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气象灾害众多,已经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尤其是重大气象灾害,波及范围广,人民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难以保障。构建和完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科学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灾害,全面提升重大灾害应急能力,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本篇文章从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主要问题,针对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提出改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引言:
我國气象灾害多,已经成为主要自然灾害形式,重大气象灾害近年来发生概率大,经常引发群死群伤,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了社会发展。故而,重大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是头等大事,只有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气象灾害的类型,制定应急处理方案,不仅能提前管控气象灾害,还能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效能,避免采取处置方式不当,无法及时有效降低重大气象灾害危害性,导致人民群众失去生命,财产得不到保护。
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不完善,不足之处比较多,如果不能找出问题进行改进,预防和控制重大气象灾害能力被削弱,不利于和谐稳定社会构建。
1、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起步晚,组织机构的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着设备不齐全,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影响了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极为关键,通常情况下应急管理机构设立在气象局,一般都是在省气象局,应急管理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基本上都是借调或者兼职人员,对于气象灾害应急处理认识不够全面和系统,工作效能低,致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达不到预期成效。有些是地市也设有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不过存在着职责划分不明确,管理效率低的问题,难以有效的预防气象灾害,在处置上具有不够及时的问题。从目前情况上,体制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清晰,无法有效的协调所有人员,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效率差。
2、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
重大气象灾害危害性极其大,涉及人民群众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建立预警系统是防范气象危害的有效手段,也就提高气象灾害反应处置能力的途径。目前,通过气象监测系统就能掌握重大气象灾害动态,然后发布预警信号,提前向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区域内群众发布消息,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做好防范措施,政府部门及时的转移群众,减少由于气象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保护群众财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就需要运用好气象监测信息,但是现在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气象监测系统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却没有达到良好的预警效果, 只有是因为忽视预警系统作用,主要精力放在了气象灾害处理上。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当以防范灾害为主,在此基础上安排和部署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由于现在这个意识还不强,应急管理预防措施不到位,具有相关部门和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防控灾害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延误气象灾害防控时机。
3、应急保障能力比较弱
近十年来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应急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综合气象监测系统,对气象灾害进行分类,有针对性评价灾害的影响,根据气象灾害特点制定应急管理方案,才能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但是,现在依然存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不顺畅,人民群众不能及时掌握气象灾害动态,防灾害的反应不灵敏,往往会错过最好的防灾时机,导致气象灾害预防效果不理想。此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物资准备工作不到位,人员无法得到保障,整个应急管理系统机动性比较弱,人员、物资、信息调配跟不上。
二、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有效措施
应急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学科,主要针对的是突发事件,而且会危害公共安全。实际管理过程中,根据公共事件的性质,有针对性采取处理措施,更加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避免事态扩大,最大程度降低危害以及损失。
1、完善应急处理流程
重大灾害具有突发性特点,应急管理不能局限于眼前,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质量,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奠定良好基础。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更新观念,居安思危,充分了解自然规律,根据气象系统监测到的相关信息,预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制定科学应急管理预案,协调好各个部门,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防灾与减灾的能力。
2、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依赖于气象信息,比如台风、冰雹、泥石流、地震等信息,而这些气象信息获得依靠的是气象监测系统。现代气象监测已经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所以各级气象监测系统需要做好数字化气象探测系统建设,同时确保信息实时传输。区域气象监测系统与国家气象局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信息的无障碍传输,交换掌握的气象信息,将这些信息发布到气象服务信息平台上,数以万计用户掌握气象状况,指导群众预防气象灾害,有助于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协同指挥能力增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真正发挥效能,与城市管理融合起来,管理人员随时登陆气象平台,获取气象信息,掌握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然后在第一时间公布。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服务范围要广,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比如广播、电视、自媒体、手机客户端、互联网、城市电子显示屏等,实现动态化和全方位渗透,确保人民群众及时获取气象灾害信息,指导其进行灾害预防。此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效性要强,需要保证在20分钟之内传到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人流密集地方,根据情况判断启动几级应急方案,做好气象灾害应急保障工作。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服务系统朝着一体化发展,早期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应急处理等协调统一起来,达到良好的气象灾害预防效果,提升灾害处置水平,达到预防为主,预防处置相结合的目的。
3、建立专业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队伍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做好制度建设,保证每个岗位都有人,划分清楚职责,避免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出现问题推卸责任,促使所有人员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理能力。气象部门、灾害应急组织机构、防灾减灾部门等建立沟通渠道,提高灾害应急处置反应力,强化与社会力量的合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大气象灾害具有突发性特点,而且存在严重社会危害性,因此在重大气象灾害防控中引入应急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目前,重大气象灾害必须做好应急管理,通过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系统,了解和掌握气象动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防灾救灾工作,全面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能力,促进经济、自然、人类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刘宣, 闫默茹, 庄富娟, etal.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35).
[2]黄雁飞.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7.
[3]彭云峰. 我国气象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4]宋国云, 赵威, 董平, et al.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8(1):106-107.
关键词: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引言:
我國气象灾害多,已经成为主要自然灾害形式,重大气象灾害近年来发生概率大,经常引发群死群伤,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了社会发展。故而,重大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是头等大事,只有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气象灾害的类型,制定应急处理方案,不仅能提前管控气象灾害,还能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效能,避免采取处置方式不当,无法及时有效降低重大气象灾害危害性,导致人民群众失去生命,财产得不到保护。
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不完善,不足之处比较多,如果不能找出问题进行改进,预防和控制重大气象灾害能力被削弱,不利于和谐稳定社会构建。
1、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起步晚,组织机构的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着设备不齐全,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影响了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极为关键,通常情况下应急管理机构设立在气象局,一般都是在省气象局,应急管理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基本上都是借调或者兼职人员,对于气象灾害应急处理认识不够全面和系统,工作效能低,致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达不到预期成效。有些是地市也设有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不过存在着职责划分不明确,管理效率低的问题,难以有效的预防气象灾害,在处置上具有不够及时的问题。从目前情况上,体制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清晰,无法有效的协调所有人员,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效率差。
2、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
重大气象灾害危害性极其大,涉及人民群众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建立预警系统是防范气象危害的有效手段,也就提高气象灾害反应处置能力的途径。目前,通过气象监测系统就能掌握重大气象灾害动态,然后发布预警信号,提前向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区域内群众发布消息,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做好防范措施,政府部门及时的转移群众,减少由于气象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保护群众财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就需要运用好气象监测信息,但是现在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气象监测系统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却没有达到良好的预警效果, 只有是因为忽视预警系统作用,主要精力放在了气象灾害处理上。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当以防范灾害为主,在此基础上安排和部署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由于现在这个意识还不强,应急管理预防措施不到位,具有相关部门和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防控灾害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延误气象灾害防控时机。
3、应急保障能力比较弱
近十年来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应急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综合气象监测系统,对气象灾害进行分类,有针对性评价灾害的影响,根据气象灾害特点制定应急管理方案,才能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但是,现在依然存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不顺畅,人民群众不能及时掌握气象灾害动态,防灾害的反应不灵敏,往往会错过最好的防灾时机,导致气象灾害预防效果不理想。此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物资准备工作不到位,人员无法得到保障,整个应急管理系统机动性比较弱,人员、物资、信息调配跟不上。
二、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有效措施
应急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学科,主要针对的是突发事件,而且会危害公共安全。实际管理过程中,根据公共事件的性质,有针对性采取处理措施,更加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避免事态扩大,最大程度降低危害以及损失。
1、完善应急处理流程
重大灾害具有突发性特点,应急管理不能局限于眼前,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质量,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奠定良好基础。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更新观念,居安思危,充分了解自然规律,根据气象系统监测到的相关信息,预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制定科学应急管理预案,协调好各个部门,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防灾与减灾的能力。
2、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依赖于气象信息,比如台风、冰雹、泥石流、地震等信息,而这些气象信息获得依靠的是气象监测系统。现代气象监测已经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所以各级气象监测系统需要做好数字化气象探测系统建设,同时确保信息实时传输。区域气象监测系统与国家气象局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信息的无障碍传输,交换掌握的气象信息,将这些信息发布到气象服务信息平台上,数以万计用户掌握气象状况,指导群众预防气象灾害,有助于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协同指挥能力增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真正发挥效能,与城市管理融合起来,管理人员随时登陆气象平台,获取气象信息,掌握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然后在第一时间公布。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服务范围要广,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比如广播、电视、自媒体、手机客户端、互联网、城市电子显示屏等,实现动态化和全方位渗透,确保人民群众及时获取气象灾害信息,指导其进行灾害预防。此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效性要强,需要保证在20分钟之内传到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人流密集地方,根据情况判断启动几级应急方案,做好气象灾害应急保障工作。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服务系统朝着一体化发展,早期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应急处理等协调统一起来,达到良好的气象灾害预防效果,提升灾害处置水平,达到预防为主,预防处置相结合的目的。
3、建立专业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队伍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做好制度建设,保证每个岗位都有人,划分清楚职责,避免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出现问题推卸责任,促使所有人员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理能力。气象部门、灾害应急组织机构、防灾减灾部门等建立沟通渠道,提高灾害应急处置反应力,强化与社会力量的合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大气象灾害具有突发性特点,而且存在严重社会危害性,因此在重大气象灾害防控中引入应急管理是很有必要的。目前,重大气象灾害必须做好应急管理,通过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系统,了解和掌握气象动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防灾救灾工作,全面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能力,促进经济、自然、人类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刘宣, 闫默茹, 庄富娟, etal.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35).
[2]黄雁飞.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7.
[3]彭云峰. 我国气象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4]宋国云, 赵威, 董平, et al. 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8(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