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坚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内涵;意义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览大厅里陈放着 “实事求是”四方石刻。这四方石刻尺寸大致相同,纵70.5厘米、横63.5厘米、高15.5厘米。字体潇洒、笔画犀利,是毛泽东书法中比较少见的偏重于楷书的毛体。这四方珍贵的石碑经过战火洗礼能够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陈放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览大厅里吸引着无数参观和学习的游客。
早在1941年中央党校负责人彭真向毛泽东请示中央党校校训的时,毛泽东当即表示:“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中共中央党校是专门培养党的高中级干部的学校,毛泽东曾亲自接任校长,经常来学校讲课、作报告。1943年为了给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央党校决定修建了一座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可容千余人的大礼堂。将要竣工时,人们左看右看,虽然建筑物雄伟、宽敞,可总显得少了个什么,有人提议在礼堂门楣上挂个题词什么的。一说到题词,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了范文澜先生,觉得他知识渊博,求他帮助,一定会让大家满意的。范老接受了这一请求后,苦思冥想,却怎么也想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试着写了几条,连他自己都不满意,于是便提议去找毛泽东主席。
毛澤东欣然接受了党校同志的请求,立即叫人拿来四张二尺见方的麻纸,秉笔沉思片刻,即饱蘸浓墨,迅速挥毫,瞬间,“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潇洒的大字跃然纸上。党校的师生便立即找来了能工巧匠,选了四块方方正正的石料,将麻纸铺在方石上,照笔画开凿,字形不差分毫。遗憾的是,字虽然凿好了,可主席的手迹却被弄坏了,未能保留下来。所以,这四块石刻就成了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实事求是”的石刻镶嵌入正门后,使这座建筑倍增光辉,犹如给一条蛟龙点上了明亮的眼睛。从此,这一时刻就成了党校学员及全党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的座右铭。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学习》一文中深入的阐述“实事求是”的内涵:“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起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及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内导。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
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向全党提出调查研究的建议:“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为此目的,就要引导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就要使同志们懂得,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就要使同志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并指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早在1930年,他就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在延安整风运动前夕指出,主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这些精辟论断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大解放。他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毛泽东着重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别强调充分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的反复;指出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认识的是非即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最终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解决。毛泽东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是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他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讲话中几次讲到讲真话、做实事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的问题。1945年4月24日,他在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讲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要讲真话”。他说:“就是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偷就是偷东西,装就是装样子,‘猪鼻子里插葱——装象’,吹就是吹牛皮。”
偷,实际上是讽刺教条主义者和不诚实的人。毛泽东说:“把别人写的整本小册子,换上几个名词,就说是自己写的”,“不是自己的著作,拿来说是自己的”。“这种事情历来就有的,叫做‘抄袭’。这是不诚实。”教条主义者是懒汉,是“抄袭”的老手,有侵犯著作权之嫌。
装,也是不诚实。毛泽东说:“我们党历来不允许装。不知道不要紧,知道得少不要紧,即使对马列主义知道得很少、马列的书读得很少也不要紧,知道多少就是多少。”
吹,也有一个不诚实的问题。毛泽东说:“还有一个是不要吹,就是报实数,‘实报实销’。”“‘实报实销’,要求我们的情报要真实,不要扯谎。要把自己领导工作中的缺点向大家公开”。
毛泽东认为,讲真话“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党的作风就可以更切实了。我们一定要老老实实”。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七大作结论讲话,最后讲的就是“实事求是问题”。他说:“我们的阵地只能一个一个地夺取,我们的力量只能一点一点地聚集,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他这里谈的“实事求是”,是反对脱离实际的急躁冒进,反对毕其功于一役,要求扎扎实实地、坚持不懈地做积累力量的工作,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他说:“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革命的现实主义,切切实实、一点一滴、一个一个地夺取敌人的阵地,这样才是比较巩固的。”
毛泽东一生重视到群众中、到社会基层去调查研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作过系统的社会调查。土地革命时期,他先后作过永新、宁冈、寻乌、兴国四个地方的社会调查,并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但是在抗战之前,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还难以在全局上发挥作用。在抗战时期,他调查研究的方法开始为全党所接受、所珍视,在全局上发挥指导作用,这在抗战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延安,毛泽东在撰写《实践论》《矛盾论》,阐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也介绍了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他同延安文艺工作者谈话,认为大作家是通过调查研究,取得丰富的实际生活经验,才能写出形象逼真的细节,留下传世的伟大作品。
延安时期,毛泽东倡导实事求是精神,培育了党的一大批讲“实事求是”的领导骨干。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概括。如今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的以“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指引我们在建设中国社会特色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内涵;意义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览大厅里陈放着 “实事求是”四方石刻。这四方石刻尺寸大致相同,纵70.5厘米、横63.5厘米、高15.5厘米。字体潇洒、笔画犀利,是毛泽东书法中比较少见的偏重于楷书的毛体。这四方珍贵的石碑经过战火洗礼能够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陈放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览大厅里吸引着无数参观和学习的游客。
早在1941年中央党校负责人彭真向毛泽东请示中央党校校训的时,毛泽东当即表示:“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中共中央党校是专门培养党的高中级干部的学校,毛泽东曾亲自接任校长,经常来学校讲课、作报告。1943年为了给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央党校决定修建了一座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可容千余人的大礼堂。将要竣工时,人们左看右看,虽然建筑物雄伟、宽敞,可总显得少了个什么,有人提议在礼堂门楣上挂个题词什么的。一说到题词,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了范文澜先生,觉得他知识渊博,求他帮助,一定会让大家满意的。范老接受了这一请求后,苦思冥想,却怎么也想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试着写了几条,连他自己都不满意,于是便提议去找毛泽东主席。
毛澤东欣然接受了党校同志的请求,立即叫人拿来四张二尺见方的麻纸,秉笔沉思片刻,即饱蘸浓墨,迅速挥毫,瞬间,“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潇洒的大字跃然纸上。党校的师生便立即找来了能工巧匠,选了四块方方正正的石料,将麻纸铺在方石上,照笔画开凿,字形不差分毫。遗憾的是,字虽然凿好了,可主席的手迹却被弄坏了,未能保留下来。所以,这四块石刻就成了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实事求是”的石刻镶嵌入正门后,使这座建筑倍增光辉,犹如给一条蛟龙点上了明亮的眼睛。从此,这一时刻就成了党校学员及全党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的座右铭。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学习》一文中深入的阐述“实事求是”的内涵:“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起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及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内导。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
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向全党提出调查研究的建议:“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为此目的,就要引导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就要使同志们懂得,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就要使同志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并指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早在1930年,他就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在延安整风运动前夕指出,主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这些精辟论断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大解放。他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毛泽东着重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别强调充分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的反复;指出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认识的是非即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最终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解决。毛泽东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是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他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讲话中几次讲到讲真话、做实事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的问题。1945年4月24日,他在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讲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要讲真话”。他说:“就是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偷就是偷东西,装就是装样子,‘猪鼻子里插葱——装象’,吹就是吹牛皮。”
偷,实际上是讽刺教条主义者和不诚实的人。毛泽东说:“把别人写的整本小册子,换上几个名词,就说是自己写的”,“不是自己的著作,拿来说是自己的”。“这种事情历来就有的,叫做‘抄袭’。这是不诚实。”教条主义者是懒汉,是“抄袭”的老手,有侵犯著作权之嫌。
装,也是不诚实。毛泽东说:“我们党历来不允许装。不知道不要紧,知道得少不要紧,即使对马列主义知道得很少、马列的书读得很少也不要紧,知道多少就是多少。”
吹,也有一个不诚实的问题。毛泽东说:“还有一个是不要吹,就是报实数,‘实报实销’。”“‘实报实销’,要求我们的情报要真实,不要扯谎。要把自己领导工作中的缺点向大家公开”。
毛泽东认为,讲真话“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党的作风就可以更切实了。我们一定要老老实实”。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七大作结论讲话,最后讲的就是“实事求是问题”。他说:“我们的阵地只能一个一个地夺取,我们的力量只能一点一点地聚集,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他这里谈的“实事求是”,是反对脱离实际的急躁冒进,反对毕其功于一役,要求扎扎实实地、坚持不懈地做积累力量的工作,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他说:“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革命的现实主义,切切实实、一点一滴、一个一个地夺取敌人的阵地,这样才是比较巩固的。”
毛泽东一生重视到群众中、到社会基层去调查研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作过系统的社会调查。土地革命时期,他先后作过永新、宁冈、寻乌、兴国四个地方的社会调查,并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但是在抗战之前,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还难以在全局上发挥作用。在抗战时期,他调查研究的方法开始为全党所接受、所珍视,在全局上发挥指导作用,这在抗战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延安,毛泽东在撰写《实践论》《矛盾论》,阐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也介绍了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他同延安文艺工作者谈话,认为大作家是通过调查研究,取得丰富的实际生活经验,才能写出形象逼真的细节,留下传世的伟大作品。
延安时期,毛泽东倡导实事求是精神,培育了党的一大批讲“实事求是”的领导骨干。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概括。如今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的以“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指引我们在建设中国社会特色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