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的力量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声是能令人愉悦,振奋的,它同时也能给人们以力量和勇气!
  此次世界杯G组韩国对法国的比赛结束时,人们不约而同的称赞韩国的朴智星在终场前的一个进球,从而以1:1的战绩逼和强大的对手法国队!这中间人们更是称赞韩国队号称红魔拉拉队的无可匹敌的歌声表演,确实是韩国队的一位未上场的12号助攻队员,真正是天助之声!
  从来就没有看到过一个球队的球迷拉拉队,能够从开始到终场的90多分钟之内保持不停歇地呐喊助威,锣鼓喧天,整齐划一的歌声不断,而且那歌声的力量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现场留意观察红魔拉拉队歌声的魅力所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助威式的歌曲包括韩国本土风格的;再就是由西洋乐曲改编填词的韩国歌曲。比如他们将贝多芬的《欢乐颂》填上韩国的歌词反复轮唱,合唱;二、是反复有节奏的喊唱球员的名字,给他们以鼓劲。这当然还要配上富有煽动性节奏的鼓掌声。比如说:拍拍——拍-拍拍!安-贞焕!
  喊唱得最多的,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就是:大!韩!民!国!必胜!特别是场上形势韩国队落后一度陷入被动!这时候的喊声歌声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看台上,或许因为听多了,已经没有感觉了。但是你会发现手里拿着的小东西[纸笔,手机,相机等]会随着拉拉队的歌声、喊声,一直不停地再颤动着呢!
  当时在现场就会发现:韩国队扳平似乎是有预感的,也是事在必行的事!但见在朴智星破门之前有几十秒的时间里,全场除了红魔拉拉队的歌唱声音之外,其它的一切包括场上其他观众和球员,都陷入一种静默的状态——人们的思维也仿佛停止了。好象世界上只有他们的歌声响彻云霄!这简直就是从天上传来的圣歌!而此时的韩国球员也明显地似乎脚下生风,一度的颓势一扫而空!对手法国队一时间也傻了眼,看着一群发了疯的韩国球员乘风破浪一般在几十秒内一阵快攻搬回一球!动力来自哪里?连看台上的许多局外人都被他们的歌声深深的感染了!韩国队的球员在这种气氛的鼓舞下哪个队员不愿意赴汤蹈火,拼死一搏呢!这就是歌声的力量!
其他文献
2005年7月22日,一场由大河报社、河南大河传媒公司、北京中欧阶梯文化艺术公司及河南滚石文化发展公司联袂推出的“Beyond的故事2005郑州演唱会”在河南郑州粉墨登场。这场吸引了众多听众,在盛夏里尤显火爆,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大餐”却因主办方未依法取得音乐作品表演权的许可引起官司,并于日前被判高额赔偿而蒙上一层“灰尘”。  “Beyond的故事2005郑州演唱会”上公开演出了《大地》、《愿
期刊
本报讯 由中外打击乐演奏家联袂为首都观众奉献的“鼓动北京”打击乐专场音乐会于6月2日在国图音乐厅上演。  参加演出的有由中国打击乐演奏家王以东、焦山林、王军组成的打击乐小组;海峡两岸共同打造的“960打击乐团”;美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丹默领衔的“依阿华打击乐团”;马耳他打击乐演奏家伦佐。音乐会曲目既有中国的传统乐曲,也有美国的爵士乐以及拉丁风格的打击乐作品,还有由这些打击乐演奏家共同创作的打
期刊
5月13日晚,伍洋硕士毕业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拉开帷幕。  《光之性·灵》 是一首古筝与室内乐的作品,作曲者方健,创作于2003年冬。为伍洋古筝音乐会首演作品。作曲家根据诗的意境,发挥极大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与宗教的理解,光与色,强与弱,点与线的相互交织,形成了多彩的中西方音色与中国传统五声旋律的最终结合,整部作品充溢着一种变化着光的流动底色中隐约显现着奔跑的精灵的感受。《三月·萌芽》是日本
期刊
六月十三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举办了一次“作曲与手风琴专业班级合作音乐会”。作为一场富有特色的音乐会,其举办者、创作者和演奏者分别是艺术管理、作曲和表演(主要是手风琴)三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作品皆为首演,作曲和演奏的指导教师分别是作曲家贾国平和世界亨有盛誉的手风琴演奏家曹晓青。  这场音乐会共十一部作品,除压轴作品《雨林漫舞》由韩宜芳、仲晨晨两人合作外,其余十部作品都是由单人创作,其中二、三
期刊
位于伦敦兰汉姆街著名的音乐厅——英国女王大厅(Queen’s Hall),将由位于Waterfront的一个新的音乐会地点取代。女王大厅演出一些重要的现场音乐会或其它文艺节目。但由于音乐厅目前陷入财政危机,加之因年代久远而没有改善的其它设施,诸如不舒服的座椅、差劲的音响等遭到观众抱怨。目前,英国理事会决定为新的地点投资数百万英镑。  英国女王大厅1893年对外开放,1941年5月11日在空袭中毁于
期刊
以往的周一晚,总是有很多音乐爱好者在纽约圣约翰天主教堂外排起长队,等待欣赏由纽约爱乐乐团带来的“纪念日音乐会”。这一次的座位却比往常紧俏多了,原因是此次演出为旅美中国指挥家——张弦执棒。  音乐会上的演奏家们被安置在座位区中央的一个移动演奏台上,面对着唱诗班区,周围挤满了听众。那些由于座位紧张而不能到演奏现场的听众则被安排在教堂一侧的斯诺德大厅,他们能在大屏幕观看音乐会实况,还有一些人则在教堂外的
期刊
听一位老演员说,黄梅戏的“新戏曲”力求解决与现代观众审美接轨的问题——比如唱腔歌剧化、身段舞蹈化、结构散文化、表演话剧化、音乐交响化、灯光现代化……我听了,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因为提起黄梅戏,几乎没有什么新戏曲的代表剧目让我感动。  我想起了回故乡时遇见的一位老农,他在我面前侃侃而谈黄梅戏,而且放声演唱了《天仙配》里的“渔樵耕读”的一段优美唱词。唱词中描述了渔家、樵夫、庄稼人、读书男儿的典型生活画面
期刊
由著名指挥家邵恩执棒的澳门交响乐团于6月16在市委小礼堂为山城重庆的音乐迷演绎了一台高质量的音乐会。  《阿巴拉契亚的春天》是开场曲,科普兰的这首名曲,虽然是具有一定集成性的舞蹈音乐,但在邵恩的手下,却赋予了其浓浓的音乐会气质。开始部分木管的控制极好,既表现了素描般的气氛又显示了乐员的精湛技术;弦乐的音色虽不算一流,但整体意识好,音乐表现内在,具有群体的感染力;首席小提琴张乐掌控自如,独奏部分很注
期刊
林涛1987年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8年前往苏联莫斯科国家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和指挥,师从作曲家阿尔伯特·列蒙和指挥家迪米特里·契达年科。1997年被莫斯科国家音乐学院授予博士学位。1993年获得普罗科菲耶夫国际指挥大赛第三名;1999年获得波兰第六届菲特尔伯格国际指挥大赛“最佳波兰音乐诠释奖”;2001年在丹麦举行的第十三届尼克莱·马尔科国际青年指挥大赛中获奖。  先后指挥
期刊
我是从1951年进上海音乐学院少年班的,到1962年大学本科毕业,共接受专业音乐教育11年,1982年和1991年分别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和奥地利考察学习一年半,也走访了欧洲的其他国家,担任专业小提琴及室内乐专业教学也有40余年,改革开放后开始关心业余音乐教育,并在1994年与几位同事办起了周末的“丁善德音乐学校”,如今已有10个年头。回想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经历,其间有很多感想和思考。  从国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