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尔乱丢的越多,被没收的也就越多,最后就没有玩具可玩了。
父母的话有时会没用,但后果的话孩子一定听。在美国,父母倾向于采用后果法来代替惩罚,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后果法分为两种:一种为自然后果法,另一种为逻辑后果法。
节假日和先生一起去探望他姐姐一家。她家老二故意把左脚的鞋子穿到右脚,但是她因为尊重孩子的意愿,不想打击小家伙自己穿鞋的兴趣,就没有执意要孩子换回来。
不过,她也小声告诉了我,如果这样穿不舒服,孩子自己会有感觉的。
果然,不出她的所料,老二没一会就跑了过来,要求妈妈给她脱下来。
姐姐有次送5岁的老大去学跆拳道,结果回来才发现,老大临走前没有仔细检查,忘了带对打练习课上所需的护具和头盔。
我问她,要不要马上再给孩子送到道馆。她坚决地摇了摇头。结果那天教练只好让老大从队伍中站到一边,看着别人练习。
可是呢,那次之后,老大每次都会在前一晚仔细检查该带的东西,再不用妈妈提醒了。
有一次,2岁的女儿在厨房玩水杯。爸爸急着要把水杯放进洗碗机里,一下子就从她的手里拿走了。她发觉后开始尖叫,坐在地上边哭边喊着什么。我心平气和地告诉她,你哭得这么厉害,我听不懂你说的,无法继续与你讲话。听我这么说,她慢慢停止了哭泣。我也立马先接纳她的感受,问她是不是因为爸爸要把杯子拿走,她不知该怎么办,因此才哭了。她点了点头。我开始跟她解释爸爸为什么要把杯子拿走,并用同理心的角度告诉她:“我知道你不喜欢被打断,可是你用的那个杯子脏了,爸爸这才要洗的!下次如果你不想杯子被拿走,和爸爸好好说,他会给你换一个的,好不好?”听完,孩子点点头,跑去找爸爸道歉了。
以上3种场景均采用了自然后果法,即当孩子犯错时,给孩子一个体验自然后果、发现错误并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讲,孩子只有承受了不舒服的事实,才会主动、乐意纠正自己的行为。
不过这种方法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孩子自身安全的角度上。比如女儿在街区骑三轮小车,可是却不要戴头盔,这时就不能采取自然后果——因为这个“自然结果”,有可能很严重。
邻居发现家里的玩具经常被女儿艾尔随手散落一地,还经常丢在客厅的过道上。一开始,她告知了艾尔这样做的“后果1”:会使得人无法通过走道。但“后果1”看来对艾尔无效。于是,她特意准备了一个玩具箱子,外面贴着“周六玩具盒”的标示,然后告诉艾尔“后果2”——如果艾尔继续把玩具堆在过道上,那她不仅要捡起玩具,而且要一样一样地放在这个专门的箱子里,然后交给妈妈保管,直到下周六才可以还给艾尔。也就是说,艾尔乱丢的越多,被没收的也就越多,到时候有可能就没有玩具可玩了。
后果2比后果1强大多了:玩具被没收没几次后,艾尔就开始长记性了,主动学着自己收玩具。
带着女儿在家门口的户外游乐场玩,碰到同样来玩的艾尔。两个小姑娘正好有个伴。刚开始玩得还好,之后为了一点小事,艾尔跑着哭向妈妈,说是我家女儿不听她的,一边说着一边拖着哭腔。她妈妈平静地看着她,告诉她——你这样讲话不好听,说话要清楚,不要用娃娃音。可艾尔继续在那里抱怨、拉长腔。结果她妈妈居然站起来,和颜悦色地告诉她,妈妈准备带她离开游乐场回家。
看到妈妈说到做到,艾尔只好改变了说话的语气和腔调。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后,她也跟我女儿和好如初了。
以上2种场景均采用逻辑后果法,即父母为了针对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有意识采取某种措施。与自然后果法不同的是,它需要成人参与孩子纠错的过程,针对错误定下规则,让孩子自然而然认识并遵守规则,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需要提醒的是:逻辑后果法也好,自然后果法也好,无论你采用何种方法,又或者两种方法一起用,都要尽量以平和温柔的心态去接纳、执行。没有一个小孩是完美小孩,他们都会犯错,但他们这些错误都是可爱的,因为这也证明着他们在慢慢地成长。
父母的话有时会没用,但后果的话孩子一定听。在美国,父母倾向于采用后果法来代替惩罚,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后果法分为两种:一种为自然后果法,另一种为逻辑后果法。
场景1 若觉得不舒服,孩子会要求脱下来的
节假日和先生一起去探望他姐姐一家。她家老二故意把左脚的鞋子穿到右脚,但是她因为尊重孩子的意愿,不想打击小家伙自己穿鞋的兴趣,就没有执意要孩子换回来。
不过,她也小声告诉了我,如果这样穿不舒服,孩子自己会有感觉的。
果然,不出她的所料,老二没一会就跑了过来,要求妈妈给她脱下来。
场景2 忘带装备,就只能看着别人练习
姐姐有次送5岁的老大去学跆拳道,结果回来才发现,老大临走前没有仔细检查,忘了带对打练习课上所需的护具和头盔。
我问她,要不要马上再给孩子送到道馆。她坚决地摇了摇头。结果那天教练只好让老大从队伍中站到一边,看着别人练习。
可是呢,那次之后,老大每次都会在前一晚仔细检查该带的东西,再不用妈妈提醒了。
场景3 你哭得那么厉害,我听不懂你说的
有一次,2岁的女儿在厨房玩水杯。爸爸急着要把水杯放进洗碗机里,一下子就从她的手里拿走了。她发觉后开始尖叫,坐在地上边哭边喊着什么。我心平气和地告诉她,你哭得这么厉害,我听不懂你说的,无法继续与你讲话。听我这么说,她慢慢停止了哭泣。我也立马先接纳她的感受,问她是不是因为爸爸要把杯子拿走,她不知该怎么办,因此才哭了。她点了点头。我开始跟她解释爸爸为什么要把杯子拿走,并用同理心的角度告诉她:“我知道你不喜欢被打断,可是你用的那个杯子脏了,爸爸这才要洗的!下次如果你不想杯子被拿走,和爸爸好好说,他会给你换一个的,好不好?”听完,孩子点点头,跑去找爸爸道歉了。
以上3种场景均采用了自然后果法,即当孩子犯错时,给孩子一个体验自然后果、发现错误并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讲,孩子只有承受了不舒服的事实,才会主动、乐意纠正自己的行为。
不过这种方法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孩子自身安全的角度上。比如女儿在街区骑三轮小车,可是却不要戴头盔,这时就不能采取自然后果——因为这个“自然结果”,有可能很严重。
场景4 周六玩具盒满了以后,你就没有玩具可玩了
邻居发现家里的玩具经常被女儿艾尔随手散落一地,还经常丢在客厅的过道上。一开始,她告知了艾尔这样做的“后果1”:会使得人无法通过走道。但“后果1”看来对艾尔无效。于是,她特意准备了一个玩具箱子,外面贴着“周六玩具盒”的标示,然后告诉艾尔“后果2”——如果艾尔继续把玩具堆在过道上,那她不仅要捡起玩具,而且要一样一样地放在这个专门的箱子里,然后交给妈妈保管,直到下周六才可以还给艾尔。也就是说,艾尔乱丢的越多,被没收的也就越多,到时候有可能就没有玩具可玩了。
后果2比后果1强大多了:玩具被没收没几次后,艾尔就开始长记性了,主动学着自己收玩具。
场景5 讲话要清楚,不许带哭腔
带着女儿在家门口的户外游乐场玩,碰到同样来玩的艾尔。两个小姑娘正好有个伴。刚开始玩得还好,之后为了一点小事,艾尔跑着哭向妈妈,说是我家女儿不听她的,一边说着一边拖着哭腔。她妈妈平静地看着她,告诉她——你这样讲话不好听,说话要清楚,不要用娃娃音。可艾尔继续在那里抱怨、拉长腔。结果她妈妈居然站起来,和颜悦色地告诉她,妈妈准备带她离开游乐场回家。
看到妈妈说到做到,艾尔只好改变了说话的语气和腔调。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后,她也跟我女儿和好如初了。
以上2种场景均采用逻辑后果法,即父母为了针对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有意识采取某种措施。与自然后果法不同的是,它需要成人参与孩子纠错的过程,针对错误定下规则,让孩子自然而然认识并遵守规则,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需要提醒的是:逻辑后果法也好,自然后果法也好,无论你采用何种方法,又或者两种方法一起用,都要尽量以平和温柔的心态去接纳、执行。没有一个小孩是完美小孩,他们都会犯错,但他们这些错误都是可爱的,因为这也证明着他们在慢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