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选好问点;贴近生活,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探索求知;设疑讨论,启迪思维;加强引导,中肯点评,让学生在提问时激发兴趣,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使有效提问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手段,实现三维目标的桥梁。
【关键词】政治课堂 有效提问 提问的功能 具体运用 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71-01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本文拟通过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浅见。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对课堂提问功能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教师富有成效地在实践中运用教学提问手段,并逐步达到教学艺术的境地。笔者认为,课堂提问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进师生交流。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在知识层面、人格层面和情感层面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2.集中学生注意。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
3.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4.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掌握知识的标志之一,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材料转述出来,并能找到适当的例子说明相应的原理。”通过提问,为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增加一些能够成功“转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
二、“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问题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设计,避免随意性。
就教学目标看,教师要根据识记、理解与运用等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来设计不同的问题。比如,在讲解商品的概念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山边的石头;2.把石头变成沙石后,铺设自家的院子;3.把沙石变成水泥砖卖给消费者,这三者中哪一种是商品?为什么?其他两者我们称之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明确商品的两个要点“用于交换”、“劳动产品”,又能区别了物品、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差别,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就学生认知水平看,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与认知水平。既要检验、巩固学生现有的知识,立足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同时又要促成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认知水平。
(二)问题的展示
问题展示的策略多种多样,这里就主要的几点谈些看法。
1.寻找恰当的提问时机,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等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要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掌握多样的提问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可以深题浅问,也可以浅题深问;可以整题零问,也可以零题整问;还可以误区设问。比如,在讲到“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知识时,我就举一个例子:甲、乙、丙三个人都生产桌子,甲生产一张桌子要3小时,乙要4小时,丙要5小时,那么生产桌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学生往往会回答:4小时。这时候,我就可以提醒学生再好好研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从而扫清知识误区。
三、实践反思
参加工作12年了,在课堂提问上我有成功的体验,但有时也会遭遇尴尬。学生启而不发,教师只得自启自发甚至不启自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理念的冲突。新课程多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时间上冲击着教学的知识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教师徘徊于两种理念之间,往往顾此失彼。为了兼顾,有时就难免加快节奏自问自答;有时设问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不知从何下手,高高在上,曲高和寡;受以往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停留于学政治就是“读、划、背”的老眼光,缺乏兴趣,造成主体意识的缺失。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讓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上。在今天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若能重视课堂有效提问,善加指点,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堂 有效提问 提问的功能 具体运用 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71-01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本文拟通过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浅见。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对课堂提问功能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教师富有成效地在实践中运用教学提问手段,并逐步达到教学艺术的境地。笔者认为,课堂提问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进师生交流。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在知识层面、人格层面和情感层面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2.集中学生注意。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
3.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4.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掌握知识的标志之一,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材料转述出来,并能找到适当的例子说明相应的原理。”通过提问,为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增加一些能够成功“转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
二、“提问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问题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设计,避免随意性。
就教学目标看,教师要根据识记、理解与运用等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来设计不同的问题。比如,在讲解商品的概念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山边的石头;2.把石头变成沙石后,铺设自家的院子;3.把沙石变成水泥砖卖给消费者,这三者中哪一种是商品?为什么?其他两者我们称之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明确商品的两个要点“用于交换”、“劳动产品”,又能区别了物品、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差别,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就学生认知水平看,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与认知水平。既要检验、巩固学生现有的知识,立足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同时又要促成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认知水平。
(二)问题的展示
问题展示的策略多种多样,这里就主要的几点谈些看法。
1.寻找恰当的提问时机,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等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要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掌握多样的提问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可以深题浅问,也可以浅题深问;可以整题零问,也可以零题整问;还可以误区设问。比如,在讲到“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知识时,我就举一个例子:甲、乙、丙三个人都生产桌子,甲生产一张桌子要3小时,乙要4小时,丙要5小时,那么生产桌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学生往往会回答:4小时。这时候,我就可以提醒学生再好好研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从而扫清知识误区。
三、实践反思
参加工作12年了,在课堂提问上我有成功的体验,但有时也会遭遇尴尬。学生启而不发,教师只得自启自发甚至不启自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理念的冲突。新课程多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时间上冲击着教学的知识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教师徘徊于两种理念之间,往往顾此失彼。为了兼顾,有时就难免加快节奏自问自答;有时设问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不知从何下手,高高在上,曲高和寡;受以往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停留于学政治就是“读、划、背”的老眼光,缺乏兴趣,造成主体意识的缺失。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讓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有效课堂提问的研究上。在今天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若能重视课堂有效提问,善加指点,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