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精华,诗歌教学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诗歌教学中“读文—析情—探法”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诗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朗读;意蕴;品鉴
入选高中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中国古典诗歌凭借其精美、短小的艺术形式、丰富内敛的意蕴、生动的艺术形象,朗朗上口的的节奏等美的特质,一直作为一种中国文化在华夏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奔流不息。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文化源远流长。自《诗经》开始,“诗言情,诗言志”便唱响了中华民族的豪情,铸就了炎黄子孙的灵魂。培根先生曾经说过“读诗使人聪慧”。作为语文教师,我为我们栖息在这个诗意的国度而自豪,但同时也为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这一重担而倍感压力。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古诗词呢?我在课堂上采用了“读文——析情——探法”三步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文:反复朗读,品味音韵
熟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品读,才能感悟诗中营造的意境和情感。“三分诗,七分读”正是此理。因而,诗歌教学第一步就是需要学生读出诗韵,读出诗韵需要做到: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情感。
1.读准字音,明确诗意。这是诗歌教学的前提,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读诗时错误百出,严重损伤了诗歌的音韵美。比如,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学生惯性的将“风一更,雪一更”的“gēng”读成“gèng”。在批改试卷时也是错字不断,啼笑皆非。比如默写“落霞与孤鹜齐飞时”,学生会错误的写成“孤鹜与落霞齐飞”等等。这种错误的出现,本质在于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读准字音,没有明确诗意所致。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梳理诗歌文字本身的含义,这样,默写的时候才不会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低级”错误。
2.读清节奏,知其缓慢。郭沫若曾经说过:“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他的生命。”所以在教学中,在学生能够字正腔圆的读通、读顺、读懂诗歌时,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品鉴古诗词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古典诗词诵读中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教例]杜甫的《蜀相》可这样引导学生朗读:
明确七言古典诗词通常有四个节奏,有两种划分式:“××/××/××/×”和“××/××/×/××”。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而这首诗的节奏划分是这样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对仗工整,声调和谐。第三句“自”字,第四句“空”字,是拗格。“自”本为平声,现在作仄声;空本为仄声,现在作平声。声调上有一种变换美。此外,与韵字相对的仄脚是“色”“计”“死”三个字,分别是入声、去声、上声,仄声三种俱全,不是一个调,念起来会很好听。
在教会学生把握诵读节奏的基本方法后,再引导学生从语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句末的抑扬等方面感受古典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等方面的美学特质。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读出情感,品味意蕴。古人写诗言志,往往寄托在诗歌的韵律之中,我们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或深沉,或惆怅,或愉悦,或淡雅。读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要读得铿锵有力而快速坚定,才能更好的表现作者忠君爱国,不怕牺牲的精神。读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要读得潇洒豪气,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要读得缓慢而顿挫,读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读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要读得字字泣血,读出诗人当时处境的悲凉。
二、析情:品读字词,感悟意境
诗歌的教学,在读出韵的基础上,应该把重点放在诗歌内涵的品评上。让学生与诗人在思想上超越时空,有思想的沟通交流。要引导学生品析出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需要品读字词。
[教例]在苏轼《定风波》的教学中,我这样布置任务:
1.从词的上片,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2.如果我们把全词中作者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选哪个字?为什么?
第一问学生通过对字词的品读,大致能把握诗人的外在形象。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继续引导学生发现他的精神形象。第二问学生得出许多答案,“任”字,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笑傲江湖的味道。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轻”竹杖芒鞋不可怕,只要你以此为乐,一样可以轻松胜过骑马,表现出几分倔强,几分抗争。“迎”料峭的春风几丝寒冷,山头斜照、气候不定,隐隐地透露出作者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寒冷。但不管天气是阴是晴,政治风雨是寒是冷都听任自然勇敢面对。“晴”一语双关,表面是说自然气侯,实则说,人生风雨不定,政治风雨不测,但他淡化了甚至无视所有风雨,无视处境好坏,无视官职升降,地位得失等,表现了他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 。“归” 渴望退隐 。但不论是哪个字,殊途同归,都能探讨到苏轼的人生态度,明确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避免盲目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当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诗词的意境之美需要学生自己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这样才能感同身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探法:明确方法,学会品鉴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要将诗歌中诗人的情怀短小的篇幅表现出来,还要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就要采用多种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篇章结构。
1.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衬托、夸张等。诗歌中最常出现的表现手法是修辞手法中的是比喻,我在此以比为例作一个解读。诗歌中运用比喻的修辞,在状物写景时能突出生动的形象,渲染并强化独特的意境;抒情议论时能生动形象的表情达意,突出并强调诗歌的主题。比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诗人以“落红”自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虽然辞官离京,但仍然心系苍生百姓之心,抒发了诗人的一种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的解读都有助于学生品味出诗歌的情感。
2.诗歌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如《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直露而真诚的抒发了诗人内心深重而深广的忧伤。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无限的离愁别恨。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等方法。诗歌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联想想象等。在诗歌情感的品析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整理、归纳、总结这些诗歌的写作手法,在赏析答题时能灵活运用。
3.诗歌的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如苏轼《定风波》“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一语双关。
如果说“读文”是诗歌学习的双脚,那么“析情”与“探法”便是诗歌的翅膀,三者有机结合,方能让一首诗成就一堂文化的盛宴。而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愿我们都能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及能力,在探索中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关键词】:朗读;意蕴;品鉴
入选高中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中国古典诗歌凭借其精美、短小的艺术形式、丰富内敛的意蕴、生动的艺术形象,朗朗上口的的节奏等美的特质,一直作为一种中国文化在华夏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奔流不息。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文化源远流长。自《诗经》开始,“诗言情,诗言志”便唱响了中华民族的豪情,铸就了炎黄子孙的灵魂。培根先生曾经说过“读诗使人聪慧”。作为语文教师,我为我们栖息在这个诗意的国度而自豪,但同时也为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这一重担而倍感压力。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古诗词呢?我在课堂上采用了“读文——析情——探法”三步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文:反复朗读,品味音韵
熟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品读,才能感悟诗中营造的意境和情感。“三分诗,七分读”正是此理。因而,诗歌教学第一步就是需要学生读出诗韵,读出诗韵需要做到: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情感。
1.读准字音,明确诗意。这是诗歌教学的前提,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读诗时错误百出,严重损伤了诗歌的音韵美。比如,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学生惯性的将“风一更,雪一更”的“gēng”读成“gèng”。在批改试卷时也是错字不断,啼笑皆非。比如默写“落霞与孤鹜齐飞时”,学生会错误的写成“孤鹜与落霞齐飞”等等。这种错误的出现,本质在于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读准字音,没有明确诗意所致。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梳理诗歌文字本身的含义,这样,默写的时候才不会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低级”错误。
2.读清节奏,知其缓慢。郭沫若曾经说过:“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他的生命。”所以在教学中,在学生能够字正腔圆的读通、读顺、读懂诗歌时,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品鉴古诗词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古典诗词诵读中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教例]杜甫的《蜀相》可这样引导学生朗读:
明确七言古典诗词通常有四个节奏,有两种划分式:“××/××/××/×”和“××/××/×/××”。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而这首诗的节奏划分是这样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对仗工整,声调和谐。第三句“自”字,第四句“空”字,是拗格。“自”本为平声,现在作仄声;空本为仄声,现在作平声。声调上有一种变换美。此外,与韵字相对的仄脚是“色”“计”“死”三个字,分别是入声、去声、上声,仄声三种俱全,不是一个调,念起来会很好听。
在教会学生把握诵读节奏的基本方法后,再引导学生从语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句末的抑扬等方面感受古典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等方面的美学特质。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读出情感,品味意蕴。古人写诗言志,往往寄托在诗歌的韵律之中,我们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或深沉,或惆怅,或愉悦,或淡雅。读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要读得铿锵有力而快速坚定,才能更好的表现作者忠君爱国,不怕牺牲的精神。读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要读得潇洒豪气,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要读得缓慢而顿挫,读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读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要读得字字泣血,读出诗人当时处境的悲凉。
二、析情:品读字词,感悟意境
诗歌的教学,在读出韵的基础上,应该把重点放在诗歌内涵的品评上。让学生与诗人在思想上超越时空,有思想的沟通交流。要引导学生品析出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需要品读字词。
[教例]在苏轼《定风波》的教学中,我这样布置任务:
1.从词的上片,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2.如果我们把全词中作者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选哪个字?为什么?
第一问学生通过对字词的品读,大致能把握诗人的外在形象。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继续引导学生发现他的精神形象。第二问学生得出许多答案,“任”字,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笑傲江湖的味道。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轻”竹杖芒鞋不可怕,只要你以此为乐,一样可以轻松胜过骑马,表现出几分倔强,几分抗争。“迎”料峭的春风几丝寒冷,山头斜照、气候不定,隐隐地透露出作者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寒冷。但不管天气是阴是晴,政治风雨是寒是冷都听任自然勇敢面对。“晴”一语双关,表面是说自然气侯,实则说,人生风雨不定,政治风雨不测,但他淡化了甚至无视所有风雨,无视处境好坏,无视官职升降,地位得失等,表现了他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 。“归” 渴望退隐 。但不论是哪个字,殊途同归,都能探讨到苏轼的人生态度,明确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避免盲目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当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诗词的意境之美需要学生自己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这样才能感同身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探法:明确方法,学会品鉴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要将诗歌中诗人的情怀短小的篇幅表现出来,还要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就要采用多种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篇章结构。
1.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衬托、夸张等。诗歌中最常出现的表现手法是修辞手法中的是比喻,我在此以比为例作一个解读。诗歌中运用比喻的修辞,在状物写景时能突出生动的形象,渲染并强化独特的意境;抒情议论时能生动形象的表情达意,突出并强调诗歌的主题。比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诗人以“落红”自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虽然辞官离京,但仍然心系苍生百姓之心,抒发了诗人的一种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的解读都有助于学生品味出诗歌的情感。
2.诗歌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如《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直露而真诚的抒发了诗人内心深重而深广的忧伤。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无限的离愁别恨。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等方法。诗歌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联想想象等。在诗歌情感的品析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整理、归纳、总结这些诗歌的写作手法,在赏析答题时能灵活运用。
3.诗歌的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如苏轼《定风波》“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一语双关。
如果说“读文”是诗歌学习的双脚,那么“析情”与“探法”便是诗歌的翅膀,三者有机结合,方能让一首诗成就一堂文化的盛宴。而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愿我们都能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及能力,在探索中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