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简要分析”题的程序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要求考生只需答出要点,无须详细展开,体现“简要”的特点,但“简要”还需要分几个点(层次)。无论是以前的6分题,还是现在的4分题,都需要将答案尽可能概括为三点。
  明确答题区间,找准对应语段
  既然要求“结合材料”,那么与题目相关的材料所处的对应语段就需要高度关注,尤其不要忽视“相关链接”中的信息。
  例1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2016年全国卷Ⅱ)
  通过阅读文本,我们可以迅速判断本问对应的区间为第四段——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分析 吴文俊对我国数学基础教育的心得主要是关于奥数竞赛方面,与自我陶醉的观点不同,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又有自己的表述。尤其要注意丘成桐表述中的三个“应”字,这实际上就是要答的三点。
  示例 ①奥数应建立在兴趣之上,属于研究性、高层次学习;②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和功利化,不利于系统学习数学;③数学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分清逻辑层次,厘清作案要点
  找准相应的语段,确定答题区间后,就需要对语段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和筛选了,这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分出要点。
  例2 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6年全国卷Ⅲ)
  分析 题目中的“经学大师”和“世人楷模”实际上来自于“相关链接”中的语句。首先,找出对应的答题区间:第二段——
  ①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②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③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心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⑤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⑥其弟子潘未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⑦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分析 文段从“治学成就”与“为人处世”两个方面来评价顾炎武的。①句为总起句,提示本段的主要内容是谈顾炎武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②③两句进一步表述交友和治学之间的关系,④句谈顾炎武的交友,⑤句举例说明顾炎武所交的朋友都是注重治学的“同学之士”,⑥⑦句从侧重证明⑤句。从语段的层次就可以组织出答案的要点,也可以是先总后分,先直接引用①句,再从治学和交友两方面来表达即可,只不过,本语段涉及“治学”的内容偏少,可以结合“相关链接”的相关语句来作答。
  示例 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虚怀若谷,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筛选相关语句,理解意蕴丰富的句子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还有一种题型是与分析内涵丰富的句子相结合,这种情况下题目对应的不是集中的区间,需要提取的信息很分散,或者是考查意蕴比较丰富的句子,这就更需要考生学会筛选信息,提取要点了。
  例3 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6年全国卷Ⅰ)
  分析 从标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到结尾中的“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都是围绕“句子”这个借代对象来说的。那么,“句子”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梳理文章的相关语句,至少这些内容与之相关:
  第一段: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第三段: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第四段: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第五段: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相关链接: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分析 这些语句都与之相关,“句子”与作家与极具修改的文学表达有关,与作品的独特风格有关,围绕这一思路筛选提炼,整合加工,并组织成3点。
  示例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
  练习 读李雪《特斯拉:遗世而独立》片段,思考:文章标题为“特斯拉:遗世而独立”,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特斯拉的“遗世而独立”体现在哪些方面?
  ……而特斯拉,注定是一个遗世而独立的人。
  ……在爱迪生发明了直流电之后,1882年,来自塞尔维亚牧师家庭的26歲小伙子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两年后,特斯拉前往爱迪生的实验室工作,但一年后就辞职了。因为特斯拉告诉爱迪生,自己可以改进他的直流发电机,爱迪生给出了5万美元报酬的承诺;结果,特斯拉做到了,爱迪生却拒不付账。分道扬镳的背后,是两人主张以及性格的分歧。
  ……特斯拉有着欧洲绅士的翩翩风度,又有着天才常见的怪癖——严重的强迫症,手帕、领带、手套都只用一次;对数字3有特别的偏爱,进入一栋建筑前要绕街区走3圈,每次都要用18张(3的倍数)餐巾来擦餐具。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特殊嗜好——在广场喂鸽子。如果实在没时间喂鸽子,他会付钱让人代替自己去。
  ……1943年1月7日,特斯拉孤独地客死在纽约酒店,此前他因为拖欠住宿费换了几家酒店。总有人说他晚景凄凉,其实这并不恰当,因为这个执着于内心感受的人,并不属于世俗的评价体系,就像他放弃了交流电专利,让其永远成为免费资源。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享受着特斯拉留下的丰厚遗产,却欠他一份迟来的尊重。……
  示例 特斯拉的“遗世而独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科技发明的胆识上的“遗世而独立”,敢于挑战爱迪生,改进直流发电机,最后导致两人分道扬镳。②在科技发明的应用上“遗世而独立”,不以赚钱为目的,放弃交流电专利,让其永远成为免费资源。③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遗世而独立”,有严重的强迫症,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特殊嗜好——在广场喂鸽子。
其他文献
2016年西藏自治区少先队工作者示范培训班中有32.31%的人员为兼职少先队辅导员,包括音乐、体育、德育等各学科教师,这一数据说明西藏自治区少先队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程度不够。经过访谈得知,少先队工作者所得到的培训机会是不均等的,培训活动也较少;从授课教师的课程安排及实际上课情况来看,课程除了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外,还具有随意性和实验性。促进少先队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需从少先队辅导员的
期刊
是谁在我心里悄悄埋下一粒种子,只等着诗词之风从唐宋而来,轻轻將它唤醒,它便像千年古莲一样萌芽,在我心底盛开一朵花,一朵诗词奇葩。  安宁的午后,手捧一卷唐诗,静心地聆听诗歌拔节的声音。听,那是太白的仰天长啸“我辈岂是蓬蒿人”;听,那是少陵的悲悯叹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听,那是王维的送别告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心底的花在随着诗歌一同拔节,一同成长。  李白的三千白发,从那一个
期刊
全国卷Ⅰ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文近五年一直都是人物传记,这自有它的道理。我们的讲解就依据这样的选文和这样的题目来分析。本文专讲(2)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里的“简要分析”与(3)题不一样,属于信息筛选的范畴。  先看全国卷Ⅰ近五年“实用类文本阅读”(2)题的题干: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2012年)  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
期刊
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是易出新的考点。本文将对同学们不太熟悉的新闻(通讯)文本进行例说。  1. 在新闻标题上“做文章”  例1 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文本介绍)广东一家扶贫企业开发了一套全新的中央式集中生产、分散输送的沼气利用系统,并免费投入农村使用,这种“中央沼气”的发展模式在广东省尚属首家,对新农村发展益处良多。  错答 ①广东省兴起“中央沼气”利用系统。/②农村沼气新模式投
期刊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招生负责人陆续介绍了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是率先发布了自主招生简章。今年在京各高校自主招生更关注考生的个性化亮点,清华、北师大、北科大要求考生提交个人陈述,北工大还新增了个人简历撰写。  报名新增简历撰写  关注考生个性化的亮点成为今年高校自主选拔考生的新动向。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负责人表示,学生报名时除了提交个人基本
期刊
记得在儿时,每到开春,民间就会有老者,或一人独行,或两人结伴,执着拐杖,拿着小水牛木偶,或木质或铜质,牛背上还坐着一个童子的那种,走进村来,挨家挨户,站在大门前,面对户主低头微笑,打躬作揖,郑重其事地说唱。唱的内容诸如“春来了,福来了,全家老幼,康泰平安了;春来了,耕来了,一年四季,一切顺利了。顺呀,顺呀,顺呀……”唱的是喜气临门、财丁兴旺、鸿运当头、五谷丰登。这就是民间曾经广泛流传的习俗——说春
期刊
从古及今,人们都以“凤头”来喻赞文章的开头。为何会有“凤头”之喻呢?因为传统的篇章学讲究起、承、转、合,文章的首段只是“起”提起、点明或交代的作用,为下文展开记述、议论或说明作铺垫,因而应该小而靓丽,尤其是千字内的短文。再则,内容要一步步展现,展现要有层次节奏,有张有弛;只有“凤头”才能和“豹尾”形成对称美,让人赏心悦目。  然而,报刊上不时会有首段大而臃肿的。例如:  ①前几天,友人回乡下探亲,
期刊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在2017年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题型的变化尤其引人关注:分值由25分降为12分,题量由4道题变为3道题,选择题取消1分。实用类文本包括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四类,现有的考题采用“5选2”的模式,主要考查传记文体。选项的呈现集中在三大设误点。  曲解文意 设题人在选肢中故意对某一概念或句子进行错误地解释,从而导致对文意的转换出
期刊
在实用类文本中设置探究题,是新高考的最大亮点之一。经过多年的命题实践,探究题由最初的要求考生就特定问题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究,演变为对一个确定的命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发展个性、鼓励创造的导向日渐凸显。  1. 探究题究竟探究什么  “考纲”将实用类文本(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探究”这一考点的考查内容描述为:  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
期刊
[历史备考]  [1. 历史要分配好时间,以免做政治没时间]  历史学科在试卷中间,在试卷中间的学科一般都比较占便宜,因为同学们已经进入考试状态了,但对时间的把控上可能警惕性没有那么强,很可能做完历史之后突然发现坏了,做政治的时间不够了。  所以给同学们两个小建议,第一,在答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把后面两科的时间分配好。第二,从历史这两年的试卷上来看,前几个题是比较简单的。这可能跟别的科目不太一样。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