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他的”立人”和“改造国民性”思想和战斗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研究者,影响着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文章以鲁迅的作品为蓝本,分析其在不同心境下所流露的悲凉意味,来表现其面对民族的危难与挑战,所做的深沉的历史思考,以及面对国民劣根、民众麻木、革命艰难前进的担忧和不停地向各种腐朽所做的有韧性的长期的战斗。
关键词:鲁迅;悲凉意味;民族感伤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16-02
前言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在一种充满了屈辱和痛苦的情况下走向世界的,灿烂的古代传统被证明要用全新的眼光加以重构,才能迎接新的挑战。它如饥似渴地想要打开外部世界去寻找,但长期的封建统治让整个中国社会被愚昧、落后、怯懦、麻木侵蚀着,令作者感到忧心和悲哀。以往的鲁迅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鲁迅先生的艺术创作技巧和批判性思想,改造国民性的愿望,对于其创作的感情基调多认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与讽刺,而对其作品中“悲凉之雾,遍披华林”的悲凉心境分析的很少。正如孙伏园在《关于鲁迅先生》中,谈到《药》时曾透露出作者的悲凉心境:“鲁迅先生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中国,似乎都是悲观的。”[1]可见,鲁迅先生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爱的多么深沉啊。
一、觉醒者孤独前行的悲凉
《阿Q正传》、《故乡》等显示了治疗“国民劣根”,唤醒民众的重要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觉醒者所做的呐喊、牺牲,但却不能被愚昧、冷漠的民众所支持、理解。五四之后,中国社会取得了空前的解放,但也遭受了空前的曲折。思想的先驱们承受有形、无形的阻碍力量为了唤醒和求助处于奴役状态的民众,不惜牺牲一切,甚至鲜血和生命,而民众不但不理解先觉们的伟大事业,反而麻木鉴赏先觉者走上牺牲的祭坛,无形之中加入杀人者的行列。历史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需付出铁和血的代价。然而,在革命者被杀的暗夜,却涌动着潮水般的看热闹的人们,对先驱们不但没有一丝怜悯还不无恭维地为恶势力帮腔作势,他们组成社会的另一种风景图,也足见改造国民劣根性的艰难。
这些觉醒者孤独的前行,他们发出的呼声无人响应,现实的悲哀让他们纠结痛苦。《药》中的夏瑜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但他的呐喊淹没在一片麻木、冷漠之中,不仅没有半点反响和回应,却还遭受非议,成为街头巷尾、茶前饭后的谈资。为民众奋斗却被民众杀害,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当我们随着叙述者从头到尾见证整个令人心寒的故事:觉醒者的悲惨被杀,反动者的残暴示威,国民的孱弱麻木,漆黑的暗夜,滴血的馒头,死寂的坟场,这一系列的场景和意象以及笼罩在其中的阴冷死寂的氛围,让我们感到一阵冷寂和作者心中的悲凉甚至绝望。最悲哀的是小说的结尾夏瑜的母亲为儿子上坟,并没有感到自豪而是怕见到人的羞愧。革命者没有得到别人的理解,可怜自己最亲近的母亲都不能理解自己,那又能指望他人理解呢
二、对麻木、冷漠的国民灵魂绝望的悲凉
他们生活在吃人的社会却不觉醒,而是以“吃”别人来抚慰自己。“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用油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2]他们被压制,无力反抗,却只能从和自己一样的人的身上寻找心理上的平衡,所以他们“互相吃”。面对强大的势力,他们不是去反抗而是将自己的“压迫”诉诸到自己的同胞,或比自己更弱的弱者身上,仿佛这便是成功。所以鲁迅说“少有敢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风波》中的七斤,因为“辫子”导致村民对其态度的变化,那种在得意时格外的受尊崇;倒霉时,就墙倒众人推的恃强凌弱,更让人为其悲哀,为整个社会悲哀。这一类的国民灵魂,他们生活在封建气息浓厚的社会里,有着自己悲苦的命运,他们迂腐、麻木、冷漠使他们自己掉入深渊,奴性意识深厚的他们“庆幸”鞭子是打在别人身上,自己没受伤,寻求虚构世界的心理满足,一步一步堕落。
同样精神上麻木、愚昧而被推上悲剧人生的还有阿Q们,他们在命运捉弄的悲苦中寻找“怡然自得”的精神胜利的悲哀更加剧了他们的悲剧性,为整个故事蒙上了一种凄凉的心酸,让人为其可怜却又恨其不自知的愚昧。在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时,阿Q便沾沾自喜于自己也姓赵,后来挨了打,又自己安慰自己:赵太爷是他儿子,儿子打老子,然后高兴起来。这是多么令人哀叹的逻辑啊。在未庄戏台赌钱时,因莫名其妙被打而且还丢了洋钱,但痛苦却随着自己抽自己两个耳光而心满意足,这种畸形的心态来渲染令人心痛的效果。
三、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凉
新思潮唤醒了广大青年,但多数人觉醒之后又一时找不到出路,在十字街头彷徨。现代意识促使他们追求人生价值和美好的理想,而黑暗现实的压迫难往使他们感到苦闷和失望。一方面历史的必然要求已经急剧地敲打着中国古老的大门,另一方面产生这一要求的历史与现实与实现这一要求的条件却严重脱节。[4]独自觉醒而产生的希望很快被发现是虚无的。“负着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啊!而况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3]
梦醒了无路可走是痛苦的,无奈于自己一直憎恶与反对的一切更是莫大的痛苦;正如魏连殳所说“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3]无力改变环境但又不肯放弃理想之时,却要因为生活和自己的信念背道而驰,却也得为了这种背弃而“活着”的胜利痛苦,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啊,但人却还得活着,还得彷徨于明暗是非之间,孤独地前行。
《在酒楼上》“我”与吕纬甫的相遇,本想在落寞的心境中从“过去”寻找几许安慰和希望,然而,吕纬甫和他的故事却一步步从“我”的心头抹去从“过去”觅得“希望”的念头。从一开始就从外形到精神感受到吕纬甫的巨大变化,但仍从他顾盼废园的眼光中寻找“过去”的神采。当从吕纬甫对“过去”的追忆与自责中终于得到了一丝希望,而他对啊顺的美好感情似乎鼓励叙述者的这种心意。然而,吕纬甫终究逃不过他所说的蝇子或蜂子式圆圈,在“模模糊糊”的境地中“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当我不甘心地问“那你以后怎么办?”“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至此,叙述者对希望的追寻,彻底地陷入“绝望”之中。 四、希望之于绝望的悲凉
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世界中几乎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模式:或为希望而欢喜,或因绝望而消沉,或在无可奈何的情境添加光明的尾巴,固守“希望——绝望”的二分法。[5]而鲁迅先生不愿“抹杀”身外的“希望”,却同时不能把个人经验之外的“希望”移入体内,所以他将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之间相互嘲弄地出现。
《祝福》从题目上看,是让人觉得有温情和希望的字样,但祥林嫂最后在“祝福”中死去。当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做工时,精神上的创伤已使她失去了往日的灵活,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更是把她推向了深渊。但当在柳妈“帮忙”向土地庙捐门槛当作替身以为可以得到救赎后,抱着她所谓的希望,期望一个新的开始时,四嫂同样慌忙大声的“你放着吧,祥林嫂!”再次毁灭,再无任何希望。封建思想的禁锢,封建礼教的束缚,封建迷信的蛊惑,希望的最终无望,已使祥林嫂没有了活在这个世界的勇气和动力,所以他选择了在“祝福”中离去,在欢庆的暗夜里,在一片祝福声中,多么让人感到悲凉与凄惨。
明天,一个充满希望和未来期待的日子,在单四嫂子对“明天”的期待中透露着鲁迅先生对“绝望”的体验。在那个“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年代,宝儿是单四嫂子唯一的明天,但却因自己的愚昧将自己的希望推上了绝望之路。如果宝儿病了,马上带他看医生,那么或许宝儿还是有救的,可我们又怎么能抱怨她呢?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社会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个时代赋予他的。[6]我们只有无奈,就像作者只能无奈地看着宝儿生还的希望扼杀在明天,让明天对她失去任何意义,不再有寄托,不再有希望。结尾处并没有写单四嫂子的的梦,却写”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仍在寂静力奔波。“明天不再是一种期待,而是奔波的结果,它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绝望。
而鲁迅先生的这种悲凉之感,并不是基于个人的安危命运,正是这种始终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生命状态和文明的历史走向,建构在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转换上,对现实的危机感更让作者担忧,而让作品无不透露着悲凉之意。在中国文学中,个人的命运的焦虑总是很快纳入民族的危机感之中,中国作家始终把民族的危难和落后,看作是文明进程中的一个特例。鲁迅先生因此发出:“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的“大恐惧”体现为一种恨铁不成钢,充满了希望的焦灼。
参考文献
[1]孙郁,孙伏园,许钦文,曾凡.鲁迅先生二、三事[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6
[2]鲁迅小说精选集[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15,1第147 、154 、52页
[3]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10、156、
[4]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7
[5]钱理群 我这十年研究——<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丛刊》[J]1993、53
[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
作者简介:徐宁,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鲁迅;悲凉意味;民族感伤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16-02
前言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在一种充满了屈辱和痛苦的情况下走向世界的,灿烂的古代传统被证明要用全新的眼光加以重构,才能迎接新的挑战。它如饥似渴地想要打开外部世界去寻找,但长期的封建统治让整个中国社会被愚昧、落后、怯懦、麻木侵蚀着,令作者感到忧心和悲哀。以往的鲁迅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鲁迅先生的艺术创作技巧和批判性思想,改造国民性的愿望,对于其创作的感情基调多认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与讽刺,而对其作品中“悲凉之雾,遍披华林”的悲凉心境分析的很少。正如孙伏园在《关于鲁迅先生》中,谈到《药》时曾透露出作者的悲凉心境:“鲁迅先生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中国,似乎都是悲观的。”[1]可见,鲁迅先生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爱的多么深沉啊。
一、觉醒者孤独前行的悲凉
《阿Q正传》、《故乡》等显示了治疗“国民劣根”,唤醒民众的重要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觉醒者所做的呐喊、牺牲,但却不能被愚昧、冷漠的民众所支持、理解。五四之后,中国社会取得了空前的解放,但也遭受了空前的曲折。思想的先驱们承受有形、无形的阻碍力量为了唤醒和求助处于奴役状态的民众,不惜牺牲一切,甚至鲜血和生命,而民众不但不理解先觉们的伟大事业,反而麻木鉴赏先觉者走上牺牲的祭坛,无形之中加入杀人者的行列。历史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需付出铁和血的代价。然而,在革命者被杀的暗夜,却涌动着潮水般的看热闹的人们,对先驱们不但没有一丝怜悯还不无恭维地为恶势力帮腔作势,他们组成社会的另一种风景图,也足见改造国民劣根性的艰难。
这些觉醒者孤独的前行,他们发出的呼声无人响应,现实的悲哀让他们纠结痛苦。《药》中的夏瑜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但他的呐喊淹没在一片麻木、冷漠之中,不仅没有半点反响和回应,却还遭受非议,成为街头巷尾、茶前饭后的谈资。为民众奋斗却被民众杀害,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当我们随着叙述者从头到尾见证整个令人心寒的故事:觉醒者的悲惨被杀,反动者的残暴示威,国民的孱弱麻木,漆黑的暗夜,滴血的馒头,死寂的坟场,这一系列的场景和意象以及笼罩在其中的阴冷死寂的氛围,让我们感到一阵冷寂和作者心中的悲凉甚至绝望。最悲哀的是小说的结尾夏瑜的母亲为儿子上坟,并没有感到自豪而是怕见到人的羞愧。革命者没有得到别人的理解,可怜自己最亲近的母亲都不能理解自己,那又能指望他人理解呢
二、对麻木、冷漠的国民灵魂绝望的悲凉
他们生活在吃人的社会却不觉醒,而是以“吃”别人来抚慰自己。“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用油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2]他们被压制,无力反抗,却只能从和自己一样的人的身上寻找心理上的平衡,所以他们“互相吃”。面对强大的势力,他们不是去反抗而是将自己的“压迫”诉诸到自己的同胞,或比自己更弱的弱者身上,仿佛这便是成功。所以鲁迅说“少有敢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风波》中的七斤,因为“辫子”导致村民对其态度的变化,那种在得意时格外的受尊崇;倒霉时,就墙倒众人推的恃强凌弱,更让人为其悲哀,为整个社会悲哀。这一类的国民灵魂,他们生活在封建气息浓厚的社会里,有着自己悲苦的命运,他们迂腐、麻木、冷漠使他们自己掉入深渊,奴性意识深厚的他们“庆幸”鞭子是打在别人身上,自己没受伤,寻求虚构世界的心理满足,一步一步堕落。
同样精神上麻木、愚昧而被推上悲剧人生的还有阿Q们,他们在命运捉弄的悲苦中寻找“怡然自得”的精神胜利的悲哀更加剧了他们的悲剧性,为整个故事蒙上了一种凄凉的心酸,让人为其可怜却又恨其不自知的愚昧。在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时,阿Q便沾沾自喜于自己也姓赵,后来挨了打,又自己安慰自己:赵太爷是他儿子,儿子打老子,然后高兴起来。这是多么令人哀叹的逻辑啊。在未庄戏台赌钱时,因莫名其妙被打而且还丢了洋钱,但痛苦却随着自己抽自己两个耳光而心满意足,这种畸形的心态来渲染令人心痛的效果。
三、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凉
新思潮唤醒了广大青年,但多数人觉醒之后又一时找不到出路,在十字街头彷徨。现代意识促使他们追求人生价值和美好的理想,而黑暗现实的压迫难往使他们感到苦闷和失望。一方面历史的必然要求已经急剧地敲打着中国古老的大门,另一方面产生这一要求的历史与现实与实现这一要求的条件却严重脱节。[4]独自觉醒而产生的希望很快被发现是虚无的。“负着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啊!而况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3]
梦醒了无路可走是痛苦的,无奈于自己一直憎恶与反对的一切更是莫大的痛苦;正如魏连殳所说“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3]无力改变环境但又不肯放弃理想之时,却要因为生活和自己的信念背道而驰,却也得为了这种背弃而“活着”的胜利痛苦,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啊,但人却还得活着,还得彷徨于明暗是非之间,孤独地前行。
《在酒楼上》“我”与吕纬甫的相遇,本想在落寞的心境中从“过去”寻找几许安慰和希望,然而,吕纬甫和他的故事却一步步从“我”的心头抹去从“过去”觅得“希望”的念头。从一开始就从外形到精神感受到吕纬甫的巨大变化,但仍从他顾盼废园的眼光中寻找“过去”的神采。当从吕纬甫对“过去”的追忆与自责中终于得到了一丝希望,而他对啊顺的美好感情似乎鼓励叙述者的这种心意。然而,吕纬甫终究逃不过他所说的蝇子或蜂子式圆圈,在“模模糊糊”的境地中“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当我不甘心地问“那你以后怎么办?”“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至此,叙述者对希望的追寻,彻底地陷入“绝望”之中。 四、希望之于绝望的悲凉
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世界中几乎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模式:或为希望而欢喜,或因绝望而消沉,或在无可奈何的情境添加光明的尾巴,固守“希望——绝望”的二分法。[5]而鲁迅先生不愿“抹杀”身外的“希望”,却同时不能把个人经验之外的“希望”移入体内,所以他将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之间相互嘲弄地出现。
《祝福》从题目上看,是让人觉得有温情和希望的字样,但祥林嫂最后在“祝福”中死去。当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做工时,精神上的创伤已使她失去了往日的灵活,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更是把她推向了深渊。但当在柳妈“帮忙”向土地庙捐门槛当作替身以为可以得到救赎后,抱着她所谓的希望,期望一个新的开始时,四嫂同样慌忙大声的“你放着吧,祥林嫂!”再次毁灭,再无任何希望。封建思想的禁锢,封建礼教的束缚,封建迷信的蛊惑,希望的最终无望,已使祥林嫂没有了活在这个世界的勇气和动力,所以他选择了在“祝福”中离去,在欢庆的暗夜里,在一片祝福声中,多么让人感到悲凉与凄惨。
明天,一个充满希望和未来期待的日子,在单四嫂子对“明天”的期待中透露着鲁迅先生对“绝望”的体验。在那个“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年代,宝儿是单四嫂子唯一的明天,但却因自己的愚昧将自己的希望推上了绝望之路。如果宝儿病了,马上带他看医生,那么或许宝儿还是有救的,可我们又怎么能抱怨她呢?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社会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个时代赋予他的。[6]我们只有无奈,就像作者只能无奈地看着宝儿生还的希望扼杀在明天,让明天对她失去任何意义,不再有寄托,不再有希望。结尾处并没有写单四嫂子的的梦,却写”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仍在寂静力奔波。“明天不再是一种期待,而是奔波的结果,它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绝望。
而鲁迅先生的这种悲凉之感,并不是基于个人的安危命运,正是这种始终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生命状态和文明的历史走向,建构在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转换上,对现实的危机感更让作者担忧,而让作品无不透露着悲凉之意。在中国文学中,个人的命运的焦虑总是很快纳入民族的危机感之中,中国作家始终把民族的危难和落后,看作是文明进程中的一个特例。鲁迅先生因此发出:“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的“大恐惧”体现为一种恨铁不成钢,充满了希望的焦灼。
参考文献
[1]孙郁,孙伏园,许钦文,曾凡.鲁迅先生二、三事[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6
[2]鲁迅小说精选集[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15,1第147 、154 、52页
[3]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10、156、
[4]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7
[5]钱理群 我这十年研究——<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丛刊》[J]1993、53
[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
作者简介:徐宁,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