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几年,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质疑”教学方法,首先,真正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做到“知己知彼”;其次,通过民主教学,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再次,教学内容问题化,培养学生质疑;最后,运用多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质疑。
关键词: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 质疑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70-01
质疑,即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教学生质疑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说明什么?),教师提出质疑要求(质疑——思索——释疑),以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我国科学家周光召说过“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疑”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因此,我们不能再把历史教学仅仅的停留于口头,或者局限于形式,而应该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去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质疑”的过程中学习历史,这不但是历史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倡和鼓励学生质疑呢?
首先,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做到“知己知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觉得初中学生往往会对以下几方面产生疑惑:①艺术和历史的形象差异。比如:初中生在电视、小说里看到的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三国演义》、《杨家将》、《隋唐演义》等。它们都在描述一段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段故事,然而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不免艺术加工,虚构出一个个历史人物,他(她)们性格鲜明,为整个小说增添了光彩,然而真实的历史中,他(她)们却并不曾存在,但我们可以在浩瀚的历史人物中找到他(她)们原型。②以古律今的迷惑。初中学生常常以今人的思想和行动准则来度量古人。例如:学生对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等都迷惑不解。③教学内容中的矛盾。有些是因为教材前后交代不清产生矛盾。如世界古代史上提到“古巴比伦王国于公元前1595年被外族所灭”,后又提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这里的“巴比伦”被灭了又灭,学生就会有疑惑。有些是因为教材难度太高产生矛盾。教师应从学生的疑惑点出发,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心应手,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充分为学生设疑解惑。
其次,教师通过民主教学,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时,才能很好地发挥创造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要有意创设一个个暗藏玄机的问题情景,刺激学生好奇心的膨胀,奇而生疑,产生问题。因此,教师不能为考试而教学,学生不能为考试而学习。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课堂上要让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
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幼稚的、甚至有些荒谬,但这是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提出来得,想了解的,想探究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些想法,表扬学生勇于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作出解答。也有的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时教师要鼓励这种“求异思维”,转变观念,要将自己和学生置于相同的学习者的位置,和他们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我们也知道,有些历史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标准答案。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被文人墨客所赞的诸葛亮好比是智慧的化身。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一说,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足之处:①用人上的失误;②事无大小,亲自过问;③对于人才的限制;○4用兵上的失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我们只有把课堂还给了我们的学生,才可能让学生们在历史课堂上充分而又健康的展露自己的风采。对答得好,有创见的学生加以鼓励。对回答不出、答得不好或有错误的学生不能讽刺挖苦,不能中途打断其发言。教师应用灵活的语言、亲切的态度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才敢于主动回答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第三,教学内容问题化,培养学生质疑。
教学过程中的质疑问难,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如把教室比作舞台,那么这舞台上的主角就是学生,教师则是导演。要想演好这场戏,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师生紧密配合,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为学生“铺路架桥”,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教师应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疑引思,善问善诱,多创设一些悬念,多设置一些障碍,多营造一些氛围,多激发一些兴趣,让学生在频繁的思考和想象中体味“发现的喜悦”和“创造的喜悦”,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
最后,运用多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质疑。
其一,创设悬念教学。创设悬念,恰当质疑,会激发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①创设悬念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头进行,通过提出有趣味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的兴趣②创设悬念可以在一节课的途中和课的结尾进行,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其二、创设动态教学。运用视频(电影、录像、幻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特定情境,给学生以生动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如讲《南京大屠杀》时,可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段;讲“台儿庄战役”时可借助录像《血战台儿庄》片段,通过这些手段创设的动态情境。用生动的动画和真实的视频,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三、创设比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用的较多的是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如讲授明治维新时,以日本大力向西方学习为思维契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思考:①日本向西方学习哪些具体内容?②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什么不同?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⑤时至今日,日本的电子科技工业世界领先,其原因可追溯到明治时代“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开始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造就一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是一种精湛的教学艺术,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 质疑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70-01
质疑,即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教学生质疑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说明什么?),教师提出质疑要求(质疑——思索——释疑),以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我国科学家周光召说过“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疑”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因此,我们不能再把历史教学仅仅的停留于口头,或者局限于形式,而应该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去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质疑”的过程中学习历史,这不但是历史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倡和鼓励学生质疑呢?
首先,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做到“知己知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觉得初中学生往往会对以下几方面产生疑惑:①艺术和历史的形象差异。比如:初中生在电视、小说里看到的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三国演义》、《杨家将》、《隋唐演义》等。它们都在描述一段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段故事,然而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不免艺术加工,虚构出一个个历史人物,他(她)们性格鲜明,为整个小说增添了光彩,然而真实的历史中,他(她)们却并不曾存在,但我们可以在浩瀚的历史人物中找到他(她)们原型。②以古律今的迷惑。初中学生常常以今人的思想和行动准则来度量古人。例如:学生对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等都迷惑不解。③教学内容中的矛盾。有些是因为教材前后交代不清产生矛盾。如世界古代史上提到“古巴比伦王国于公元前1595年被外族所灭”,后又提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这里的“巴比伦”被灭了又灭,学生就会有疑惑。有些是因为教材难度太高产生矛盾。教师应从学生的疑惑点出发,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心应手,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充分为学生设疑解惑。
其次,教师通过民主教学,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时,才能很好地发挥创造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要有意创设一个个暗藏玄机的问题情景,刺激学生好奇心的膨胀,奇而生疑,产生问题。因此,教师不能为考试而教学,学生不能为考试而学习。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课堂上要让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
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幼稚的、甚至有些荒谬,但这是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提出来得,想了解的,想探究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些想法,表扬学生勇于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作出解答。也有的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时教师要鼓励这种“求异思维”,转变观念,要将自己和学生置于相同的学习者的位置,和他们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我们也知道,有些历史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标准答案。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被文人墨客所赞的诸葛亮好比是智慧的化身。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一说,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足之处:①用人上的失误;②事无大小,亲自过问;③对于人才的限制;○4用兵上的失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我们只有把课堂还给了我们的学生,才可能让学生们在历史课堂上充分而又健康的展露自己的风采。对答得好,有创见的学生加以鼓励。对回答不出、答得不好或有错误的学生不能讽刺挖苦,不能中途打断其发言。教师应用灵活的语言、亲切的态度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才敢于主动回答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第三,教学内容问题化,培养学生质疑。
教学过程中的质疑问难,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如把教室比作舞台,那么这舞台上的主角就是学生,教师则是导演。要想演好这场戏,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师生紧密配合,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为学生“铺路架桥”,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教师应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疑引思,善问善诱,多创设一些悬念,多设置一些障碍,多营造一些氛围,多激发一些兴趣,让学生在频繁的思考和想象中体味“发现的喜悦”和“创造的喜悦”,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
最后,运用多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质疑。
其一,创设悬念教学。创设悬念,恰当质疑,会激发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①创设悬念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头进行,通过提出有趣味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的兴趣②创设悬念可以在一节课的途中和课的结尾进行,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其二、创设动态教学。运用视频(电影、录像、幻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特定情境,给学生以生动的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如讲《南京大屠杀》时,可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段;讲“台儿庄战役”时可借助录像《血战台儿庄》片段,通过这些手段创设的动态情境。用生动的动画和真实的视频,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三、创设比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用的较多的是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如讲授明治维新时,以日本大力向西方学习为思维契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思考:①日本向西方学习哪些具体内容?②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什么不同?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⑤时至今日,日本的电子科技工业世界领先,其原因可追溯到明治时代“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开始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造就一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是一种精湛的教学艺术,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