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有新意的情境,如何创设有效性的课堂情境,值得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有效性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层出不穷,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公开课、观摩研讨课,为创设精彩的课堂效果,教师都要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地创设有新意的问题情境,期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听课者的好评。在这些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确实充分挖掘了教学资源,创新地创设了一些情境,课堂教学既精彩也非常有效,极好地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新课程理念,这些有效情境的创设值得研究总结。但有些情境的创设则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性等方面留下了遗憾,盲目地为了创新而进行情境创设,全然没有把握好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由此可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容易,而要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却不易。笔者做了一些案例与课堂实践研究,总结和思考一些现象,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我们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创设要与时俱进,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新时期的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我们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有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特点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中低年级的儿童,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其次,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我们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看作是一种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之中,让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此时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在表现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那学生以后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使他们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能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
最后是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问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我们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自学的,学了即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总之,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创设情境教学时一定要依据教学目标,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要构建开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可以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便于他们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他们学得更自觉、更轻松。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吕传汉、汪秉彝、康纪权等.《数学情景与数学问题》,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有效性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层出不穷,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公开课、观摩研讨课,为创设精彩的课堂效果,教师都要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地创设有新意的问题情境,期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听课者的好评。在这些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确实充分挖掘了教学资源,创新地创设了一些情境,课堂教学既精彩也非常有效,极好地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新课程理念,这些有效情境的创设值得研究总结。但有些情境的创设则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性等方面留下了遗憾,盲目地为了创新而进行情境创设,全然没有把握好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由此可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容易,而要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却不易。笔者做了一些案例与课堂实践研究,总结和思考一些现象,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我们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创设要与时俱进,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新时期的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我们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有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特点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中低年级的儿童,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其次,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我们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看作是一种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之中,让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此时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在表现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那学生以后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使他们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能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
最后是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问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我们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自学的,学了即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总之,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创设情境教学时一定要依据教学目标,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要构建开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可以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便于他们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他们学得更自觉、更轻松。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吕传汉、汪秉彝、康纪权等.《数学情景与数学问题》,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