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沂市的民生保障很有自己的特点,老百姓说是政府投入了“真金白银”。一个个改善民生的故事像一曲曲动听而舒心的小调,悠悠地唱响在蒙山沂水之间。
放心的800个健康早餐亭
“自从社区有了惠民早餐亭,走出家门口就能吃到放心的早餐,真的是方便了我们这些上班族。”1月4日一大早,在一家企业上班的曲艳娟说,以前社区门口没有惠民早餐亭的时候,她每天早上只能在社区周围的一些小摊上买着吃,既不卫生油也不好。但没办法,早上没时间做饭,还是得将就着吃。自从今年年初,社区门口建立了惠民早餐亭后,她就再也不用为早餐发愁了,不仅干净卫生,早餐种类多,而且一出门就能买到,非常方便。
像曲艳娟一样停下车买完早餐,又急匆匆地赶去上班的居民非常多。仅7点到7点30分之间,就有6。多个居民来购买早餐。
据惠民早餐市场部经理李刚介绍,现在仅在北城新区已经有29个早餐亭了,等公务员社区居民入住后,在社区周围还要再安装10个早餐亭。2013年要让北城新区早餐亭突破50个,争取做到早餐亭覆盖社区,让更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口,就能吃到绿色营养的早餐。
得到方便的不仅是周边群众,惠民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晓说,目前公司的员工及加盟店店主,大多都是企业下岗职工、城市无业人员、以及新毕业的大学生。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为他们提供了千余个工作岗位。
“真没想到,天气不好还有这么多顾客,我今天进货不多,估计8点半就能全部卖完。”在北城新区桥坊社区北门惠民早餐亭,店主肖玉赢正在整理并清点着剩余的早餐。肖玉赢说,她以前在一个工厂打工,一天要干近10个小时,每个月收入还不到2000元。去年5月,由于效益不好,工厂倒闭了,她也成为了下岗职工。今年年初她加盟惠民早餐,并开了自己的早餐亭。由于早餐亭靠近临沂四中和桥坊社区,每天都有五六百个顾客来购买早餐,每个月收入都能达到3000元以上。
“公司非常正规,对员工非常好,不仅手把手地对我们进行培训,而且还给我们缴纳了社保。”对于公司的运营模式,肖玉赢非常满意。
目前临沂市的早餐亭总数已经达到近800多个,范围覆盖了北城新区、兰山、罗庄、河东、经济开发区以及莒南、费县、郯城等县区,现在每天可为20万市民送上绿色营养的健康早餐。
“夹心层”一族的圆房梦
2012年是临沂市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第二年,保障房到了3.8万套。在这些保障性住房中,有计划新建的公共租赁住房4302套。就是这些赁住房,为没有资格享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又买不起商品房,而被夹在中间的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城市“夹心层”一族,圆上住房梦。
临沂大学毕业后,留在兰山工作的王勇已经在一家物流企业工作了两年,至今与两个同事合租一间公寓。但马上面临着结婚问题,这个从莒南农村出来打拼的小伙买不起房,也没有资格享受廉租房和经适房的待遇,这让他很困扰。从报纸看到临沂建设公租房的消息给了他一线希望。“如果明年公租房能竣工,我们希望能租一套,先把婚结了,给女朋友一个温暖的小家。”王勇说。
王勇是典型的城市“夹心层”,而他希望能拥有一个小家的梦想很快将会实现。去年全市民生建设大会上,保障性安居工程被临沂市委市政府列入10件民生大事。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群体大,加上符合企业自身需求,因此企业的建设积极性很高,目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进展较快,能够确保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临沂市房产和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正在崛起中的北城新区吸纳了很多像王勇一样的城市“夹心层”在此工作。而东至蒙山北路、南邻政府储备地、西至沂山路、北邻政府储备地的这个公租房小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去年5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组在临沂检查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情况时,专门抽查了市、县两级三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工地,并现场进行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楼板厚度测试等一系列检测。检查组一行对临沂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做出高度评价,认为临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全国都是比较好的。”
“一元钱公寓”的故事
一元钱能干什么?坐一次公交车、买一只便宜的雪糕、一瓶矿泉水……这些用途我们农民工都知道,却舍不得花。不过,在山东临沂,这一元钱还能做点大事情,那就是住一晚外加洗个澡。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各种会议、文件、调查中屡屡被提及,可他们依然受到各种不公平对待,而“一元公寓”则给他们解决了许多难题。
来城市打工、在城市住宿,对农民工来说,价格是他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所以在许多地方,农民工聚居地就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让城市管理者大为头疼。殊不知农民工更头疼,工作没找到,舍不得花钱,只能住路边或天桥下,却又经常被驱赶,租住的房屋,不但条件差,收费还很高。农民工出来打工挣钱,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但他们同时也在为这座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可有谁理解他们的难处他们的委屈呢?
临沂的“一元公寓”想到了这些。
“一元公寓”将闲置厂房改造成候工服务区和餐饮区,并配套厕所、澡堂等基础设施,采取吃、住、用工、维权一体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实行政府监督、企业管理的体制。这不仅为农民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住宿、休息环境,更有效解决了周边拥堵、环境杂乱不堪等问题,方便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一元公寓”的正式名称叫临沂市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也经常被称为零工市场,总投资约2000万元,是临沂市委、市政府为进城务工人员兴办的20件民生实事之一。“一元公寓”自2011年11月24日建成启用以来,按照公益性、综合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坚持边运行边完善,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探索运行模式、拓展服务内容等措施,着力打造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平台。运行迄今,累计为28万余人次的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实现短期灵活就业21万余人次,使进城务工人员充分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感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受到了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普遍欢迎。 零工市场是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不仅仅是食宿,还有培训、中介、维权、医疗等多种综合性服务,这也是临沂零工市场的一大特色。市场运行以来,共发布用工信息6000余条,为2500余人建立了求职登记信息、320家单位建立了招聘信息,受理侵权、欠薪等各类投诉37余人次。为使务工人员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开展“送教到市场”活动,把知识和技能送到他们的眼前,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短期培训,专业涉及到木工、瓦工等多个领域,举办短期培训班30期,培训务工人员1471人次。请文化部门或自行组织放映电影60余场,丰富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
来“一元公寓”住宿的农民工兄弟高兴地说,“这里真是很不错很不错啊。干净卫生,房间有人扫,吃饭有食堂,浴室有热水,购物有商店,生病还有人管。这样的一元公寓,实在让人满意。”
“行风热线”牵出来的温暖
“让百姓说话,替政府分忧,听众朋友,这里是‘行风热线’节目。今天来到直播间为大家服务的,是临沂市地税局局长聂奎亮同志……”去年12月28日早晨7点15分,记者在临沂市广播电视台直播间外面,现场观看了一期闻名全国的“行风热线”。
由临沂市广播电视台与市政府纠风办联合创办的《行风热线》开播于1999年3月8日,是全国第一家纪检监察部门与广播电视媒体开办的政风《行风热线》。
截至2012年12月28日,共播出4500多期,接听热线电话36300多个。目前市直《行风热线》有29个上线单位,“《行风热线》”三区版有30个上线单位。
13年间,各级《行风热线》共解决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近4万个,主要是落实待遇、社会保障、救灾救济、合作医疗、部门收费、食品药品安全、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部门负责人上线回答问题,不但使人民群众了解了政策法规、消除了误解、理顺了情绪,另一方面,及时掌握了群众思想动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相关措施,把一些不稳定因素消除在了基层和萌芽状态。目前通过《行风热线》化解的矛盾和问题,市、县两级每天大约在100件左右。近几年临沂市基层信访量、越级上访量、群众性事件明显下降,《行风热线》疏通渠道的作用功不可没。
通过《行风热线》这个载体,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建设,使一些政府服务缺位、错位、越位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服务行为的政策文件,减少取消审批项目696项,总减幅达74%:市及县区行政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了审批职能“一责制”、行政收费“一费制”、项目审批代办制,使30%的审批项目做到了当天办结,比法定时限提速94%,比承诺时限提速84%。
前些年群众抱怨最多的是沂河两岸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立和实施了“一河六片”建设滨水生态城的规划布局。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六河贯通、八水绕城”的水城景观,沿河百里健身娱乐长廊初具规模,57平方公里的滨河景区,成为水利部首批命名的十八个风景区之一。也是《行风热线》,让政府摸清了民意、集中了民智,更加明确了决策的方向。
目前,临沂市“行风热线”已经容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30个市级部门上线,每天一个部门,每月一次循环;根据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临沂市纪委先后对上线部门进行了5次大调整。这么多年来,“行风热线”一直“热”度不减,成为答复群众咨询、落实反映问题的平台,“有问题就打‘行风热线’”,成为临沂百姓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与此同时,临沂市一些政府部门也把收听“行风热线”当成了部门内的必修课。临沂市食品药品监督局买了50台收音机发放给职能执法部门和县局的负责人,让他们每个月都听听“行风热线”,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对工作进行改进。
随着临沂市各部门工作的改进,临沂市“行风热线”也在发生变化。近些年来,投诉问题、举报违规现象的电话正在减少,而对地方发展、城市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电话比例正在上升。临沂市委书记、市长也先后走进“行风热线”,听取老百姓对临沂发展和一些重大市政项目的意见。临沂市“行风热线”正在由“社会减压阀”向“发展助推器”转变。
放心的800个健康早餐亭
“自从社区有了惠民早餐亭,走出家门口就能吃到放心的早餐,真的是方便了我们这些上班族。”1月4日一大早,在一家企业上班的曲艳娟说,以前社区门口没有惠民早餐亭的时候,她每天早上只能在社区周围的一些小摊上买着吃,既不卫生油也不好。但没办法,早上没时间做饭,还是得将就着吃。自从今年年初,社区门口建立了惠民早餐亭后,她就再也不用为早餐发愁了,不仅干净卫生,早餐种类多,而且一出门就能买到,非常方便。
像曲艳娟一样停下车买完早餐,又急匆匆地赶去上班的居民非常多。仅7点到7点30分之间,就有6。多个居民来购买早餐。
据惠民早餐市场部经理李刚介绍,现在仅在北城新区已经有29个早餐亭了,等公务员社区居民入住后,在社区周围还要再安装10个早餐亭。2013年要让北城新区早餐亭突破50个,争取做到早餐亭覆盖社区,让更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口,就能吃到绿色营养的早餐。
得到方便的不仅是周边群众,惠民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晓说,目前公司的员工及加盟店店主,大多都是企业下岗职工、城市无业人员、以及新毕业的大学生。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为他们提供了千余个工作岗位。
“真没想到,天气不好还有这么多顾客,我今天进货不多,估计8点半就能全部卖完。”在北城新区桥坊社区北门惠民早餐亭,店主肖玉赢正在整理并清点着剩余的早餐。肖玉赢说,她以前在一个工厂打工,一天要干近10个小时,每个月收入还不到2000元。去年5月,由于效益不好,工厂倒闭了,她也成为了下岗职工。今年年初她加盟惠民早餐,并开了自己的早餐亭。由于早餐亭靠近临沂四中和桥坊社区,每天都有五六百个顾客来购买早餐,每个月收入都能达到3000元以上。
“公司非常正规,对员工非常好,不仅手把手地对我们进行培训,而且还给我们缴纳了社保。”对于公司的运营模式,肖玉赢非常满意。
目前临沂市的早餐亭总数已经达到近800多个,范围覆盖了北城新区、兰山、罗庄、河东、经济开发区以及莒南、费县、郯城等县区,现在每天可为20万市民送上绿色营养的健康早餐。
“夹心层”一族的圆房梦
2012年是临沂市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第二年,保障房到了3.8万套。在这些保障性住房中,有计划新建的公共租赁住房4302套。就是这些赁住房,为没有资格享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又买不起商品房,而被夹在中间的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城市“夹心层”一族,圆上住房梦。
临沂大学毕业后,留在兰山工作的王勇已经在一家物流企业工作了两年,至今与两个同事合租一间公寓。但马上面临着结婚问题,这个从莒南农村出来打拼的小伙买不起房,也没有资格享受廉租房和经适房的待遇,这让他很困扰。从报纸看到临沂建设公租房的消息给了他一线希望。“如果明年公租房能竣工,我们希望能租一套,先把婚结了,给女朋友一个温暖的小家。”王勇说。
王勇是典型的城市“夹心层”,而他希望能拥有一个小家的梦想很快将会实现。去年全市民生建设大会上,保障性安居工程被临沂市委市政府列入10件民生大事。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群体大,加上符合企业自身需求,因此企业的建设积极性很高,目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进展较快,能够确保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临沂市房产和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正在崛起中的北城新区吸纳了很多像王勇一样的城市“夹心层”在此工作。而东至蒙山北路、南邻政府储备地、西至沂山路、北邻政府储备地的这个公租房小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去年5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组在临沂检查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情况时,专门抽查了市、县两级三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工地,并现场进行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楼板厚度测试等一系列检测。检查组一行对临沂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做出高度评价,认为临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全国都是比较好的。”
“一元钱公寓”的故事
一元钱能干什么?坐一次公交车、买一只便宜的雪糕、一瓶矿泉水……这些用途我们农民工都知道,却舍不得花。不过,在山东临沂,这一元钱还能做点大事情,那就是住一晚外加洗个澡。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各种会议、文件、调查中屡屡被提及,可他们依然受到各种不公平对待,而“一元公寓”则给他们解决了许多难题。
来城市打工、在城市住宿,对农民工来说,价格是他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所以在许多地方,农民工聚居地就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让城市管理者大为头疼。殊不知农民工更头疼,工作没找到,舍不得花钱,只能住路边或天桥下,却又经常被驱赶,租住的房屋,不但条件差,收费还很高。农民工出来打工挣钱,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但他们同时也在为这座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可有谁理解他们的难处他们的委屈呢?
临沂的“一元公寓”想到了这些。
“一元公寓”将闲置厂房改造成候工服务区和餐饮区,并配套厕所、澡堂等基础设施,采取吃、住、用工、维权一体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实行政府监督、企业管理的体制。这不仅为农民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住宿、休息环境,更有效解决了周边拥堵、环境杂乱不堪等问题,方便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一元公寓”的正式名称叫临沂市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也经常被称为零工市场,总投资约2000万元,是临沂市委、市政府为进城务工人员兴办的20件民生实事之一。“一元公寓”自2011年11月24日建成启用以来,按照公益性、综合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坚持边运行边完善,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探索运行模式、拓展服务内容等措施,着力打造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平台。运行迄今,累计为28万余人次的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实现短期灵活就业21万余人次,使进城务工人员充分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感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受到了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普遍欢迎。 零工市场是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不仅仅是食宿,还有培训、中介、维权、医疗等多种综合性服务,这也是临沂零工市场的一大特色。市场运行以来,共发布用工信息6000余条,为2500余人建立了求职登记信息、320家单位建立了招聘信息,受理侵权、欠薪等各类投诉37余人次。为使务工人员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开展“送教到市场”活动,把知识和技能送到他们的眼前,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短期培训,专业涉及到木工、瓦工等多个领域,举办短期培训班30期,培训务工人员1471人次。请文化部门或自行组织放映电影60余场,丰富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
来“一元公寓”住宿的农民工兄弟高兴地说,“这里真是很不错很不错啊。干净卫生,房间有人扫,吃饭有食堂,浴室有热水,购物有商店,生病还有人管。这样的一元公寓,实在让人满意。”
“行风热线”牵出来的温暖
“让百姓说话,替政府分忧,听众朋友,这里是‘行风热线’节目。今天来到直播间为大家服务的,是临沂市地税局局长聂奎亮同志……”去年12月28日早晨7点15分,记者在临沂市广播电视台直播间外面,现场观看了一期闻名全国的“行风热线”。
由临沂市广播电视台与市政府纠风办联合创办的《行风热线》开播于1999年3月8日,是全国第一家纪检监察部门与广播电视媒体开办的政风《行风热线》。
截至2012年12月28日,共播出4500多期,接听热线电话36300多个。目前市直《行风热线》有29个上线单位,“《行风热线》”三区版有30个上线单位。
13年间,各级《行风热线》共解决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近4万个,主要是落实待遇、社会保障、救灾救济、合作医疗、部门收费、食品药品安全、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部门负责人上线回答问题,不但使人民群众了解了政策法规、消除了误解、理顺了情绪,另一方面,及时掌握了群众思想动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相关措施,把一些不稳定因素消除在了基层和萌芽状态。目前通过《行风热线》化解的矛盾和问题,市、县两级每天大约在100件左右。近几年临沂市基层信访量、越级上访量、群众性事件明显下降,《行风热线》疏通渠道的作用功不可没。
通过《行风热线》这个载体,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建设,使一些政府服务缺位、错位、越位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服务行为的政策文件,减少取消审批项目696项,总减幅达74%:市及县区行政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了审批职能“一责制”、行政收费“一费制”、项目审批代办制,使30%的审批项目做到了当天办结,比法定时限提速94%,比承诺时限提速84%。
前些年群众抱怨最多的是沂河两岸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立和实施了“一河六片”建设滨水生态城的规划布局。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六河贯通、八水绕城”的水城景观,沿河百里健身娱乐长廊初具规模,57平方公里的滨河景区,成为水利部首批命名的十八个风景区之一。也是《行风热线》,让政府摸清了民意、集中了民智,更加明确了决策的方向。
目前,临沂市“行风热线”已经容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30个市级部门上线,每天一个部门,每月一次循环;根据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临沂市纪委先后对上线部门进行了5次大调整。这么多年来,“行风热线”一直“热”度不减,成为答复群众咨询、落实反映问题的平台,“有问题就打‘行风热线’”,成为临沂百姓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与此同时,临沂市一些政府部门也把收听“行风热线”当成了部门内的必修课。临沂市食品药品监督局买了50台收音机发放给职能执法部门和县局的负责人,让他们每个月都听听“行风热线”,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对工作进行改进。
随着临沂市各部门工作的改进,临沂市“行风热线”也在发生变化。近些年来,投诉问题、举报违规现象的电话正在减少,而对地方发展、城市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电话比例正在上升。临沂市委书记、市长也先后走进“行风热线”,听取老百姓对临沂发展和一些重大市政项目的意见。临沂市“行风热线”正在由“社会减压阀”向“发展助推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