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语法隐喻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23y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閱读教学一直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篇中语法隐喻的大量存在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过程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将分析概念语法隐喻对阅读过程中造成的难点,从而得出语法隐喻对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阅读;概念语法隐喻;名词化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9-020-02
  
  1 引 言
  隐喻不仅存在于词汇层,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这种发生在语法层上的变异便为语法隐喻 (Halliday, 1994: 340)。在二语学习环境中,随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阅读逐渐成为其获取语言输入的主要方式。阅读材料中语法隐喻的大量存在无疑增加了语篇自身的难度,降低了语言材料的可理解性并减少了学习者的输入量,从而制约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Ravelli, 1988)。有鉴于此,本文将分析概念语法隐喻对英语阅读过程中造成的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语言创造力。
  2 概念语法隐喻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概念隐喻涉及到及物系统中六个过程的转换以及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改变。一个属于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一个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隐喻为另一个形式(胡壮麟等,2008:297)。一般情况下,物质过程用来描述外部的事件或活动,心理过程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关系过程表达两个实体或事件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人们常常超越这种直白式的语言形式,使用隐喻式的语言形式,将一种过程隐喻为另外一种过程。这种偏离了人类基本经验的隐喻式表达就会给人们的理解造成障碍。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或接近本族语的成年人水平,他们在学习中本身就要克服来自母语汉语的干扰,若句子的表达方式又偏离了他们惯有的认知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他们对句子理解的难度。如,
  例(1):a. Mary saw something wonderfully.
  b. Mary came upon a wonderful sight.
  例(1)中的两个小句分别用心理过程和物质过程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但相对来说,例(1)b比例(1)a理解起来要困难一点。因为例(1)a的表达方式更符合人们的现实经验,是一致式的表达。在例(1)a中表示心理过程的动词“saw”在例(1)b中由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came upon”和目标“sight”共同表达,而例(1)a中的环境成分“wonderfully”变成了例(1)b中的名词词组“a wonderful sight”的修饰语。因此该小句的意思变得复杂难懂,与人们习惯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概念隐喻很重要的手段是动词和形容词的名词化。名词化是用名词来体现本来要用动词或形容词所体现的过程或者特征(Halliday,1994: 352)。名词化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式是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是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和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胡壮麟,1996)。Halliday明确指出名词化隐喻体现参加者和过程两种语义。当小句被压缩成名词的形式后,小句的词汇密度增大,小句中原有的一些信息也会丢失,比如与动词相关的语气和情态等因素,从而使文章变得更加科学,客观以及抽象。正是这种双重语义特征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和词汇信息高密度化,从而加大了学生理解的负担,要求学生对这些名词化形式进行拆析并设法还原缺失的信息。因而,名词化隐喻加大了语篇理解的难度,如:
  例(2): a. In order to argue that this is not so, he simply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no synonyms in mental language.
  b. The argument to the contrary is basically an appeal to the lack of synonymy in mental language.
  在该例中共有四处名词化,“in order to argue that this is not so”被名词化为 “the argument to the contrary”, “he simply points out”被名词化为“an appeal to”, “there are no synonyms”被名词化为“the lack of synonyms”。以由此可见名词化隐喻增加了句子的信息密度,同时在过程名词化的过程中,它们相应的参与者,时态特征以及逻辑关系也随之被隐藏了,从而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抽象客观,加大了语篇理解的难度。学生必须对句子进行一系列的信息还原才能够准确地理解一个名词化隐喻的句子。
  名词化隐喻在语篇中具有很强的衔接功能,为了让上下文联系更加紧凑过渡更加自然,往往会把前句含有动词的内容压缩成一个名词形式作为下句的新主位。这样名词化隐喻就成功地实现了“主位-述位”的衔接功能。但是学生往往会对句首突然出现的新主位感到十分不适应,更何况这个新主位是对上句内容形式上的压缩和转换。因此,若我们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就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及指导,那么就会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效率。如:
  例(3):The coastal areas are usually humid. The humidity makes the weather there hotter in summer and colder in winter.
  例(3)中主位“humidity”是由前一小句的述位“humid”名词化而来。该主位包含了对上一个小句主要内容的压缩和形式的转变,成功地实现了“主位-述位”的衔接。
  3 结 语
  本文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证实了概念语法隐喻是语篇难易程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它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从而得知语法隐喻理论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指导性意义。但是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语法隐喻对阅读理解造成的阻碍会随之减小,相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法隐喻能力是很有必要地,并借此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以至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 Matthiessen, Christian. 1999.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Continuum: London and New York.
  2 Halliday, M.A.K. & Matthiessen,Christian.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3 Thompson. G. 1996.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范文芳.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外语研究,1999(1):9-11.
  5 胡壮麟.语法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4.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的目的,分析了当前服务的现状及促进免费服务的途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免费;促进;免费服务;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9-046-03     2008年,国图率先在全国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之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一些公共图书馆也先后免费向社会开放。今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全
期刊
摘要:《火与冰》是美国现代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一首以小言大,短小精悍的充满寓意的诗作,本文通过分析其四篇风格不同的译文,展示个译作在表现原作的内容,语言和效果方面的优劣。  关键词: 火与冰;诗歌;欲望;仇恨;毁灭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一、前言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一1063
期刊
摘 要:高校工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在高校民主管理中工会应该把握好三个问题,高校工会的职能和任务  关键词:高校工会;民主;定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9-012-04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一个部分专门论述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问题,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我党对于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所面临的政治局面进行审慎判
期刊
摘要:文言文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应试教育却使其走入穷途,激发其兴趣,培养其习惯已是当务之急,而这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笔者从事一线教学多年,试图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看法,以期能起抛砖引玉作用。  关键词: 欲望;激发;拓展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一、前言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领域中的一大难题
期刊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utonomously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Students of art majors, as a particular group, are chosen to be the subjects of the questionnaire re
期刊
摘要:对创作心理的探究是解读作家作品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莫言的成长经历,代表作品的分析,去探究其小说的创作心理,从而更深层的去挖掘贯穿其小说创作的情绪基调。  关键词:创作心理;莫言;莫言小说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    作家的创作心理是心理学批评的主要对象之一,借助心理学批评,可以分析作家与作品的各种深层的
期刊
Abstract: Huang Yan-pei had raised three purpos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1) populariz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2)improv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3)improving ordinary education and preparing for voca
期刊
Abstract: The first wav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 came in the wake of the spread of Buddhism. And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utras lasted more than nine centuries. It gave great influence
期刊
Abstract: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modern linguistic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s a textual theory derived from the cultural trend of post-modernism in the west. Ho
期刊
Abstract: Metaphor is a way of thinking by which we get to know the world. It is a figurative languag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literal language. With the features presented in various forms, metap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