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百工坊;积极心理教育;生命教育
一
2005年9月,江苏省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在吴江市的运东(京杭大运河以东)开发区成立。学校所在地——庞山湖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区域:该区域是解放前数以万计的苏北难民的迁集地。直至解放初期,该区域仍是在经济与文化上和周边原住民地区存在着迥然反差的“棚户区”。长期的艰苦生活,致使当地家庭教育普遍保留了旧社会对待下一代的非打即骂的粗暴施教现象。改革开放后,当地经济发展迅速,很多家庭靠租房而暴富,不少居民坐收房租,致使该区域骄奢淫逸、轻文藐德思想严重,家庭教育存在放任自流的“零要求”现象。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的生源,除了庞山湖当地的孩子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来民工子女,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的不良现状也为社会所共知。
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如果仅从传统心理学的理论出发,我们必然会特别关注受教育者诸多的消极心理因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然会陷于“矫治”或“修补”的泥潭。然而,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的老师们适时接受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于是,怎样寻找到一种载体,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焕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树立远大理想,作为一个教育课题,也是一个教育难题,摆在了开发区初中管理者的面前。
二
这时,学校管理者把目光投向了本地的优势文化资源:苏州市是工艺之乡,苏玉、苏绣、苏扇、苏灯、苏裱、苏式家具、苏式乐器、苏式盆景、香山建筑闻名全国,“苏作”已经是一张百工品牌。我区同里镇的《同里志》上明确记载:“宋元间,民丰物阜,商贩骈集,百工之事咸兴……”这说明吴江早在宋朝,就有着发达的百工文化。本地的百工文化源远流长,它是我们的强势文化资源。于是,学校决定:整合社区与学校师资的资源优势,开辟富有校本特色的“百工坊”,通过百工教育,做到以工养“心”,“心”随手动,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
我校以“人由长上取,事从做中学”为工作口号,以“器道并重、心手相长、科艺联用、沿创同行”为办学理念,以“做中学,做中研,做中乐”为百工坊的优势定位,通过丰富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智慧,锻炼学生的意志,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学校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倡导学生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身边的诸多现象作出积极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学生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经过数年发展,百工坊目前包括建模、航模、军用模型、室内设计、园林小品设计、家具模型、传统糕团、电子制作、电子报刊、图形设计、布艺、民族刺绣、十字绣、钩针编织、棒针编织、扎染、肥皂工艺、生物标本等30个工坊。设置的项目与现代社会的汽车、船舶、家电、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化工与冶金、食品以及建筑与运输、农林养殖、商贸旅游等专业对接,体现了服务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性与前瞻性。
春色满园关不住,酒香深巷有人知。2009年9月起,我校百工坊的实施过程与所取得的成果接受了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教育局、吴江市政府、吴江市教育局以及全国性文艺团体、韩国教育访问团等领导与专家的观摩与检阅,广受好评,《江苏教育报》、《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吴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也曾作过专题报道。
三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几个案例,看看我校是如何依托百工坊激发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内在美德,从而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
(一)
[案例一](讲述人:“装饰画”指导老师杨颖)小芳是初一年级的一个女孩子。第一堂课接触她便能看出是她一个非常内向的学生。下面是我们的第一次谈话,“你喜欢画画吗?”她只是点点头。“你喜欢画什么样的画呢?”对方沉默。“平时周末在家会不会画画?”依旧沉默。我翻出几幅彩色装饰画给她看,“这是我们这学期要学习的装饰画,见过类似的画吗?”没有回答。这次的谈话,她竟一个字也没有说。课后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处了解到,她的确是相当的内向,几门文化课的成绩在班里基本倒数。课上,有时假如一个问题多追问她几遍,她会哭。是害怕呢?还是其他的原因,教她的老师也不太清楚。
很明显,这样的现象是基于她对自己的不自信,加上平时与班里其他的同学说话很少,交流上难免出现一些障碍。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希望通过制定简单的学习任务,帮助她顺利完成,来增强她的自信心。
第一次作业草图设计,我挑了比较简单的一组给她,从结果来看,她完成得不错。我当然不吝啬自己的表扬。接下来的上色让我着实大吃一惊,按照她平日课堂上的安静的表现,我为她选择了明度、纯度对比不强烈的灰色作为整幅画的主色调。但是,她却完全脱离了我的要求,画面颜色对比非常强烈,色彩纯度非常高,与其他同学相比她的画面很鲜艳很热烈。而且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结束最后一笔,她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嘴角很长时间挂着一抹微笑。可以看出,她还是有想法,有要表达的东西。我肯定了她的作品,并且也提出了下一幅作业的要求,为了表明我对她的信心,我选择了难度最大的留给她,我问她:“这组的难度是最大的,我希望你来完成,行吗?”“嗯!”她腼腆地看了我一眼。最后的作品出乎我的意料,很出色,有些地方她作了改动,恰到好处。我使劲给她打气。
慢慢地,小芳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也从其他老师那儿欣喜地了解到,她在课上开始主动地回答问题了,文化课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评述]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领域即是主观层次,主要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希望、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等,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从案例一中,我们不难看出:通过老师的悉心引导,小芳在制作装饰画的过程中,逐渐敞开了心扉,获得了自信,顺利地超越了自我。
(二)
[案例二](讲述人:“十字绣”指导老师张月华)十字绣,是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的一种刺绣方法。十字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着自制的十字绣工艺品。
“十字绣”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的手、眼、脑充分动起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 过创新、创造、启迪智慧来完成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信心,为自身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我的十字绣坊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初一的小文了。记得刚来时,她有点古怪,不爱理睬别人,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做自己的事,一会儿切橡皮,一会儿剥指甲,学习时精神很不集中,据说文化成绩也不太好。经过十字绣这门课程的学习,现在的她比以前乖巧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这学期还完成了两件非常漂亮的作品,每次看到她拿着这两件作品与旁边的同学交流时,我都倍感欣慰。下面来看看她自己的真实体会:
初一的百工课,无意选中了十字绣这个工坊,就这样我和十字绣邂逅了。
十字绣真的是一件非常细致的活儿,所谓“慢工出细活”,绣完整幅作品需要很长时间。换线,压线……每一项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挑战,失败换来的是经验,我发现如果此时你的心没定下来,那你就索性放下绣针,因为这项细致的活儿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容不得你三心二意。记不得曾经多少次绣错了格子,多少次绣线打结,多少次拆了返工……转眼间,我与十字绣结缘已快一年了,这些美中不足似乎也成了往事。现在的我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针法,可以完成“大制作”了,而且作品的正反面都很工整,这一切的变化让我为之雀跃。
十字绣不仅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完美呈现时,内心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它也改变了我,在一针一线的潜移默化之中学会了忍耐,我不再那样急躁;也学会了坚持,它让我做事的时候精神更加集中,让我在烦躁时能尽快地调整,同时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毅力。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东西让我学会了那么多!
[评述]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领域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积极心理学希望寻找到一条能使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而我们从以上案例中欣喜地发现,百工坊不正是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么?
(三)
[案例三](讲述人:“园林小品设计”指导老师阮邡)园林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一樘通透的花窗,一组精美的隔断,一块新颖的展览牌,一盏灵巧的园灯,一座构思独特的雕塑……这些小品一般都具有简单的实用功能,又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特点。
我们的“园林小品设计”是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创造出了一个个精美绝伦的苏式园林小品模型。
一个好的团队离不开一个好的领导者,我们小组的孙华同学就是一个颇具领导能力的孩子。他虽然家庭条件富裕,但在同学面前从来不显富,不仅对老师彬彬有礼,而且跟团队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和谐相处。听孙华同学说,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做手工,家里的东西都喜欢拆拆弄弄,给他最大的支持就是他父亲,每次自己为了研究一样东西而拆得七零八落的时候,父亲从来不责骂,而是经常鼓励自己,让自己动动脑筋,想想拆了以后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时候还告知其原理,帮忙一起组装起来。正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使他接触生活,并触发他的灵感。
在孙华的组织和带动下,组内的同学都能为我们的“园林小品设计”劳心劳力,献计献策。每次上完课,做好模型后,都会剩余很多边角材料,其他同学一般都是扔进垃圾篓里,随即离开教室了,可孙华同学不仅先整理出自己用剩的材料,还从篓子里整理出其他同学用完的材料,并修理一下,整理归类放好。慢慢地,身边其他同学也开始也被他带动着回收自己的剩余材料了。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也适时引导同学们去探究“如何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我们的模型”这个问题。对此,同学们提出了好多富有创意的建设性意见,通过小组探究,对不同的材料特质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出不同材料各自的适用范围,如板材类的可以做房屋架构,布艺类可以做软装饰的东西……在建模过程中,孙华同学还提出,可以利用海绵或者煤渣进行染色后,做草粉或者树粉,颜色可以多种,而且非常逼真。学生的创造力真是无穷的,就看我们给学生多大的空间来发挥了。像我们的百工课程,主要是靠动手操作,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热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时,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也就不言而喻了。
[评述]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三个领域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致力于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有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等。从案例三中我们不难发现,百工坊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公民美德也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在“以人为本,多元开放”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持续性的百工坊建设,我校百工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逐步显现,学校特色办学的优势逐步彰显,学生学习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联系得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优越性得以体现,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素质得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得以显著提升。潜移默化中,他们逐渐养成了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慧识、勇敢、仁慈、正义、自制和精进六大美德及与之相关的二十四项积极心理品质。随着百工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不仅摆脱了生源基础差的窘境,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编辑 于 洪 终校 何 妍
一
2005年9月,江苏省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在吴江市的运东(京杭大运河以东)开发区成立。学校所在地——庞山湖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区域:该区域是解放前数以万计的苏北难民的迁集地。直至解放初期,该区域仍是在经济与文化上和周边原住民地区存在着迥然反差的“棚户区”。长期的艰苦生活,致使当地家庭教育普遍保留了旧社会对待下一代的非打即骂的粗暴施教现象。改革开放后,当地经济发展迅速,很多家庭靠租房而暴富,不少居民坐收房租,致使该区域骄奢淫逸、轻文藐德思想严重,家庭教育存在放任自流的“零要求”现象。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的生源,除了庞山湖当地的孩子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来民工子女,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的不良现状也为社会所共知。
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如果仅从传统心理学的理论出发,我们必然会特别关注受教育者诸多的消极心理因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然会陷于“矫治”或“修补”的泥潭。然而,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的老师们适时接受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于是,怎样寻找到一种载体,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焕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树立远大理想,作为一个教育课题,也是一个教育难题,摆在了开发区初中管理者的面前。
二
这时,学校管理者把目光投向了本地的优势文化资源:苏州市是工艺之乡,苏玉、苏绣、苏扇、苏灯、苏裱、苏式家具、苏式乐器、苏式盆景、香山建筑闻名全国,“苏作”已经是一张百工品牌。我区同里镇的《同里志》上明确记载:“宋元间,民丰物阜,商贩骈集,百工之事咸兴……”这说明吴江早在宋朝,就有着发达的百工文化。本地的百工文化源远流长,它是我们的强势文化资源。于是,学校决定:整合社区与学校师资的资源优势,开辟富有校本特色的“百工坊”,通过百工教育,做到以工养“心”,“心”随手动,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
我校以“人由长上取,事从做中学”为工作口号,以“器道并重、心手相长、科艺联用、沿创同行”为办学理念,以“做中学,做中研,做中乐”为百工坊的优势定位,通过丰富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智慧,锻炼学生的意志,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学校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倡导学生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身边的诸多现象作出积极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学生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经过数年发展,百工坊目前包括建模、航模、军用模型、室内设计、园林小品设计、家具模型、传统糕团、电子制作、电子报刊、图形设计、布艺、民族刺绣、十字绣、钩针编织、棒针编织、扎染、肥皂工艺、生物标本等30个工坊。设置的项目与现代社会的汽车、船舶、家电、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化工与冶金、食品以及建筑与运输、农林养殖、商贸旅游等专业对接,体现了服务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性与前瞻性。
春色满园关不住,酒香深巷有人知。2009年9月起,我校百工坊的实施过程与所取得的成果接受了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教育局、吴江市政府、吴江市教育局以及全国性文艺团体、韩国教育访问团等领导与专家的观摩与检阅,广受好评,《江苏教育报》、《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吴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也曾作过专题报道。
三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几个案例,看看我校是如何依托百工坊激发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内在美德,从而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
(一)
[案例一](讲述人:“装饰画”指导老师杨颖)小芳是初一年级的一个女孩子。第一堂课接触她便能看出是她一个非常内向的学生。下面是我们的第一次谈话,“你喜欢画画吗?”她只是点点头。“你喜欢画什么样的画呢?”对方沉默。“平时周末在家会不会画画?”依旧沉默。我翻出几幅彩色装饰画给她看,“这是我们这学期要学习的装饰画,见过类似的画吗?”没有回答。这次的谈话,她竟一个字也没有说。课后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处了解到,她的确是相当的内向,几门文化课的成绩在班里基本倒数。课上,有时假如一个问题多追问她几遍,她会哭。是害怕呢?还是其他的原因,教她的老师也不太清楚。
很明显,这样的现象是基于她对自己的不自信,加上平时与班里其他的同学说话很少,交流上难免出现一些障碍。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希望通过制定简单的学习任务,帮助她顺利完成,来增强她的自信心。
第一次作业草图设计,我挑了比较简单的一组给她,从结果来看,她完成得不错。我当然不吝啬自己的表扬。接下来的上色让我着实大吃一惊,按照她平日课堂上的安静的表现,我为她选择了明度、纯度对比不强烈的灰色作为整幅画的主色调。但是,她却完全脱离了我的要求,画面颜色对比非常强烈,色彩纯度非常高,与其他同学相比她的画面很鲜艳很热烈。而且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结束最后一笔,她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嘴角很长时间挂着一抹微笑。可以看出,她还是有想法,有要表达的东西。我肯定了她的作品,并且也提出了下一幅作业的要求,为了表明我对她的信心,我选择了难度最大的留给她,我问她:“这组的难度是最大的,我希望你来完成,行吗?”“嗯!”她腼腆地看了我一眼。最后的作品出乎我的意料,很出色,有些地方她作了改动,恰到好处。我使劲给她打气。
慢慢地,小芳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也从其他老师那儿欣喜地了解到,她在课上开始主动地回答问题了,文化课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评述]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领域即是主观层次,主要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希望、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等,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从案例一中,我们不难看出:通过老师的悉心引导,小芳在制作装饰画的过程中,逐渐敞开了心扉,获得了自信,顺利地超越了自我。
(二)
[案例二](讲述人:“十字绣”指导老师张月华)十字绣,是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的一种刺绣方法。十字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着自制的十字绣工艺品。
“十字绣”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的手、眼、脑充分动起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 过创新、创造、启迪智慧来完成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信心,为自身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我的十字绣坊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初一的小文了。记得刚来时,她有点古怪,不爱理睬别人,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做自己的事,一会儿切橡皮,一会儿剥指甲,学习时精神很不集中,据说文化成绩也不太好。经过十字绣这门课程的学习,现在的她比以前乖巧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这学期还完成了两件非常漂亮的作品,每次看到她拿着这两件作品与旁边的同学交流时,我都倍感欣慰。下面来看看她自己的真实体会:
初一的百工课,无意选中了十字绣这个工坊,就这样我和十字绣邂逅了。
十字绣真的是一件非常细致的活儿,所谓“慢工出细活”,绣完整幅作品需要很长时间。换线,压线……每一项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挑战,失败换来的是经验,我发现如果此时你的心没定下来,那你就索性放下绣针,因为这项细致的活儿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容不得你三心二意。记不得曾经多少次绣错了格子,多少次绣线打结,多少次拆了返工……转眼间,我与十字绣结缘已快一年了,这些美中不足似乎也成了往事。现在的我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针法,可以完成“大制作”了,而且作品的正反面都很工整,这一切的变化让我为之雀跃。
十字绣不仅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完美呈现时,内心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它也改变了我,在一针一线的潜移默化之中学会了忍耐,我不再那样急躁;也学会了坚持,它让我做事的时候精神更加集中,让我在烦躁时能尽快地调整,同时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毅力。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东西让我学会了那么多!
[评述]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领域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积极心理学希望寻找到一条能使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而我们从以上案例中欣喜地发现,百工坊不正是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么?
(三)
[案例三](讲述人:“园林小品设计”指导老师阮邡)园林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一樘通透的花窗,一组精美的隔断,一块新颖的展览牌,一盏灵巧的园灯,一座构思独特的雕塑……这些小品一般都具有简单的实用功能,又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特点。
我们的“园林小品设计”是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创造出了一个个精美绝伦的苏式园林小品模型。
一个好的团队离不开一个好的领导者,我们小组的孙华同学就是一个颇具领导能力的孩子。他虽然家庭条件富裕,但在同学面前从来不显富,不仅对老师彬彬有礼,而且跟团队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和谐相处。听孙华同学说,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做手工,家里的东西都喜欢拆拆弄弄,给他最大的支持就是他父亲,每次自己为了研究一样东西而拆得七零八落的时候,父亲从来不责骂,而是经常鼓励自己,让自己动动脑筋,想想拆了以后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时候还告知其原理,帮忙一起组装起来。正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使他接触生活,并触发他的灵感。
在孙华的组织和带动下,组内的同学都能为我们的“园林小品设计”劳心劳力,献计献策。每次上完课,做好模型后,都会剩余很多边角材料,其他同学一般都是扔进垃圾篓里,随即离开教室了,可孙华同学不仅先整理出自己用剩的材料,还从篓子里整理出其他同学用完的材料,并修理一下,整理归类放好。慢慢地,身边其他同学也开始也被他带动着回收自己的剩余材料了。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也适时引导同学们去探究“如何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我们的模型”这个问题。对此,同学们提出了好多富有创意的建设性意见,通过小组探究,对不同的材料特质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出不同材料各自的适用范围,如板材类的可以做房屋架构,布艺类可以做软装饰的东西……在建模过程中,孙华同学还提出,可以利用海绵或者煤渣进行染色后,做草粉或者树粉,颜色可以多种,而且非常逼真。学生的创造力真是无穷的,就看我们给学生多大的空间来发挥了。像我们的百工课程,主要是靠动手操作,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热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时,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也就不言而喻了。
[评述]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三个领域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致力于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有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等。从案例三中我们不难发现,百工坊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公民美德也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在“以人为本,多元开放”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持续性的百工坊建设,我校百工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逐步显现,学校特色办学的优势逐步彰显,学生学习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联系得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优越性得以体现,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素质得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得以显著提升。潜移默化中,他们逐渐养成了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慧识、勇敢、仁慈、正义、自制和精进六大美德及与之相关的二十四项积极心理品质。随着百工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不仅摆脱了生源基础差的窘境,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编辑 于 洪 终校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