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不负少年头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to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05
  背景描述:
  2017年11月份苍南县举行高中美术教师探讨课,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在众多的课题中笔者选了《千里江山图》,因为正好那段时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算是蹭了一回热度。这幅画自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只对外展出过5次,虽然位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但是它的知名度比起《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步辇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唐宫仕女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相差甚远,主要原因就是展览次数少,相关资料也不多。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这张画知之甚少,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很有必要引领学生去了解、欣赏国之瑰宝。另外,画的作者18岁的王希孟,他的成长经历对学生是很好的正面教材,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十分有益。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提到: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物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千里江山图》是一张青绿山水画,带着浓浓的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基本特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拓宽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艺术传统,尤其是青绿山水有所了解、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学情分析:
  经过之前的美术学习,学生对美术的了解也逐渐增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本学期继续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加强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美术鉴赏让学生达到视觉愉悦、心情舒畅,在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通过综合鉴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青绿山水虽然不是主流,却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基本特点,尤其青绿山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特点及意境的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一组人物图片——导入课题《千里江山图》。通过竞猜绘画的作者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参与度,进入课程。
  二、认识《千里江山图》
  1. 简单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分类
  主要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2. 比较中国山水画的不同之处,重点介绍青绿山水的发展过程。
  3. 以大观小的观察认识方法。
  《千里江山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中山是层峦叠嶂,连绵不绝,奇峰竞秀,水是江河密布,纵横交错,烟波浩渺,秀丽壮美。
  4. 画面中是如何表现山?在画面如何体现?
  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
  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
  5. 青绿山水的用色特点,以及意义,青绿山水的独特魅力。
  6. 王希孟独特的处理方式,源于年轻人的冲劲与干劲。
  三、知识拓展,《千里江山图》的评价
  读画面上的三段题跋。
  1. 乾隆题字;2. 蔡京题跋、皇帝赵佶;3. 溥光题跋
  案例评析:
  《课程标准》也提倡: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不是把美术看做技艺的传承,而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认识美术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力求从学生的兴趣方面入手,以“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找”为深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搜集作品中的信息,了解作品的构成;以“问”为融入,通过一问一答,互问互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画”为升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千里江山图》,拓展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以激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案例启示:
  一、高中生學业负担过重,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考学的双重影响下,高中生习惯性地把美术欣赏课视为副课、休息课,而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不能正确认识学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的真正用意和目的。有时教师得找一些有益的知识,故事,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更好地了解人以及人所处的时代环境,通过美术作品,给予他们成长的快乐。
  二、作为教师,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也受益颇丰,深刻体验到了什么是“教学相长”,学生的思考、疑问也给了笔者许多灵感和启发。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高级中学 32580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略。新课程教材关注实验,力求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重视实验教学。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43  科学教
摘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本文着力于探索如何形成有效概念课堂,对传统“灌输式”概念教学的弊端进行分析,力求改变教师流于表面、学生机械记忆的教学方法。本文关注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要: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实践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进行。初中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是主要任务。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中对于影响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原因做出分析,提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路径,旨在促进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主阵地。优质高效的课堂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心旷神怡,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人常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式。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极为重视启发式教学,曾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课堂;应用案例  所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知识有了兴趣和渴望,学生才能乐于了解和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和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学科中能够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在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中,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应该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担负起更重大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二年级;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摘要: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之一,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细胞,是建立数学理论的基础。教师可以设置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可以通过各种有效形式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既是对概念的巩固,也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抽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本文以杨凌农村初中学生为例分析探讨农村初中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存在的问题,并在实际教学中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措施,以改变当下农村以及城市边缘地区中初中学生在历史学科中阅读能力较差的现象。  關键词:阅读理解能力;初中历史;初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41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阅读能力不单单是对文字的“读”,还包括
摘要:文学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瞬间,把握细节、精于描写,为文章注入真实而新颖的元素。本文以动情点的捕获与描写为例,谈谈笔者对作文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作文教学;动情点;细节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68  一、案例背景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写即为写作,它要
摘要:社区学院担负着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使命。本文以余姚社区学院农业双创与产业融合人才培养为例,阐述了在“互联网 ”模式下农业“双创”与产业融合培训的必然性,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农业双创;产业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100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农业创业创新与一
摘要:根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学考、选考的考核方式为纸质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观察、记忆、操作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操作转化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去适应信息技术学考、选考的考核方式,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操作;理论;构建;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