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收集素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ingy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累”,在命题作文时,学生一看题目,就感到无话可说,他们腹中空空如也,拿什么来倾吐,用什么材料来表示呢?无米之炊,巧妇难为,追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他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注意观察,不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更不懂得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表达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写作时自然就出现“卡壳”现象。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根本方法,应指导他们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指导他们认真阅读,到课外中去积累语言素材。
  怎样指导学生作好写作素材的准备呢?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
  作文首先要求具体充实的内容,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越充实,因此尽可能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带领他们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因为自然界和社会上的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它本身就是一本内容异常丰富教科书,蕴藏着无限的奥秘,有许多看来是异常普遍的现象,只要认真观察,认真分析,认真思考,认真总结就会有所表现。
  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抓住事物的重点来观察。如观察一动物,要重点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如观察一人物,要重点抓住人物外貌、穿戴、兴趣、爱好、志向来观察;如观察一植物,要重点抓住植物的生长过程、枝杆形状、叶子颜色,适合什么季节;如观察一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要重点抓住自然现象的形态或刹那变化的过程形态。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处处有生活,处处可以发现写作素材,只要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看、去听、去感受、去思索,他们都可以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所发现,成为写作素材,因此,学会观察事物是積累写作素材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都是服务于写作素材,而写作素材的积累是通过写观察日记来实现的,因此,写观察日记是写作素材积累最好的方法,每天要求同学认真观察一事物,进行思考分析,再按一定的顺序和一定的方法写下来。天天坚持,这样天长日久,写作素材就越积越多,到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从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加以组织,进行书面表达,再也不用担心无话可说了。
  三、引导学生多写读后感
  高一第一学期我要求学生单纯地摘抄,第二学期就要求在摘抄的文段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可多可少,一般会鼓励学生多写一些自己对文段的感悟。通过写读后感,学生把所想所感记下来,不仅理清了千头万绪,锻炼了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了思考、写作的习惯;而且还能够逐步加深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也能锤炼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认识生活的敏感度。
  四、指导学生写周记
  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就能看出,写作要求已经回归到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特别是对身边小事的感悟,如高考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湖北卷的《举手投足之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等都向细节和情感回归,而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正是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生的感悟 。因此,我在引导学生写周记搜索素材,特别提醒他们注意身边的“小事”。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未必写人人皆知的大事才是好文章,只要写出有意义,对自己或别人能构成一定影响的事情就可以啦。事件虽小,但反映的问题,揭示的道理并不小,就达到了写作目的。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有启发、有教育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来,就是最真诚的写作素材。同时,只有细致地观察了生活,精细地体验了生活,深刻地思索了生活,所得的素材才丰富、深刻、系统。
  五、指导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
  写东西要运用语言,有的学生虽然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但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表达不够确切,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词汇太贫乏了。通过阅读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达到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及时掌握当今世界的各类信息,使思想观点处于世界前沿的目的。这类文章范围宽广,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素养,为进行专题性阅读搜集线索。鲁迅也强调“不要专门看文学”。他说,专看文学书,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要“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善于广泛地浏览各种有益书籍,从中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来丰富充实自己。
其他文献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平时作文需要的时间长:准备材料,布局构思,首尾照应等斟酌,而考场作文则如相面一样,根据特定的要求做出整体的判定,打出“分解分”。因此,面对考官——阅卷老师,我们不妨在作文中多“打扮”,给考官留下美好印象,多争取些印象分。让“亮丽”文眉,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让作文得体的“服饰”,装扮试卷那静美雅致的“容颜”;让真挚的“话语”,敲开阅卷人情投意合的“心扉”;让珠玑隽永的“妙语
期刊
一、现状审视  目前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体育活动形式单一、体育活动评价一刀切、教师对体育活动缺少系统性指导等情况,很多幼儿园也由于场地、器具的限制,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达不到幼儿体育运动的需求。教师在组织的体育活动中,更多的是注重动作的要领,看起来幼儿好像是“动”了起来,实质上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的小班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常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確保幼儿的生命安全,担心体育活动存在安全隐患;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内拓展阅读教学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和认可。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互相促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课内拓展阅读教学就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
期刊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取材形式十分丰富,命题范围非常广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个体,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议论文成了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议论文写作教学自然成了普通高中写作教学中的重点。  然而,边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经济相对落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学生普遍不重视学习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学习。因此,大部分高中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胡
期刊
造房子,材料、设计、主体、装潢都尽量做到优化。写作文,素材、立意、布局、语言也应该做到高人一等。  一、材料要新颖,素材求典型  作文像是一座房子一样,而素材就是建造房子的砖和瓦,没有好的材料就建造不出漂亮地大厦,只有当心中有充足的“砖和瓦”了,才能将“房屋”顺利的建造起来。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选取新鲜、典型的材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作文的材料在精不在多,写作时
期刊
他出生的时候,屋后那些树刚刚种下。  那些树都已齐眉时,他却被诊断出得了精神性失语症。他的妈妈不明白为什么他小时候哭声挺大的,现在就不能说话了呢。同学们都喜欢开他的玩笑,说他是个哑巴、闷葫芦。  只有他的奶奶时常安慰他。有时她会拉着他的手带他去那片林子。那里的小树瘦干瘦干的,树叶儿在风中沙沙作响,阳光在枝头跳动。奶奶那时候还年轻,偶尔也会举起他,让他摸摸高处的树叶儿,累了,他就趴在地上,那里有好多
期刊
中原土地富饶,人民安居乐业,自古为豪杰王侯聚居之地。作为七朝古都的开封,自然有它的独特风韵,其中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而建造的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最富魅力。  早晨八点,我们便来到了园口——东大门,此时离正式开园还有很长时间,东大门前却早已人声鼎沸、拥挤嘈杂了。在苦等了一小时之后,随着一声宏亮而又富有野性的大吼声,冲出一队人马。为首的壮士身着猩红亮绣甲,头系皂青黑绒带,脚穿白底高
期刊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礼记·学记》也告诉人们:“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此可见,教师的终生学习是教育有活水源头的关键,而教育能否幸福却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情怀。教育的情怀是诗意的,就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教育的情怀是溢满了爱的,用爱来撑起师生的天空;教育的情怀是满含期待的,在期待中收获桃李芬芳。  一节晨诵课上,可以和学生在古诗中徜徉,
期刊
课堂是师生教育活动的生命场,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舞台。要实现这一课堂的最大价值,必须聚焦一个核心:学习是否真的发生在学生身上。  学生参与课堂的态度、投入度决定了课堂效果。真正的学习不是由教师的“教”起决定作用,也不是靠同伴合作督促决定,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学,是为自己而学,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行为。学习者只有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建构,在建构中改变,学习才
期刊
我5岁那年,爸爸妈妈带我去海边玩。听当地人说,日出之前退潮的时候,海边的石头底下可以捉到螃蟹。于是,我就和爸爸妈妈商量好第二天一早去捉螃蟹。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全副武装”:提着小桶,带着铲子,拿着网子向海边“进军”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来到海边,我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捉螃蟹了。我亟不可待地跑到海边的一堆石头旁找了起来,蹑手蹑脚地掀开一块石头:啊!好多的小螃蟹,有指甲盖般大小,
期刊