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情商,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n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开展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幽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就能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商的调动。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地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比如:例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边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住在什么地方……通过创设这样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师生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园。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地开展积极思维活动。
  二、尊重——将爱洒向每个孩子
  每个孩子,身材相貌会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学困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地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如一个同学板演多位数加法,忘了在百位上进位,一般教师订正时打个“×”就过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全面的否定。可是有位教师订正时,凡是做对的数位上都打“√”,只在做错的数位上打一个“?”。学生一看,五个数位我还做对四个呢,只有百位上忘了进位了,以后应该认真些。这样做,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纠正了他知识上和习惯上的错误,同时使他们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责任——以数学的内在魅力诱惑学生
  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我曾经编了一组题,让学生讨论这些题的算法巧在哪里?
  (1)125×16 38
  =125×8×2 38
  =2000 38
  =2038
  (2)2.4×8.3 2.4×1.7
  =2.4×(8.3 1.7)
  =2.4×(8.3 1.7)
  =24
  (3)8.4÷(12-5)×(1.5 0.75-2.25)
  =8.4÷(12-5)×0
  =0
  学生试做后分组讨论并总结出速算方法,这种形式的练习,充分体现了数学方法的“技巧美”。
  四、宽容——将校园瞬间成为乐园
  数学老师一般不做班主任,因此更要注意课间与学生经常在一起,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利用作业批语传送教师的期待,是师生沟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许多数学教师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做家庭作业。今天他说“没带”;明天他说“忘了”;后天他说“语文作业多”。如果学生没做家庭作业,我便在他的作业本写上:“小X,昨天的家庭作业怎么没做?是不会,还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还是……你能告诉我吗?”在我执教的班里,只有刚接班时个别习惯较差的学生有过一、两次不写家庭作业,其他学生都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我想这便是“宽容”的效力。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绝不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種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放纵,而是教师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
  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让我们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参与,让我们与学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营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只有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如何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经验谈谈以下看法。  一、加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规则教育,发挥育人功能。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两大目标,而教书更是为了育人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进行思想品德教
前不久,我校举行了“同题异构”课教学活动,其中有对相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方法处理的两例,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比较、品评、甄别这些细微的教学环节,无疑对我们的教学理念有所提升,从而促进我们的教学预设趋向完美。  一、“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  教学内容:《捞铁牛》(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两位教者都先让学生齐读课题,再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捞”。然后——  【教者甲】  师:那么为什么要捞铁牛
摘 要: 课堂理答,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评价行为。教师理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如何进行有效理答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细读教材、预设问题、耐心等待、多元评价都是有效理答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理答发挥有效性,真正起到评定、反馈、激励、促进的作用,使學生的素质得到发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理答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