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抓好管理。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不同层次的,有一般性应付式的松散管理,有科学性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有效管理;提高质量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Long Jian
【Abstract】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he key is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Management is a science and an art. Management is a different level, there would be general to deal with the loose managemen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Key words】Effectiv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抓好管理。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不同层次的,有一般性应付式的松散管理,有科学性的有效管理。有效性的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如何有效管理呢?
1领导率先垂范
俗话说,门对门,户对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动倍受师生及家长关注,干部应牢固树立质量兴校意识、服务意识、心理换位意识,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用在抓教育和教学研究上。分工时不要挑肥拣瘦,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多和教师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心声,掌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主动权。这方面,我校班子成员都做得很好,我也深有體会。为了强化教学管理,实施有效备课,本期开学第一天,我在教师会上提醒大家随时监督我,看我每节课上是否带了教案,带的教案是否是“自板”,在公开课教学中,坚持每期主动执教一堂,甚至与教师—道抓阄上示范课。考核评估,领导与教师平等对待,—视同仁,我校本期制定了学校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教职工等各个层面的考核评估细则,对号入座,各司其职,各行其责,实现责、权、利三者统一。我想,只有这样做,才能凝聚人心,增强说服力。
2制度逗硬执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人多事繁,必须要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方案。在制定有关制度时要经过充考虑,充分发扬民主,一般经过行政商议—教代会讨论——教师征询——行政复议——试行——修订——正式实施几个环节,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更趋合理,执行起来才比较顺利,显得心服口服,制度不在多,关键在实,在于坚持不懈执行,当然在执行中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原则上刚柔相济,活而不乱。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特殊公民”存在。我也经常在观察,在思考,当领导的如果不怕得罪人,结果只会得罪少数入,个别人,还利于推动工作;如果怕得罪人,反而会得罪多数人,甚至整个单位的人,造成单位内部攀比,这就是我眼中的辩证法。正因为我校上期末考核,再加之,本期初重申了各项工作制度,本期调2人,还有一人先调出后又调回,工作调整,入学报告等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没有出现扯皮现象。
3教学过程管理和评估实用有效
过去几年,从县到校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科目,轻考查科目,重出口质量,轻修业年级,一考定分晓,—肥遮百丑。近年来,避轻就重的现象有所改观,但不彻底。比如:考查学科往往是教师自行组织考查;教师教了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则只以考试科目成绩进行考核。未交考试学科者,领导图省事,得平均数的80%~100%,学区每学年或每期不一定对初一二年级统考,若不统一考试量化,各校教师束缚为井底之蛙,县里对科学这门重要学科就很不重视,更不用说其他考查学科,连续几学期连科学成绩就不要求上报,甚至上期末上面公开叫学校不考试科学这门学科,但我们很多学校,包括我校“不听话”,认为既然试卷发下来了,还是组织考试吧,搞得教师和考生又冷又饿。特别是去年的期末考试害苦了各位校长和负责考务的人员,不知决策者们是否知道基层学校的苦衷。凡此种种,学校和教师怎么不会围绕上级的指挥棒转呢?像我们普新学校,近几年均获县级综合评估好评,又处铜松之大门,与大兴相邻,为求立身之木,有时真是无所适从。我觉得,应当大张旗鼓地推行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树立育人的新观念,让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应首先明确岗位职责,重视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考核评估项目全面而不走过场。考查科目平时与考试科目同等对待,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水平检测,不能放任自流,得过目过。要求教师在教学“六认真”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着重谈谈教师有效备课和有效听课的管理。
关于备课。首先应克服四个误区;即(1)备课形式主义,认为是为领导备,是为了应付检查;(2)备课变成了“教案的克隆”,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3)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名”;(4)备课成了网络资源‘拼盘’,从网上直接下载与自然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推行拿来主义,认为既好又轻忪。其次要求教师有效备课,适当超前一周备课。做到:
(1)吃透教材,期初(有条件者在假期)认真通读教材和参与书至少两遍,把握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体系,明确重难点,拟好教学工作计划,在头脑中建立整套教材的印象,审查好课的前提基础。
(2)备透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把学生的经验,视野怍为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活动,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的教学活动。
(3)写教学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关于听课。要求教师坚决克服走过场突击听课,以达到规定时数和质量要求。学校规定,校内听评课,中层以上领导每期不低于20节,中心校教师每期期不低于10节,村小教师每学期不低于5节,同时,为了保证真实性和有效性,实行由执教师听课班级班长双方签字方为有效,学校还要抽查其真伪性,以打假。
我想在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今天,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这项系统工程,有了领导率先垂范作前提,制度认真落实为保障,过程管理扎实细致为载体,全面实施有效管理、教学质量一定会稳步提高。
【关键词】有效管理;提高质量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Long Jian
【Abstract】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he key is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Management is a science and an art. Management is a different level, there would be general to deal with the loose managemen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Key words】Effectiv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是抓好管理。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不同层次的,有一般性应付式的松散管理,有科学性的有效管理。有效性的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如何有效管理呢?
1领导率先垂范
俗话说,门对门,户对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动倍受师生及家长关注,干部应牢固树立质量兴校意识、服务意识、心理换位意识,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用在抓教育和教学研究上。分工时不要挑肥拣瘦,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多和教师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心声,掌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主动权。这方面,我校班子成员都做得很好,我也深有體会。为了强化教学管理,实施有效备课,本期开学第一天,我在教师会上提醒大家随时监督我,看我每节课上是否带了教案,带的教案是否是“自板”,在公开课教学中,坚持每期主动执教一堂,甚至与教师—道抓阄上示范课。考核评估,领导与教师平等对待,—视同仁,我校本期制定了学校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教职工等各个层面的考核评估细则,对号入座,各司其职,各行其责,实现责、权、利三者统一。我想,只有这样做,才能凝聚人心,增强说服力。
2制度逗硬执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人多事繁,必须要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方案。在制定有关制度时要经过充考虑,充分发扬民主,一般经过行政商议—教代会讨论——教师征询——行政复议——试行——修订——正式实施几个环节,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更趋合理,执行起来才比较顺利,显得心服口服,制度不在多,关键在实,在于坚持不懈执行,当然在执行中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原则上刚柔相济,活而不乱。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特殊公民”存在。我也经常在观察,在思考,当领导的如果不怕得罪人,结果只会得罪少数入,个别人,还利于推动工作;如果怕得罪人,反而会得罪多数人,甚至整个单位的人,造成单位内部攀比,这就是我眼中的辩证法。正因为我校上期末考核,再加之,本期初重申了各项工作制度,本期调2人,还有一人先调出后又调回,工作调整,入学报告等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没有出现扯皮现象。
3教学过程管理和评估实用有效
过去几年,从县到校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科目,轻考查科目,重出口质量,轻修业年级,一考定分晓,—肥遮百丑。近年来,避轻就重的现象有所改观,但不彻底。比如:考查学科往往是教师自行组织考查;教师教了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则只以考试科目成绩进行考核。未交考试学科者,领导图省事,得平均数的80%~100%,学区每学年或每期不一定对初一二年级统考,若不统一考试量化,各校教师束缚为井底之蛙,县里对科学这门重要学科就很不重视,更不用说其他考查学科,连续几学期连科学成绩就不要求上报,甚至上期末上面公开叫学校不考试科学这门学科,但我们很多学校,包括我校“不听话”,认为既然试卷发下来了,还是组织考试吧,搞得教师和考生又冷又饿。特别是去年的期末考试害苦了各位校长和负责考务的人员,不知决策者们是否知道基层学校的苦衷。凡此种种,学校和教师怎么不会围绕上级的指挥棒转呢?像我们普新学校,近几年均获县级综合评估好评,又处铜松之大门,与大兴相邻,为求立身之木,有时真是无所适从。我觉得,应当大张旗鼓地推行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树立育人的新观念,让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应首先明确岗位职责,重视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考核评估项目全面而不走过场。考查科目平时与考试科目同等对待,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水平检测,不能放任自流,得过目过。要求教师在教学“六认真”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着重谈谈教师有效备课和有效听课的管理。
关于备课。首先应克服四个误区;即(1)备课形式主义,认为是为领导备,是为了应付检查;(2)备课变成了“教案的克隆”,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3)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名”;(4)备课成了网络资源‘拼盘’,从网上直接下载与自然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推行拿来主义,认为既好又轻忪。其次要求教师有效备课,适当超前一周备课。做到:
(1)吃透教材,期初(有条件者在假期)认真通读教材和参与书至少两遍,把握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体系,明确重难点,拟好教学工作计划,在头脑中建立整套教材的印象,审查好课的前提基础。
(2)备透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把学生的经验,视野怍为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活动,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的教学活动。
(3)写教学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关于听课。要求教师坚决克服走过场突击听课,以达到规定时数和质量要求。学校规定,校内听评课,中层以上领导每期不低于20节,中心校教师每期期不低于10节,村小教师每学期不低于5节,同时,为了保证真实性和有效性,实行由执教师听课班级班长双方签字方为有效,学校还要抽查其真伪性,以打假。
我想在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今天,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这项系统工程,有了领导率先垂范作前提,制度认真落实为保障,过程管理扎实细致为载体,全面实施有效管理、教学质量一定会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