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新的(而且是本不大可能成立的)文学研究会终于在比萨大学的一座大楼里诞生了,比萨大学离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仅有咫尺之遥。参加“洛弗和利弗研讨会”的代表们聚在一个会议厅里,那个会议厅太大,而那些对这两位受到敬仰的爱尔兰作家感兴趣的与会代表又太少,大厅显得空空荡荡的,不过他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所以就弥补了他们数量上相对的稀少。到了十点半,这个新研究会的领导已经选举产生了出来,喝咖啡的时候,代表们已经互相熟悉了。爱尔兰代表不得不抱歉地说,他们对这两位举世公认的英爱作家兴趣没那么大,而他们作品中对爱尔兰的英国化描写却是有争议的。意大利人现在反倒回过头来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兴趣(利弗的晚年就在这个国家度过),而别的大多数代表,大多是博士生,都来自欧洲其他各国,有一个客人从澳大利亚来,还没有倒过时差呢。
到了午餐时间,已经选出了(实际上是提名然后鼓掌通过选举)秘书长和财务主管,另外,还举行了两场讲座。也正是在进午餐的时候,事情开始了——不是出麻烦了,不,不,不!——而是开始明争暗斗了。当他们吃到第五道也就是最后一道菜的时候,这次会议上呼风唤雨的人物,一个名叫特里·巴特菲尔德的男子,站起身来致欢迎词。他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过去数年来不仅打动了女性的芳心,也使男人们心旌摇荡。
“非常高兴,”他开始了,“欢迎各位爱尔兰文学的爱好者光临比萨,我们相信,要纪念这两位不公正地被忽略掉的文学人物,萨缪尔·洛弗和查尔斯·利弗,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这里,我要特别向比萨大学英文系的马里奥·波利尼教授表示敬意,没有他那优异的工作,这次为期两天的盛会——真的几乎是节日了啊——是根本不可能举行的。还要感谢新近从伦敦大学那庄严的职位上退了下来的吉姆·诺思科特教授,还有著名作家布赖恩·布雷斯韦尔……著名作家。”
他停顿了一下。
“我们也要深深感谢我那个在文献书目学问题方面的友好对手德克兰·唐纳利,他可是执掌着这次利弗爱好者和洛弗爱好者①的盛大聚会的财政大权呀。”
大家都会心地笑了,都深感满意。自从他们报到那天他们就一直在开这个玩笑。听众里有那么一两个人觉得,提到德克兰·唐纳利时,他们听到了咬牙切齿的声音。
“伙计,这话你听着像是友好的对手吗?”那个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问。他那口澳大利亚英语中如果有那么一丝爱尔兰口音的话,也都融入到那一口伦敦腔里去了。
“不像。”布赖恩·布雷斯韦尔说,他坐在餐桌的另一边,“可是干吗是对手呢?利弗的价码升到天文数字了吗?好像是不大可能吧。而且洛弗也没有写那么多小说哦。”
“我应该说这是一个数字问题,伙计。利弗是没什么人很想看他的作品了,他还在继续写作,写了很久。物以稀為贵吧,将来估计就是这么回事儿。除此以外,在二手货这一行啊,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往往是刚刚播完一部电视连续剧,某一个东西,或是某一个作家就火起来了,突然之间,所有有关弗美尔②的书,或者是有关奥地利的弗兰茨·约瑟夫①的书,或者是关于内德·凯利②的书,都升到了天价。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我总是离这个世界远远的。”
特里·巴特菲尔德的讲话快要结束了,最后发展到有点儿口若悬河了。
“关于萨缪尔·洛弗的话题,我留给别人去谈。我是研究利弗的。查尔斯·利弗的晚年不是在爱尔兰,也不是在英国,而主要是在欧洲大陆度过的,他最后二十年大多数时间是在意大利度过的。在思想上和精神上,他都是个欧洲人。也许他在这里的岁月没有留下什么印记。我们能看到他所熟知的建筑,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匈奴王阿提拉③所熟知的建筑,而他比利弗要早大约一千五百年。”(有人大笑。)“但是,如果只有一两处建筑我们知道他曾在里面住过,一两个地方我们知道他经常光顾,比如像巴尼·迪卢卡赌场,那么,我们没准儿看错了地方。我们应该在他的作品当中寻找意大利。在那里,我们能发现太阳,发现爱好游乐,发现爱好纯粹的喜乐,发现那种现实生活,英国人觉得很难应付,而爱尔兰人却完全能够适应。我们不应该寻找利弗在意大利的印记,那太少了;我们应该在利弗的作品当中寻找意大利的印记,那可是多了去了。”
他在热烈的掌声中坐了下来。
坐在他餐桌对面的是那个来自赫尔辛基④的代表,这个人除了那难以抑制的酒瘾以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此刻,他隔着桌子俯过身子,把嘴巴贴到特里·巴特菲尔德的耳朵边。
“他在意大利留下了一些东西。有一个后代就住在锡耶纳。”
特里·巴特菲尔德的眉毛猛地挑了一下。
“绝对没有的事儿。”
“还是直系亲属呢。至少我这么认为。是她女儿当中的一个后代。名叫特雷莎·斯帕尼奥莉。你应该请她来这儿参加会议才对。”
“我要是知道,早就邀请她了。”巴特菲尔德说。但是他没说实话。如果她真的是查尔斯·利弗的后代,他对每一个人都会守口如瓶的,这就意味着,尤其是要对他在文献书目学问题方面的“友好对手”德克兰·唐纳利要保守秘密。他们那“友好的竞争”尤其“友好”,当提到《马尔科姆·梅里韦尔》的第一版时——那部利弗去世后出版的长篇小说,是由纽拜出版公司很不情愿出版的,连续印刷的那种风格通常只有约克郡那些傻乎乎的女孩子才如获至宝,认为他们写出了伟大的长篇小说。
德克兰·唐纳利坐在这张桌子的下首,把致完欢迎词后发生的那一幕小情景剧全看在了眼里。
“他们究竟在那儿嘀咕什么呢?”他沉思地自问道。
“不知道,”特里的一位密友莫拉格·奥康纳说,“不过他很感兴趣。特里很感兴趣。我了解那些迹象。”
“那个芬兰人究竟在跟他讲些什么呢?”
“我哪儿知道啊。这要紧吗?我可以问问他。”
“不要。不要问。这话说着说着就露出端倪了。如果我用正确的方法听来听去的,就总是能听出些名堂来。”
“你难道不是个法官吗?我想象不出来许多人和一个法官说三道四的情景。” “啊,我可不是过去喜欢戴上黑色法帽,准备宣判死刑的那种法官!人们跟我倾诉,就像我是个读者来信专栏的主持人似的。我的现任妻子说我是‘邻家法官’。”
莫拉格注意到,这位特别的读者来信栏目主持人是去自寻烦恼的。午餐接近了尾声,人们在三五成群地散去,这时候她看见德克兰·唐纳利手里端着酒杯,很随意地朝那个喋喋不休的芬兰人走了过去。或者说不是朝他走了过去,而是奇怪地走走停停,迂回曲折地走过去,最后在那个站立不稳的大学讲师身边停了下来。
“我叫德克兰·唐纳利,”他伸出手,说,“您一定是于里基·卡波特了。我發音发得对不对?”
“真的不怎么对。谁也发不退(对)。费那个事干吗呢?只叫我耶尔克就行了。”
“好吧,耶尔克,我就这么叫。那时候人们在船坞里叫我,叫得比那个还难听哪。”
“你是个警擦(察)吗?”
“是个法官,耶尔克。特里刚刚把你跟他说的话告诉我了。”
“哦,是吗?这个女人——女性这边的那个后代。我说得对吗?”
“不对,不过那意思我听懂了。是女方这边。”
“那斯(是)正确的。女儿们——不止一个。我意思是说:是一个女儿的女儿的女儿。”
“是谁的——”
“当然是查尔斯·利弗的女儿了。住在世(锡)耶纳。不远。本来应该邀请她来参加会议才对。”
“你是怎么了解到她的?”
“赫尔辛基大学英文系的一个同事告诉我的。在托斯卡纳地区有一栋度假别墅。这儿的酒倒是便宜啊。他遇见过她。”
“她叫——”
耶尔克晃了晃身子。看他那副架势,只有几秒钟他就站立不稳了。但是他把手撑在餐桌上,用练出来的功夫保持垂直的站立姿势。
“名字……忘了……我原来有的,不过听起来有点四(西)班牙的味道,好像有一个祖先来自……叫迪斯帕尼亚。对。名字就是叫迪斯帕尼亚。”
“教名呢?”
“哦……叫马蒂尔达,特雷莎,或者叫……反正是那些名字中的一个。”
“我看不出来这两个名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呀。”
“结尾有个字母‘a’。有山(三)个音节。”
尽管德克兰实际上正要说,所有意大利妇女的名字都以字母“a”结尾,那个芬兰人终于支撑不住那副尊严的架势,咕哝一声,一下子摔倒在地板上。代表们把他团团围了起来,但不是在唐纳利法官进行战略撤退之前。通过跟一个醉鬼交谈,他感觉丝毫没有要退让的意思,但是他也不想让特里·巴特菲尔德看到他在做这件事。
他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当然了,他可以立即动身到锡耶纳去。他只是许多代表中的一个,周末期间他也没有特殊的职责。而另一方面,他要负责周末以后以及这个新研究会后面的财务事宜,而且他刚刚当选为财务主管。财务状况看来不怎么好。这年头儿的法官们得非常留意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好,什么东西看起来不好。
在天平上另一个标志是,特里·巴特菲尔德整个周末都很忙。他负责全面的工作,直到那天晚上的半夜,不是做这件事就是做那件事,一直忙到星期天吃午饭的时候,会议才结束。而他唐纳利在星期天半上午就可以动身,他不在场不会引来任何闲言碎语。大约午饭时分他就能到锡耶纳了,或者是午休时分,如果他们在锡耶纳还有午休的习惯的话。同时,他悄悄溜回到他下榻的旅店,找到一本锡耶纳的电话号码簿,确定了一个名叫迪斯帕尼亚·M的女士确有其人——住在丰泰朱斯塔大街41号。他去最近的书店,买了一张锡耶纳的道路地图。
与此同时,特里·巴特菲尔德在搜寻类似的路线。他的旅店比那位法官的更不起眼,但是离纳骨室①的其中一个入口很近,而那座著名的斜塔离旅店的窗口只有几码远。特里觉得,作为会议的组织者,职责所在他就必须住廉价的旅店,把能看到这座斜塔看作是担任此职所占的一个便宜吧。店主人拿着一本锡耶纳的电话号码簿和一本那个城市的街道指南走了上来,电话号码簿和街道指南都脏兮兮的,很显然是不知道借给多少代游客们看过了。星期天吃午饭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急巴巴地想要离开:他做事稳重,不易惊慌,总是带着一丝庄严的味道,那是出了名的。但是实际上,他是提心吊胆,心神不宁,他刚刚和别人道了别,不会让别人觉得他是匆匆溜走的,这个时候,他就去了火车站。
德克兰·唐纳利法官站在丰泰朱斯塔大街41号的台阶上,拉了拉一个古色古香的门把手,这座住宅的里面和外面马上响起了“嘶嘶啦啦”刺耳的叫声。他听见宅院里传来了脚步声,接着,他注意到,有人通过门的观察孔在看他。
“Che vuole?①”
“我叫德克兰·唐纳利。您能讲英语吗?”
“能。你想要什么?”
“我——”他不管怎么说听起来都有些荒唐——“我想和您谈一谈您的一个先人,他写书来着。”
停顿了许久。他注意到对方在仔细地打量他,他很高兴他精心打扮了一番,于是面部表情就装出一副该地区栋梁之材的样子。
“你进来吧,”那个声音说。门打开,又在他身后关上了。他跟在一个丰腴的(但不算胖,更不要说肥了)身影后面,沿着光线阴暗的过道走进一个很大的房间,屋子里那通常的摆设尽显奢华和尊贵。迪斯帕尼亚小姐或是太太四十来岁,是个风姿绰约、举止活泼的尤物,说着她那宅院奢华的语言,但却不是那么尊贵的语言。
“这个作家是谁,那么?”
她用手指了指,德克兰就在她指的地方坐了下来。
“这个作家是个爱尔兰小说家,名叫查尔斯·利弗。他在19世纪中叶创作,他的晚年是在意大利度过的。我在希望——”尽管那个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您有一套他的长篇小说集。”
那两个装潢华丽的肩膀耸了耸。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或许我丈夫听说过。”
“您丈夫?我听说,查尔斯·利弗的后人是个女的。” “噢,那或许是他第一个妻子的。她去年死了。她可是个爱读书的人。他也很爱读书。他们有一个很漂亮的书房。我给锁起来了。我不给他看书的时间。我可不是为了书才嫁给他的。”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狡黠地笑了笑,然后朝别处看去。
“你丈夫——我能和他谈谈吗?”
“不能。他不在家。要整整三个星期。你能想象得到吗?这是非常孤独寂寞的。”
“那肯定是的。你们结婚时间不长。”
“Esattamente①!你是个帅哥。穿得又好,光光鲜鲜的,有点儿詹姆斯·邦德②的味道。是情場老手,对不对?”
“我结婚次数很多,或许往往不是出于理智。人们就会觉得你有点漂浮不定,就像是一只蜜蜂,从这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上去。”
“那是什么呀?一只蜜蜂?”
“扑棱扑棱扑棱,”德克兰说,“他们会觉得你老想变。”
“那你呢?”
“我是老想变。”
“那样的话,我们稍微来一个讨价还价,你看怎么样。你可以把它叫作交易,不行吗?你和我上床度过一两个钟头。对你对我都是快乐的事儿。我就给你我丈夫书房的钥匙。是他的也是他第一个妻子的。那两个书呆子。”
德克兰完完全全被诱惑住了。他道貌岸然的那一套一旦关上了门根本就不管用了。他一旦面对性的诱惑,他前后那么多妻子没有一个人对他会做什么表示丝毫的怀疑。他照着奥斯卡·王尔德③建议的那样做了。
“成交。”他说。
特里站在但丁大街那座小巧而古旧的宅院前,“梆梆梆”敲那扇油漆已在脱落的门的时候,他不知道会预料到什么情况。走向那扇门的脚步声很轻,他几乎听不到。也听不到说话声。
“Si---chiè④?”
“是斯帕尼奥利女士吗?我是英国人。您能说英语吗?”
“能,一点点。你有什么事?”
“有一件重要的事我想和您谈谈。”
停顿了一下。然后他很震惊地听到,门上的锁链被“哗啦哗啦”取下来的声音——这正是他总是劝他母亲不要这么做的事情。做得是很结实,但只是我呀,他心想。门很费力地被拉开了。
“那么,请进吧。”那个小巧玲珑的女士说。她皮包骨头,天气根本不冷,但她浑身上下却裹得严严实实的。他一走进来,她就关上了门,领着他穿过没有光线的厅堂,来到一间天花板很高的房间,曾经辉煌,但如今很肮脏,墙皮脱落,没有贴图画,几乎没有家具——什么都没有,只不过有两把椅子和一个橱柜。她把他带到一把椅子前,她自己坐在另一把椅子上。
“您能见我这很好,”特里说,“可是您真的不应该——”
“打开门。人们都这么跟我讲。可是干吗不呢?假如是有人想打我,抢我,他难道不会一眼就看出来,他什么也得不到吗?如果他真的攻击我,让我死了,我又能失去什么呢?活上几个月,过一种不再值得过的生活。我相信您已经看到了,也猜到了,一切都一点一点,不复存在了。都到了那个给一点点钱就换回好东西的人手里。现在没有好东西了,没有钱了。所以我连一杯咖啡也没办法给您端。”
特里对她那口精确的,几乎是文学语言的英语感到吃惊。
“您说的英语好极了。”他说。
“哦,那是卡文迪什小姐的功劳。她在店里头帮忙,是一个办事精确、循规蹈矩的人。她当初来意大利居住,是因为她崇拜墨索里尼①——这种崇拜我不理解,也不敢苟同。战后她除了她那优美的嗓音和那一口精确的、符合语法的英语外,一无所有了。有的英国游客觉得她很好笑,不过幸好锡耶纳还吸引不了很多那种类型的游客。”
“您有一家店铺?是什么店铺?书店吗?”
“哦,天哦,不是。皮货店,离大教堂广场不远。可爱的软皮手套啦,优雅的手提包啦,配晚礼服穿的鞋子啦。所有的皮货都很漂亮,也很昂贵。可是我丈夫一死——”她用手向下做了个手势。特里点点头。
“有人把您的名字给了我,说您有可能是一个英国——呃,爱尔兰——小说家的后裔,他名字叫查尔斯·利弗,”他看到她眼睛里没有反应,“他在他那个时代——维多利亚时代——是相当有名气的。”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我倒是在电视上看过狄更斯和简·奥斯汀的作品。啊,我非常喜欢奥斯汀。可是电视机坏了,没办法修了,当然我也买不起……《圣经》上说,我们从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带不走。尽管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我很快就一无所有了。”
“这么说,您从来没有听说过利弗?”
“这辈子都没听说过。我知道我祖父辈和曾祖父辈的人。我向您保证,他们当中没有英国小说家。有一个人倒是曾经在加里巴尔迪②的红衫军里打过一段时间的仗,不过那是我们家族离名气最近的地方了。”
“您的丈夫呢?您从来没有听他谈起过他们的家谱上曾有过一个作家?”
她哈哈大笑起来,差不多是开心地笑了。
“从来没听他说过!连说的可能性都没有。我的奥尔多,他一直到意大利北部和德国人打仗,在比萨受过伤。或许有一天那些勇敢的意大利人将会和加里巴尔迪的士兵们一样名垂青史吧。不过他和他的家人都是开店铺的,是商人。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文人。”
“这么说,您没有一本《马尔科姆·梅里韦尔》这部书,没有第一版的了?”
“没有,哎呀。我从来连听说都没听说过。不过,既然您大老远地来找这本书,那一定是很著名了。”
“一点儿都不著名。几乎是不为人所知。甚至连爱尔兰文学专家也不知道。但是我们这些收藏者——我们一定得使我的藏品齐全:每一部作品都有一部第一版的版本。”他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不理解,“我在浪费您的时间了。”
“我有的是时间,除了浪费掉,我还能干什么呢?”
特里站起身,在他的牛仔裤后兜里摸索着。
“但是我还是得给您钱,”他赶忙加了一句,以免她觉得受到了侮辱,“请把这钱看作像是别的任何交易一样,就像是卖了一双手套。” 然而她并没有觉得受到了侮辱,坐着用手指摸索着、看着那张钞票。
“哦,还是新东西呢。看着质量可不怎么样。”
“但是买东西却是最好的东西了:像买吃的啦,买咖啡啦,买药品啦什么的。”
“啊,这个我知道。不过旧票子更像是真钱,那价格标在橱窗里的一双手套上——上面有那么多可爱的零,您要是卖出去什么东西的话,感觉就像是个百万富翁似的。”
特里从那个屋子里逃了出去,感觉仿佛刚刚从一个非常高档的疯人院里逃出来一样。
德克兰·唐纳利经过两个小时的翻云覆雨之后,从床上爬了起来。他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似乎都精疲力竭了,两条腿好像是掉了,和他的身体分离了一样。他扯上裤子,穿上衬衣,把衬衣前襟下面的扣子都扣错了。他试图打领带,可总是打不好,就厌恶地把领带扔到地板上去了。他抓起外套,穿上去。他注意到床上动了一下。
“你想看书房吗?”
“过去这几个小时真兴奋,真刺激,”他用那副油腔滑调的口气说,“但是,我相信你还记得,看书房是我们交易的一部分哟。”
“它很好。你喜欢,”迪斯帕尼亚小姐说着,跳到地板上,领着他出了卧室。他们回到客厅,这位小姐从壁炉上取下一把钥匙,猛地打开房间角落的一扇门,打开灯。
德克兰发现自己在朝一个大壁橱和一个小房间中间的地方看进去。里面堆的全是书,几乎全是平装本。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凯恩和埃布尔》。接着,他看到整整一书架威尔伯·史密斯的作品。然后是《骑手》《乔安娜·特罗洛普》《安迪·麦克纳布》。还有一架书,这次是巴巴拉·卡特兰的作品。《俗艳的夜晚》,德克蘭过去经常想,这是他所看过的最枯燥无味的书了。《金手指》和《皇家赌场》。还有詹姆斯·希尔顿的作品和《蔚蓝色的潟湖》。
德克兰转向女主人。
“我应该建议你养成读书的习惯,”他说,“这里有一辈子的经历在等着你呢。但是,我可不愿意引导你偏离了你很显然能做的最好的活动。”
然后,他就逃跑了,逃出了那座房子。
但丁大街和火车站之间有许多小酒吧。特里进了几家酒吧,就看不清火车站是在哪个方向了。他从罗西大街的一个酒吧里出来,就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Scellerato! Ladro! Traditore!”①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德克兰说着,伸出一只手把特里那摇摇晃晃的身子扶稳了(尽管他自己的手抖个不停),“完全是竞争对手收藏家之间的正常行为。”
“我看见你跟那个嗜血成性的芬兰人交谈了。”
“我为什么不应该跟一个芬兰人交谈呢?尤其是这个芬兰人掌握着对一个利弗研究专家有用的信息。”
“哈!信息!好吧,如果你要去跟斯帕尼奥莉小姐谈话的话,我可以让你节省一点点时间。”
“跟谁谈?从来没有听说过她。我一直在跟迪斯帕尼亚小姐谈话来着。如果你正要去跟她谈,我倒是可以让你节省一点点时间。”
“我不要去。”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那个嗜血成性的芬兰人,”特里说,“他甚至记不住她的名字了,他当时喝得醉醺醺的。”
“芬兰人全都总是喝得醉醺醺的,”德克兰说,“我倒不妨打个赌,这里根本就没有利弗的后代,不管是合法的还是私生的……这儿有个酒吧。再喝上一杯吧。然后我们打的去搭乘最后一班火车回家。”
于是他们最后又喝了一通酒,发誓要做永久的朋友,信誓旦旦地说,发现一本《马尔科姆·梅里韦尔》的第一版屁用都没有,他们会立即放弃不找了。喝完酒,他们回到大街上,向很多出租车招手,但没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愿意载两个醉醺醺的英国佬(因为他们两个尽管做派不同,但都令人尊敬,又很随意,一眼就能认得出来),后来,他们就步行去了火车站。
就在他们像无声电影里的醉鬼一样走着的时候,他们是沿着德奥尔蒂大街走,这条大街四十六号的楼上有一套整洁的小房间,瓦伦蒂娜·德拉斯帕娜正在屋子里吃一大盒巧克力,喝着一瓶葡萄酒,这瓶酒比她几年来喝的酒都要好。她盯着放在这个房间光线不那么亮的那一部分一个高高的书架上那布满灰尘的书籍中间的一个缝隙沉思默想。那些书是某一个老头子写的,这个老头子不知怎么的和她有些瓜葛,一个喝得有点儿醉的男人从她手里把那些书买去了。那个男人是哪个国家的,她几乎都没有听说过。书的价格在他(因为他是个公平的人,这个芬兰人,不管他喝醉了还是没喝醉)看来是捡了个大便宜,但对她来说却是发了一笔横财。他是个好人哪,她心里想着,就又柔柔地抿了一口酒。而且他有幽默感,很可爱。
(作者说明:应该强调,本文中的人物、事件和2006年9月在比萨召开的查尔斯·利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人物和事件并无相似之处,作者参加了那次会议)
作者简介:
罗伯特·巴纳德(Robert Barnard 1936—),英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包括系列小说《佩里·特伦斯万警司》(Superintendent Perry Trethowan)和《查理·皮斯总探长》(Chief Inspector Charlie Peace)等。2003年,巴纳德获得犯罪作家协会的卡迪亚钻石匕首奖,以表彰他在犯罪小说领域的杰出成就。他还曾数度获得埃德加奖提名,并且以《贝尔塔莱维亚区的丑闻》(1991)获得尼禄·沃尔夫奖。1988年,他以短篇小说《早餐电视》(Breakfast Television)获得安东尼奖,以短篇小说《比离婚还更进一步》(More Final than Divorce)获得阿加莎奖,短篇小说《衣橱里的女人》(The Woman in the Wardrobe)获得麦卡维提奖。
译者简介:
杨振同,文学翻译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已出版《世间之路》《致命约会》《故事开始了》《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天堂里的囚徒》和《追寻达·芬奇密码》等六部译著,在《世界文学》《译林》《外国文艺》《香港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二百多篇,其中学术论文十多篇,文学翻译作品一百三十多篇,约三百万字。
本文译自《埃乐里·奎因神秘小说杂志》2009年元月号,系国内首译。
到了午餐时间,已经选出了(实际上是提名然后鼓掌通过选举)秘书长和财务主管,另外,还举行了两场讲座。也正是在进午餐的时候,事情开始了——不是出麻烦了,不,不,不!——而是开始明争暗斗了。当他们吃到第五道也就是最后一道菜的时候,这次会议上呼风唤雨的人物,一个名叫特里·巴特菲尔德的男子,站起身来致欢迎词。他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过去数年来不仅打动了女性的芳心,也使男人们心旌摇荡。
“非常高兴,”他开始了,“欢迎各位爱尔兰文学的爱好者光临比萨,我们相信,要纪念这两位不公正地被忽略掉的文学人物,萨缪尔·洛弗和查尔斯·利弗,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这里,我要特别向比萨大学英文系的马里奥·波利尼教授表示敬意,没有他那优异的工作,这次为期两天的盛会——真的几乎是节日了啊——是根本不可能举行的。还要感谢新近从伦敦大学那庄严的职位上退了下来的吉姆·诺思科特教授,还有著名作家布赖恩·布雷斯韦尔……著名作家。”
他停顿了一下。
“我们也要深深感谢我那个在文献书目学问题方面的友好对手德克兰·唐纳利,他可是执掌着这次利弗爱好者和洛弗爱好者①的盛大聚会的财政大权呀。”
大家都会心地笑了,都深感满意。自从他们报到那天他们就一直在开这个玩笑。听众里有那么一两个人觉得,提到德克兰·唐纳利时,他们听到了咬牙切齿的声音。
“伙计,这话你听着像是友好的对手吗?”那个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问。他那口澳大利亚英语中如果有那么一丝爱尔兰口音的话,也都融入到那一口伦敦腔里去了。
“不像。”布赖恩·布雷斯韦尔说,他坐在餐桌的另一边,“可是干吗是对手呢?利弗的价码升到天文数字了吗?好像是不大可能吧。而且洛弗也没有写那么多小说哦。”
“我应该说这是一个数字问题,伙计。利弗是没什么人很想看他的作品了,他还在继续写作,写了很久。物以稀為贵吧,将来估计就是这么回事儿。除此以外,在二手货这一行啊,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往往是刚刚播完一部电视连续剧,某一个东西,或是某一个作家就火起来了,突然之间,所有有关弗美尔②的书,或者是有关奥地利的弗兰茨·约瑟夫①的书,或者是关于内德·凯利②的书,都升到了天价。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我总是离这个世界远远的。”
特里·巴特菲尔德的讲话快要结束了,最后发展到有点儿口若悬河了。
“关于萨缪尔·洛弗的话题,我留给别人去谈。我是研究利弗的。查尔斯·利弗的晚年不是在爱尔兰,也不是在英国,而主要是在欧洲大陆度过的,他最后二十年大多数时间是在意大利度过的。在思想上和精神上,他都是个欧洲人。也许他在这里的岁月没有留下什么印记。我们能看到他所熟知的建筑,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匈奴王阿提拉③所熟知的建筑,而他比利弗要早大约一千五百年。”(有人大笑。)“但是,如果只有一两处建筑我们知道他曾在里面住过,一两个地方我们知道他经常光顾,比如像巴尼·迪卢卡赌场,那么,我们没准儿看错了地方。我们应该在他的作品当中寻找意大利。在那里,我们能发现太阳,发现爱好游乐,发现爱好纯粹的喜乐,发现那种现实生活,英国人觉得很难应付,而爱尔兰人却完全能够适应。我们不应该寻找利弗在意大利的印记,那太少了;我们应该在利弗的作品当中寻找意大利的印记,那可是多了去了。”
他在热烈的掌声中坐了下来。
坐在他餐桌对面的是那个来自赫尔辛基④的代表,这个人除了那难以抑制的酒瘾以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此刻,他隔着桌子俯过身子,把嘴巴贴到特里·巴特菲尔德的耳朵边。
“他在意大利留下了一些东西。有一个后代就住在锡耶纳。”
特里·巴特菲尔德的眉毛猛地挑了一下。
“绝对没有的事儿。”
“还是直系亲属呢。至少我这么认为。是她女儿当中的一个后代。名叫特雷莎·斯帕尼奥莉。你应该请她来这儿参加会议才对。”
“我要是知道,早就邀请她了。”巴特菲尔德说。但是他没说实话。如果她真的是查尔斯·利弗的后代,他对每一个人都会守口如瓶的,这就意味着,尤其是要对他在文献书目学问题方面的“友好对手”德克兰·唐纳利要保守秘密。他们那“友好的竞争”尤其“友好”,当提到《马尔科姆·梅里韦尔》的第一版时——那部利弗去世后出版的长篇小说,是由纽拜出版公司很不情愿出版的,连续印刷的那种风格通常只有约克郡那些傻乎乎的女孩子才如获至宝,认为他们写出了伟大的长篇小说。
德克兰·唐纳利坐在这张桌子的下首,把致完欢迎词后发生的那一幕小情景剧全看在了眼里。
“他们究竟在那儿嘀咕什么呢?”他沉思地自问道。
“不知道,”特里的一位密友莫拉格·奥康纳说,“不过他很感兴趣。特里很感兴趣。我了解那些迹象。”
“那个芬兰人究竟在跟他讲些什么呢?”
“我哪儿知道啊。这要紧吗?我可以问问他。”
“不要。不要问。这话说着说着就露出端倪了。如果我用正确的方法听来听去的,就总是能听出些名堂来。”
“你难道不是个法官吗?我想象不出来许多人和一个法官说三道四的情景。” “啊,我可不是过去喜欢戴上黑色法帽,准备宣判死刑的那种法官!人们跟我倾诉,就像我是个读者来信专栏的主持人似的。我的现任妻子说我是‘邻家法官’。”
莫拉格注意到,这位特别的读者来信栏目主持人是去自寻烦恼的。午餐接近了尾声,人们在三五成群地散去,这时候她看见德克兰·唐纳利手里端着酒杯,很随意地朝那个喋喋不休的芬兰人走了过去。或者说不是朝他走了过去,而是奇怪地走走停停,迂回曲折地走过去,最后在那个站立不稳的大学讲师身边停了下来。
“我叫德克兰·唐纳利,”他伸出手,说,“您一定是于里基·卡波特了。我發音发得对不对?”
“真的不怎么对。谁也发不退(对)。费那个事干吗呢?只叫我耶尔克就行了。”
“好吧,耶尔克,我就这么叫。那时候人们在船坞里叫我,叫得比那个还难听哪。”
“你是个警擦(察)吗?”
“是个法官,耶尔克。特里刚刚把你跟他说的话告诉我了。”
“哦,是吗?这个女人——女性这边的那个后代。我说得对吗?”
“不对,不过那意思我听懂了。是女方这边。”
“那斯(是)正确的。女儿们——不止一个。我意思是说:是一个女儿的女儿的女儿。”
“是谁的——”
“当然是查尔斯·利弗的女儿了。住在世(锡)耶纳。不远。本来应该邀请她来参加会议才对。”
“你是怎么了解到她的?”
“赫尔辛基大学英文系的一个同事告诉我的。在托斯卡纳地区有一栋度假别墅。这儿的酒倒是便宜啊。他遇见过她。”
“她叫——”
耶尔克晃了晃身子。看他那副架势,只有几秒钟他就站立不稳了。但是他把手撑在餐桌上,用练出来的功夫保持垂直的站立姿势。
“名字……忘了……我原来有的,不过听起来有点四(西)班牙的味道,好像有一个祖先来自……叫迪斯帕尼亚。对。名字就是叫迪斯帕尼亚。”
“教名呢?”
“哦……叫马蒂尔达,特雷莎,或者叫……反正是那些名字中的一个。”
“我看不出来这两个名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呀。”
“结尾有个字母‘a’。有山(三)个音节。”
尽管德克兰实际上正要说,所有意大利妇女的名字都以字母“a”结尾,那个芬兰人终于支撑不住那副尊严的架势,咕哝一声,一下子摔倒在地板上。代表们把他团团围了起来,但不是在唐纳利法官进行战略撤退之前。通过跟一个醉鬼交谈,他感觉丝毫没有要退让的意思,但是他也不想让特里·巴特菲尔德看到他在做这件事。
他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当然了,他可以立即动身到锡耶纳去。他只是许多代表中的一个,周末期间他也没有特殊的职责。而另一方面,他要负责周末以后以及这个新研究会后面的财务事宜,而且他刚刚当选为财务主管。财务状况看来不怎么好。这年头儿的法官们得非常留意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好,什么东西看起来不好。
在天平上另一个标志是,特里·巴特菲尔德整个周末都很忙。他负责全面的工作,直到那天晚上的半夜,不是做这件事就是做那件事,一直忙到星期天吃午饭的时候,会议才结束。而他唐纳利在星期天半上午就可以动身,他不在场不会引来任何闲言碎语。大约午饭时分他就能到锡耶纳了,或者是午休时分,如果他们在锡耶纳还有午休的习惯的话。同时,他悄悄溜回到他下榻的旅店,找到一本锡耶纳的电话号码簿,确定了一个名叫迪斯帕尼亚·M的女士确有其人——住在丰泰朱斯塔大街41号。他去最近的书店,买了一张锡耶纳的道路地图。
与此同时,特里·巴特菲尔德在搜寻类似的路线。他的旅店比那位法官的更不起眼,但是离纳骨室①的其中一个入口很近,而那座著名的斜塔离旅店的窗口只有几码远。特里觉得,作为会议的组织者,职责所在他就必须住廉价的旅店,把能看到这座斜塔看作是担任此职所占的一个便宜吧。店主人拿着一本锡耶纳的电话号码簿和一本那个城市的街道指南走了上来,电话号码簿和街道指南都脏兮兮的,很显然是不知道借给多少代游客们看过了。星期天吃午饭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急巴巴地想要离开:他做事稳重,不易惊慌,总是带着一丝庄严的味道,那是出了名的。但是实际上,他是提心吊胆,心神不宁,他刚刚和别人道了别,不会让别人觉得他是匆匆溜走的,这个时候,他就去了火车站。
德克兰·唐纳利法官站在丰泰朱斯塔大街41号的台阶上,拉了拉一个古色古香的门把手,这座住宅的里面和外面马上响起了“嘶嘶啦啦”刺耳的叫声。他听见宅院里传来了脚步声,接着,他注意到,有人通过门的观察孔在看他。
“Che vuole?①”
“我叫德克兰·唐纳利。您能讲英语吗?”
“能。你想要什么?”
“我——”他不管怎么说听起来都有些荒唐——“我想和您谈一谈您的一个先人,他写书来着。”
停顿了许久。他注意到对方在仔细地打量他,他很高兴他精心打扮了一番,于是面部表情就装出一副该地区栋梁之材的样子。
“你进来吧,”那个声音说。门打开,又在他身后关上了。他跟在一个丰腴的(但不算胖,更不要说肥了)身影后面,沿着光线阴暗的过道走进一个很大的房间,屋子里那通常的摆设尽显奢华和尊贵。迪斯帕尼亚小姐或是太太四十来岁,是个风姿绰约、举止活泼的尤物,说着她那宅院奢华的语言,但却不是那么尊贵的语言。
“这个作家是谁,那么?”
她用手指了指,德克兰就在她指的地方坐了下来。
“这个作家是个爱尔兰小说家,名叫查尔斯·利弗。他在19世纪中叶创作,他的晚年是在意大利度过的。我在希望——”尽管那个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您有一套他的长篇小说集。”
那两个装潢华丽的肩膀耸了耸。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或许我丈夫听说过。”
“您丈夫?我听说,查尔斯·利弗的后人是个女的。” “噢,那或许是他第一个妻子的。她去年死了。她可是个爱读书的人。他也很爱读书。他们有一个很漂亮的书房。我给锁起来了。我不给他看书的时间。我可不是为了书才嫁给他的。”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狡黠地笑了笑,然后朝别处看去。
“你丈夫——我能和他谈谈吗?”
“不能。他不在家。要整整三个星期。你能想象得到吗?这是非常孤独寂寞的。”
“那肯定是的。你们结婚时间不长。”
“Esattamente①!你是个帅哥。穿得又好,光光鲜鲜的,有点儿詹姆斯·邦德②的味道。是情場老手,对不对?”
“我结婚次数很多,或许往往不是出于理智。人们就会觉得你有点漂浮不定,就像是一只蜜蜂,从这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上去。”
“那是什么呀?一只蜜蜂?”
“扑棱扑棱扑棱,”德克兰说,“他们会觉得你老想变。”
“那你呢?”
“我是老想变。”
“那样的话,我们稍微来一个讨价还价,你看怎么样。你可以把它叫作交易,不行吗?你和我上床度过一两个钟头。对你对我都是快乐的事儿。我就给你我丈夫书房的钥匙。是他的也是他第一个妻子的。那两个书呆子。”
德克兰完完全全被诱惑住了。他道貌岸然的那一套一旦关上了门根本就不管用了。他一旦面对性的诱惑,他前后那么多妻子没有一个人对他会做什么表示丝毫的怀疑。他照着奥斯卡·王尔德③建议的那样做了。
“成交。”他说。
特里站在但丁大街那座小巧而古旧的宅院前,“梆梆梆”敲那扇油漆已在脱落的门的时候,他不知道会预料到什么情况。走向那扇门的脚步声很轻,他几乎听不到。也听不到说话声。
“Si---chiè④?”
“是斯帕尼奥利女士吗?我是英国人。您能说英语吗?”
“能,一点点。你有什么事?”
“有一件重要的事我想和您谈谈。”
停顿了一下。然后他很震惊地听到,门上的锁链被“哗啦哗啦”取下来的声音——这正是他总是劝他母亲不要这么做的事情。做得是很结实,但只是我呀,他心想。门很费力地被拉开了。
“那么,请进吧。”那个小巧玲珑的女士说。她皮包骨头,天气根本不冷,但她浑身上下却裹得严严实实的。他一走进来,她就关上了门,领着他穿过没有光线的厅堂,来到一间天花板很高的房间,曾经辉煌,但如今很肮脏,墙皮脱落,没有贴图画,几乎没有家具——什么都没有,只不过有两把椅子和一个橱柜。她把他带到一把椅子前,她自己坐在另一把椅子上。
“您能见我这很好,”特里说,“可是您真的不应该——”
“打开门。人们都这么跟我讲。可是干吗不呢?假如是有人想打我,抢我,他难道不会一眼就看出来,他什么也得不到吗?如果他真的攻击我,让我死了,我又能失去什么呢?活上几个月,过一种不再值得过的生活。我相信您已经看到了,也猜到了,一切都一点一点,不复存在了。都到了那个给一点点钱就换回好东西的人手里。现在没有好东西了,没有钱了。所以我连一杯咖啡也没办法给您端。”
特里对她那口精确的,几乎是文学语言的英语感到吃惊。
“您说的英语好极了。”他说。
“哦,那是卡文迪什小姐的功劳。她在店里头帮忙,是一个办事精确、循规蹈矩的人。她当初来意大利居住,是因为她崇拜墨索里尼①——这种崇拜我不理解,也不敢苟同。战后她除了她那优美的嗓音和那一口精确的、符合语法的英语外,一无所有了。有的英国游客觉得她很好笑,不过幸好锡耶纳还吸引不了很多那种类型的游客。”
“您有一家店铺?是什么店铺?书店吗?”
“哦,天哦,不是。皮货店,离大教堂广场不远。可爱的软皮手套啦,优雅的手提包啦,配晚礼服穿的鞋子啦。所有的皮货都很漂亮,也很昂贵。可是我丈夫一死——”她用手向下做了个手势。特里点点头。
“有人把您的名字给了我,说您有可能是一个英国——呃,爱尔兰——小说家的后裔,他名字叫查尔斯·利弗,”他看到她眼睛里没有反应,“他在他那个时代——维多利亚时代——是相当有名气的。”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我倒是在电视上看过狄更斯和简·奥斯汀的作品。啊,我非常喜欢奥斯汀。可是电视机坏了,没办法修了,当然我也买不起……《圣经》上说,我们从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带不走。尽管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我很快就一无所有了。”
“这么说,您从来没有听说过利弗?”
“这辈子都没听说过。我知道我祖父辈和曾祖父辈的人。我向您保证,他们当中没有英国小说家。有一个人倒是曾经在加里巴尔迪②的红衫军里打过一段时间的仗,不过那是我们家族离名气最近的地方了。”
“您的丈夫呢?您从来没有听他谈起过他们的家谱上曾有过一个作家?”
她哈哈大笑起来,差不多是开心地笑了。
“从来没听他说过!连说的可能性都没有。我的奥尔多,他一直到意大利北部和德国人打仗,在比萨受过伤。或许有一天那些勇敢的意大利人将会和加里巴尔迪的士兵们一样名垂青史吧。不过他和他的家人都是开店铺的,是商人。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文人。”
“这么说,您没有一本《马尔科姆·梅里韦尔》这部书,没有第一版的了?”
“没有,哎呀。我从来连听说都没听说过。不过,既然您大老远地来找这本书,那一定是很著名了。”
“一点儿都不著名。几乎是不为人所知。甚至连爱尔兰文学专家也不知道。但是我们这些收藏者——我们一定得使我的藏品齐全:每一部作品都有一部第一版的版本。”他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不理解,“我在浪费您的时间了。”
“我有的是时间,除了浪费掉,我还能干什么呢?”
特里站起身,在他的牛仔裤后兜里摸索着。
“但是我还是得给您钱,”他赶忙加了一句,以免她觉得受到了侮辱,“请把这钱看作像是别的任何交易一样,就像是卖了一双手套。” 然而她并没有觉得受到了侮辱,坐着用手指摸索着、看着那张钞票。
“哦,还是新东西呢。看着质量可不怎么样。”
“但是买东西却是最好的东西了:像买吃的啦,买咖啡啦,买药品啦什么的。”
“啊,这个我知道。不过旧票子更像是真钱,那价格标在橱窗里的一双手套上——上面有那么多可爱的零,您要是卖出去什么东西的话,感觉就像是个百万富翁似的。”
特里从那个屋子里逃了出去,感觉仿佛刚刚从一个非常高档的疯人院里逃出来一样。
德克兰·唐纳利经过两个小时的翻云覆雨之后,从床上爬了起来。他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似乎都精疲力竭了,两条腿好像是掉了,和他的身体分离了一样。他扯上裤子,穿上衬衣,把衬衣前襟下面的扣子都扣错了。他试图打领带,可总是打不好,就厌恶地把领带扔到地板上去了。他抓起外套,穿上去。他注意到床上动了一下。
“你想看书房吗?”
“过去这几个小时真兴奋,真刺激,”他用那副油腔滑调的口气说,“但是,我相信你还记得,看书房是我们交易的一部分哟。”
“它很好。你喜欢,”迪斯帕尼亚小姐说着,跳到地板上,领着他出了卧室。他们回到客厅,这位小姐从壁炉上取下一把钥匙,猛地打开房间角落的一扇门,打开灯。
德克兰发现自己在朝一个大壁橱和一个小房间中间的地方看进去。里面堆的全是书,几乎全是平装本。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凯恩和埃布尔》。接着,他看到整整一书架威尔伯·史密斯的作品。然后是《骑手》《乔安娜·特罗洛普》《安迪·麦克纳布》。还有一架书,这次是巴巴拉·卡特兰的作品。《俗艳的夜晚》,德克蘭过去经常想,这是他所看过的最枯燥无味的书了。《金手指》和《皇家赌场》。还有詹姆斯·希尔顿的作品和《蔚蓝色的潟湖》。
德克兰转向女主人。
“我应该建议你养成读书的习惯,”他说,“这里有一辈子的经历在等着你呢。但是,我可不愿意引导你偏离了你很显然能做的最好的活动。”
然后,他就逃跑了,逃出了那座房子。
但丁大街和火车站之间有许多小酒吧。特里进了几家酒吧,就看不清火车站是在哪个方向了。他从罗西大街的一个酒吧里出来,就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Scellerato! Ladro! Traditore!”①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德克兰说着,伸出一只手把特里那摇摇晃晃的身子扶稳了(尽管他自己的手抖个不停),“完全是竞争对手收藏家之间的正常行为。”
“我看见你跟那个嗜血成性的芬兰人交谈了。”
“我为什么不应该跟一个芬兰人交谈呢?尤其是这个芬兰人掌握着对一个利弗研究专家有用的信息。”
“哈!信息!好吧,如果你要去跟斯帕尼奥莉小姐谈话的话,我可以让你节省一点点时间。”
“跟谁谈?从来没有听说过她。我一直在跟迪斯帕尼亚小姐谈话来着。如果你正要去跟她谈,我倒是可以让你节省一点点时间。”
“我不要去。”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那个嗜血成性的芬兰人,”特里说,“他甚至记不住她的名字了,他当时喝得醉醺醺的。”
“芬兰人全都总是喝得醉醺醺的,”德克兰说,“我倒不妨打个赌,这里根本就没有利弗的后代,不管是合法的还是私生的……这儿有个酒吧。再喝上一杯吧。然后我们打的去搭乘最后一班火车回家。”
于是他们最后又喝了一通酒,发誓要做永久的朋友,信誓旦旦地说,发现一本《马尔科姆·梅里韦尔》的第一版屁用都没有,他们会立即放弃不找了。喝完酒,他们回到大街上,向很多出租车招手,但没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愿意载两个醉醺醺的英国佬(因为他们两个尽管做派不同,但都令人尊敬,又很随意,一眼就能认得出来),后来,他们就步行去了火车站。
就在他们像无声电影里的醉鬼一样走着的时候,他们是沿着德奥尔蒂大街走,这条大街四十六号的楼上有一套整洁的小房间,瓦伦蒂娜·德拉斯帕娜正在屋子里吃一大盒巧克力,喝着一瓶葡萄酒,这瓶酒比她几年来喝的酒都要好。她盯着放在这个房间光线不那么亮的那一部分一个高高的书架上那布满灰尘的书籍中间的一个缝隙沉思默想。那些书是某一个老头子写的,这个老头子不知怎么的和她有些瓜葛,一个喝得有点儿醉的男人从她手里把那些书买去了。那个男人是哪个国家的,她几乎都没有听说过。书的价格在他(因为他是个公平的人,这个芬兰人,不管他喝醉了还是没喝醉)看来是捡了个大便宜,但对她来说却是发了一笔横财。他是个好人哪,她心里想着,就又柔柔地抿了一口酒。而且他有幽默感,很可爱。
(作者说明:应该强调,本文中的人物、事件和2006年9月在比萨召开的查尔斯·利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人物和事件并无相似之处,作者参加了那次会议)
作者简介:
罗伯特·巴纳德(Robert Barnard 1936—),英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包括系列小说《佩里·特伦斯万警司》(Superintendent Perry Trethowan)和《查理·皮斯总探长》(Chief Inspector Charlie Peace)等。2003年,巴纳德获得犯罪作家协会的卡迪亚钻石匕首奖,以表彰他在犯罪小说领域的杰出成就。他还曾数度获得埃德加奖提名,并且以《贝尔塔莱维亚区的丑闻》(1991)获得尼禄·沃尔夫奖。1988年,他以短篇小说《早餐电视》(Breakfast Television)获得安东尼奖,以短篇小说《比离婚还更进一步》(More Final than Divorce)获得阿加莎奖,短篇小说《衣橱里的女人》(The Woman in the Wardrobe)获得麦卡维提奖。
译者简介:
杨振同,文学翻译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已出版《世间之路》《致命约会》《故事开始了》《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天堂里的囚徒》和《追寻达·芬奇密码》等六部译著,在《世界文学》《译林》《外国文艺》《香港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二百多篇,其中学术论文十多篇,文学翻译作品一百三十多篇,约三百万字。
本文译自《埃乐里·奎因神秘小说杂志》2009年元月号,系国内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