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从“心”开始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后进生,老师们都“头疼”,费劲口舌,收效甚微。主要介绍了后进生的种类、成因及转化措施,希望对其他教师有所启示,使老师们借鉴我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后进生转化“爱心”后进生包括两种:一类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思维迟钝等智力因素出现的学习困难学生;一类为因环境影响、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产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我认为,要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就必须要正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针对其心理需要、人格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与后进生“谈心”,了解他们“后进”的原因
  后进生包括两类,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到底属于哪一类,需要教师坐下来和他们“触膝长谈”,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⑴个人的思想情绪,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⑵家庭情况。家长的思想、生活作风以及对子女的态度、教育方法等,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的是家庭成员中有人品行不端,有的是爸爸、妈妈做买卖,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是不闻不问,有的是家庭当中爸爸、妈妈不和睦,经常吵架甚至打架,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等等。⑶家庭周围的环境,如有的同学住的附近有一网吧,经常上网,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习等了解诱使后进生变坏的外界因素。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才能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对他们进行对症下药地进行“救治”,才能使他们完全“康复”,跨入“优等生”行列。
  二、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采取措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给后进生以“爱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发展可以说是什么也不能代替的阳光,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暖在学生的心间。对学生的爱表现在关心、爱护后进生。既关心他们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和心理。在学习上,多提问,布置作业要降低难度,作业做到全批全改,甚至做到面批,采取结对子的方法,组成互助合作小组,让学习好的同学也来帮助他们等;在生活上,问寒问暖,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给他们以物质上的帮助,遇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突发事件要处理好等;在思想方面,多主动和他们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知道他们想什么,帮助他们分析想法的对与错,以一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谈心”,使你成为后进生可以信赖的朋友,他们才对你“无话不谈”;在心理方面帮助他们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告诉他们哪些是长处,哪些是不足,应该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这样,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在生活、思想和心理方面关心后进生,使他们感到在学校里时时、处处都有温暖的感觉,这样他们就会对教师充满感激、尊重和信任,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管束和指导,对学习充满了兴趣,自然而然的就愿意学你所教的这门课了,成绩就会慢慢提高的。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会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成为他们奋发向上的力量。
  2.尊重和信任,转变后进生的法宝
  ⑴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人不论大小,都有人格。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对学生的教育、批评可以言词严厉,但不能采取诸如讽刺挖苦,辱骂训斥,体罚学生,使学生当众出丑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千万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那样,只会使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也使教师的威信全无。请教师们记住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⑵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会有长处、优点,也会有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教师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同时也要想办法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如有体育特长的同学参加运动会,有表演天赋的同学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让他们当作业小组长,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来回答等。这些学生从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中,从师生肯定中,认识了自己,有了自信心,从而他们在学习及各项活动中也会力争上游。
  3.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常常有一种自卑心理在作怪,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所以也不敢见老师,上课也不敢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认为自己是“朽木不可雕也”,乃至出现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严重后果,于是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厌学,逃学,成绩直线下降等恶性循环。因此,平时老师就要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谈心,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使他们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使他们和老师亲近起来,逐渐产生“我要学”的心理暗示,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老师在上课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注”:多看他们一眼,多提一个问题,回答对一个问题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大加赞赏等,老师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表情给后进生以亲切、信任和尊重的信息,使他们觉得这是老师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照”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再者,发现“闪光点”适当扩大,随时表扬,并通过讲身边的榜样起带动作用,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我能成功”“我是最棒的”的思想,鼓励他们建立学好功课的自信心。
  总之,我们要了解清楚后进生后进的原因,然后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采取措施,后进生的转变还是大有希望的。
其他文献
介绍了断层突水治理的注浆工艺,并对注浆材料的选择,注浆钻孔的合理布置,合理的注浆方法作了祥细的介绍。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整个语文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部分,对学生未来语文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小学的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逐渐的加深,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也逐渐的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进行锻炼。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  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问题对策朗读是语文教学当中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朗读可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校学生的课堂活动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找出小孙庄小学师生对快乐课堂的认识和希望,以及在快乐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充分地了解研究学情后,课题组积极构建新的教学设计模式,为快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做好铺垫,推行快乐课堂模式,保证课堂的鲜活高效,促进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意志品质、人际交往能力有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关键词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都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在这种蜜罐式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习惯。他们都有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看问题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很难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但是,作为教师,必须要走进学生心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学生心灵 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打开教学的局面。那么,教师如何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建设开放的、有效的、创新的语文课堂,构建人文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生活,使知识延伸到课堂外,融入到社会中,让美文引领学生“远航”,让“人生”对话成为永恒,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在审美体验中增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语文课堂引领延伸开放今天,教育的步伐已彻底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的各环节,取得了初步成效。作为初中语文教
【摘要】政治试题更多引用“数学”方式呈现材料。提高教学质量和核心素养需要读懂“数学”题目,培养数学思维。了解题目形式及特点,明确客观、主观类题目解题方法,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政治教学 数学思维 运用能力近年来,政治试题设计丰富多彩,呈现方式多种多样。除文字、漫画外,更多引用“数学”方式呈现材料,如坐标、图表类题目。坐标、图表类题目成为学生答题的“难点”题目,也是政治试题的
对于中学语文课堂来说,其导入行为直接关系到新旧知识的学习效果。中学语文课堂的导入受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专业素养、个性和教学经验等影响,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导入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