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产业实现迅猛发展,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养殖品种不断增加,为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与此同时各种动物疾病发生概率明显提升,疫情扩散范围不断扩增。因此,在畜牧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对动物疾病严格控制是养殖户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生产;气象服务;问题;对策
引言
畜牧养殖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和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畜牧养殖的各种动物产品需求量不断提高,基于此,湖北孝感地区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业,以促进农业、农民增收。当前畜牧养殖的总收入不断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增加,畜牧养殖业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但与此同时,养殖过程中动物疫病的出现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疫病时有发生,部分疫病其传染性非常强,对区域养殖业发展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所以还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明确疫病高发的病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控疫病。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畜牧养殖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促进基层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因为基层养殖户养殖理念落后、管理方式不科学、动物疫病的多样化发展等问题,让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基层兽医属于我国基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体系的关键性组成,能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动物疾病。近年来,我国基层地区的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与集约化方向发展,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现阶段,我国部分基层地区的畜牧养殖业还是以散养模式为主,养殖户欠缺防疫意识、养殖方法不合理、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动物疫病发生概率持续增加,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畜牧兽医的积极作用,增强基层养殖户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及时全面记录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坚持对症下药原则,保证动物疫病提前预防,及时治疗及有效防控,促进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
2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常见的病因
2.1养殖环境因素
养殖环境是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外在因素。日常养殖中,若养殖环境存在阻碍动物健康生长或影响动物机体正常反应的因素,常引发动物诸多不适,因正常代谢受阻,动物生理调节机能无法正常发挥,最终因机体紊乱而引发各种疾病[2]。
2.2动物自身原因
动物自身在胚胎时期,母体自身感染了疾病,容易造成动物幼仔患病概率升高,动物母体的健康饲养以及防疫工作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当前工作过程中对该环节有所忽视,疫病发生概率变得更高。
2.3人为原因
2.3.1管理不科学
养殖场内未配备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及消毒人员,导致养殖环境脏、乱、差,进而引发疫病。
2.3.2错误用药
在治疗患病动物时,因养殖管理人员医学知识匮乏,技能操作水平较低,常出现盲目用药治疗问题,轻者药效无法充分发挥而影响治疗效果,重者可引发动物因中毒而死亡[3]。
2.3.3配套设施不完善
当前,多数养殖场存在着选址不当、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各种问题,养殖场周边环境恶劣,养殖场内常滋生大量细菌,极容易引发动物疫病。
2.4药物原因
日常养殖过程中,忽视了免疫接种工作。面对疫病的时候,未能精准确诊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后续药物使用不当或是剂量有误,加重病情,引发更严重的情况[4]。
3防控措施
3.1落实疫病检疫工作
在畜牧养殖中,需深入分析动物可能发生疾病,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检验制度。新引入动物需严格消毒,30日以上隔离观察,确保健康后才可在养殖区域内混养。定期为动物接种疫苗以提升其免疫力。在疾病高发时期,严格落实传染病预防准备工作,工作人员需经过严格检疫及消毒方可入场。发现患病动物需立即隔离,严格消毒处理死亡动物尸体,强化各项防疫工作,营造健康的养殖环境[5]。
3.3强化动物饲养管理
在畜牧养殖中,第一,需对动物饲料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因动物主要通过饲料获取营养,需严格把控饲料质量,为动物喂食清洁、卫生、安全、健康的饲料。第二,需强化饲料营养物质配比,结合动物生长阶段合理调整营养比例,通过科学配比提升动物疾病抵抗能力。第三,在日常饲养中,需避免动物可能受到的人为因素影响,在养殖场内建立适宜养殖制度,强化养殖环境建设,定期清洗养殖场并加强通风,及时清理并消毒动物排泄物。自行在养殖场内建立动物繁殖体系,避免动物生长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3优化养殖场环境
在疫病防控工作进行过程中,需不断优化养殖环境,为禽畜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其生长发育。保证动物生长有充足的空间,合理控制好养殖密度,做好通风工作,保障光照充足,提高其免疫力。有效的防蚊控虫,避免蚊虫携带疫病造成疫病蔓延[6]。
3.4注重卫生消毒
一定要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及时消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避免疫病传播。及时清理粪便等排泄物,更换垫草。消毒剂的使用剂量要合理,并定期进行更换,以免出现耐药的情况。养殖场要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外来人员、车辆还有动物一律不准进入养殖区,必要时需进行检查并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才能进入。
3.5科学选择饲料与药物
为保证动物身体健康,降低患病概率,需科学选择饲料,提高动物免疫力。结合其生长实际,做好饲料的科学配备,保证饲料营养配方科学均衡,及时补充蛋白质以及其他各种微量元素。在发生疫病的时候,要结合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对其进行精准确诊,之后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出现,有效进行治疗。养殖过程中还需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接种,有效降低疫病发生的概率。
3.6提升养殖人员业务水平
养殖人员业务水平高低影响着动物的机体健康。养殖人员需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学习,丰富自身疫病防控知识,对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提升专业养殖技术水平,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促进动物健康生长。
结语: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预防及控制动物疾病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动物疾病发生原因主要为养殖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在日常养殖中需落实疫病检疫工作、合理建设并管理养殖场、强化动物饲养管理、科学疫情防控、提升养殖人员技术水平,从而有效防控动物疫病,提升畜牧养殖成效,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武.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及改善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1):133-134.
[2]肖萍,陈莉,黎军,倪鸿强,谭镛.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探析[J].畜禽业,2021,32(05):38-39.
[3]陈艳.畜牧业发展中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及保障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06):177-178.
[4]贾丽萍.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03):87-88.
[5]于洪生.浅析动物疫病防控及卫生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03):93+96.
[6]胡虹.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做好生猪养殖场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J].福建畜牧兽医,2020,42(06):39.
关键词:农业生产;气象服务;问题;对策
引言
畜牧养殖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和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畜牧养殖的各种动物产品需求量不断提高,基于此,湖北孝感地区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业,以促进农业、农民增收。当前畜牧养殖的总收入不断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增加,畜牧养殖业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但与此同时,养殖过程中动物疫病的出现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疫病时有发生,部分疫病其传染性非常强,对区域养殖业发展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所以还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明确疫病高发的病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控疫病。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畜牧养殖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促进基层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因为基层养殖户养殖理念落后、管理方式不科学、动物疫病的多样化发展等问题,让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基层兽医属于我国基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体系的关键性组成,能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动物疾病。近年来,我国基层地区的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与集约化方向发展,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现阶段,我国部分基层地区的畜牧养殖业还是以散养模式为主,养殖户欠缺防疫意识、养殖方法不合理、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动物疫病发生概率持续增加,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畜牧兽医的积极作用,增强基层养殖户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及时全面记录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坚持对症下药原则,保证动物疫病提前预防,及时治疗及有效防控,促进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
2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常见的病因
2.1养殖环境因素
养殖环境是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外在因素。日常养殖中,若养殖环境存在阻碍动物健康生长或影响动物机体正常反应的因素,常引发动物诸多不适,因正常代谢受阻,动物生理调节机能无法正常发挥,最终因机体紊乱而引发各种疾病[2]。
2.2动物自身原因
动物自身在胚胎时期,母体自身感染了疾病,容易造成动物幼仔患病概率升高,动物母体的健康饲养以及防疫工作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当前工作过程中对该环节有所忽视,疫病发生概率变得更高。
2.3人为原因
2.3.1管理不科学
养殖场内未配备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及消毒人员,导致养殖环境脏、乱、差,进而引发疫病。
2.3.2错误用药
在治疗患病动物时,因养殖管理人员医学知识匮乏,技能操作水平较低,常出现盲目用药治疗问题,轻者药效无法充分发挥而影响治疗效果,重者可引发动物因中毒而死亡[3]。
2.3.3配套设施不完善
当前,多数养殖场存在着选址不当、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各种问题,养殖场周边环境恶劣,养殖场内常滋生大量细菌,极容易引发动物疫病。
2.4药物原因
日常养殖过程中,忽视了免疫接种工作。面对疫病的时候,未能精准确诊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后续药物使用不当或是剂量有误,加重病情,引发更严重的情况[4]。
3防控措施
3.1落实疫病检疫工作
在畜牧养殖中,需深入分析动物可能发生疾病,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检验制度。新引入动物需严格消毒,30日以上隔离观察,确保健康后才可在养殖区域内混养。定期为动物接种疫苗以提升其免疫力。在疾病高发时期,严格落实传染病预防准备工作,工作人员需经过严格检疫及消毒方可入场。发现患病动物需立即隔离,严格消毒处理死亡动物尸体,强化各项防疫工作,营造健康的养殖环境[5]。
3.3强化动物饲养管理
在畜牧养殖中,第一,需对动物饲料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因动物主要通过饲料获取营养,需严格把控饲料质量,为动物喂食清洁、卫生、安全、健康的饲料。第二,需强化饲料营养物质配比,结合动物生长阶段合理调整营养比例,通过科学配比提升动物疾病抵抗能力。第三,在日常饲养中,需避免动物可能受到的人为因素影响,在养殖场内建立适宜养殖制度,强化养殖环境建设,定期清洗养殖场并加强通风,及时清理并消毒动物排泄物。自行在养殖场内建立动物繁殖体系,避免动物生长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3优化养殖场环境
在疫病防控工作进行过程中,需不断优化养殖环境,为禽畜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其生长发育。保证动物生长有充足的空间,合理控制好养殖密度,做好通风工作,保障光照充足,提高其免疫力。有效的防蚊控虫,避免蚊虫携带疫病造成疫病蔓延[6]。
3.4注重卫生消毒
一定要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及时消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避免疫病传播。及时清理粪便等排泄物,更换垫草。消毒剂的使用剂量要合理,并定期进行更换,以免出现耐药的情况。养殖场要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外来人员、车辆还有动物一律不准进入养殖区,必要时需进行检查并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才能进入。
3.5科学选择饲料与药物
为保证动物身体健康,降低患病概率,需科学选择饲料,提高动物免疫力。结合其生长实际,做好饲料的科学配备,保证饲料营养配方科学均衡,及时补充蛋白质以及其他各种微量元素。在发生疫病的时候,要结合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对其进行精准确诊,之后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出现,有效进行治疗。养殖过程中还需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接种,有效降低疫病发生的概率。
3.6提升养殖人员业务水平
养殖人员业务水平高低影响着动物的机体健康。养殖人员需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学习,丰富自身疫病防控知识,对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提升专业养殖技术水平,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促进动物健康生长。
结语: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预防及控制动物疾病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动物疾病发生原因主要为养殖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在日常养殖中需落实疫病检疫工作、合理建设并管理养殖场、强化动物饲养管理、科学疫情防控、提升养殖人员技术水平,从而有效防控动物疫病,提升畜牧养殖成效,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武.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及改善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11):133-134.
[2]肖萍,陈莉,黎军,倪鸿强,谭镛.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探析[J].畜禽业,2021,32(05):38-39.
[3]陈艳.畜牧业发展中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及保障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06):177-178.
[4]贾丽萍.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03):87-88.
[5]于洪生.浅析动物疫病防控及卫生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03):93+96.
[6]胡虹.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做好生猪养殖场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J].福建畜牧兽医,2020,42(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