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衍波词》对女性的描写,很大程度上继承《花间》的手法,这是对“词为艳科”传统的肯定。同时王士禛对女性的描写,又有所突破,主要表现为注重神韵,讲究生香真色;对青春和爱情歌颂;对女性才华的赞赏及对不幸女性的同情。
关键词:衍波词;女性形象;突破
作者简介:廖爱凤(1989-),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4级研究生;王奕红(1991-),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4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衍波词》是王士禛主要词集,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其中有不少描写女性的词章。《衍波词》对女性的描写,虽说没有完全摆脱《花间》的藩篱,但王士禛对女性的描写还是有其突破的地方,有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注重神韵,让人物都具有鲜活的生命,生香真色;他笔下的女性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具有鲜明的个性;对女性才华的由衷赞赏,及对不幸女性的同情。
一、注重神韵,生香真色
王士禛以“神韵”论诗,他的神韵说对诗坛产生巨大影响,奠定他在清初文坛的盟主地位。在词论中王士禛也积极倡导“神韵”说,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是通过形象逼真的刻画,而是注重留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王士禛在其著名词话《花草蒙拾》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原则,“‘生香真色人难学’,为‘丹青女易描,真色人难学’所出,千古诗文之决尽此七字”[1]强调创造艺术形象时,注重灵性和生动性。
历代词人对女性的描写集中于女性居住环境的富丽堂皇,娇美的容颜,以及相思爱情。对女性基本上是抱着玩赏的心态,物化了女性。所以整部《花间词》都充满了浓浓的珠光宝气和胭脂气息。《衍波词》虽说深受《花间》影响,对女性的描写集中在闺中女子、青楼女子等描写,但《衍波词》践行“神韵”说,在描写女性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神态,心理的描写,人物充满了灵性和鲜明的个性。如《山花子·秋闺》:
斗帐初垂懒卸头,任他紫栈减秦篝。廉外银河天似水,数更筹。 梧叶催蛩凉到枕,花枝和月午当楼。还似残春寒食夜,一般愁。
描写一个闺中女子,在深秋的夜晚里彻夜不眠,她数着更漏,听着蟋蟀的鸣叫声,更觉得愁绪万千。而这样的愁绪已从暮春的寒食时节持续到深秋。词人没有对这个女性做形象上的刻画,只是用一个“愁”字统筹全词。至于该女子愁从何而来,都没有交代,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遗音饶梁。又如《完溪沙·和漱玉词》:
渐次红潮趁靥开,木瓜香粉印桃腮。为郎瞥见被郎猜。 不逐晨风飘陌路,愿随明月入君怀。半床嚲梦待郎来。
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她情窦初开。“为郎瞥见被郎猜”小姑娘娇羞、喜悦的模样活灵活现。而“半床嚲梦待郎来”,把女子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淋尽致。邹袛谟评论此词“文心慧笔,自生情状。”[2]
此外《菩萨蛮·咏清溪遗事画册同其年程村羡门》分别从乍遇、弈棋、私语、迷藏、弹琴、读书,潜窥、秘戏等几个方面,描写小儿女的生活场景,其中“含笑指鸳鸯,花时日日双”、“鹦鹉唤回头,低鬟笑不休”、“银蒜镇垂垂,含羞忍笑时”。一个“笑”字就把画中女子描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二、对青春与爱情的歌颂
王士禛少年进士,春风得意。带着妻子来到风光秀美的江南名城——扬州。少年情事如水,同时受到明清叛逆思潮和市民意识强烈的冲击。王士禛借词这种易于抒情的文体,通过对女性与爱情的描写,强化个性,浓化人性,表现出青春的气息和对生命的热爱。这和他后期绝口不提词的卫道士态度形成鲜明对比。[3]
《衍波词》描写女性的词中,最有特色的是对天真少女的描写。这在把女性当成玩物鉴赏的封建社会实属难得。《衍波词》中这些少女天真活泼,渴望并大胆追求爱情,充满青春健康的气息。不像《花间》中的女子那样充满胭脂气和无病呻吟的哀叹。如《菩萨蛮·有赠》描写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见到情郎时“映柱送横波”她是那样多情,而“漫言尝见面,似隔蓬山远”直言不讳地把自己心思大胆说出,与李后主“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异曲同工。这样的词章还有《东粤竹枝词》“江水有情还照妾,江花无计可留伊”、《南乡子.夏词》“小姑相唤出横塘,隔浦少年私致语”、《完溪沙·和张泌韵》“眉语似通还匿笑,目成难去且徐行。”
三、对女性才华的由衷赞赏
封建社会,尤其深受朱明理学影响的明清时期,对女性的束缚越来越大,在道德上绑架女性。强调“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这时期的文学作品对女性的描写更多关注女子是的容貌和德行,把女性当成一个玩物,这在当时才子佳人小说的描写中尤为常见。
王士禛《衍波词》中很多词章是对女性才华由衷赞赏的,有《完溪沙·题余氏女子浣纱图》、《解佩令·赋余氏女子绣洛神图》、《望湘人·赋余氏女子绣柳毅传图》。这三首是作者顺治十八年,于扬州任上为一位余氏女子的刺绣作品而作。据其《香祖笔记》记载:“余在广陵时,有余氏女子名韫珠,刺绣工绝,为西樵作须菩提像,既又为先尚画君作弥勒像,皆入神妙;又为余作神女、洛神、浣纱、杜兰香妙入毫釐。盖与画家同一关捩。”其中《完溪沙·题余氏女子浣纱图》既描写了女子绣图的栩栩如生,又赞扬女子“针神十五鬓堆鸭”年纪虽小,却技艺高超。邹袛谟盛赞这首词“可以咏浣纱人,可以咏绣浣纱人,亦可薛夜来,何必让夷光耶。”[4]还有《满宫花·戏题吴蕊花卉便面》:
汉宫春,湘竹扇。写出一痕清怨。轻纨半幅不禁秋,几点墨花轻茜。 忆燃脂,思捧砚,余乡闻金钏。武陵倘许问津来,可似渔郎花片。
吴蕊仙,生活于明崇祯到顺治,江苏苏州人,善诗词,精于绘事。这首词是为吴蕊仙绘制的便面,也就是扇面而作。赞其所绘花卉美娇,栩栩如生。肯定了绘画者高超技艺;《应天长·闺人刺绣》描写一个闺中女子刺绣的情景,在暮春时节,她在绣床聚精会神的刺绣,“衣上唾绒红溅“形象逼真的刻画一个心灵手巧的刺绣姑娘的形象。 王士禛当时已负盛名,他为这些女子题词,歌颂她们的才华,这在当时实属难得。表现了他对女性的尊重和肯定的态度。这些女子才艺通过他的描写,而声名远播。
四、对不幸女子的同情
《衍波词》大多描写艳情,歌唱儿女情长。与吴伟业等同时代词人的反映时代变迁的词作相比,确实缺少对社会现实的内容。其实王士禛并非毫不关心现实社会,只是他为人谨慎,性情淡薄。他把很多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知,自己身世遭遇寄托在所描写得女性中,尤其是遭遇不幸的女性。
一是历史上的著名女性的命运遭际如,《减字木兰花·杨妃》、《减字木兰花·梅妃》。前者用大量辞藻描写杨贵妃受宠时的生活,“木兰殿里”、“万里桥头”无限风流。结尾一句“莫问当年,锦袜犹能值许钱。”词风急转,当年“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瞬间沦落到命丧马嵬坡,只剩一双锦袜留世,却还遭人变卖的悲惨命运。王士禛在对杨贵妃命运遭际的同情中,隐约表达朝代更迭的无限感叹;
后者不仅对梅妃的“天然姿媚”高度赞扬,而且对其失宠的表示同情“我见应怜,不索长门买赋钱”。
二是战争中遭遇不幸女性的同情,如《减字木兰花·为长沙女子王素音作用稼轩过长沙道中见妇人题字用其意作韵》:离愁满眼,日落长沙秋色远。湘竹湘花,肠断南云是妾家。 掩啼空驿,魂化杜鹃无气力。乡思难裁,楚女楼空楚雁来。”明清易代之际,清军入关,战乱不断,生灵涂炭。这首词就是描写一位流离失所女子的乡思之情,她的“离愁满眼”比辛弃疾原韵中小儿女之愁的更为沉重,因为这是一种家国之愁,时代之愁。“乡思难裁,楚女楼空楚雁来”。邹袛谟评为“累用楚事,茜粲自然,至其胜情佳致,可备艳异一则。”[5]王士禛对王素音的描写,隐约的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结语:
王士禛作为一位封建士大夫无法摆脱“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衍波词》的女性词不乏纤糜风格和华美辞藻。毕竟男子做闺音,难免有隔鞋搔痒之感。但多数作品还是践行王士禛“神韵”词论。倾注其美好的情感,清新、健康充满神韵。
注释:
[1]王士禛:《花草蒙拾》,《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第687页。
[2]王士禛著,李少雍编校:《衍波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55页。
[3]培君:《<衍波词>三议》固原师专学报,1992,第一期。
[4]王士禛著,李少雍编校:《衍波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55页。
[5]王士禛著,李少雍编校:《衍波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59页。
参考文献:
[1]王士禛注,李少雍编校.衍波词[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2]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黄侃侃.<衍波词>笺注[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4]孙岩.<花间集>女性形象及“双性之美”[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5]宫泉久.从王士禛小说活动看其进步妇女观[J].东岳论丛,2007(06).
[6]培君.<衍波词> 三议[J].固原师专学报.1992(01).
关键词:衍波词;女性形象;突破
作者简介:廖爱凤(1989-),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4级研究生;王奕红(1991-),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4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衍波词》是王士禛主要词集,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其中有不少描写女性的词章。《衍波词》对女性的描写,虽说没有完全摆脱《花间》的藩篱,但王士禛对女性的描写还是有其突破的地方,有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注重神韵,让人物都具有鲜活的生命,生香真色;他笔下的女性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具有鲜明的个性;对女性才华的由衷赞赏,及对不幸女性的同情。
一、注重神韵,生香真色
王士禛以“神韵”论诗,他的神韵说对诗坛产生巨大影响,奠定他在清初文坛的盟主地位。在词论中王士禛也积极倡导“神韵”说,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是通过形象逼真的刻画,而是注重留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王士禛在其著名词话《花草蒙拾》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原则,“‘生香真色人难学’,为‘丹青女易描,真色人难学’所出,千古诗文之决尽此七字”[1]强调创造艺术形象时,注重灵性和生动性。
历代词人对女性的描写集中于女性居住环境的富丽堂皇,娇美的容颜,以及相思爱情。对女性基本上是抱着玩赏的心态,物化了女性。所以整部《花间词》都充满了浓浓的珠光宝气和胭脂气息。《衍波词》虽说深受《花间》影响,对女性的描写集中在闺中女子、青楼女子等描写,但《衍波词》践行“神韵”说,在描写女性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神态,心理的描写,人物充满了灵性和鲜明的个性。如《山花子·秋闺》:
斗帐初垂懒卸头,任他紫栈减秦篝。廉外银河天似水,数更筹。 梧叶催蛩凉到枕,花枝和月午当楼。还似残春寒食夜,一般愁。
描写一个闺中女子,在深秋的夜晚里彻夜不眠,她数着更漏,听着蟋蟀的鸣叫声,更觉得愁绪万千。而这样的愁绪已从暮春的寒食时节持续到深秋。词人没有对这个女性做形象上的刻画,只是用一个“愁”字统筹全词。至于该女子愁从何而来,都没有交代,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遗音饶梁。又如《完溪沙·和漱玉词》:
渐次红潮趁靥开,木瓜香粉印桃腮。为郎瞥见被郎猜。 不逐晨风飘陌路,愿随明月入君怀。半床嚲梦待郎来。
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她情窦初开。“为郎瞥见被郎猜”小姑娘娇羞、喜悦的模样活灵活现。而“半床嚲梦待郎来”,把女子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淋尽致。邹袛谟评论此词“文心慧笔,自生情状。”[2]
此外《菩萨蛮·咏清溪遗事画册同其年程村羡门》分别从乍遇、弈棋、私语、迷藏、弹琴、读书,潜窥、秘戏等几个方面,描写小儿女的生活场景,其中“含笑指鸳鸯,花时日日双”、“鹦鹉唤回头,低鬟笑不休”、“银蒜镇垂垂,含羞忍笑时”。一个“笑”字就把画中女子描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二、对青春与爱情的歌颂
王士禛少年进士,春风得意。带着妻子来到风光秀美的江南名城——扬州。少年情事如水,同时受到明清叛逆思潮和市民意识强烈的冲击。王士禛借词这种易于抒情的文体,通过对女性与爱情的描写,强化个性,浓化人性,表现出青春的气息和对生命的热爱。这和他后期绝口不提词的卫道士态度形成鲜明对比。[3]
《衍波词》描写女性的词中,最有特色的是对天真少女的描写。这在把女性当成玩物鉴赏的封建社会实属难得。《衍波词》中这些少女天真活泼,渴望并大胆追求爱情,充满青春健康的气息。不像《花间》中的女子那样充满胭脂气和无病呻吟的哀叹。如《菩萨蛮·有赠》描写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见到情郎时“映柱送横波”她是那样多情,而“漫言尝见面,似隔蓬山远”直言不讳地把自己心思大胆说出,与李后主“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异曲同工。这样的词章还有《东粤竹枝词》“江水有情还照妾,江花无计可留伊”、《南乡子.夏词》“小姑相唤出横塘,隔浦少年私致语”、《完溪沙·和张泌韵》“眉语似通还匿笑,目成难去且徐行。”
三、对女性才华的由衷赞赏
封建社会,尤其深受朱明理学影响的明清时期,对女性的束缚越来越大,在道德上绑架女性。强调“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这时期的文学作品对女性的描写更多关注女子是的容貌和德行,把女性当成一个玩物,这在当时才子佳人小说的描写中尤为常见。
王士禛《衍波词》中很多词章是对女性才华由衷赞赏的,有《完溪沙·题余氏女子浣纱图》、《解佩令·赋余氏女子绣洛神图》、《望湘人·赋余氏女子绣柳毅传图》。这三首是作者顺治十八年,于扬州任上为一位余氏女子的刺绣作品而作。据其《香祖笔记》记载:“余在广陵时,有余氏女子名韫珠,刺绣工绝,为西樵作须菩提像,既又为先尚画君作弥勒像,皆入神妙;又为余作神女、洛神、浣纱、杜兰香妙入毫釐。盖与画家同一关捩。”其中《完溪沙·题余氏女子浣纱图》既描写了女子绣图的栩栩如生,又赞扬女子“针神十五鬓堆鸭”年纪虽小,却技艺高超。邹袛谟盛赞这首词“可以咏浣纱人,可以咏绣浣纱人,亦可薛夜来,何必让夷光耶。”[4]还有《满宫花·戏题吴蕊花卉便面》:
汉宫春,湘竹扇。写出一痕清怨。轻纨半幅不禁秋,几点墨花轻茜。 忆燃脂,思捧砚,余乡闻金钏。武陵倘许问津来,可似渔郎花片。
吴蕊仙,生活于明崇祯到顺治,江苏苏州人,善诗词,精于绘事。这首词是为吴蕊仙绘制的便面,也就是扇面而作。赞其所绘花卉美娇,栩栩如生。肯定了绘画者高超技艺;《应天长·闺人刺绣》描写一个闺中女子刺绣的情景,在暮春时节,她在绣床聚精会神的刺绣,“衣上唾绒红溅“形象逼真的刻画一个心灵手巧的刺绣姑娘的形象。 王士禛当时已负盛名,他为这些女子题词,歌颂她们的才华,这在当时实属难得。表现了他对女性的尊重和肯定的态度。这些女子才艺通过他的描写,而声名远播。
四、对不幸女子的同情
《衍波词》大多描写艳情,歌唱儿女情长。与吴伟业等同时代词人的反映时代变迁的词作相比,确实缺少对社会现实的内容。其实王士禛并非毫不关心现实社会,只是他为人谨慎,性情淡薄。他把很多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知,自己身世遭遇寄托在所描写得女性中,尤其是遭遇不幸的女性。
一是历史上的著名女性的命运遭际如,《减字木兰花·杨妃》、《减字木兰花·梅妃》。前者用大量辞藻描写杨贵妃受宠时的生活,“木兰殿里”、“万里桥头”无限风流。结尾一句“莫问当年,锦袜犹能值许钱。”词风急转,当年“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瞬间沦落到命丧马嵬坡,只剩一双锦袜留世,却还遭人变卖的悲惨命运。王士禛在对杨贵妃命运遭际的同情中,隐约表达朝代更迭的无限感叹;
后者不仅对梅妃的“天然姿媚”高度赞扬,而且对其失宠的表示同情“我见应怜,不索长门买赋钱”。
二是战争中遭遇不幸女性的同情,如《减字木兰花·为长沙女子王素音作用稼轩过长沙道中见妇人题字用其意作韵》:离愁满眼,日落长沙秋色远。湘竹湘花,肠断南云是妾家。 掩啼空驿,魂化杜鹃无气力。乡思难裁,楚女楼空楚雁来。”明清易代之际,清军入关,战乱不断,生灵涂炭。这首词就是描写一位流离失所女子的乡思之情,她的“离愁满眼”比辛弃疾原韵中小儿女之愁的更为沉重,因为这是一种家国之愁,时代之愁。“乡思难裁,楚女楼空楚雁来”。邹袛谟评为“累用楚事,茜粲自然,至其胜情佳致,可备艳异一则。”[5]王士禛对王素音的描写,隐约的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结语:
王士禛作为一位封建士大夫无法摆脱“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衍波词》的女性词不乏纤糜风格和华美辞藻。毕竟男子做闺音,难免有隔鞋搔痒之感。但多数作品还是践行王士禛“神韵”词论。倾注其美好的情感,清新、健康充满神韵。
注释:
[1]王士禛:《花草蒙拾》,《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第687页。
[2]王士禛著,李少雍编校:《衍波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55页。
[3]培君:《<衍波词>三议》固原师专学报,1992,第一期。
[4]王士禛著,李少雍编校:《衍波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55页。
[5]王士禛著,李少雍编校:《衍波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59页。
参考文献:
[1]王士禛注,李少雍编校.衍波词[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2]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黄侃侃.<衍波词>笺注[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4]孙岩.<花间集>女性形象及“双性之美”[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5]宫泉久.从王士禛小说活动看其进步妇女观[J].东岳论丛,2007(06).
[6]培君.<衍波词> 三议[J].固原师专学报.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