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命课堂及其构建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受教育者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行业的优秀者;课堂教学的终结目标是让每个学生的生命得到完善和发展,让全体人员感受到生命的幸福与快乐。
  
  一、必须关注教师生命,让教师的生命在教学中得到完善,在课堂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从教师职业看,教师职业崇高,但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多少不愿或不安心教育教学工作?有多少教师有职业倦怠?有多少教师觉得中小学语文教得累教得苦呢?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只有不到20%的教师当面对学生时觉得愉快,有至少30%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当面对学生时觉得“难受、厌烦和无赖”。勿庸置疑,关注教师生命,尊重教师的劳动是“生命课堂”建构的基础。关注教师生命首先需要教师对自我有正确的价值认识。教师必须牢记:苦了我一个,幸福几十人;累了我一刻,发展人一生;说错一句话,毁掉数前程。其次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我。众所周知,从生理上讲,教师不仅具有马斯洛需要层次的所有需要,同时具有他人所不具备的职业特点:用智慧发展智慧,用心灵塑造心灵。再次社会要尊重教师,只有教师人格得到尊重,教师价值得到体现,教师生命得到关注,教师信仰才得以建立,三尺讲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生命课堂才会有建构的基础。
  
  二、必须关注学生生命,让学生生命在学习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在语文课堂中展现辉煌和异彩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生命的完善与发展是课堂的核心,从这个意义说,生命课堂的建构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如何关注学生生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首先应把握课堂教学的底线——全体学生受教育。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但是就目前看,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很不理想:当思维较慢的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能满足教师的时候,老师多数选择了“让其坐下”;当学困学生不能完成课堂作业时,多用简单的方式或选择放弃;当学生课堂走神时,老师们常常是粗暴或视而不见……这些课堂让差生永远成其为差生,“观众”永远当观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在不经意间被逐渐失去闪光的活力。
  其次要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善待学生的差异。用敏锐的目光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鼓励他们发展,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一定会成功。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善待不合师意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再次要建立宽容和谐的课堂。具有生命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宽容学生的过错,容忍学生的“挑衅”。
  再次要把握语文教育的目标——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具有生命的语文课堂必须是“立体”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的融合。
  
  三、必须关注文本,让文本成为学生生命中创造火花爆发的原点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关注文本,就是要建设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生命中创造火花爆发的原点。首先教师要能弥补教材之不足,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所教学生的实际,扬教材之所长,补教材之所未及,课堂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次教师应大胆的更换、增减、整合、调整教材内容,甚至重组教学单元。再次要注意教材的呈现方式。教材是死的,只有通过教师的整合才会活起来,课堂才会有生机。最后要注意文本与经验的交融互补。生命是有延续性的,语文课堂也离不开师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社会环境,应该把文本与学生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构建生命课堂。
  
  四、必须关注问题的生成,让学生在问题生成中动起来,让课堂在问题生成中活起来
  
  前面说中小学教师教得累教得苦,大家想想,该几十人(班级学生)问的,老师一个人问了;该几十人说的,老师一个人说了;该几十人动的,老师一人动了;该几十人做的,老师一个人做了。怎么不累不苦,课堂怎么不死。新课程提倡师生互动,在互动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有了时间和空间,学生就有动的机会,就会有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这样的课堂也就活起来了。如我在教《司马光》一课时,想不到有一个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掉进缸里的是司马光,他会被淹死吗?”面对这个孩子们比较关注的同一话题,我采取了与上次完全不一样的方式。我肯定这个孩子会读书,会提问,然后对全班孩子说:“是呀,这个问题老师从未思考过,如果掉进缸里的是司马光,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不急于回答,而把问题交给了学生自己,让他们分小组讨论讨论,然后交流汇报。有孩子说:“我们认为司马光会被淹死的,因为其他小朋友根本想不出砸缸的办法。”“我们认为司马光不会死的,掉入后他一定会在水中挣扎并大声喊‘砸缸!砸缸!’(大家笑)其他小朋友一听,就会抱起石头把水缸砸碎,救出司马光。”“不可能,他只会喊‘救命’,怎么会喊‘砸缸’?”“司马光聪明肯定会想到这个办法。”“总之司马光不会死,因为他早就学会餐了游泳。”我和其他同学都笑了。我说:“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假如司马光掉进缸里,每一种情况都可能出现,不过,大家的发言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首先要学会自救自护,然后是遇到任何情况都要沉着冷静,善于动脑,才能解决问题。让我们再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那些地方能看出司马光沉着冷静。”
  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关注生命,构建起具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它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高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思维的缜密性。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从初中升入高中,学生对高中学习充满着自信和希望。而高中数学较初中而言,内容增多了,难度、广度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看罢,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本应精彩纷呈的课堂提问经常沦落为“文章分几段?”、“文章中心是什么?”……只有采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
期刊
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我们改革课堂教学的可靠理论依据,认真体会它的含义,将它应用于教学实践,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型人才呢?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就为我们改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指明了方向。    一、学习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优化课堂教学    张熊飞教授所倡
期刊
“平衡”辞海的解释:一是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二是对立的两方面事物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三是某一物体或系统在合力为零的若干力作用下的惯性状态。在学科范畴内,平衡存在很多指向,如化学中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化学反应平衡等等。在此,我们所分析和理解的平衡是特指某一事物或过程的动态平衡,每年高考备考工作过程中都应该灵活掌握以下几个平衡点。    一、备考时间安排板块的平衡点    各个高中学校安排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电路的识别是一大难题。电学中的许多问题,电路贯穿始终,只有正确识别一个电路是哪种电路,才能运用概念、公式解答电路中相关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等物理量,并解决相应问题。因此,在电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判断电路的种类是一个关键。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此外还有简单电路、串并联混合电路。简单电路一般指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串并联混合电路是在串联、并联电路
期刊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对
期刊
我觉得课堂高效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现在的学生学习的科目很多,但是每个科目学习的时间很少,所以课堂高效才能让学习事半功倍。教师的怎样教和学生的如何学尤为重要,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课堂。    一、“先学后教”,凸现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以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核心部分,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依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一节课40分钟,如何合理使用这40分钟,教师教得愉快,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这是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它主要应该体现在课堂上,而且我始
期刊
新课程实施后,语文课堂已经较以往活跃了许多,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不高,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昏昏欲睡,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焕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所能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恰如其分的运用穿插,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穿插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