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让作文教学充满活力,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建议让作文素材贴近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极倡导合作作文。
【关键词】贴近生活;参与评价;广泛阅读;合作作文
新课标的出台,对学生作文评价采取了灵活多元的方式,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健康、明朗的天地,也使教师的教学终于摆脱了种种束缚,为我们自觉地去探索作文教学的改革之途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那么如何让作文教学充满活力呢?我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1. 让作文素材贴近生活
《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为了给作文提供真实的材料,我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人与事。学生作文时,我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及适当的评奖,以唤起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个性化文章的愿望。例如:写《我的妈妈》, 为防止学生出现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的现象,我在班里开展“夸夸我的妈妈”的活动。为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对学生说:“老师很想知道你们当中谁的妈妈最棒,因此决定在班里评选'十佳妈妈',每位'十佳妈妈'获得者均能得到由老师送给的一份小礼物。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妈妈榜上有名?”“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从现在开始,请同学们用心去感受,去回忆,用眼睛去观察妈妈的优点,然后用笔将你们心目中的妈妈真实地写下来吧!”学生跃跃欲试,兴致高涨。对于学生写出来的习作,我并不急着让他们上交,而是要求他们把习作先带回家念给自己的妈妈听。这既能让妈妈先分享快乐,又能让妈妈点评写得真不真。活动所取得的效果颇佳。一篇篇发自学生内在真实的感情与外在天真自然的语言表达相一致的个性化佳作跃然纸上。
2. 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但传统的作文讲评课是由教师唱主角,学生长期处于被评改的被动地位。渐渐地,学生也就失去了对作文的有效关注。其实,如果改变这种机制程序式的状况,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的评改形式,将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的,让学生参与到习作的评改中来,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在讲评课中,我总是根据学生喜欢的作家,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作家小组进行比赛。先从每个小组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两三篇不同层次的习作,作为本组习作代表,由学生自己上台宣读。当这位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倾听,并思考习作的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读完后,本组同学说习作的优点,对方组如不同意可以反驳;对方组说习作的缺点,本组若不同意也可以反驳。以辩论最精彩一方为胜并评出最佳辩手。为避免伤害写作者的自尊心,我引导评者用“我觉得这样修改会更好”的语言来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又得到了同学的帮助。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越来越懂得尊重他人。在评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评判习作的优劣。整个评价过程就像一场辩论会,既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评价、主动思考的热情。经常性地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表现自我,交互学习的环境,既能使学生逐渐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更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读书破万卷”“厚积而薄发”所强调的都是作文要博览群书。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因此可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平时,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或背诵名人名言,或讲寓言故事,或朗诵优美句段,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课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作文教学,特别是课文中词句优美的片断,我总是不失良机地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当堂背诵。只要一发现学生将课文之中所学的优美词句灵活运用于习作中,我便会带着满腔热情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久而久之,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渐渐多起来了。我除了着眼引导学生积累课本知识外,还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使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如上《草帽计》《回自己的祖国去》等课文,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有关贺龙、华罗庚的读物,从而对名人伟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阅读四至七篇的文章,然后自找同学将阅读的内容进行口头交流,并做好笔记,以便我随时进行抽查,也为期末评选“我是最佳小读者”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我还帮学生征订各种有益的书籍。在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氛围熏陶下,学生的选择、归纳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学生作文时也就能够“下笔如有神”了。
4. 积极倡导合作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建立积极的群体合作学习关系,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望“文”生畏的学生,我总是想方设法增强其信心,为其创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其中“合作作文”就是一个重要途径。
平时,我将学生按“好、中、差”三个层次组成若干个小组。在学习了“奇观”这一主题单元后,我结合课文内容及习作训练重点,设计了《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请学生合作作文。作文前,小组成员先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构思,而后各小组自由选择本组喜欢的作文方式或小组成员习作接龙。或一位同学执笔,其他成员口述,成文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轻声细读,从作文的字、词、句、段、标点等方面进行自悟自查。在合作作文中,既有对奇境的细致描写,又有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甚至有的学生作文洋洋洒洒写了两、三千字。每次作文后,我都会选择一两篇佳作进行张贴,并对入选的小组或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小小的物质奖励。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竞赛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对“合作作文”非常感兴趣。学生高兴地告诉我,我们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没有思想顾虑,不受任何约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在相互的帮助下,作文困难的学生受到了启发,得到了锻炼。作文水平优良的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学生交流,也取得了进步。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得到了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是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不断地为学生创建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着想,那么,作文教学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 《语文学习》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4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参与评价;广泛阅读;合作作文
新课标的出台,对学生作文评价采取了灵活多元的方式,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健康、明朗的天地,也使教师的教学终于摆脱了种种束缚,为我们自觉地去探索作文教学的改革之途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那么如何让作文教学充满活力呢?我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1. 让作文素材贴近生活
《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为了给作文提供真实的材料,我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人与事。学生作文时,我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及适当的评奖,以唤起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个性化文章的愿望。例如:写《我的妈妈》, 为防止学生出现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的现象,我在班里开展“夸夸我的妈妈”的活动。为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对学生说:“老师很想知道你们当中谁的妈妈最棒,因此决定在班里评选'十佳妈妈',每位'十佳妈妈'获得者均能得到由老师送给的一份小礼物。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妈妈榜上有名?”“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从现在开始,请同学们用心去感受,去回忆,用眼睛去观察妈妈的优点,然后用笔将你们心目中的妈妈真实地写下来吧!”学生跃跃欲试,兴致高涨。对于学生写出来的习作,我并不急着让他们上交,而是要求他们把习作先带回家念给自己的妈妈听。这既能让妈妈先分享快乐,又能让妈妈点评写得真不真。活动所取得的效果颇佳。一篇篇发自学生内在真实的感情与外在天真自然的语言表达相一致的个性化佳作跃然纸上。
2. 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但传统的作文讲评课是由教师唱主角,学生长期处于被评改的被动地位。渐渐地,学生也就失去了对作文的有效关注。其实,如果改变这种机制程序式的状况,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的评改形式,将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的,让学生参与到习作的评改中来,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在讲评课中,我总是根据学生喜欢的作家,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作家小组进行比赛。先从每个小组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两三篇不同层次的习作,作为本组习作代表,由学生自己上台宣读。当这位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倾听,并思考习作的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读完后,本组同学说习作的优点,对方组如不同意可以反驳;对方组说习作的缺点,本组若不同意也可以反驳。以辩论最精彩一方为胜并评出最佳辩手。为避免伤害写作者的自尊心,我引导评者用“我觉得这样修改会更好”的语言来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又得到了同学的帮助。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越来越懂得尊重他人。在评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评判习作的优劣。整个评价过程就像一场辩论会,既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评价、主动思考的热情。经常性地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表现自我,交互学习的环境,既能使学生逐渐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更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读书破万卷”“厚积而薄发”所强调的都是作文要博览群书。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因此可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平时,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或背诵名人名言,或讲寓言故事,或朗诵优美句段,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课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作文教学,特别是课文中词句优美的片断,我总是不失良机地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当堂背诵。只要一发现学生将课文之中所学的优美词句灵活运用于习作中,我便会带着满腔热情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久而久之,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渐渐多起来了。我除了着眼引导学生积累课本知识外,还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使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如上《草帽计》《回自己的祖国去》等课文,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有关贺龙、华罗庚的读物,从而对名人伟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阅读四至七篇的文章,然后自找同学将阅读的内容进行口头交流,并做好笔记,以便我随时进行抽查,也为期末评选“我是最佳小读者”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我还帮学生征订各种有益的书籍。在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氛围熏陶下,学生的选择、归纳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学生作文时也就能够“下笔如有神”了。
4. 积极倡导合作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建立积极的群体合作学习关系,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望“文”生畏的学生,我总是想方设法增强其信心,为其创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其中“合作作文”就是一个重要途径。
平时,我将学生按“好、中、差”三个层次组成若干个小组。在学习了“奇观”这一主题单元后,我结合课文内容及习作训练重点,设计了《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请学生合作作文。作文前,小组成员先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构思,而后各小组自由选择本组喜欢的作文方式或小组成员习作接龙。或一位同学执笔,其他成员口述,成文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轻声细读,从作文的字、词、句、段、标点等方面进行自悟自查。在合作作文中,既有对奇境的细致描写,又有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甚至有的学生作文洋洋洒洒写了两、三千字。每次作文后,我都会选择一两篇佳作进行张贴,并对入选的小组或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小小的物质奖励。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竞赛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对“合作作文”非常感兴趣。学生高兴地告诉我,我们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没有思想顾虑,不受任何约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在相互的帮助下,作文困难的学生受到了启发,得到了锻炼。作文水平优良的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学生交流,也取得了进步。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得到了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是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不断地为学生创建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着想,那么,作文教学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 《语文学习》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