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收获的关键。我国知名学者曾经说过:“学习最难能可贵的便是对所看到的现象产生疑问,小的疑问有小进步,大的疑问有大进步,能够常常质疑者,同样也有觉悟的能力。每次领悟,自身学问都会有所长进。”由此可见,“疑”在日常学习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围绕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解疑能力进行浅显探究,希望能为各位同仁获取教学灵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 培养 学生质疑 能力
前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高中历史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同进行探索,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自主解疑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一、常设机会学生自行阅读,排除浅层疑问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问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这种问题不但数量多,而且涉及内容较为广泛,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教学内对学生一一进行解答。除此之外,这种过于浅显的问题复发率较高,即便今天教师详细讲解,学生明天学习新的知识时还会遇到类似问题。对于这种过于浅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读懂教材,对整个历史知识框架没有熟悉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设新课之前,应为学生创作阅读教材的机会,让学生通读两遍以上的课文内容。也就是说,学生第一遍阅读历史教材内容属于范读,了解文章大意,其所要阅读的内容有导语、正文、历史教材中的插图等。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初次阅读时寻找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鸦片战争的人物以及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既能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摸清鸦片战争的历史脉络,就不会在听讲时记下教材中已有的笔记内容。学生在第二遍阅读时就要精读,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品读,借助初次阅读时掌握的文章框架信息,了解整个鸦片战争的事件过程,并借助教学资料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学生只有熟读教材才能减少浅层问题,许多问题都在反复阅读中迎刃而解。
二、巧设情境学生自主分析,解决深层疑问
在上述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深层次疑问,就要需要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巧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解疑线索。因为这种深层次的疑问不但包含较为广泛的知识面,还要有较高的归纳总结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利用网络数据资源查找有关详细的历史资料,最大限度的还原当时历史事件原貌,借助语言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史料层层分析探究,从而解开历史学习中遇到的疑惑。例如:在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许多学生都对元朝时期的行省怎样“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產生疑惑,不明白当时元朝历史时期的人是怎样进行调整的。针对这个难题,笔者并没有直接为学生答疑解惑,而是让学生对权利分配方法进行思考,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一致认中央政府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同时还要赋予地方一定的权利。待学生缕清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关系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营造氛围学生自由交流,消除知识疑问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知这一点,尤其是有些学生提出一些知识性问题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学会运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为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讨论氛围,积极鼓励沉默寡言的学生进行发言,以此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并对学生讨论中持有的独特见解予以赞赏。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虽然思想异常活跃,但有时看待问题过于片面,这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纠正。例如:学生在辩论“古代中西方经济发展”时,很多学生在讨论时将现代西方经济的发展归功于古代,并对我国古代经济的繁荣昌盛予以抨击否认。面对学生这种认知偏差,教师应一一列举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领先于世界事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转变学生西方月亮比中国圆的错误观点。
四、预设留白学生自发感悟,化解情感疑问
高中历史学科不单单是一门专业知识,还是一种人文情感。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产生的情感疑问予以有效化解,并在课堂教学做好情感铺垫,为学生预设留白,使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与感悟。让学生用心感悟历史,并能以史为鉴。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以历史人物为学习榜样,陶冶学生情操,从而感受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例如:在讲述台湾问题时,学生询问武力解决香港暴乱问题是否是最佳选择。笔者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这个问题,而为学生讲述伊拉克战争的故事,伊拉让学生对战争进行反思,明白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留白”是一门艺术,学生用心感悟,很多时候要比教师孜孜不倦的讲解更有成效。
结语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解疑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通过自行阅读、自主分析、自由交流以及自发感悟等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排除浅显疑问,解决深层疑问,消除知识疑问,化解情感疑问,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 培养 学生质疑 能力
前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高中历史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同进行探索,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自主解疑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一、常设机会学生自行阅读,排除浅层疑问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问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这种问题不但数量多,而且涉及内容较为广泛,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教学内对学生一一进行解答。除此之外,这种过于浅显的问题复发率较高,即便今天教师详细讲解,学生明天学习新的知识时还会遇到类似问题。对于这种过于浅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读懂教材,对整个历史知识框架没有熟悉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设新课之前,应为学生创作阅读教材的机会,让学生通读两遍以上的课文内容。也就是说,学生第一遍阅读历史教材内容属于范读,了解文章大意,其所要阅读的内容有导语、正文、历史教材中的插图等。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初次阅读时寻找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鸦片战争的人物以及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既能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摸清鸦片战争的历史脉络,就不会在听讲时记下教材中已有的笔记内容。学生在第二遍阅读时就要精读,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品读,借助初次阅读时掌握的文章框架信息,了解整个鸦片战争的事件过程,并借助教学资料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学生只有熟读教材才能减少浅层问题,许多问题都在反复阅读中迎刃而解。
二、巧设情境学生自主分析,解决深层疑问
在上述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深层次疑问,就要需要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巧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解疑线索。因为这种深层次的疑问不但包含较为广泛的知识面,还要有较高的归纳总结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利用网络数据资源查找有关详细的历史资料,最大限度的还原当时历史事件原貌,借助语言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史料层层分析探究,从而解开历史学习中遇到的疑惑。例如:在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许多学生都对元朝时期的行省怎样“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產生疑惑,不明白当时元朝历史时期的人是怎样进行调整的。针对这个难题,笔者并没有直接为学生答疑解惑,而是让学生对权利分配方法进行思考,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一致认中央政府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同时还要赋予地方一定的权利。待学生缕清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关系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营造氛围学生自由交流,消除知识疑问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知这一点,尤其是有些学生提出一些知识性问题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学会运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为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讨论氛围,积极鼓励沉默寡言的学生进行发言,以此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并对学生讨论中持有的独特见解予以赞赏。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虽然思想异常活跃,但有时看待问题过于片面,这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纠正。例如:学生在辩论“古代中西方经济发展”时,很多学生在讨论时将现代西方经济的发展归功于古代,并对我国古代经济的繁荣昌盛予以抨击否认。面对学生这种认知偏差,教师应一一列举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领先于世界事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转变学生西方月亮比中国圆的错误观点。
四、预设留白学生自发感悟,化解情感疑问
高中历史学科不单单是一门专业知识,还是一种人文情感。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产生的情感疑问予以有效化解,并在课堂教学做好情感铺垫,为学生预设留白,使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与感悟。让学生用心感悟历史,并能以史为鉴。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以历史人物为学习榜样,陶冶学生情操,从而感受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例如:在讲述台湾问题时,学生询问武力解决香港暴乱问题是否是最佳选择。笔者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这个问题,而为学生讲述伊拉克战争的故事,伊拉让学生对战争进行反思,明白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留白”是一门艺术,学生用心感悟,很多时候要比教师孜孜不倦的讲解更有成效。
结语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解疑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通过自行阅读、自主分析、自由交流以及自发感悟等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排除浅显疑问,解决深层疑问,消除知识疑问,化解情感疑问,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