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及室内设计经历了诸多的发展阶段,装饰材料也在发展的浪潮中进行着创新,它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也在逐渐转变。从装饰材料在形式上的审美逐渐的根据风格的改变走向装饰材料自身本质的审美体现,最简单的真实有着最简洁的美。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根据社会的需求,自然资源的损耗,材料开始走向节能化的发展。节能材料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解决了部分现代社会遇到的巨大能源浪费问题,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此时材料所体现出来的审美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我们用视觉能感受的物质形态上,而在精神层面上具有强烈的审美色彩。
关键词:建筑及室内设计;装饰材料;形式;本质;精神
建筑及室内设计从早期的建筑装饰以及空间内部装饰,对于装饰材料的运用来说,极大多数都是以自身所构成的形式来体现其审美性的。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改变等等因素,装饰材料的运用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包括装饰材料自身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装饰材料自身不仅仅有色彩,同样还具有质感,譬如粗糙和光滑、软和硬、光泽和透明度、弹性、肌理等特点,能给人带来视觉和触觉以及心理方面的多种感受,具有着属于自己的审美特质。
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埃及时代,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独具特色的金字塔,作为王室陵墓出现的建筑形式,它们的外观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色彩给人带来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塞加拉台阶式金字塔,还是达什弯曲金字塔,以及最为人所熟知的胡夫金字塔等等,材料都是通过装饰形式和色彩来体现自身的审美。无论是外在形式上还是贡献精神上,或者在它变为装饰形态之前还是之后,材料其实是极其具有审美色彩的一种物质。金字塔内部神秘的墙面浮雕,空间的内部构造设计等等,能够具有强大的艺术及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归功于材料在起着审美的作用。
古代的中国建筑及室内设计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提及中国建筑艺术就不能缺少一个"木" 字,中国的木质建筑结构及其空间形态令世界叹为观止。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方式,由柱子、房梁、椽子、额枋、门窗等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由于墙壁不承重,木构架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建筑的柱子、房梁、椽子、额枋、门窗等等,都是由木头所组成的,以及极具代表性的斗栱,被称为最美的建筑结构构件,也是由木这种材料所构成的,这个时期木材质的审美通过形式和结构这些载体所体现。
希腊建筑是一种基于数学的精准的艺术,这种艺术的构成,包括神庙的外部以及室内的一个重要的建筑构件,人们现在仍然在设计中延续运用,那就是古希腊的柱子,都是基于石材这种装饰材料才具有的审美。从多利克柱式到爱奥尼亚柱式,再到科林斯柱式,无一不是建筑及室内设计师曾经为之疯狂的设计元素。包括古罗马时期的柱式,以及耳熟能详的斗兽场,它们的审美呢,都是石材这种材料通过形式所承载出来的。
不能说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的审美是一成不变的,美对于装饰材料的审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包豪斯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建筑及室内设计风格,同时材料的审美也出现了转变。包豪斯的设计将白色的室内设计、躺椅和玻璃摩天大楼带进了我们的生活。现代主义的诞生对建筑及室内设计的影响极其深刻,"形式追随功能"这一设计戒律的提出,让设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且现代主义的一个推论性的原则"忠实于原材料"更加体现出材料审美的转变。让每一种原材料都保持本色,不要把材料伪装成各种各样的形式,最简单的真实有着最简洁的美。真实,绝不虚假,让原材料自身的魅力放大光彩。这些理论的形成也是装饰材料审美转变的新篇章,装饰材料本质的体现称为这一时期的审美标准。
密斯·凡·德·罗1929年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就是材料新审美的最直接体现。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德國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建筑形式处理上以及材料运用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密斯的名言"少就是多",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对于建筑及室内设计装饰材料的审美转变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包括密斯为此馆设计的知名家具巴塞罗那椅,也在直接的表现皮质和不锈钢材质自身的美,不再让材料的审美通过形式这种载体来体现。
伴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到了当今社会,设计风格多种多样,人们对于技术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并且在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人们懂得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建筑及室内设计材料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全球能源形式日趋严峻,能源危机始终困扰各国。实现建筑节能的根本有效途径是加快推广和普及低耗能建筑。此时,装饰材料再次发生革命性的改变,随之装饰材料的审美也在进行着转变,其审美的转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精神层面的作用。
节能墙体不是一个形和质固定不变的体系,比较通行和传统的概念是新型砖、新型砌块和新型墙板的总称。在墙体节能方面用到得节能体系技术包括外墙自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夹心保温。与之相对应的材料有无机类保温材料、有机类保温材料以及无机有机符合保温材料。门窗节能经历了单层窗阶段、双层玻璃阶段和镀膜玻璃阶段。目前节能综合性能比较好的窗框材料体系有铝宝木、塑包木、铝合金隔断等等。运用在建筑围护结构上的相变材料,具有自调节特点,能够有效缓解能源供求之间在时间和速度上的不匹配。随着对建筑节能问题的日益重视,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得到广泛关注,它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热舒适度,而且为太阳能等低成本清洁能源在供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在室内设计方面,床层架空地面也是现代办公建筑室内设计的节能体现。它的材料中可以选用石材、木地面、地毯或合成地面,承重板材为薄钢板或钢框架支撑的高密度合成板,支脚多为可调节的钢螺栓,支脚与地面采用铆栓或黏结方式固定。包括室内空间节能的方式方法,利用多层围护结构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是生态办公建筑改善室内质量的一种体现。其围护结构被誉为"可呼吸的皮肤"。这些建筑及室内设计中相关节能的装饰材料引导了颠覆性的变革,它在人们的眼中也有着强烈的审美,它的审美不再是构成的形式,也不再是自身的真实质感,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一种精神上的审美。
从形式到本质,从物质再到精神。装饰材料的审美转变,也为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改变,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从物质世界升华到艺术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雄,张永娟.建筑节能技术与节能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威廉·斯莫克.包豪斯理想[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4]《大师》编辑部.密斯·凡·德·罗[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科尔.世界建筑经典图鉴[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解琨(198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关键词:建筑及室内设计;装饰材料;形式;本质;精神
建筑及室内设计从早期的建筑装饰以及空间内部装饰,对于装饰材料的运用来说,极大多数都是以自身所构成的形式来体现其审美性的。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改变等等因素,装饰材料的运用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包括装饰材料自身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装饰材料自身不仅仅有色彩,同样还具有质感,譬如粗糙和光滑、软和硬、光泽和透明度、弹性、肌理等特点,能给人带来视觉和触觉以及心理方面的多种感受,具有着属于自己的审美特质。
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埃及时代,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独具特色的金字塔,作为王室陵墓出现的建筑形式,它们的外观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色彩给人带来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塞加拉台阶式金字塔,还是达什弯曲金字塔,以及最为人所熟知的胡夫金字塔等等,材料都是通过装饰形式和色彩来体现自身的审美。无论是外在形式上还是贡献精神上,或者在它变为装饰形态之前还是之后,材料其实是极其具有审美色彩的一种物质。金字塔内部神秘的墙面浮雕,空间的内部构造设计等等,能够具有强大的艺术及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归功于材料在起着审美的作用。
古代的中国建筑及室内设计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提及中国建筑艺术就不能缺少一个"木" 字,中国的木质建筑结构及其空间形态令世界叹为观止。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方式,由柱子、房梁、椽子、额枋、门窗等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由于墙壁不承重,木构架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建筑的柱子、房梁、椽子、额枋、门窗等等,都是由木头所组成的,以及极具代表性的斗栱,被称为最美的建筑结构构件,也是由木这种材料所构成的,这个时期木材质的审美通过形式和结构这些载体所体现。
希腊建筑是一种基于数学的精准的艺术,这种艺术的构成,包括神庙的外部以及室内的一个重要的建筑构件,人们现在仍然在设计中延续运用,那就是古希腊的柱子,都是基于石材这种装饰材料才具有的审美。从多利克柱式到爱奥尼亚柱式,再到科林斯柱式,无一不是建筑及室内设计师曾经为之疯狂的设计元素。包括古罗马时期的柱式,以及耳熟能详的斗兽场,它们的审美呢,都是石材这种材料通过形式所承载出来的。
不能说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的审美是一成不变的,美对于装饰材料的审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包豪斯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建筑及室内设计风格,同时材料的审美也出现了转变。包豪斯的设计将白色的室内设计、躺椅和玻璃摩天大楼带进了我们的生活。现代主义的诞生对建筑及室内设计的影响极其深刻,"形式追随功能"这一设计戒律的提出,让设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且现代主义的一个推论性的原则"忠实于原材料"更加体现出材料审美的转变。让每一种原材料都保持本色,不要把材料伪装成各种各样的形式,最简单的真实有着最简洁的美。真实,绝不虚假,让原材料自身的魅力放大光彩。这些理论的形成也是装饰材料审美转变的新篇章,装饰材料本质的体现称为这一时期的审美标准。
密斯·凡·德·罗1929年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就是材料新审美的最直接体现。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德國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建筑形式处理上以及材料运用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密斯的名言"少就是多",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对于建筑及室内设计装饰材料的审美转变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包括密斯为此馆设计的知名家具巴塞罗那椅,也在直接的表现皮质和不锈钢材质自身的美,不再让材料的审美通过形式这种载体来体现。
伴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到了当今社会,设计风格多种多样,人们对于技术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并且在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人们懂得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建筑及室内设计材料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全球能源形式日趋严峻,能源危机始终困扰各国。实现建筑节能的根本有效途径是加快推广和普及低耗能建筑。此时,装饰材料再次发生革命性的改变,随之装饰材料的审美也在进行着转变,其审美的转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精神层面的作用。
节能墙体不是一个形和质固定不变的体系,比较通行和传统的概念是新型砖、新型砌块和新型墙板的总称。在墙体节能方面用到得节能体系技术包括外墙自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夹心保温。与之相对应的材料有无机类保温材料、有机类保温材料以及无机有机符合保温材料。门窗节能经历了单层窗阶段、双层玻璃阶段和镀膜玻璃阶段。目前节能综合性能比较好的窗框材料体系有铝宝木、塑包木、铝合金隔断等等。运用在建筑围护结构上的相变材料,具有自调节特点,能够有效缓解能源供求之间在时间和速度上的不匹配。随着对建筑节能问题的日益重视,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得到广泛关注,它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热舒适度,而且为太阳能等低成本清洁能源在供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在室内设计方面,床层架空地面也是现代办公建筑室内设计的节能体现。它的材料中可以选用石材、木地面、地毯或合成地面,承重板材为薄钢板或钢框架支撑的高密度合成板,支脚多为可调节的钢螺栓,支脚与地面采用铆栓或黏结方式固定。包括室内空间节能的方式方法,利用多层围护结构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是生态办公建筑改善室内质量的一种体现。其围护结构被誉为"可呼吸的皮肤"。这些建筑及室内设计中相关节能的装饰材料引导了颠覆性的变革,它在人们的眼中也有着强烈的审美,它的审美不再是构成的形式,也不再是自身的真实质感,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一种精神上的审美。
从形式到本质,从物质再到精神。装饰材料的审美转变,也为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改变,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从物质世界升华到艺术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雄,张永娟.建筑节能技术与节能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威廉·斯莫克.包豪斯理想[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4]《大师》编辑部.密斯·凡·德·罗[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科尔.世界建筑经典图鉴[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解琨(198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