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54-02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威严的教师把课讲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教学,其弊端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彻底纠正这个弊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即教师讲课时不能太满、太透、太全。美国教育家苏纳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做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由此可以知道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是如此之重要。在数学课堂适当的留余地,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从时间上留有余地”——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从思维上留有余地”——大胆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大胆让学生犯错,出现问题后再一同分析出错的原因,一同改正,对错误进行强调,让学生有亲身体会,加深印象;“从知识上留有余地”——让学生体会学习探索的乐趣,增加学习的成就感。
目前关于数学课堂教学要留有余地的文章和讨论并不是很多,而且现有的讨论角度单一并多是理论上的,缺乏可实践性。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要留有余地进行阐述,并且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从时间上留有余地
学生只有拥有充分独立和自由思考的时空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才能培养个性和创造能力。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学风。”
一个学生很难做到一节课45分钟全都高度集中,所以,老师就得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重要的东西讲出来,然后腾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互动,让学生练习做题,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如果一个老师满堂灌,一节课全是老师自言自语,中间没有互动,学生往往难以集中,这样的课堂效率不可能高。一堂课最重要的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老师讲课多有效率,而是看学生接受了多少,教学的效果怎么样。很多老师上课不在乎这件事,他就只管滔滔不绝地讲,至于学生能否接受的了,不是他的事。我觉得这样做,说明老师对学生不尊重。如果一个老师不尊重学生,其实他也是不尊重自己。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一节课讲课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其余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究,总结。这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前进行大量的备课,得保证说的每一句话,布置的每一个题都烂熟于心,语言精练,方能提高效率。同时要有很高的时间控制能力。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是在时间中进行的,时间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它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贮存性和不可逆转性。因此,对数学课程教学时间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时间能否有效管理,以及这种管理所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便成为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时间分配控制的好才能保证既能将教学内容完成,同时又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真正做到从时间上留有余地。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每天教学内容有很多,讲课都来不急,哪有那么多的时间给学生?我觉得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恰当安排教学的任务、程序和方法,科学分配课堂时段和时间长度,实现时间与任务的最佳匹配。这样才能解决好“讲解”与“留余地”的问题。
以下是我关于课堂时间分配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般来说,按照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一个学时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段:上课开始5分钟为第一时段,是学生由上节课内容和课间休息向本节课学习过渡的时间。此后的20分钟为第二时段,这是一节课的黄金时段,学生的注意力、心态、思维都进入最佳状态。随后的15分钟是本节课的第三时段,是智力高强度劳动之后的疲惫、松弛和平静时期。最后5分钟是本节课的第四阶段,由于临近下课的期望作用,学生的注意力将会相对集中和适当强化。可根据上述规律,科学安排一节课的教学程序。如:
第一时段,启动教学。主要任务应是组织教学、讲解作业、复习上节课内容、提示本课学习任务和目标、创设学习情境等,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调整心态、进入课题,为本节课的良性运行奠定基础。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情境设置,这样既可以代替繁琐冗长的叙述,又可以加深印象。这样可以节省1—2分钟。
第二时段,黄金时段,突出重点。这一时段是决定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定要抓紧用好,完成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切不可拖泥带水、久战不决,也不能喧宾夺主——以非重点内容挤掉重点内容,更不能把应该这一时段解决的任务推至下一时段。这里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约不必要的时间开销,如:抄写题目等。这样可以节省3—4分钟。
第三时段,及时转换。在这一时段,不宜再将上一时段活动方式加以维持和强化,应通过活动方式的转换,或使新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运用和内化,或用新的活动方式开启教学新境界。这是还课于学生的好时机,也是从时间上留有余地的关键所在。这部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题目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从时间上给学生留有余地。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又可以克服学生在智力高强度劳动后的疲劳、松弛期。
第四时段,巧妙利用。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反弹的宝贵时机。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段,或归纳总结,或点睛强化,或设置悬念,使本节课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和深长的回味。
二、从思维上留有余地
新课程操作层面中的关于教师“讲”的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教师的“讲”要重视给学生“留有余地”,要少讲,要在学生需要讲的时候才讲,要讲学生最需要的内容。留有余地,教师才能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有可能实现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教育境界。 教师讲课不必将问题讲的过细,嚼的太烂。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最感兴趣的片段有意忽略了,解题必不可少的步骤被故意忘却了,而只是成为一个随处可见的指路人,怎样走,看学生自己。这是一种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精心设计的讲课技巧,是一种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炉火纯青的授课艺术。
从心理学角度讲,教师的讲解越是详尽,学生的心智越是处于懒惰状态,教师的一份耕耘并不意味着一份收获,学生轻易得到的,也会轻易失去。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知识,才会深深印在脑海里。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从思维上要留有余地。
下面举个例子:
例 将4本不同的书按下列方法,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1)分成2组,一组1本,一组3本;
(2)平均分成2组。
这道题是组合部分的一个应用,(1)介绍组合的基本应用;(2)介绍的是“均匀分组”问题。我在我所教的两个班级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这个题目。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情差不多,学生的程度基本一致,但所得的效果却有明显的差异。
方法(一):
我在A班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方法,将这道题用多媒体投影出来后,作为例题直接讲解:
(1)介绍组合的基本理论,讲解组合的基本应用。组合是“选”,没有顺序。
先取1本为1组,余下3本为另一组,写出来①a,bcd;②b,acd;③c,abd;④d,abc。因取数不同无法交换,故分组的方法有C■■C■■=4种。
(2)介绍组合的一个应用“均匀分组”。
设这4本不同的书为a,b,c,d,选出2本,再从余下的2本中取2本的方法有C■■C■■=6种。写出来有①ab,cd;②ac,bd;③ad,bc;④bc,ad;⑤bd,ac;⑥cd,ab。作为分组①⑥;②⑤;③④只能看作一个分法无顺序,即C■■C■■中每A■■只能算一种分法,所以分组数为■=3。
教师总结:在处理“分组问题”时,应特别注意“均匀分组”和“非均匀分组”。所谓“均匀分组”,是指分出的各组元素的个数相等,此时,在计算方法数时,总数应除以“r!”(其中r是“均匀分组”的组数)。例如,将3n个元素平均分成3组,每组n个元素的分法数应为■。
方法(二):
我在B班将这道题用多媒体投影出来后,对第(1)问进行了讲解,让学生体会组合的基本用法。但(2)问我没有直接讲解,而是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时间大约给了2分钟,然后让学生将答案说出来。
基本上有两种答案:第一种:C■■C■■=6,第二种:■=3。得到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在我将题目布置下去后很快就说出了答案,得到第二种答案的学生大约过了1分钟后说出了答案。我对得到这两种答案的学生都进行了提问,得到第一种答案的学生是沿用了第(1)问的思路,先选出2本,再选2本;得到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仿照第(1)问我采用的列举法,将答案一一列举出来,所以稍慢了一些。我将这两种方法都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讨论哪个是对的。学生看到得到第二种答案所列举的结果后,就一致认定第二个答案是对的。
师:第一种解法错在哪里?
生:重复。
师:这个问和第一问的区别在哪?
生:选出的每个组所包含的元素一样,选出来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一样,从而造成了重复。
最后我将这个“均匀分组”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均匀分组”的特点和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的效果如何,我在之后的第三天出了一道相似的题目给学生做练习。
练习:把5名学生插入4个班级,每个班至少插入1人,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分法?
这道题给学生2分钟,让其独立完成,然后提问答案。
A班正确率70%,B班正确率95%。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A班的学生犯错的答案基本是:C■■C■■C■■C■■A■■,采用先选后排思想,在选的阶段即分成四组的时候就出错了,问其原因是对“均匀分组”题型记忆不清了。
而B班的学生因为曾经犯过这个错误,有亲身经历,所以印象很深刻,这次基本没有再出错了。
同一个问题采用两种方法处理:1.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方法;2.让学生思考,犯错后,再强调,让学生有亲身体会。得到的效果明显不同。由此可见在处理问题时在思维上给学生留有余地,是多么的重要!
三、从知识上留有余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认真研究《标准》并努力做到:数学教学内容应难易适度,使学生能主动地展开思维,并能进行表达。总之,应通过和谐民主的反馈环境和评判情景,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或进步;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知识、能力缺失感,激发弥补缺失的强烈愿望。
在心理学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均可视为一个格式塔(即完形),是由各要素重新编码构成的一个全新整体,当人们面对这一整体中某些不完全或有缺陷的格式塔刺激物时,就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进取的内驱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活动以填补缺陷,达到完形,从而使内心得到平衡。根据这一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巧设场景,适置缺陷地带,促使学生产生积极进取,追求填补“余地”的“压强”,能动地质疑、搜索、探求、联想,从中经过一段由紧张到松弛、由追求到和谐、由旧“完形”到新“完形”的历程,体验到自我探索的成功愉悦,实现理解教学内容、形成完整认知的质的飞跃。
将以上理论应用在实际中,就是学生在“余地”中有一种封口心理趋势,有填补未知、追求完整的心向。留有余地可令学生产生追求填补“余地”的“压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种内驱力靠灌输是不行的。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在知识上给学生留余地的一个例子:
我在讲必修4 《§1.5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这一节课的y=Asin(ωx+φ)与y=sinx的图像间的变换关系时,并没有直接将变化规律告诉学生,而是采用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用几何画板探究参数A,ω,φ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化的影响。然后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在附录中),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学生经过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探索,让学生体会学习探索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加了学习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
[3]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4]任勇 著.《任勇:追求数学教育的真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附录:
实验报告单
通过实际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由y=sinx变化到y=■sinx,____(x/y)变化,变化趋势____(变大/变小)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y=sinx变化到y=2sinx,____(x/y)变化,变化趋势____(变大/变小)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2.由y=sinx变化到y=sin2x,____(x/y)变化,变化趋势____(变大/变小)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由y=sinx变化到y=sin■x,____(x/y)变化,变化趋势____(变大/变小)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3.由y=sinx变化到y=sin(x+■),图像整体变化趋势____(向左/向右)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由y=sinx变化到y=sin(x-■),图像整体变化趋势____(向左/向右)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4.请总结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与字母A、ω、φ的关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操作能使y=sinx变化到y=3sin(2x+■),请写出你的操作步骤:
(至少写出两种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总结如何由函数y=sinx的图像经过变换得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威严的教师把课讲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教学,其弊端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彻底纠正这个弊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即教师讲课时不能太满、太透、太全。美国教育家苏纳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做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由此可以知道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是如此之重要。在数学课堂适当的留余地,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从时间上留有余地”——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从思维上留有余地”——大胆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大胆让学生犯错,出现问题后再一同分析出错的原因,一同改正,对错误进行强调,让学生有亲身体会,加深印象;“从知识上留有余地”——让学生体会学习探索的乐趣,增加学习的成就感。
目前关于数学课堂教学要留有余地的文章和讨论并不是很多,而且现有的讨论角度单一并多是理论上的,缺乏可实践性。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要留有余地进行阐述,并且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从时间上留有余地
学生只有拥有充分独立和自由思考的时空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才能培养个性和创造能力。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学风。”
一个学生很难做到一节课45分钟全都高度集中,所以,老师就得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重要的东西讲出来,然后腾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互动,让学生练习做题,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如果一个老师满堂灌,一节课全是老师自言自语,中间没有互动,学生往往难以集中,这样的课堂效率不可能高。一堂课最重要的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老师讲课多有效率,而是看学生接受了多少,教学的效果怎么样。很多老师上课不在乎这件事,他就只管滔滔不绝地讲,至于学生能否接受的了,不是他的事。我觉得这样做,说明老师对学生不尊重。如果一个老师不尊重学生,其实他也是不尊重自己。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一节课讲课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其余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究,总结。这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前进行大量的备课,得保证说的每一句话,布置的每一个题都烂熟于心,语言精练,方能提高效率。同时要有很高的时间控制能力。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是在时间中进行的,时间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它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贮存性和不可逆转性。因此,对数学课程教学时间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时间能否有效管理,以及这种管理所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便成为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时间分配控制的好才能保证既能将教学内容完成,同时又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真正做到从时间上留有余地。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每天教学内容有很多,讲课都来不急,哪有那么多的时间给学生?我觉得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恰当安排教学的任务、程序和方法,科学分配课堂时段和时间长度,实现时间与任务的最佳匹配。这样才能解决好“讲解”与“留余地”的问题。
以下是我关于课堂时间分配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般来说,按照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一个学时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段:上课开始5分钟为第一时段,是学生由上节课内容和课间休息向本节课学习过渡的时间。此后的20分钟为第二时段,这是一节课的黄金时段,学生的注意力、心态、思维都进入最佳状态。随后的15分钟是本节课的第三时段,是智力高强度劳动之后的疲惫、松弛和平静时期。最后5分钟是本节课的第四阶段,由于临近下课的期望作用,学生的注意力将会相对集中和适当强化。可根据上述规律,科学安排一节课的教学程序。如:
第一时段,启动教学。主要任务应是组织教学、讲解作业、复习上节课内容、提示本课学习任务和目标、创设学习情境等,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调整心态、进入课题,为本节课的良性运行奠定基础。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情境设置,这样既可以代替繁琐冗长的叙述,又可以加深印象。这样可以节省1—2分钟。
第二时段,黄金时段,突出重点。这一时段是决定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定要抓紧用好,完成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切不可拖泥带水、久战不决,也不能喧宾夺主——以非重点内容挤掉重点内容,更不能把应该这一时段解决的任务推至下一时段。这里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约不必要的时间开销,如:抄写题目等。这样可以节省3—4分钟。
第三时段,及时转换。在这一时段,不宜再将上一时段活动方式加以维持和强化,应通过活动方式的转换,或使新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运用和内化,或用新的活动方式开启教学新境界。这是还课于学生的好时机,也是从时间上留有余地的关键所在。这部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题目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从时间上给学生留有余地。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又可以克服学生在智力高强度劳动后的疲劳、松弛期。
第四时段,巧妙利用。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反弹的宝贵时机。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段,或归纳总结,或点睛强化,或设置悬念,使本节课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和深长的回味。
二、从思维上留有余地
新课程操作层面中的关于教师“讲”的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教师的“讲”要重视给学生“留有余地”,要少讲,要在学生需要讲的时候才讲,要讲学生最需要的内容。留有余地,教师才能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有可能实现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教育境界。 教师讲课不必将问题讲的过细,嚼的太烂。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最感兴趣的片段有意忽略了,解题必不可少的步骤被故意忘却了,而只是成为一个随处可见的指路人,怎样走,看学生自己。这是一种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精心设计的讲课技巧,是一种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炉火纯青的授课艺术。
从心理学角度讲,教师的讲解越是详尽,学生的心智越是处于懒惰状态,教师的一份耕耘并不意味着一份收获,学生轻易得到的,也会轻易失去。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知识,才会深深印在脑海里。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从思维上要留有余地。
下面举个例子:
例 将4本不同的书按下列方法,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1)分成2组,一组1本,一组3本;
(2)平均分成2组。
这道题是组合部分的一个应用,(1)介绍组合的基本应用;(2)介绍的是“均匀分组”问题。我在我所教的两个班级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这个题目。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情差不多,学生的程度基本一致,但所得的效果却有明显的差异。
方法(一):
我在A班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方法,将这道题用多媒体投影出来后,作为例题直接讲解:
(1)介绍组合的基本理论,讲解组合的基本应用。组合是“选”,没有顺序。
先取1本为1组,余下3本为另一组,写出来①a,bcd;②b,acd;③c,abd;④d,abc。因取数不同无法交换,故分组的方法有C■■C■■=4种。
(2)介绍组合的一个应用“均匀分组”。
设这4本不同的书为a,b,c,d,选出2本,再从余下的2本中取2本的方法有C■■C■■=6种。写出来有①ab,cd;②ac,bd;③ad,bc;④bc,ad;⑤bd,ac;⑥cd,ab。作为分组①⑥;②⑤;③④只能看作一个分法无顺序,即C■■C■■中每A■■只能算一种分法,所以分组数为■=3。
教师总结:在处理“分组问题”时,应特别注意“均匀分组”和“非均匀分组”。所谓“均匀分组”,是指分出的各组元素的个数相等,此时,在计算方法数时,总数应除以“r!”(其中r是“均匀分组”的组数)。例如,将3n个元素平均分成3组,每组n个元素的分法数应为■。
方法(二):
我在B班将这道题用多媒体投影出来后,对第(1)问进行了讲解,让学生体会组合的基本用法。但(2)问我没有直接讲解,而是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时间大约给了2分钟,然后让学生将答案说出来。
基本上有两种答案:第一种:C■■C■■=6,第二种:■=3。得到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在我将题目布置下去后很快就说出了答案,得到第二种答案的学生大约过了1分钟后说出了答案。我对得到这两种答案的学生都进行了提问,得到第一种答案的学生是沿用了第(1)问的思路,先选出2本,再选2本;得到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仿照第(1)问我采用的列举法,将答案一一列举出来,所以稍慢了一些。我将这两种方法都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讨论哪个是对的。学生看到得到第二种答案所列举的结果后,就一致认定第二个答案是对的。
师:第一种解法错在哪里?
生:重复。
师:这个问和第一问的区别在哪?
生:选出的每个组所包含的元素一样,选出来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一样,从而造成了重复。
最后我将这个“均匀分组”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均匀分组”的特点和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的效果如何,我在之后的第三天出了一道相似的题目给学生做练习。
练习:把5名学生插入4个班级,每个班至少插入1人,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分法?
这道题给学生2分钟,让其独立完成,然后提问答案。
A班正确率70%,B班正确率95%。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A班的学生犯错的答案基本是:C■■C■■C■■C■■A■■,采用先选后排思想,在选的阶段即分成四组的时候就出错了,问其原因是对“均匀分组”题型记忆不清了。
而B班的学生因为曾经犯过这个错误,有亲身经历,所以印象很深刻,这次基本没有再出错了。
同一个问题采用两种方法处理:1.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方法;2.让学生思考,犯错后,再强调,让学生有亲身体会。得到的效果明显不同。由此可见在处理问题时在思维上给学生留有余地,是多么的重要!
三、从知识上留有余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认真研究《标准》并努力做到:数学教学内容应难易适度,使学生能主动地展开思维,并能进行表达。总之,应通过和谐民主的反馈环境和评判情景,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或进步;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知识、能力缺失感,激发弥补缺失的强烈愿望。
在心理学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均可视为一个格式塔(即完形),是由各要素重新编码构成的一个全新整体,当人们面对这一整体中某些不完全或有缺陷的格式塔刺激物时,就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进取的内驱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活动以填补缺陷,达到完形,从而使内心得到平衡。根据这一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巧设场景,适置缺陷地带,促使学生产生积极进取,追求填补“余地”的“压强”,能动地质疑、搜索、探求、联想,从中经过一段由紧张到松弛、由追求到和谐、由旧“完形”到新“完形”的历程,体验到自我探索的成功愉悦,实现理解教学内容、形成完整认知的质的飞跃。
将以上理论应用在实际中,就是学生在“余地”中有一种封口心理趋势,有填补未知、追求完整的心向。留有余地可令学生产生追求填补“余地”的“压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种内驱力靠灌输是不行的。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在知识上给学生留余地的一个例子:
我在讲必修4 《§1.5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这一节课的y=Asin(ωx+φ)与y=sinx的图像间的变换关系时,并没有直接将变化规律告诉学生,而是采用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用几何画板探究参数A,ω,φ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变化的影响。然后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在附录中),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学生经过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探索,让学生体会学习探索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加了学习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
[3]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4]任勇 著.《任勇:追求数学教育的真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附录:
实验报告单
通过实际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由y=sinx变化到y=■sinx,____(x/y)变化,变化趋势____(变大/变小)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y=sinx变化到y=2sinx,____(x/y)变化,变化趋势____(变大/变小)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2.由y=sinx变化到y=sin2x,____(x/y)变化,变化趋势____(变大/变小)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由y=sinx变化到y=sin■x,____(x/y)变化,变化趋势____(变大/变小)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3.由y=sinx变化到y=sin(x+■),图像整体变化趋势____(向左/向右)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由y=sinx变化到y=sin(x-■),图像整体变化趋势____(向左/向右)
定义域、值域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4.请总结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与字母A、ω、φ的关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操作能使y=sinx变化到y=3sin(2x+■),请写出你的操作步骤:
(至少写出两种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总结如何由函数y=sinx的图像经过变换得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