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历史中创造并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优秀的教育资源,将之融入学前教育中能有效丰富学前教学内容,拓展学前教育方式,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促进幼儿心智情感全方面健康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本文分析了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的应用情况,探讨在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含有文学经典、民间游戏、戏剧、手工艺等,是我国各族劳动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经过历史沉淀的智慧结晶,对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提升个人修养等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更应提倡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幼儿开始。学前阶段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学前儿童身体、心智未发展健全,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构建良好的品格思想,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前教育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幼儿通过感受、体验、欣赏传统文化,形成丰富思想,塑造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为其今后学习、生活奠定基础[1]。
1在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情况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教育资源,但教育者并未深入挖掘并創造性应用,过于重视提高学生成绩,获得短期教育成效,从而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在学前教育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其教育功能了解较少,很少会应用传统文化对幼儿开展学前教育,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元素较为缺乏,导致幼儿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在整个学前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严重缺失,导致学前教育内容单一,缺乏深度,传统文化教育未与学前教育有机融合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影响了学前儿童思想水平的发展。因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一问题,积极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学前教育阶段,让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丰富学前教育内容的同时,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促进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学生进入义务教育前的教育阶段,对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正确态度、情感等都具有积极的打基础作用。学前儿童身体、心智尚未发展健全,因此学前教育要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具有生动性、情境性的课程,提高幼儿学习兴趣。而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很多幼儿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相融合,能有效提升学前教学的情境性,激发幼儿民族认同感,在接受传统教育熏陶的过程中全面发展身体、认知、情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十分必要,学前教育者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2.1拓展传统文化知识
学前儿童是指4-6岁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这个阶段儿童记忆力惊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深刻记忆。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提升学前教育的生动性,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为今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奠定基础,有利于拓展传统文化知识。
2.2塑造优秀品德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众多的美好品德,也体现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而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利用这些思想品德教育元素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养成,让幼儿明白尊老爱幼、善良、团结等美好品质的意义,从而为幼儿立下标杆,指导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怎们做才是正确的。
2.3养成良好行为规范
我国一些优秀的文化经典中包含了引导人们做正确行为的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将这些传统文化经典融入学前教育,让幼儿学习这些文化经典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在完成一件事时要采取怎样的行动,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2]。
2.4构建正确价值观
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基础期,但由于其身心发育不完善,因此需要周围因素影响,让幼儿明白什么是错、什么是对。而对学前儿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则能帮助其大概认识到事物的是非曲直,从而促进幼儿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3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3.1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大量的适合学前教育的资源,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发其中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展经典诵读课程,让幼儿参与系统的经典诵读活动,从而在小时候就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积累下丰厚的文化沉淀,之后通过深入学习,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领悟。学前儿童理解能力较低,但记忆力,诵读能力较强,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可以融入传统蒙学经典教育,通过诵读郎朗上口、节奏明快的蒙学经典作品,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虽然幼儿在学前阶段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理解诵读内容,但已经打下基础,随着幼儿领悟理解能力的不断增强,幼儿能逐渐将其内化吸收,有效理解这些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中,通过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其中的励志故事、育人名言等启迪幼儿,有机融合文化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边诵读,边联想,提升幼儿文化素养和智力水[3]平。
3.2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学前教育
传统节日是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传统文化内容,由于节日的各种庆贺活动,使得幼儿有着不同一般的“过节”情节。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一些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将传统节日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让幼儿对传统节日具有更深刻的了解[4]。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每个节日都包含了一定传统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寓意,如清明节,祭奠、怀念先人,中秋节,思乡、团圆等,并且每个节日都会有一些相关的文化故事、经典、传统文化活动,如中秋赏月、吃月饼,端午划龙舟、吃粽子等,这些都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因此幼儿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幼儿充分认识到与节日相关的民俗习惯和礼仪规范,提升幼儿传统文化素养。此外,幼儿园也应将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课程资源设计工作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教师应在每个节日中开展相关的节庆活动,介绍相关传统节日的文化内容,丰富幼儿情感[5]。例如:在元宵节前,幼儿园可以准备一些元宵灯会活动,采用灯笼装扮幼儿园环境,凸显节日气氛,并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如猜灯谜、放花灯,实现学前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营造欢乐的氛围,让幼儿对元宵节传统文化活动产生更深刻认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3结合传统民间游戏开展学前教育
幼儿活泼好动,喜爱游戏,在其成长过程中游戏是其体验快乐、认知世界重要方式,对其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在游戏中,幼儿能更好学习知识,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分享,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在学前教育中,要重视游戏的融入,通过开发和利用传统民间游戏资源,丰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让幼儿参与到民间游戏中,激发幼儿表演欲望,促使幼儿在游戏合作中学习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6]。幼儿教师应结合学前教育内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参与的传统民间游戏,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对传统民间游戏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让幼儿受到感染和启发,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作用[7]。
3.4应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
幼儿还处于形象思维层次,对具体、生动地事物有更深刻的感悟。因此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重视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丰富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幼儿教育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能给予幼儿多方面的信息刺激,通过播放古典歌曲、戏曲,童话版插图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刺激幼儿感官,使幼儿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8]。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方面的文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配上符合相关意境的音乐,漂亮的插图,通过丰富画面、悦耳声音刺激幼儿视听觉感官,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从多角度感受传统文化艺术魅力,使得幼儿能有效学习传统文化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播[9]。
4结语
总之,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并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育人资源,有效开展学前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教师应重视利用数字化手段,并开展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活动,结合传统民间游戏、传统节日开展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魏小敏. 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 好家长,2018,12(4):101-102.
[2] 李宇航,赵红姬. 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回顾与思考[J]. 内江科技,2017,38(7):82-83.
[3] 方方. 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对策[J]. 教师,2017,12(33):66-67.
[4] 吕娟. 探讨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途径——以广西陆川民间文化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2017,10(14):121-122.
[5] 张玉暖. 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究[J]. 福建茶叶,2017,39(5):176-177.
[6] 栾英莉[1.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探索——以东北育才幼儿学园为例[J]. 创新人才教育,2017,14(4):122-123.
[7] 李金秀. 尋求破解传统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金钥匙”[J]. 好家长,2016,10(16):144-145.
[8] 娄小韵,郭文. 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意义研究[J]. 福建茶叶,2018,15(1):351-352.
[9] 杨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 人文天下,2015,11(20):32-35.
关键词: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含有文学经典、民间游戏、戏剧、手工艺等,是我国各族劳动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经过历史沉淀的智慧结晶,对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提升个人修养等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更应提倡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幼儿开始。学前阶段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学前儿童身体、心智未发展健全,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构建良好的品格思想,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前教育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幼儿通过感受、体验、欣赏传统文化,形成丰富思想,塑造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为其今后学习、生活奠定基础[1]。
1在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情况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教育资源,但教育者并未深入挖掘并創造性应用,过于重视提高学生成绩,获得短期教育成效,从而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在学前教育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其教育功能了解较少,很少会应用传统文化对幼儿开展学前教育,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元素较为缺乏,导致幼儿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在整个学前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严重缺失,导致学前教育内容单一,缺乏深度,传统文化教育未与学前教育有机融合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影响了学前儿童思想水平的发展。因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一问题,积极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学前教育阶段,让幼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丰富学前教育内容的同时,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促进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学生进入义务教育前的教育阶段,对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正确态度、情感等都具有积极的打基础作用。学前儿童身体、心智尚未发展健全,因此学前教育要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具有生动性、情境性的课程,提高幼儿学习兴趣。而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很多幼儿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相融合,能有效提升学前教学的情境性,激发幼儿民族认同感,在接受传统教育熏陶的过程中全面发展身体、认知、情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十分必要,学前教育者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2.1拓展传统文化知识
学前儿童是指4-6岁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这个阶段儿童记忆力惊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深刻记忆。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提升学前教育的生动性,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为今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奠定基础,有利于拓展传统文化知识。
2.2塑造优秀品德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众多的美好品德,也体现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而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利用这些思想品德教育元素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养成,让幼儿明白尊老爱幼、善良、团结等美好品质的意义,从而为幼儿立下标杆,指导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怎们做才是正确的。
2.3养成良好行为规范
我国一些优秀的文化经典中包含了引导人们做正确行为的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将这些传统文化经典融入学前教育,让幼儿学习这些文化经典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在完成一件事时要采取怎样的行动,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2]。
2.4构建正确价值观
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基础期,但由于其身心发育不完善,因此需要周围因素影响,让幼儿明白什么是错、什么是对。而对学前儿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则能帮助其大概认识到事物的是非曲直,从而促进幼儿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3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3.1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大量的适合学前教育的资源,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发其中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展经典诵读课程,让幼儿参与系统的经典诵读活动,从而在小时候就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积累下丰厚的文化沉淀,之后通过深入学习,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领悟。学前儿童理解能力较低,但记忆力,诵读能力较强,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可以融入传统蒙学经典教育,通过诵读郎朗上口、节奏明快的蒙学经典作品,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虽然幼儿在学前阶段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理解诵读内容,但已经打下基础,随着幼儿领悟理解能力的不断增强,幼儿能逐渐将其内化吸收,有效理解这些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中,通过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其中的励志故事、育人名言等启迪幼儿,有机融合文化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边诵读,边联想,提升幼儿文化素养和智力水[3]平。
3.2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学前教育
传统节日是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传统文化内容,由于节日的各种庆贺活动,使得幼儿有着不同一般的“过节”情节。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一些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将传统节日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让幼儿对传统节日具有更深刻的了解[4]。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每个节日都包含了一定传统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寓意,如清明节,祭奠、怀念先人,中秋节,思乡、团圆等,并且每个节日都会有一些相关的文化故事、经典、传统文化活动,如中秋赏月、吃月饼,端午划龙舟、吃粽子等,这些都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因此幼儿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幼儿充分认识到与节日相关的民俗习惯和礼仪规范,提升幼儿传统文化素养。此外,幼儿园也应将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课程资源设计工作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教师应在每个节日中开展相关的节庆活动,介绍相关传统节日的文化内容,丰富幼儿情感[5]。例如:在元宵节前,幼儿园可以准备一些元宵灯会活动,采用灯笼装扮幼儿园环境,凸显节日气氛,并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如猜灯谜、放花灯,实现学前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营造欢乐的氛围,让幼儿对元宵节传统文化活动产生更深刻认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3结合传统民间游戏开展学前教育
幼儿活泼好动,喜爱游戏,在其成长过程中游戏是其体验快乐、认知世界重要方式,对其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在游戏中,幼儿能更好学习知识,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分享,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在学前教育中,要重视游戏的融入,通过开发和利用传统民间游戏资源,丰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让幼儿参与到民间游戏中,激发幼儿表演欲望,促使幼儿在游戏合作中学习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6]。幼儿教师应结合学前教育内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参与的传统民间游戏,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对传统民间游戏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让幼儿受到感染和启发,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作用[7]。
3.4应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
幼儿还处于形象思维层次,对具体、生动地事物有更深刻的感悟。因此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重视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丰富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幼儿教育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能给予幼儿多方面的信息刺激,通过播放古典歌曲、戏曲,童话版插图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刺激幼儿感官,使幼儿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8]。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方面的文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配上符合相关意境的音乐,漂亮的插图,通过丰富画面、悦耳声音刺激幼儿视听觉感官,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从多角度感受传统文化艺术魅力,使得幼儿能有效学习传统文化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播[9]。
4结语
总之,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并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育人资源,有效开展学前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教师应重视利用数字化手段,并开展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活动,结合传统民间游戏、传统节日开展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魏小敏. 学前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 好家长,2018,12(4):101-102.
[2] 李宇航,赵红姬. 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回顾与思考[J]. 内江科技,2017,38(7):82-83.
[3] 方方. 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对策[J]. 教师,2017,12(33):66-67.
[4] 吕娟. 探讨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途径——以广西陆川民间文化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2017,10(14):121-122.
[5] 张玉暖. 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究[J]. 福建茶叶,2017,39(5):176-177.
[6] 栾英莉[1.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探索——以东北育才幼儿学园为例[J]. 创新人才教育,2017,14(4):122-123.
[7] 李金秀. 尋求破解传统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金钥匙”[J]. 好家长,2016,10(16):144-145.
[8] 娄小韵,郭文. 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意义研究[J]. 福建茶叶,2018,15(1):351-352.
[9] 杨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 人文天下,2015,11(2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