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已成为全国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共同重视和探讨的课题。学生作文能力,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学困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对写作失去自信心。针对这一客观现象,结合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学生实行作文分层教学,关注学困生,热爱学困生,消除学困生作文畏惧心理,对其多表扬鼓励,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是提高他们作文水平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热爱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动机研究》一书中讲到:一位和蔼可亲令人鼓舞能增强学生信心的教师,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关系。学困生尤其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心爱护。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人人尊重学困生的良好集体。动之以情,与学困生做好朋友,交流思想感情,使他们明白优秀生之所以能写出较好的作文,那是因为他们刻苦努力的结果。只要向他们那样认真勤奋,肯定也有能力写好作文。晓之以理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对他们寄予很大期望。教师的爱就像一直燃烧的火炬,点燃学困生树立信心,积极进取的思想火花。
二、化难为易,消除学困生作文畏惧心理
学生害怕作文,特别是学困生,一拿到作文题目,简直无从入手。这时教师必须为他们铺设好作文的各种台阶,使他们消除作文的畏惧心理。
1.指导具体化。对学困生应进行特殊的具体化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审题、立意、选材、安排、表达的方法,建立起作文的大致框架,使他们作文前感到“胸有成竹”。
2.先进代后进。优等生与学困生可以结成作文互帮对子,让优等生担当起小老师的职责,团结友爱,互帮互学。
3.与各科教学结合。语文教学要与数学、思品、自然、地理、音乐等各学科有机结合,在各学科的课堂上加强对学困生的口头表达、观察分析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困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4.与课外活动结合。教师组织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如:各种主题的大、中、小班队、大队活动,体育比赛,参观旅游等;语文教师也可以结合作文教学的需要,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有意识地让学困生担任活动的主要角色,使其在快乐的过程中,获取作文的感性材料,创造作文前的良好心境。这样的作文,学困生感到有内容可写,也有兴趣写。
5.与家庭教育结合。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利用家校、家长会、家访等各种形式向学困生的家长介绍作文教学的要求和孩子的作文情况,并提供一些作文辅导的具体方法。使他们成为学困生学习作文的第二个老师。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作文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6.激趣提升。为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的延伸,课余组织学生运用“先总后分”或“总分总”的方法,写一写《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校园一角》、《早操》等场景。提高学困生的作文水平,必须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个问题。写什么是内容问题,怎样写是形式问题,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内容决定形式,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从内容着手。如何从写作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是“玩中学,学中玩”。即指教师有意识组织学困生参加课间十分钟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和校内大扫除、植树、演讲、游戏等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指导如何观察同学们的神态、言语、动作,然后再启发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出来。在观察与表达中,教师应及时小结,多鼓励,少指责。二是电教媒体,呈现奇观,激发兴趣。到高年级时可将观察点从校内转到校外,观察的事物也从简单到复杂。如采集标本和数种,参观车站、码头等。由于我们身处农村,不能亲自去参观展览馆和重大建筑物、名胜古迹等。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搜集一些名胜古迹图片,制作多种课件,使这些从未亲身经历的山川、河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开阔学困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他们欢呼、跳跃,仿佛投入了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我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上,如在屏幕上看到水电站,指导学生注意“拦河坝”,观其外形,了解其长度、高度和作用。“人工湖”,看其湖面,了解其面积、作用等。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掌握按顺序或地点转变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表扬鼓励,让学困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当代教育有关学生动机研究表明:成功使学生可以享受到两种最美好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由于努力而产生的道德体验;一种是坚信自己能力的胜任感。同时,还科学地证明了如果把学生获得成功的具体原因归诸学生的能力等稳定因素。会导致学生更强烈的未来期望,激发起他们不断进取的信心。我们对学困生的作文教学,应充分利用“成功教育”这一手段,努力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1.改革评分方法,使学困生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作文低分,也是导致学困生丧失作文信心的一个原因。教师应合理地运用分数这一手段,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不同评分标准和批中带改,批后再改,不断加分的评分方法。学困生往往都能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他们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2.挖掘闪光点,让学困生有扬眉吐气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学困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片言只语,都要当众表扬鼓励。把他们放在和优等生同样突出的地位,要有一点“小题大做”的味道。还可以把学困生的进步之作张贴、刊登、播放或推荐投稿等,为他们创造“出人头地、扬眉吐气“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自豪感,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3.实行多层竞赛,建立充分奖励的制度。竞赛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然而,一般的竞赛往往为少数尖子所垄断,学困生无缘问津。但是只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安排,学困生也是能在竞赛中获胜的。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作文竞赛中,实行多层竞赛,充分奖励的制度,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占一定的比例,尽可能地多设一些鼓励之类的名额,为学困生获奖创造条件。赛后,举行专门的颁奖仪式,并组织班干部把喜报、奖状、奖品等送到学困生家长手里。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受。
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重视学困生作文信心的培养,使学困生从讨厌作文到喜欢作文,才能有效提高作文的能力和水平。
一、热爱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动机研究》一书中讲到:一位和蔼可亲令人鼓舞能增强学生信心的教师,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关系。学困生尤其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心爱护。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人人尊重学困生的良好集体。动之以情,与学困生做好朋友,交流思想感情,使他们明白优秀生之所以能写出较好的作文,那是因为他们刻苦努力的结果。只要向他们那样认真勤奋,肯定也有能力写好作文。晓之以理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对他们寄予很大期望。教师的爱就像一直燃烧的火炬,点燃学困生树立信心,积极进取的思想火花。
二、化难为易,消除学困生作文畏惧心理
学生害怕作文,特别是学困生,一拿到作文题目,简直无从入手。这时教师必须为他们铺设好作文的各种台阶,使他们消除作文的畏惧心理。
1.指导具体化。对学困生应进行特殊的具体化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审题、立意、选材、安排、表达的方法,建立起作文的大致框架,使他们作文前感到“胸有成竹”。
2.先进代后进。优等生与学困生可以结成作文互帮对子,让优等生担当起小老师的职责,团结友爱,互帮互学。
3.与各科教学结合。语文教学要与数学、思品、自然、地理、音乐等各学科有机结合,在各学科的课堂上加强对学困生的口头表达、观察分析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困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4.与课外活动结合。教师组织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如:各种主题的大、中、小班队、大队活动,体育比赛,参观旅游等;语文教师也可以结合作文教学的需要,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有意识地让学困生担任活动的主要角色,使其在快乐的过程中,获取作文的感性材料,创造作文前的良好心境。这样的作文,学困生感到有内容可写,也有兴趣写。
5.与家庭教育结合。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利用家校、家长会、家访等各种形式向学困生的家长介绍作文教学的要求和孩子的作文情况,并提供一些作文辅导的具体方法。使他们成为学困生学习作文的第二个老师。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作文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6.激趣提升。为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的延伸,课余组织学生运用“先总后分”或“总分总”的方法,写一写《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校园一角》、《早操》等场景。提高学困生的作文水平,必须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个问题。写什么是内容问题,怎样写是形式问题,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内容决定形式,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从内容着手。如何从写作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是“玩中学,学中玩”。即指教师有意识组织学困生参加课间十分钟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和校内大扫除、植树、演讲、游戏等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指导如何观察同学们的神态、言语、动作,然后再启发学生如何用文字表达出来。在观察与表达中,教师应及时小结,多鼓励,少指责。二是电教媒体,呈现奇观,激发兴趣。到高年级时可将观察点从校内转到校外,观察的事物也从简单到复杂。如采集标本和数种,参观车站、码头等。由于我们身处农村,不能亲自去参观展览馆和重大建筑物、名胜古迹等。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搜集一些名胜古迹图片,制作多种课件,使这些从未亲身经历的山川、河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开阔学困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他们欢呼、跳跃,仿佛投入了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我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上,如在屏幕上看到水电站,指导学生注意“拦河坝”,观其外形,了解其长度、高度和作用。“人工湖”,看其湖面,了解其面积、作用等。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掌握按顺序或地点转变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表扬鼓励,让学困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当代教育有关学生动机研究表明:成功使学生可以享受到两种最美好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由于努力而产生的道德体验;一种是坚信自己能力的胜任感。同时,还科学地证明了如果把学生获得成功的具体原因归诸学生的能力等稳定因素。会导致学生更强烈的未来期望,激发起他们不断进取的信心。我们对学困生的作文教学,应充分利用“成功教育”这一手段,努力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1.改革评分方法,使学困生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作文低分,也是导致学困生丧失作文信心的一个原因。教师应合理地运用分数这一手段,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不同评分标准和批中带改,批后再改,不断加分的评分方法。学困生往往都能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他们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2.挖掘闪光点,让学困生有扬眉吐气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学困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片言只语,都要当众表扬鼓励。把他们放在和优等生同样突出的地位,要有一点“小题大做”的味道。还可以把学困生的进步之作张贴、刊登、播放或推荐投稿等,为他们创造“出人头地、扬眉吐气“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自豪感,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3.实行多层竞赛,建立充分奖励的制度。竞赛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然而,一般的竞赛往往为少数尖子所垄断,学困生无缘问津。但是只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安排,学困生也是能在竞赛中获胜的。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作文竞赛中,实行多层竞赛,充分奖励的制度,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占一定的比例,尽可能地多设一些鼓励之类的名额,为学困生获奖创造条件。赛后,举行专门的颁奖仪式,并组织班干部把喜报、奖状、奖品等送到学困生家长手里。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受。
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重视学困生作文信心的培养,使学困生从讨厌作文到喜欢作文,才能有效提高作文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