农民工的就业信息,另一个是农民工的从业技能。新农门会向培训机构发送当前的市场需求,比如哪些工种有需求、需要多少人、男女比例等,培训机构得到这些信息之后组织生源培训,再通过新农门安置就业。
肖克文告诉记者,虽然珠三角、长三角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的区域对工人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所需工人中80%以上都是普工。“一条流水线只需要一名师傅,其他十多个人都可以是普工。”
新农门连接的劳动力一端是培训机构和当地的劳动局,这些机构输出的农民工普遍是第一次就业的工人。“农民工的初次就业是最困难的事,因为他不知道到哪里找工作,况且这里面还有很多‘猫腻’。”肖克文告诉记者,农民工要找工作,一般要向中介交100元,再等待介绍工作。而通过新农门,农民工可以分文不花,并且新农门可以保障招工信息的真实可靠。
“山西‘黑砖窑事件’这样的事例说明农民工找工作充满了陷阱。”而新农门则通过多种手段保证自己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新农门已经同一些法律机构合作,如果通过新农门流出的农民工遭遇了侵权问题,新农门将会通过合作机构给予农民工一定的法律帮助。今年8月起,新农门又开始了一项新服务,对企业会员进行认证。新农门并不参与对企业的诚信认证,而是由农民工自己给企业打分,评定级别。“比如说企业承诺的工资很好地兑现了,农民工就会打高分。”
目前新农门的主业是为初次就业的农民工服务,对二次就业的农民工的帮助有限。对此肖克文认为农民工在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很容易找到新工作,“每个工业园区里都有大量的厂子,农民工可能只需要中午出来转一会,就完成了跳槽,而如果通过中介机构等方式,散工的成本太高了。”
始终做初次就业的农民工生意,可能做起来有些得不偿失,因为就业之后工人的价值并没有开发出来。为此肖克文设计了把农民工留在新农门周围的办法。新农门给通过网站输送出去的农民工每人发放一张“打工卡”,农民工持有这张卡,在与新农门签约的药店、超市等地方消费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另外,农民工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获得新农门提供的就业信息等。“我们不向农民工收费,只是他要向我们发短信时,1毛钱一条。”如果条件成熟了,肖克文也想着通过与合作单位签约,收取一定的费用。
肖克文不仅仅在想着把国内的农民工“贩来贩去”,还在想着国际化大生意。8月的美国之行,肖克文感触良多。在中国20元一件的产品,到美国就成了25美元一件,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成本已经被用到了极致。在美国,一个水龙头卖5美元,而请工人安装一次,就需要50美元,“美国人周末都在家里剪草坪,其实他非常希望去度假,但人工太贵了,只好自己干。”肖克文想象着,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把人工输出到欧美,一定有很好的市场空间。
规模效应
令肖克文尴尬的是,虽然通过新农门输出的劳动力数量远远超过普通的中介,但新农门的收入微薄,和盈利关系并不大。现在新农门也开始了企业广告服务,但效果一般。
不过在他看来,自己拥有比传统中介更有优势的互联网平台,并且为企业和培训机构、劳务输入地区的劳动部门都节约了成本,肯定会把传统中介的生意渐渐都引到新农门来。目前新农门在企业中的认同度还不是很高,当认同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新农门招工,规模效应形成,利润就产生了。“中介的成长速度缓慢,并且大多是3、4个人的草台班子,而我们则有着400%的增长率。”肖克文再次强调新农门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