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始终受到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当由校长承办学校第二轮协议规定的期限已满的时候,经过专家评估,大家对承办期间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使得这项改革更加引人注目,在教育界几乎成为一种“十一学校现象”。
北京市十一学校改革的个案告诉我们,当适度扩大公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后,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其实,他们进行的试验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的中心课题。
北京市十一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它所进行的改革,无论从开始的公立学校转变运行机制的试验,还是后来的“国有民办”的试验,都始终没有改变学校的公立性质,学校的全部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但是,试验的关键课题在于由校长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承办学校。开始阶段,校长以公职人员身份承办,后来校长以自然人的身份承办,在承办期间,代表国有资产管理者的国家机关与学校的承办方签订协议,明确了承办期限和各自的责任与权利、义务,承办学校的校长依照协议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行政部门定期进行校长办学情况和协议执行情况的评估。
这项改革试验,前后已经进行十余年了。在这十余年里,教育行政部门授予校长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在保证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与北京市要求必须遵守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筹运行经费,自主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试验。通过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学校的发展正是“十一学校现象”的精髓。
正因为有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十一学校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进行了学制改革试验,教学模式改革试验,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验等等,最近,又在全国中小学中第一个建立了博士后项目工作站,启动了建设“培养——研究型学校”的试验,通过这些试验使一所本不出名的学校成为北京市的一所名校,成为许多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地方。
试验证明,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仍是当前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校长习惯于听从上级指示而较少独立思考,习惯于同质化现状而较少特色,习惯于执行而较少创新。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但是如果校长只是一个执行者,他是永远不可能成为教育家的,如果把一位教育家只放在执行者的地位上,他也无法展现教育家的本色。
“十一学校现象”说明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成为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海淀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具有远见卓识,多年来领导并推动着这项试验。他们认为学校百花争艳、各具特色是教育事业繁荣的表现;他们重视教育改革试验的个案研究,从中探索规律性的东西;他们敢于放权,尊重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始终把教育创新看作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
“十一学校现象”说明校长是一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好的校长应当是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对教育改革执着追求,德才兼备、无私无畏的人。校长的素质决定学校的品质,校长的水平决定学校的发展。正由于十一学校的李金初校长是这样的好同志,才使得十一学校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试验得以成功。但是,也正由于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好的校长才有了成长的土壤与环境。
“十一学校现象”说明教育改革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主要矛盾存在,善于抓住每个时期的主要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试验,又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对改革进行调整,使学校始终站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是改革精神的实质。十一学校,从开始进行收费制度的改革试验,到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进而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再到进行建设研究型学校的改革试验,是一个步步深化的过程。他们始终充满活力,始终没有停止改革的脚步。
北京市十一学校进行的试验是一个成功的个案。他们的具体做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学校,但是,他们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跨越式发展的追求,他们所验证的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必要与可能,却具有深刻的普遍意义。□
编辑 王雪莉
北京市十一学校改革的个案告诉我们,当适度扩大公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后,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其实,他们进行的试验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的中心课题。
北京市十一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它所进行的改革,无论从开始的公立学校转变运行机制的试验,还是后来的“国有民办”的试验,都始终没有改变学校的公立性质,学校的全部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但是,试验的关键课题在于由校长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承办学校。开始阶段,校长以公职人员身份承办,后来校长以自然人的身份承办,在承办期间,代表国有资产管理者的国家机关与学校的承办方签订协议,明确了承办期限和各自的责任与权利、义务,承办学校的校长依照协议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行政部门定期进行校长办学情况和协议执行情况的评估。
这项改革试验,前后已经进行十余年了。在这十余年里,教育行政部门授予校长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在保证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与北京市要求必须遵守的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筹运行经费,自主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试验。通过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学校的发展正是“十一学校现象”的精髓。
正因为有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十一学校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进行了学制改革试验,教学模式改革试验,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验等等,最近,又在全国中小学中第一个建立了博士后项目工作站,启动了建设“培养——研究型学校”的试验,通过这些试验使一所本不出名的学校成为北京市的一所名校,成为许多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地方。
试验证明,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仍是当前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校长习惯于听从上级指示而较少独立思考,习惯于同质化现状而较少特色,习惯于执行而较少创新。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但是如果校长只是一个执行者,他是永远不可能成为教育家的,如果把一位教育家只放在执行者的地位上,他也无法展现教育家的本色。
“十一学校现象”说明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成为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海淀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具有远见卓识,多年来领导并推动着这项试验。他们认为学校百花争艳、各具特色是教育事业繁荣的表现;他们重视教育改革试验的个案研究,从中探索规律性的东西;他们敢于放权,尊重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始终把教育创新看作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
“十一学校现象”说明校长是一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好的校长应当是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对教育改革执着追求,德才兼备、无私无畏的人。校长的素质决定学校的品质,校长的水平决定学校的发展。正由于十一学校的李金初校长是这样的好同志,才使得十一学校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试验得以成功。但是,也正由于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好的校长才有了成长的土壤与环境。
“十一学校现象”说明教育改革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主要矛盾存在,善于抓住每个时期的主要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试验,又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对改革进行调整,使学校始终站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是改革精神的实质。十一学校,从开始进行收费制度的改革试验,到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进而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再到进行建设研究型学校的改革试验,是一个步步深化的过程。他们始终充满活力,始终没有停止改革的脚步。
北京市十一学校进行的试验是一个成功的个案。他们的具体做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学校,但是,他们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跨越式发展的追求,他们所验证的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必要与可能,却具有深刻的普遍意义。□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